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穩步上升

江楷和蘇簡兩人繼續往前, 來到一家小賣鋪,買了兩瓶水在那裏暗中觀察。

沒過一會兒,那個像騙子的小夥子帶着老農出來了。

他不停對老農比劃着什麽, 嘴裏一直在說,老農聽得似懂非懂, 不過看樣子完全相信他的話,頻頻點頭。

等兩人經過小賣鋪向前走後,江楷他們也若無其事跟在後面,保持着一定距離, 市場裏人多也不容易被發現。

兩百米後有個岔路口,左邊是賣雪花牛的,右邊是普通牛。果不其然, 那個小夥領着老農去了右邊。

“真的是騙子!去打電話報警吧。”蘇簡道。

“別着急, 先确定一下。”江楷左右看了眼周圍環境,旁邊的小商鋪正好有公用電話,“咱們也跟過去看看,離他們近一點,聽聽他怎麽跟老大爺說。”

兩人走過去, 站在離老農兩人幾米外,假裝認真看那些小牛犢。

才幾秒鐘時間, 果然就聽見那人跟老農講這牛多好多好,內容跟此前宋明德講的差不多。

江楷使了個眼色,讓蘇簡去打電話,自己站原地看着, 萬一這家夥有所察覺跑掉。

很快有兩個警察過來,還有二十來米的時候,就被那個小夥子發現, 他撒腿就跑。

江楷注意力很集中,也得虧他腿夠長,兩步出去,腳一伸就把人絆倒在地。

與此同時警察也趕到了,兩個警察一人一邊将小夥子擒住。

接下來就是帶回去筆錄,老農和江楷他們都被帶去派出所。

首先問騙子,江楷他們在旁邊等,一聽姓名住址戶口所在地,巧的是這家夥跟宋明德的遠房親戚是一個地方的,那多半跟騙宋明德的就是同一個人。

蘇簡到派出所對面的電話亭給宋麗麗打電話确認,兌完信息,已經百分之九十可以确定,之後他們便把宋明德受騙的事也跟警察講了一遍。

Advertisement

做完筆錄,江楷和蘇簡有事先走了,警察讓他們通知宋明德來認人。老農因為還沒被騙得逞,也讓他離開了,騙子被扣留下來。

後續的事情沒什麽意外,騙子被抓,在宋明德被騙的前前後後已經騙過好幾個人,錢已經被揮霍,索賠也無望。

騙子因為是宋明德的遠房親戚,那家親戚還很內疚,給他們送了些糧食和肉之類的物資,不過相比被騙走的錢,那些物資數量很少,只能算是聊表心意。

宋明德還挺感動的,說确實也不是他們騙他的,是他們的兒子騙的,他們也沒錢陪,能給點糧食已經很有心意了,很快就打心裏原諒了他們。

宋麗麗只能翻白眼,反正自此以後她也不會允許宋明德再跟這些人來往。

***

江楷他們把買來的牛羊和兔子都養在承包的草地上,請宋明德和宋麗麗幫照看。

水田改成魚塘,往裏面放了些魚苗,還搭建了釣魚的平臺。

旱地除掉雜草,準備在上面建房子,等待其他設施都成熟後,他們準備在這裏開民宿。自此,承包的土地改造告一段落。

這時候宋明德釀的第一壇酒也出爐了,他用兩只大瓦缸送到江楷他們家。

江楷弄來一些小土壺,一瓶瓶裝起來,擺在小店的貨櫃裏,跟牛肉幹一起賣。

香噴噴的牛肉幹跟清甜潤口的高粱酒是絕配,沒有人不喜歡。江楷根據宋明德釀酒的周期,計算出每天能賣多少酒,最後每天限量五十瓶,每天都不夠賣。

現在店裏的東西終于像點樣子了,有酒又有肉。

要接着豐富産品,還得從那口鹽井着手,因為按計劃,以後的産品都要跟井鹽關聯。

在所有小型鹽井都徹底關閉的時候,江楷準備重新開井。他找到陳老板,想讓他給介紹一個能幹的鹽工。

陳老板莫名看他:“你們家那麽多鹽工呢,你找我介紹人?”

江楷道:“我們家總共就兩個人,哪來什麽鹽工?”

“嘿,都說你跟家裏鬧翻了,看來是真的,”陳老板道,“不過再怎麽鬧也是一家人,不可能還絕交吧?你爸媽他們現在過得可苦了,四個人都沒工作,你不幫幫他們?”

