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後壽宴

十一月十八,林太後六十壽辰。

皇宮門口,停着衆多馬車,其中一輛屬安國公府。而楊氏,攜子李墨染,就在這馬車上。

“墨染,進了皇宮之後不許亂跑,要一直跟在母親身邊,見着穿着官府的男子,要喊一聲大人好,見着穿着華貴的婦人,要喊一聲夫人好,可是聽明白了?”楊氏也是第一次進宮,緊張自然也有,但李墨染年紀小,她更擔心。

“母親放心,孩兒會一直跟在母親身邊。”李墨染乖巧道。

“恩。”楊氏下了馬車,又把李墨染抱下來,牽起李墨染的小手。

李墨染擡頭看着楊氏,上輩子,在自己小時候,楊氏也是這樣牽着他的手,這雙手,讓李墨染覺得很溫暖。後來長大了,自己嫁給了趙元崇,幫靜王奪儲成功,這短短六年的時間,他和楊氏也開始形同陌路了。

在安國公府的這十多年,楊氏從來沒有虧待過他,甚至讓他覺得,這女人就像是自己的生母。

回過神來,楊氏牽着他,已到了太後設宴的瓊林苑門口。

心,突然開始跳動。他進了皇宮,皇宮是距離趙元崇最近的地方,那人跟自己,近在咫尺。

李墨染的眼神四處溜達,周邊有很多夫人帶着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個孩子,有九成是他上輩子所熟悉的。

“李夫人。”穿着華貴,姿态端莊的夫人,是恭王妃。恭王趙啓奎,是先皇長子,文孝帝的哥哥。如果文孝帝不是過繼給林太後,那麽這皇位,按照長幼有序來說,便是恭王的。

只是召國吸取了湯國的教訓,廢除了長幼有序的規矩。

恭王世子,今年九歲,名叫趙元浩。

恭王是個閑王,所以在上輩子趙元賢奪儲的計劃裏,恭王沒有參與,後來趙元崇起兵攻入京城,恭王還是個閑王。

和趙元崇婚後的第二年,李墨染完成了《請民法》就去世了。後面的事情,他一無所知。

趙元賢奪儲成功之後,他被打發了。在趙元賢給的那個院子裏,他開始撰寫《請民法》,講的是戰後的改革法,請民,為民請命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趙元崇會打進來,但是長達數年的戰争,辛苦的是百姓。而且文孝帝在位期間,流離失所的難民沒有得到照顧,反而使很多地方貧窮難挨。如此一來,趙元崇登基之後的召國,百姓的問題就會阻擾國家的發展,會耽誤趙元崇的雄心。所以這部法,他為趙元崇而寫。

“參見恭王妃。”楊氏行禮,“這是小兒墨染。”

“參見恭王妃。”李墨染跟着行禮。

“快請起。”恭王妃扶起楊氏,“元浩,來見過李夫人和李少爺。”

“元浩見過李夫人,見過李少爺。”

“世子有禮。”

上輩子李墨染跟這個恭王世子沒有交集,也就不了解,今日得見,倒是覺得他彬彬有禮。再擡頭看着,趙元浩面對微笑,斯文又禮貌,教養極好。

文孝帝衆兄弟,唯有恭王在京城做了閑王,其他王爺先皇在位時就封了親王去了封地,今日太後壽辰,都難得回來了。

恭王妃才在這邊照個面,就被其他親王妃拉了去。

“李夫人。”

“鄭夫人。”這位鄭夫人是大理寺卿鄭探的正室。上輩子的大理寺卿楊無極,現在還只是大理寺少卿,從五品官員,不在此次的宴會名單裏。

“這是犬子鄭晖年。”鄭晖年這人李墨染知道,滿京城的天潢貴胄裏,鄭晖年是個不事生産的主,沒什麽本事,又仗着父親是大理寺卿,整日游手好閑,偏偏又欺軟怕硬,今年十歲。

“我聽說安國公四公子李墨染三歲能作詩、四歲通歌賦,今日是特意來瞧瞧的。”鄭晖年才不管鄭夫人使的眼色,看着楊氏身邊的李墨染。

上輩子的傳說:安國公四公子三歲能作詩、五歲通歌賦。

這輩子倒成了:安國公四公子三歲能作詩、四歲通歌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