第63章

安淑妃微微一笑:“瞧姐姐說的,連鳳印都在您手裏,我還能做什麽?”

因這裏都是女眷,過來的禁軍并不多, 一小隊人就足以将此地完全控制。

一名內侍匆匆趕來, 彎腰對安淑妃耳語幾句,後者點點頭, 對殷貴妃她們道:“現在天冷了,坐久傷身, 諸位不如移步殿內吧。”

殷貴妃冷冷看她,并無動作。

宋德妃看了看殷貴妃,也跟着沒動。

其他女眷, 大多更是早就吓壞了, 都不由自主往殷貴妃背後縮。

安淑妃嫣然一笑:“姐姐為何這副表情,難道我說得不對麽?”

殷貴妃驀地起身:“我要去見陛下。”

兩名禁軍随即上前,橫戟相向, 面容肅殺。

殷貴妃提高了聲音:“我是當今天子之貴妃,天子無令,你們焉敢放肆!”

安淑妃柔聲道:“姐姐何必動怒,陛下現在沒空,我們不妨到殿中稍等片刻,待陛下有空了,自然就讓人過來傳召我們了。”

事已至此,殷貴妃若還不能猜出發生了何事,也就枉費她在宮裏待了這麽多年。

她冷笑一聲:“安氏,你們母子二人,蟄伏已久,弄出了今日這一出,也算苦心積慮了,但宮城之內有北衙四衛,皇城之內又有南衙十六衛,齊王何曾一日掌過兵權?你真以為你們能得逞?”

安淑妃微微一笑,顯然沒有與殷貴妃多作分辨的意思。

她揚起手,兩名禁軍上前,将殷貴妃的掙紮輕而易舉地壓制住,直接拖着走。

有了殷貴妃的前車之鑒,其他人無須對方動手,都自動自覺跟在後面。

Advertisement

所有女眷很快被驅趕到殿內。

禁軍在拾翠殿裏搜查一圈,翻箱倒櫃,将陳設弄得一團狼藉,衆人瑟瑟發抖,敢怒不敢言。

安淑妃溫聲道:“請姐姐将鳳印交出來還我。”

殷貴妃睜開眼睛:“鳳印本為皇後所有,何曾歸屬過你?”

安淑妃:“自皇後故去,我掌皇後金印至今,已有十年以上,陛下幾番誇我能幹,将宮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當時姐姐在做什麽?是在拾翠殿的小佛堂內禮佛念經吧?”

殷貴妃不語。

安淑妃:“姐姐撿了現成的果子,就想據為己有,卻不想想之前我做了多少。”

殷貴妃:“宮務是陛下讓我掌管的,你與陛下說去。”

安淑妃微微一笑:“姐姐已經多年不過問宮中事宜,卻忽然活泛起來,我猜,魯王無母,後宮無人,必要引用外援,他是給姐姐許了什麽承諾,讓姐姐動心了嗎?”

她忽然望向裴王妃:“聽說姐姐與裴王妃還是遠親,看來陛下真給魯王娶了一門好妻子啊,裴王妃,你來說說,我猜得對嗎?”

相較其他女眷而言,裴王妃顯得鎮定許多,她站起身,甚至還記得朝安淑妃行了一禮,雖然臉色也有些蒼白,但聲音尚算鎮定:“回淑妃的話,先母當年未出嫁時,曾在貴妃娘家住過一段時日,所以先母與貴妃雖是遠房表姐妹,少年時卻感情很好,先母去世前,也曾讓我多多入宮探望貴妃。”

安淑妃笑了笑,沒再理會她,只對殷貴妃道:“姐姐,交出皇後金印,莫讓我再說一遍。”

殷貴妃冷冷道:“我不交又如何,你讓陛下來,我自然……啊!”

話未竟,安淑妃揚手就給了她一巴掌!

出手之狠,直接将貴妃打倒在地。

在場女眷也紛紛下意識驚叫一聲。

安淑妃:“你不交,我只好讓他們搜身了。來人!”