“怎麽不能絕交?就是絕交了,他們過得怎麽樣跟我又有什麽關系?”江楷不想聊這個無聊的話題,繼續問陳老板,“你肯定有認識經驗豐富的鹽工,介紹一個還想找工作的,我開的工資比以前的鹽工都要高不少。”

“高多少?”陳老板問。

“一個月多一百來塊錢吧。”據江楷所知,以前的鹽工基本都是兩百多塊錢的月工資,他打算給人三百多一個月。

“那你還真挺大方啊。”陳老板又把話題繞回了江家,“這麽好的待遇就該幫幫你爸媽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雖然你們以前可能鬧了點矛盾,那也是內部矛盾嘛,他們現在是真的困難,你也不至于做得這麽絕情啊。”

江楷眯了眯眼,看來江家跟這陳老板的事情還沒鬧清楚,以至于陳老板想利用他來擺脫江家人。

“他們是不是還在跟你鬧?實在不行你就報警呗,你只要占理你怕什麽?你也不用再勸我了,”江楷接着給他攤牌,“這麽跟你說吧,我當初差點餓死他們也不會關心我一下的,他們巴不得我死呢,你覺得我跟他們還有什麽好瓜葛的?”

陳老板一聽,這才放棄通過他來解決江家的事情,“哎呀,既然這樣我也不勸你了,他們實在不講理,我是覺得大家都是老鄰居,不想鬧到報警那個地步。”

陳老板給江楷介紹了一個人,是個剛失業的鹽工,四十來歲,當打之年,又有經驗,正合适。

江楷擇日就重新開了井,開始自己的産鹽作業。

産出的鹽大部分自己用,少部分也用小袋子包裝起來,擺在店裏賣。

賣得出去多少無所謂,就是暫時可以讓門店看着好看些。而且總有少數一些人還會懷念老井鹽的味道。

江家人尤其是段芹芳,看到他們家曾經打工過的鹽井重新開井了,跑去看,得知現在的老板竟然是江楷,氣得要砸井。

還好江楷有先見之明,在外面立了一塊警告,敢來搗亂就報警。段芹芳是個欺軟怕硬的人,一看就慫了,只能咬咬牙離開。

有了越來越多的鹽,江楷幾乎每天都用各種肉來做試驗,做新産品。

折騰了幾天還真折騰出一兩樣來,但是這麽做下去實在不理想。

蘇簡看着也有點着急,給他出主意,“聽說城外的山上有做火腿的,要不咱們去看看?如果做得不錯,咱們可以優化一下,然後拿來賣,總比自己從零開始琢磨要快。”

“有道理。”人都說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取得更高成就,江楷道,“咱們去鄉村轉一遍吧,找找靈感。”

兩人反正現在随時都可以到處走,不用被小店拴住手腳,說走就走,周邊鄉村都跑了一遍,還真有不少發現。

鄉村有各種臘肉臘腸臘雞鴨還有鹹魚等等臘制品,都是農民做來自己家吃的。有的人家做的好吃一點,有的人家做的稍微普通一些,全憑個人手藝,沒個标準。

江楷他們每個地方走訪了幾戶有代表性的人家,将他們的做法記下,然後改良,重新調制配料和改進熏制方法。

最終在每個地方都做出了更加好吃的臘味,他們也不是偷完師就走,就地在農戶家建造小廠房,把改良後的技術都交給農戶,再讓農戶幫他們熏制臘味,他們自己只負責回收銷售。

這件事情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完成,成功增加了五六種腌制和熏制産品,全部包裝成小袋,擺在小店的貨架上售賣。

為了方便更多人購買,江楷又在兩條街外租到一間小門面,開了第一家分店。

這些事情幾乎将積蓄全部投入了進去,不過業務量一直在穩步增長,現在他們的月收入穩步奔着四萬去了。

***

有一天,街上突然開來了三輛桑塔納,就停在江楷他們小店門外。

這是當時最早進入國內的一批轎車,一來就是三輛,好不氣派,引起了周圍的轟動,好多人過來圍觀。

江楷和蘇簡也很奇怪,不知道是什麽人,還偏偏停在他們店門口。

接着從車上下來一群人,三輛車一共坐了十個人,有老有小,看上去像是一家人。

他們在江楷店門邊站着四處看看,又看看江楷的店,好像很稀奇,有個頭發花白的老頭道:“哎呀這裏都變成這樣了啊,差點認不出來。”

然後一個中年男人來問江楷:“你好,請問一下從這裏還可以進到院子裏嗎?”

“可以啊,這道門一直留着的。”江楷道,看來這些人知道這裏,就是要來他們這個院子的,莫非以前還是這裏的人?

“哦,謝謝啊,廖大叔在嗎?你知道嗎?”那人又問。

“應該在,剛才我還見到他了。”

中年人便走進去,直接去找對門廖大爺,其他人跟在他身後進去。

院子裏頓時熱鬧起來,就見廖家開始忙碌,跟過年差不多,要做各種好吃的招待來人。

這倒不奇怪,今天來的人開來三輛桑塔納,一看就是很有來頭的人物,肯定得熱情款待。

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院子裏的其他人也都全部回來了,上班的也提前下班,好像今天來的人對這裏所有人家都很重要,除了江楷他們之外。

隔壁大姐回來的時候,江楷問她:“大姐,今天來的什麽人?怎麽大家都提前回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