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官朝賀,山呼萬歲。
封欽坐在朝陽殿的盤龍皇位上,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緒。
“起——”
衆臣起身,肅穆颌首,等待宣旨。
新帝登記的第一道旨意往往預示着接下來的朝堂走向,誰也不敢馬虎,豎起耳朵恨不得能聽到皇帝的呼吸聲。
新上任的大內總管,一直跟在封欽身邊的小太監佑興上前一步,雙手展開聖旨。
衆大臣再次跪地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登基為帝,尊生母貞貴妃為皇太後。封平南大将軍江恒德為忠正侯。揚威将軍江度為定國将軍,官居一品。追封同母兄長襄王為襄親王。追封前仁誠皇後為錦華仁賢皇後,重修後陵,永世長祭。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佑興見封欽無心多言,便道:“退朝——”
“恭送皇上。”
封欽起身而去,對這個皇位似乎毫無留戀。
回到乾安宮,封欽對佑興道:“給朕換身衣服,去泰密陵。”
“是。”佑興應後,麻利地給封欽換了衣服。
沒有帶其他人,封欽帶着佑興去了泰密陵。
仁誠皇後墓前,封欽揮退了佑興,将帶來的酒倒了兩杯,一杯放到墓前,一杯端于手中。
良久之後,才開口道:“朕……給你改了谥號,你可還喜歡?”
墓碑抵地而立,樸素地有種蒼茫感。就像是在默默的訴說着人去不還,陰陽兩隔。
封欽将杯中酒喝盡,酒杯砸碎于墓前,“你這一生,着實是被我毀了。你去了便罷了,無知無感。而我,幡然醒悟,卻已是公子不在。或許你下輩子,下下輩子都不會想見到我了吧……也好,你盡去吧,省得被我留在身邊,被我搓挪而死。”
“封闕已被我五馬分屍,不過面前上只能說他服毒自盡。可惜了這麽好的陵墓,還是讓他葬了……”封欽苦笑一聲,“江翊,你究竟是恨我多些?還是恨封闕多些呢?”
“呵,想來應該是恨我多些吧。我現在說自己已鐘情于你,你是否還願回眸一顧?怕是不會了,你嫁于封闕,不就是為了擺脫我嗎?”
“好了,我不是來質問你的。我只是有些想你罷了。我今生不會娶妻,亦不會納妃妾,皇位就傳于我皇兄之子吧。黃泉路上,奈何橋邊,你盡管喝了孟婆湯,下輩子投個好人家,離我遠遠的吧。”
“你的父親兄長,我自會照顧。我知道他們恨我,卻不得不扶持我上位。你的人生是被我毀了,而我的人生也不過是一場不值得的笑話而已。”
眨了眨眼睛,封欽長長地呼了口氣。随後向陵外走去。
等在一邊的佑興立刻小跑着過來,跟在封欽身後。
“佑興。”
“奴才在。”
“朕的陵寝何時開始動工?”
“回皇上,國寺的無海大師算說下月初四是個好日子,準備在那天開工。”
大晟朝的皇帝一登基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寝,所以并不是避諱的事。
封欽點點頭,“讓他們先修皇後的陵室。”
“奴才愚笨,敢問皇上,這是何意?”他知道皇上不會娶皇後,修皇後墓室又有什麽意義呢?還要先修?
封欽目視前方,毫無情緒地道:“修好了,把江翊的棺材挖出來,給朕葬進去。”
佑興一愣,但随後道:“遵旨!”
江翊是南平大将軍的二子,嫡出,生母已逝。
雖是男子,卻天生俊美,性格溫潤如玉,讀書人常用“君與桃花兩相歡”來稱贊他。江翊心性純善,常于入冬時節與家仆一起搭棚施粥。也常去書館棋館與人品詩論棋,世人對他評價頗高,也是不少姑娘愛慕的對象。
平南将軍因戰功卓著而手握兵權,皇帝忌憚江家,平南将軍心裏明白。
為保一家平安,平南将軍有意依附律王,也就是封欽。封欽的母親貞貴妃久居宮中,并深得皇帝寵愛。
貞貴妃育有兩子,三皇子封業和六皇子封欽。成年後,一個封襄王,一個封律王。其中襄王是皇位最有力的競争者。律王雖各方面也不差,又有軍功在身,但因其是出了名的喜怒無常,為人暴戾,風評不佳。皇帝雖沒說什麽,但衆臣都默認他應該是與皇位無緣了。
平南将軍想站貞貴邊這邊,最能讓他搭得上話的就只有同為武将的封欽了。
封欽明了平南将軍意思後,道:“江家一門武将,願意幫助本王與母妃,本王自然求之不得。但也正因如此,将軍萬一反水,本王必定猝不及防。故而,若将軍真心,可以用家中子女為質,居于律王府。本王必當善待,待來日事成,必将完好送還。”
這種以子女為質的事前朝現今都是有的。而且站隊是私下的事,送質之事自然也不可聲張。畢竟這是犯皇帝忌諱的。
在多方衡量之後,平南将軍将二子江翊送進了律王府。
江翊的俊美在別人眼裏可能萬中無一,必要珍護。但對封欽來說,卻與他人無異,甚至是可以利用的棋子。