“住手!”當先叫起來的卻是小陸氏,賀秀的妻子。

她平日裏便活潑好動,伶牙俐齒,誰也想不到她竟會在這個時候出頭,宋氏一驚,下意識想拉住她,但對方已經越衆而出,擋在貴妃身前。

“貴妃乃六宮之首,沒有皇帝诏令,焉能辱人!”小陸氏怒道,“淑妃帶人闖宮,又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強行索要鳳印,這不是亂臣賊子所為,又是什麽!”

安淑妃冷冷道:“來人,将她拿下,拖出去!”

士兵欲上前動手,小陸氏哪裏肯乖乖束手就擒,直接提着裙擺轉身就往人群方向跑。

她動作倒不算慢,可惜士兵人高馬大,自然比她更快。

眼看小陸氏朝自己這個方向跑來,宋氏原打算伸手抓住她,卻見士兵已經抽刀出鞘,明晃晃的刀身令人心頭一驚,她下意識便将伸至一半的手又縮了回去,但這時小陸氏已經抓住她的手,卻忘了自己本來還提着的裙擺,後腳跟踩住後面的裙擺,整個身體直接往後仰倒。

宋氏還沒來得及看清到底出了什麽事,就聽見周圍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她的耳膜被刺得生疼,忍不住皺起眉頭。

下一刻,她就見到了令自己此生都難以忘記的一幕。

小陸氏的眼睛依舊睜得滾圓,但她胸口處卻多了一把刀。

她剛才一腳踩滑往後摔,士兵卻沒來得及收刀,于是釀成了慘劇。

由于去勢過快,這把刀從後背插入,又從前胸透了出來,士兵一松手,小陸氏整個人立時倒在地上,連一句遺言都來不及說。

宋氏的手被人緊緊攥住,她不知道是誰,也沒有力氣轉頭去看,她只聽見自己也尖叫起來,心跳越來越劇烈,一下子超出了身體的負荷,宋氏腿一軟,整個人暈倒在地,不省人事。

與她一樣反應的女眷不在少數,拾翠殿內,登時亂作一團。

衆人平日裏見到的,無非是風花雪月,家長裏短,哪怕後宅為了争寵為了地位而勾心鬥角,也都是些害人不見血的手段,哪裏看過這樣赤裸裸的,毫無遮掩的血腥場面?

“我的兒!”小陸氏的母親哭叫着撲上去,抱住小陸氏的屍身痛哭。

安淑妃的臉色也蒼白了一瞬,随即鎮定下來,讓人将小陸氏屍身拖出去,小陸氏的娘家嫂子生怕婆婆也跟着遭殃,忙抱住老人家,将她死死按在一旁。

小陸氏的屍身在殿內光滑的磚石上拖出一道長長的血痕,一直蔓延到門口。

淡淡的血腥味在周圍彌漫,許多人受不了,當場就掩住嘴巴,幾欲嘔吐。

殷貴妃一言不發,從懷中拿出裝着金印的繡囊,手微微顫抖,遞了出去。

……

今日過來請安拜年的晚輩不少,皇帝也忘記自己到底接見了多少人,待得人走了一波,皇帝喝完藥,感覺人有些乏,就想小睡一覺,告知馬宏不再見人。

太醫在藥裏加大了安神藥材的劑量,這幾天皇帝基本上一沾枕頭就能睡着,精神養得不錯,所以今日才能那麽早起來。

這會兒他感覺自己好像才剛躺下,就被馬宏搖醒。

“陛下!陛下!”馬宏的聲音有一絲慌亂。

睡得久了,手腳都有些發軟,這一驟然被人叫醒,心跳更是加快,皇帝不得不用多年來養成的意志力勉強撐開眼皮。

“……怎麽?”他連聲音都是啞的。

“小人瞧着外面的人員調動似乎有些異常,在紫宸殿外來來回回巡守的人也太多了些!”馬宏小聲道。

皇帝一下子清醒過來:“紫宸殿外頭的人呢?”

