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宮裏那邊怎麽算計的,封欽可不知道,也沒讓人打聽。估計沒什麽事,不然他哥肯定就差人來找他了。

一早,佑興親自端了封欽吩咐送的桂花糕過來給江翊。這是廚房今早做的,味道香甜,封欽估摸着江翊可能喜歡,又聽廚房的人說今早江翊那邊只要了米粥和一道小菜,便吩咐佑興送過去給江翊甜甜嘴。

“勞煩佑公公了。”江翊收了桂花糕,對佑興道。

“江少爺折煞奴才了。”佑興笑眯眯地道:“您要沒旁的吩咐,奴才就先回去了。”

江翊雖然沒個笑臉,但并不難伺候,所以佑興面對他也沒太大壓力。

“好。夏風,送送佑公公。”

“佑公公請。”

“不敢,不敢。”

雖叫着“公公”,但佑興并沒傳統意義上的真太監。而大晟朝也沒有真太監。

為了穩定人口,從開國起,再入宮的太監就都是服藥抑制了那處的功能。這藥兩年服一次,停藥即可恢複。

一般非主子身邊的貼身太監,三十便可出宮成家。這對太監來說簡直是皇家恩賞,不必離宮後糟人白眼,還能有兒女送終,所以對主子、皇家都是感恩戴德,忠心得很。

佑興跟其他出宮建府的王爺身邊的小太監一樣,已經停了藥。但“公公”還是叫着,也是身份的一種象征。

夏風回來,捧着那盤桂花糕送到江翊手邊,“少爺,您看這糕點做得多精致。您快嘗嘗吧。”

江翊搖搖頭,“我不想吃。”

“哦。”夏風也沒在意,他家少爺身體弱,胃口差,很多東西時而吃點,時而就半點也不想碰。

江翊想了想,道:“擺小桌上吧,興許一會兒有胃口了。”

“好。”夏風應着,就将桂花糕拿過去了。

江翊攪着粥,卻沒有要吃的意思。

那盤桂花糕他是不會吃的,誰知道裏面會不會有什麽?但他也不能直接倒掉或者賞下人,那樣太下封欽的面子了,萬一惹了封欽發火也不值得。所以只能先放着,等晚上不新鮮了,就可以找個理由倒掉了。

下午,封欽叫上江翊,去了忘憂亭。

今天沒有風,陽光也不錯,在亭子裏燒上一壺水,泡一壺熱茶,小聊一陣,倒也挺惬意。

“這幾天有沒有覺得身體好一些?”封欽問。

其實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但江翊又覺得沒有必要掃封欽的興,便道:“挺好的,不那麽冷了。”

封欽滿意地點點頭,“那以後每年都帶你來。”

每年?江翊在心裏苦笑了一下,這個承諾也許明年、後年還有可能兌現,但再往後……就只能說是空話了。

“怎麽?”見江翊在那發呆,封欽問。

江翊回過神來,微微搖搖頭,“沒什麽。”

封欽也沒多想,端起熱茶邊吹邊喝,片刻之後,才開口道:“江翊,你想考功名嗎?”

男妃亦可入朝為官,并不沖突,所以他更想知道江翊的想法。

江翊沒有猶豫地道:“并不想,我對這些沒興趣。”

“嗯?”這跟封欽預想的不一樣。他記得江翊是個很有才華、很有抱負的人,只是被他幽禁在府中,埋沒了。

“王爺,您身在皇家應該明白,入朝為官,各方算計,生存有多辛苦。”這事江翊是不怕跟封欽說的,因為他進侓王府,也是利力的較衡和算計,“我父親、兄長兢兢業業,為國效力,可那又怎麽樣呢?依舊不被信任。”

“聖言道,為官只為為民請命,只為保一方太平。”封欽倒很喜歡江翊這個論調,有些東西,只有自己經歷了,才知道并非旁觀者眼中那般美好。

“如今皇上廣納人才,肯為民請命,願保家國河山的官多的是,不差我一個。”江翊并不喜當今聖上,這話說出來是大不敬,他也只能心裏明白就好。

“你覺得如今這天下,如何?”封欽問。

“百姓安居樂業,邊疆将士齊心抗敵,算是一片大好吧。”

封欽輕笑一聲,“你這話是說給皇上聽的,不是說給我聽的。”

江翊沉默不言。

封欽将杯中茶喝盡,“如今的安居樂業不過是風調雨順,農家收成好,又沒有過重的賦稅。邊疆長年征戰,但多以抵禦為主,甚少主動出擊,因為一旦深追,糧草根本跟不上。現在但凡哪一縣招了災,你看這安穩可還在?”

“你……”江翊沒想到封欽居然想得這麽明白,以前他也從未跟封欽讨論過這些,好的那會兒,也不過是風花雪月而已。

“朝堂之上,勢力盤根錯節,皇上想以此平衡朝堂,但其實也被平衡反噬了他的皇權而已。而皇上又多疑多思,為官者為保住自己的榮華,又只會挑好聽的說,皇上聽多了,還真以為自己天縱英明了。”

江翊左右看了看,皺着眉道:“王爺,話不可亂說,當心隔牆有耳。”

見江翊還是關心他的,封欽挺高興。“沒事,這周圍只有山水,沒有旁人。”

以他的耳力,若有別人,肯定能第一時間發現。

“無論有人與否,王爺還是謹言慎行的好。”

“這不是和你說嗎?”