起先,為博得江翊信任,日後可利用一二,封欽對江翊極好。照顧有佳,平時陪着下棋聊天,品茗論道,一副閑散王爺的模樣。
而這別有用心的好意,卻讓江翊卻慢慢地喜歡上了封欽,喜歡得那樣真誠和熾熱。
封欽對江翊無感,卻佯裝也喜歡他的樣子,兩個人“情投意合”。而封欽利用江翊的信任和喜歡,騙他幫自己做事。
等江翊發現時,一切都晚了。
封欽早在他飲食裏給他下了毒,這種毒必須定時服用解藥,才能緩解症狀,否則便是如萬蟻食心般的難受,生不如死。
封欽利用這點和江家人的性命要挾,讓江翊陪他宴請的客人聊天說話,借機下毒,除掉異己。之所以讓江翊做,也是如果考慮到如果事情沒包住,還有個替罪羊。加上江翊聲名遠播,那些客人也喜歡與他閑聊,也更容易放松警惕。
江翊恨他,卻又沒辦法離開,沒有解藥的江翊根本沒有理性,他怕自己失控做出什麽事,毀了江家。
後來大皇子封闕突然求娶江翊。
大晟朝男妃男後都有過,所以并不算有違常倫之事。加上大皇子也的确應該有個正妃,也能正一正性子。
而江翊名聲在外,的确是非常合适的人選。大皇子的外祖父那邊只是一個閑散侯爺,結一門将門親事,也未嘗不可。再加之有大皇子的生母皇後從中撮合,這事也就成了。
江翊逃一樣地拿着真正的解藥離開了律王府。
封欽也怕他毒性發作,再抖出什麽事來。所以幹脆給了他解藥,讓他管好自己的嘴,若敢多話,小心江家滿門。
江翊成了皇子妃後,深居簡出。
後來封欽才知道,原來平南将軍不知怎麽知道了江翊的情況,轉而投奔了大皇子。
再後來,他的親兄長襄王死于出巡,貞貴妃傷心至久病纏綿。
封欽也大受打擊,更加暴戾。
皇帝駕崩後,由江家護航,大皇子順利登基。
封欽則帶着貞貴妃去了封地。
新帝登基半年後,以男後不能有所出為由,公開選秀,充實後宮。
一年後的一天,江翊的小厮夏風風塵撲撲地來到律王封地,将江翊的親筆信交于封欽,說江翊已經去了,是皇帝逼死了他。
封欽看着江翊給他的信,看着江翊字字真切,也許是知道自己必須赴死,所以愛恨怨怒,都立于了紙間。
看完信,封欽已是淚流滿面。
他已經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哭過了,就連親兄長死時,他都沒有掉一滴眼淚。
信中除了寫給封欽的話,還有幾則計謀,讓他小心新帝,必要時,照其應對。
直到那個時候,封欽才發現自己是喜歡江翊的。
他性格不好,對感情反應遲鈍,也許早就喜歡卻不自知,而現在……什麽都晚了。
封欽此時只有一個念頭——殺了封闕,為江翊報仇。
——至于江翊對他的仇恨,等他下了地獄,一定任江翊處置。
夏風在送完信後,就一腦袋磕門柱上,随江翊去了。
封欽立刻派人聯絡了平南将軍。
此時,平南将軍也是悲憤不已,原本以為封闕是江翊的救命稻草,但沒想到只是□□而已。
當然,他也恨封欽,可現在能與封闕一戰的只有封欽,能為江翊報仇的也只有封欽。
于是兩方聯手,利用手上的軍隊和江翊給他留下的計謀成功篡位。
回到皇宮,封欽坐在榻上發呆。
“皇上,皇太後剛差人送了桂花藕粉過來,您趁熱嘗嘗?”佑興輕手輕腳地将一碗散發着桂花香的藕粉放到桌上。
這桂花藕粉,裏面若加幾顆去了心煮軟的蓮子,就是江翊最喜歡的一道甜點了。
封欽突然覺得自己很累,從沒這麽累過。江翊的臉一遍遍在他面前浮現,他也突然想起江翊下葬那一天。
那天,他趕回了京城,封闕并沒有說什麽。
他站在棺前良久,看着江翊毫無血色的臉,指節捏得咯咯作響。
那天,在他忍不住想把棺材搶回去的時候,江翊停了那麽多天,卻毫無異味的屍體上,突然不斷地向外飄着綠色的光,是種很淡的綠色,帶着一點點暖黃,很是好看。
封闕當場被吓住了,宮裏的妃子、太監、侍女也被吓住,死捂着嘴才沒有尖叫出來。
只有平南将軍和江翊的哥哥很淡定,似乎他們知道這是為什麽。
綠光大概持續了一盞茶的時間,慢慢地便不見了。
封闕根本不敢上前蓋棺,他很清楚,是自己以江家滿門的性命榮華,逼死的江翊。
封欽沒有理會封闕,親手将棺蓋蓋上。
這時,天空突然陰雲密布,雷聲乍起,吓得人趕緊捂住耳朵。
封欽撫摸着棺蓋,低聲道:“老天都覺得你死得冤枉吧?”
回答他的,只有更為猛烈的雷聲。
其中一道雷劈在了朝陽殿上,将朝陽殿頂炸出一個大洞。
這是很不吉利的。
這麽大的動靜,城中的百姓也看到了,而在朝陽殿被劈冒煙後,百姓間開始傳,男後一死,上天不佑新帝了。
而封欽就是用這個理由造得反,從而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封欽閉着眼睛,感覺那天的雷聲好像又在耳邊響起了。
突然,封欽眼前一白,就失去了直覺,栽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