馬宏忙道:“紫宸殿外面的人沒動,都還是陛下的親兵,就是小人方才錯眼一瞧,原先兩個時辰一巡的人,剛剛半個時辰就換了兩撥。”

皇帝揉了一下臉:“季嵯呢?程悅呢?今日他們兩人肯定有一個在,将人叫過來。”

馬宏應聲,正要讓人去傳召,就聽見門口似乎傳來說話聲。

他出去一看,卻是一直卧病在床,連今日也還未入宮請安的齊王。

“殿下!”馬宏小步跑過去,“您怎麽來了?”

他已有一段時日沒有看見齊王了,後者面色蒼白,也有些消瘦,正應了前些日子生病的事,不過裝扮儀容還是整潔的。

“我有要事禀告陛下,你趕緊通傳一聲!”

馬宏心裏咯噔一下:“怎麽了?”

齊王頓足:“衛王謀反,将魯王囚于太廟,我聽見消息之後就趕緊入宮來了!”

饒是馬宏跟在皇帝身邊,稱得上見多識廣,驟然聽見這個消息,也忍不住大驚失色,亂了分寸:“這、這……您快跟我來!”

齊王與馬宏一前一後,匆匆來至殿內。

皇帝見狀一愣:“齊王怎麽來了?”

齊王撲通跪了下來,喘氣道:“父親,大事不好,衛王謀反了!”

皇帝只覺得自己耳邊登時嗡嗡作響,眼前視線也模糊一團,他原想站起來,卻站不起來,整個人往後栽去。

“陛下!”

“父親!”

馬宏與齊王搶上前将人扶住,才讓皇帝免于摔倒。

胸膛劇烈起伏,皇帝喘過一口氣,問道:“此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齊王道:“大哥今日去太廟告祭,我因病未能随行,便讓大郎代為出席,大郎身邊有一名長随,身手不錯,平日裏我讓他跟在大郎左右,您也見過的。方才他急匆匆跑到王府裏來,說是衛王聯手鎮遠侯李寬,已将太廟團團圍住,那長随因要小解,中途溜出,僥幸沒被抓住,就趕緊回來報信了!”

皇帝沉吟片刻,對馬宏道:“馬上去叫季嵯或程悅過來,加強宮城防備,關閉九門,不許閑雜人等随意進出!”

馬宏趕緊領命離去。

齊王擔憂道:“父親,李寬掌南衙十六衛的兵馬,若當真孤注一擲随衛王起事,恐怕單憑北衙這點人手,是守不住的!”

皇帝揉了揉額頭,只覺腦袋又開始疼了起來:“李寬沒有虎符或手诏,調動不了南衙兵馬,即使他能煽動底下士兵跟着他起事,到時候只要朕往宮城城樓上一站,他的陰謀不攻自破,南衙不可能所有人都唯李寬的命令是從……”

齊王慌道:“那、那大哥怎麽辦,大郎也還在他們手裏……”

皇帝嘆了口氣:“朕知道,這些年來,衛王其實不如表面低調,陳無量案,也少不了他的一份摻和,但人都有私心,皇位只有一個,你們肯安安分分的,朕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給你們留兩塊好的封地。”

齊王低頭以袖拭淚:“父親,孩兒不孝,讓您操心了!”

父子倆等了片刻,皇帝皺眉:“馬宏怎麽還沒回來?”

齊王:“兒子讓人去看看!”

他正要起身,就見程悅大步入內,行禮道:“陛下,恕臣來遲,方才宮城外有士兵聚衆嘩變,已經被臣處理妥當,九門也已悉數關閉!”

皇帝:“馬宏呢?”

程悅:“方才有人來報,說是宋德妃挾持貴妃,意欲圖謀不軌,臣不便涉足後宮,就讓馬常侍帶人過去了。”

皇帝皺起眉頭:“朕怎麽聽見外頭還有短兵相接的動靜?難不成又有士兵嘩變?季嵯呢,他以前年年過年,都會入宮當值的,今年不可能沒來,去将他叫過來!”

程悅正欲說話,齊王向他遞了一個眼色,程悅閉口不言,躬身退出。

皇帝道:“貴妃她們在哪裏,朕過去看看!”