封欽這話讓江翊有些許異樣感,就像一個很輕和柔的力道在他心上戳了一下,不疼,只有些麻而已。

“我也非盡然可信。”江翊垂眸喝茶。

封欽輕笑,“那我就是想跟你說,行不行?”

江翊謹慎的樣子讓他覺得有些可愛。

江翊未再多言,他在奉勸自己,也許封欽那些好話,只不過是為了博取他的信任而已。

山中無歲月,直到封業派人來給封欽送信,讓他趕緊回京做安排,封欽才趕忙讓人收拾了東西,回到京中。

在城外一處樹林裏,襄王府的馬車已經等在那裏了。

律王府的馬車停下後,封欽先跳下馬車确定安全後,掀開簾子,對車內的江翊道:“下來。”

江翊不解,但封欽的手伸在那兒,他又不好不動,只好扶着他的手下了車。

夏風也從後面的馬車上下來,走了過來。

這個地方江翊不熟,但遠遠地已經看到了城門,也就是說這附近是相對安全的。

封欽掀開襄王府馬車的簾子,對江翊道:“這是我哥府上的馬車,車夫是莊子上的,京裏人眼生,不用擔心被察覺。”

“這是……”江翊還是不明白。

封欽笑了笑,說:“我府上有些事,你先回江家住幾日,等我處理好了,再去接你。”

讓自己回家?

江翊驚了,不過到底是有什麽事才這麽匆匆回來,又要把自己送回家呢?

江翊想了想,還是沒問出口——本也不管他的事,何必多此一問呢?

江翊和夏風上了車後,封欽吩咐了車夫幾句,馬車便駛向了京中。

封欽在原地待了好一會兒,才上車回府。

這事還要從三天前說起。

封欽的外公定督侯上書,有意上交兵權。

這可是大事,皇上自然得召見他,一方面假意勸他再為朝中效力幾年,另一方面其實是希望他能安撫好軍中,然後把兵權盡快交上來。

定督侯像聊家常一樣,提到封欽,說自己跟皇上一樣,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封欽。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封欽娶一個好王妃,這樣他也能放心頤養天年了。

皇上笑問:“定督侯可有好的人選?”

定督侯不急不慢地道:“這事啊,還得讓他母親和皇上來操心。但以律王的性子,斷不好相個文臣之家,怕他性子直,王妃夾在中間為難,也影響夫妻感情。武将到好些,等臣告老之後,也沒人能在軍中指點律王了。以後若律王為國出征,若能有個熟悉又可靠的将士從旁幫着分析協助,能更好些。”

皇上哪還能不明白定督侯的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定督侯兵權一交,許家就剩下個許霖。許霖年輕,也沒有了不起和戰功,還不足為懼。也就是說許家就只是個一般的侯伯之家了。這樣的話,結平南将軍府這一門親事,倒也就無妨了。也不會彼此在軍權上形成更大的助力,加上這門婚事也能用封欽制衡南平将軍,怎麽想都是很合适的。

今早皇後過來,提了些看着不錯的人家,其中也有平南将軍府的江翊,他聽後也沒給準話,只說會考慮。

皇後母家是一門閑散侯爺,要娶江翊也是不錯的。但能帶給他什麽呢?以安康侯的地位,平南将軍根本不怕,也就起不到制衡的作用。

再者,若大皇子娶男妃,那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就會減半,到時候,就起不到制約其他皇子的作用了。

這麽一想,還是封欽娶江翊更合适些,他還能收回一部分兵權,一舉兩得。

想到這兒,皇上心情頗好地道:“前一陣,貞貴妃給朕提了,想讓欽兒娶平南将軍府嫡次子江翊。不知定督侯以為如何?”

皇上這樣問他,定督侯一點也不意外,“江翊臣沒有太多了解,只知此子名聲甚好。若律王能娶他,倒也是一樁幸事。”

“既然定督侯這樣說,那就這麽定了吧。”皇上笑道。

“一切但憑皇上做主。”定督侯起身行禮。

交出兵權,定督侯是不怕的。他的兩個外孫從小就與他親近,別看封欽那脾氣,他說話還真的好用。他也真心把兩個外孫當親孫子對待。

只要結下江家這門親,他的兩個外孫繼承皇位的希望就更大。

只要他們中有一人稱帝,他還要這個兵權做什麽?

江翊回到平南将軍府,江恒德和江度都很驚訝,但也很高興,趕緊把他叫進書房,詢問近況。

最近有什麽不好的嗎?好像也沒有。

封欽對他好,律王府上下也不敢怠慢他。

聽江翊說着種種,江恒德和江度都放心了不少。同時也對封欽的行為有些不解,居然把人質送回家小住,還一個看着的人都沒派來,這怎麽倒像是江翊去律王府小住了幾日,現在回家了呢?

還沒等他們細想,前邊就來人了,“老爺,宮裏來人了,請二少爺接旨呢!”

給江翊的聖旨?

三個人都很詫異,但也不敢耽擱,忙去接旨。

來宣旨的是皇上的貼身太監,大內總管黃公公。

見三人出來,黃公公先是樂呵着給他們行了禮,這才道:“江翊接旨!”

江翊走到父親身邊,廳內衆人跪下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江家嫡次子江翊,出身名門,聲名遠播,溫文爾雅,驚才風逸,謹慎持躬,秉性純孝。朕感其才華,聞其安和。故,賜婚律王封欽,婚期定于六月初六。欽此!”

江翊眼前一黑——這是怎麽回事?怎麽突然賜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