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吃街試運營
早晨鬧鈴一響江楷就醒了, 但眼睛還有點睜不開。
鬧鐘擺放的位置已經熟悉得不用再睜眼看,他想伸手先去關鬧鈴,手還沒擡起來, 鼻頭先感到有點癢癢,像有一撮毛輕輕掃到。
腦袋不禁輕輕後移, 眼睛也半睜開,才發現是蘇簡的發梢,随即一股淡淡的洗發水香氣鑽進鼻孔裏。
這股香氣就像一劑清醒劑,江楷一下就清醒了, 手一動,發現小臂上的觸感也不對。
床墊雖然也是又軟又暖和,但絕不是這樣的, 不知道半夜何時起, 他竟然把蘇簡抱在了懷裏。
江楷輕輕擡起手,從被窩裏抽出來,伸手把鬧鈴關掉後輕輕下床。
蘇簡稍微動了一下,沒有醒來。江楷沒開燈,借着窗戶透進來的一絲昏暗的晨光, 能看到她熟睡的樣子。
他不忍心叫醒她,因為開這個店, 她依然很累,一點也不比上班時候輕松,尤其最近他去忙其他事情,只有她一個人守着小店。
江楷起身去洗漱, 決定今天在家一起幫忙,讓她可以喘口氣,下午再去看工程進度。
他想讓蘇簡再睡會兒, 但這次蘇簡不像上次睡那麽熟,他剛洗漱完出來,她就醒來了。
“你又把鬧鐘關了是不是?起床又不喊我。”
“我也剛起來刷牙,你再睡會兒吧,我今天在家看店,下午再去看下進度就行了。”
“不睡了,”蘇簡也随即起來,“你不去不影響進度嗎?”
“不影響,昨天已經跟他們交代好了。”
“那好,今天你也在,咱們就多做點東西賣。”
昨天給她買東西花了那麽多錢,她想多賣點吃的把錢補回來。
Advertisement
……
下午,江楷去看場地工程進度的時候,順便去五金店将訂做的防油煙面罩取了回來。
店裏的師傅都知道他的秉性,嚴格按他的要求做,雖然是手工做成,但還算精細,樣式也不醜。
因為在店裏訂做了很多東西,這兩個面罩老板也不收錢,“也就閑暇時随便弄一下的事情,不要你錢了。”
面罩帶回家,江楷和蘇簡一人一個戴上,在廚臺前試用了一下,效果顯著。
此前做飯時臉上多多少少總有些熱烘烘的感覺,偶爾還有油煙和熱水汽撲面而來,現在有了這個面罩,不僅油煙和水汽熏不到,連炭火的熱氣都感覺不到了。
“沒想到薄薄這麽一個罩子,隔熱效果還挺強的,真的好用。”蘇簡對這個簡單實用的面罩愛不釋手。
誰喜歡天天被炭火熱烘烘地烘烤呢?只不過她覺得他們這個廚臺已經很好了,比以前在蘇家天天在竈房裏煙熏火燎不知道強多少倍,所以沒想過還要改進。
“是挺好的,比我預想的還好使,可以有效保護臉,也不用再吸那麽多油煙進肺裏了。”江楷也很滿意。
蘇簡笑得眉眼彎彎看他,又覺得她老公可真聰明,“不錯,又搞了個小發明。”
江楷可不敢當,他只不過比別人多了二三十年的見識罷了,“這叫什麽發明,你看那些搞電焊的不是都有防護面罩嗎,也就借鑒一下他們,咱這個還簡陋得多。”
***
他們租的新場地,花了将近兩個月時間才改造完成。
地面鋪得平平整整,上面搭了簡易棚子,可以遮風擋雨。棚子下則劃分成好多小方格,每個小方格裏可以分成幾個攤位,總共有三十個攤位,每個攤位都裝了水龍頭。
除了攤位區,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就餐區,買了東西可以帶走邊走邊吃,也可以在就餐區用餐。
棚子搭得很結實牢靠,但是看上去有些簡陋,也不好看。他又做了很多裝飾性的東西來點綴,再挂上一些燈籠和彩旗,增添了很多色彩,外圍還擺了一圈盆栽,檔次一下子就提升了。
就連那道大鐵門,他也做了些裝點,上面挂了大紅燈籠,插一排彩旗,用彩燈設計了幾個圖案挂在上面,又做了個五顏六色的招牌,名字簡單直接,就叫“小吃街”。
在場地改造完成的時候,在五金店訂做了三十臺廚臺也順利完成。
只不過最上面的鋼板和不鏽鋼鍋的構造暫時空缺,以後會根據不同攤位的具體需求做不同的設計。
下面的架子都一樣,可以放東西,可以燒炭或者蜂窩煤。
這一批廚臺是所有投入裏面的大頭,江楷拿不出那麽多錢,尾款部分跟老板談好了分期付款。
一次性這麽大的訂單,老板別提有多樂意,反正他的材料放店裏都要放一兩年,比起來,江楷分期付款的周期都沒這麽長。
一切準備就緒,就要開始招商入駐了。
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如果不能招到商家入駐,前面的一切都将白費。
關鍵時刻,蘇簡最為緊張。訂做的設備還得分期付款,場地也每半年就得支付一大筆租金,雖然現在小店收入可觀,也比較穩定,但實際算下來現在他們還是欠了不少錢。
尤其場地費,每天都在燒錢,一想到就有點讓人焦慮。
她嘴上不說,還鼓勵江楷,跟他說一定可以的,其實自己心裏比他還要着急。
幹巴巴的招租确實不太好招到,江楷走訪了一些餐飲小店,一家一家推薦,但結果很消極,基本沒人有意向。
畢竟人家心裏也完全沒底,去那塊地方花錢擺攤,誰知道有沒有人去消費?