齊王忙道:“父親,您龍體欠安,有什麽事還是吩咐兒子去做吧!宋德妃一介女流,就算說服宮婢宦官與她一道謀反,也成不了什麽氣候的,有馬宏在,貴妃想必能安然無恙。”

皇帝皺眉不語。

齊王察言觀色,繼續道:“依我看,衛王與宋德妃,必然是想着讓宋德妃先拿了鳳印控制內廷,屆時再打開其中一個城門,迎叛軍入宮,便可裏應外合,一舉拿下這裏。父親您不如寫一道手诏給程悅,讓他前去平叛,如此也師出有名……”

就在此時,外面隐隐傳來一聲慘叫,聲音雖小,卻也傳入後殿,讓文德帝與齊王都臉色一變。

“不對!”文德帝忽然道。

齊王心頭一跳,生出些許不詳的預感。

果不其然,文德帝緊緊盯住他,質問道:“季嵯呢,他到底上哪去了?為何來的只有程悅!”

齊王強作鎮定:“臣聽見長随禀告的消息就匆匆入宮,如何知道季大将軍的下落,說不定他一時鬼迷心竅,也跟着衛王謀反了……”

“不可能!”文德帝想也不想,“季嵯乃朕一手提拔,他為人忠直,絕不可能背叛朕!”

他一反這些天的疲倦無禮,連目光亦變得炯炯有神,有那麽一瞬間,齊王差點從前往日精神奕奕的帝王又回來了。

“你說衛王與李寬勾結謀反,将魯王囚禁,但魯王還不是太子,朕也還在宮城裏,他們抓了魯王又有何用?難不成還想以此逼迫朕投降讓位?”文德帝看着齊王,一字一頓道,“若朕是衛王,朕必會先買通宮城裏的人,将內廷控制,也把朕牢牢攥在手裏,再以內對外,這才是名正言順!”

冰雪寒天,齊王竟聽得汗如雨下,面色蒼白。

文德帝冷冷道:“看來朕沒有猜錯,謀反的不是魯王,也不是衛王,而是你,齊、王!”

齊王微微一震,所有的提心吊膽全都化為破釜沉舟的決心,他深吸了口氣,反倒鎮定下來。

“父親英明,如今宮城業已為我所掌控,李寬沒有虎符和手诏,也無權調動兵馬,您不如痛痛快快,将大位讓與兒子,兒子對天發誓,定當像以前那樣孝順您,侍奉您為太上皇,頤養天年!”

文德帝:“程悅想必已經為你所用,季嵯想必也已慘遭你們毒手,但北衙四衛,單憑程悅一人,是不可能完全掌控的,你以為朕在位二十三年,所能憑借的,只有一個程悅嗎?這宮城之內的禁衛,不說全部,起碼也有六成以上,都是忠于朕的親兵!”

齊王:“不錯,但方才殿外的守衛都讓程悅帶人解決了,其餘的人,要麽沒法親眼見到您,要麽還不知發生了何事,季嵯已死,只要有程悅在,再加上您的玺印,他們很容易就會被裹挾,成為對抗叛軍的正義之師。李寬不動則已,若敢妄動,這叛軍之名,頭一個就要扣在他的頭上。”

文德帝閉了閉眼:“你長進了,還知道布下這麽一個局,連朕都差點着了你的道。”

齊王:“既然如此,您将大位傳給我,也該放心了吧。”

他撩起外袍,端端正正跪下:“父親明鑒,兒子從來就沒有想過對您不敬,這都是迫于無奈,我也保證,此事過後,若大哥與十郎他們肯向我稱臣,忠心不貳,我也一定不會傷害他們的性命。”

文德帝看着他:“你們三個人裏,的确就屬你最聰明,從陳無量案裏,朕就看出來了,可這些聰明,全是小聰明,上不了大臺面。”

齊王臉色微變,忍不住道:“父親對我,向來是不公平的,我今日能瞞騙過您,讓您沒能提前察覺此事,就說明我已青出于藍!恕兒子說句大不敬的,您當年同樣得位不正,兒子不過是有樣學樣,我若是小聰明,那您就是大智慧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