後來他又提出可以讓大家試營業半個月,有效果再租攤位,沒效果一分錢不要。
即便這樣,也只有一兩個人有點意向,但是最終去不是試營業,也還沒有定數。
招租工作已經過去幾天了,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
蘇簡又安慰他:“別着急,慢慢想辦法,不是有人已經有意向了嗎,再找到幾個就可以試運營了。”
江楷看她每天賣的東西都增加了很多量,恨不得一天增加幾倍的收入,好在他們小店真的争氣,加了不少量也能賣完。
“這麽下去不行,”江楷道,“得想辦法找人來打個樣。”
“打樣?先找人去擺攤賣,等攢了人氣再出租攤位,是這樣嗎?”蘇簡問道。
“聰明,就是這個意思。”江楷想了想,認識的人不多,關系熟悉的更少,首先想起的又是蘇簡上班時的同事,“你那幾個前同事呢?”
那些人跟蘇簡關系都不錯,如果他們有空的話,肯定願意幫忙,再說也不是白幫忙,會給酬勞的。
“好像邊打零工邊找工作吧,上次我去找楊姐的時候,聽她說起過,也有兩個不打算再打工了,在家裏幫忙。她當時還有點愧疚,因為她那些自己當老板的朋友也都跟她一樣自身難保,在找工作的事情上都幫不上他們。”
大井城地方小,企業少,工作難找,那些國營廠子又不好進,沒點技術和特長的人也只能打打零工了,打零工還不一定每天都能找到活做。
“有聯系方式嗎?”江楷問。
“楊姐那裏有電話能找到他們,要不明天咱們去找她問問?”
“好。”
第二天下午,兩人來到楊蘭的小糖廠,說明來意後,楊蘭果然分分鐘把人喊齊了叫來。
一聽說是蘇簡請他們幫忙,那些前同事一個個都沒什麽猶豫,反正他們時間也靈活,方便安排,再說還給報酬,就當也是打零工了。
一下總共拉到七八個人,江楷從五金店先搬來七八臺廚臺,擺放在小吃街裏。
三十個攤位的場地,現在只有八家商戶,江楷将八戶攤位分散開一些,看起來就不會覺得場地太空。
他又列出來很多他上輩子吃過和見過的一些大江南北的小吃,自己先試驗一遍,成功了再對幾人進行培訓。
連每個攤位賣什麽小吃都給他們指定好,教給他們怎麽做,可謂是絞盡了腦汁。
有了這些“種子攤位”,試運營時間也提上了日程。
他們提前幾天在自己小店門口立了塊廣告牌,開始給小吃街試運營做宣傳。
到了預訂好的那天傍晚,試運營便從夜宵開始了。
雖然只有八個攤位,但裏面的夜宵小吃一點也不少,諸如烤冷面、炸雞、鐵板豆腐、關東煮、麻辣燙、各式燒烤、各種餡料的鍋貼、藕夾茄盒等等等等,應有盡有。
顧不上管是哪個地方的小吃,反正大江南北的能想到的且具備可操作性的,都給安排上。
也管不了正不正宗,反正他們自己試着做完試吃後覺得好吃就可以。
由于有了前面自家小店取得的成功,加上提前幾天的宣傳,試運營一開始就有人陸續來了。
江楷還打印了傳單,在傍晚大家出來散步的時候,專門找人多的地方去發。
沒想到效果又比預想的還好。
傍晚是大家最有空的時候,一聽說那邊搞了個小吃街在賣夜宵,很多人先不管消不消費,第一時間就要先去看熱鬧。
也有不少人就是喜歡圖新鮮,哪裏有新鮮東西賣,他們都要率先去嘗鮮。
這幾年處于消費爆發的初級階段,經濟在發展,大家口袋裏漸漸有錢了,人們的消費欲望正在被激發。
大井城還不算明顯,其實很多城市的商場經常出現搶購某些商品的場面。
江楷他們搞了個小吃街夜市,同樣是很新鮮的事情,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前往。
人們到了一看,不光這地方新鮮,攤位上賣的東西也新鮮,都想嘗嘗。八個請來的朋友一下子忙都忙不過來。
江楷得招呼客人維護秩序,蘇簡就專門給那八個朋友幫忙,誰那裏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她就跑誰攤位上。
穿梭于八個攤位之間,看着一下子有那麽多人來消費,蘇簡想到這段時間以來的辛苦和焦慮,忍不住眼睛有些濕潤。
按現在這個形勢,他們的小吃街以後肯定能發展起來的,她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