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禿頭不一定是僧

幾天後聽葉文婷說,災民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了,跟預想的一樣,被盜的沒有一家報官。

這幾天我都沒有出門,從窗戶裏向外看,确實不少衣衫褴褛的人湧進城來,忍不住嘆了口氣,若不是有蕭瑟收留,恐怕,那些掙紮在饑寒交迫的生死邊緣者,也會有我一個。

“你看,他們都在往一個方向走。”予岚向窗外指着,興奮地說。

葉文婷看了看,道:“那是濟慈堂的方向,逆龍會在那裏設有施粥點。”

我心裏動了一下,濟慈堂裏面有尊大佛,或者去拜拜佛,說不定蕭瑟就會好起來。我道:“文婷姐,我想去濟慈堂為蕭大哥祈福。”

葉文婷沒有反對,因為實在沒有更好的法子,“什麽時間去?”

“越快越好,就現在吧。”

“好,這裏有我,你放心去吧。”

我簡單收拾了一下,準備去往濟慈堂。

“蕭雲大哥,我陪你去吧。”予岚拉住我,想要同行。

一想到上次的四人行,還牽回一頭牛犢,現在那頭牛正養在客棧的後院裏頭,每天都有人喂它青草吃。我怕她一去又牽扯到許多人,趕忙回絕了,“不用了,你留在這裏吧,看看文婷姐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見我執意不讓她去,她倒是出于意料之外的乖乖聽話了,予岚“嗯”一了聲,不再執着。

臨下樓,無意中又看到那處蕭瑟叮囑我不許進入的禁區,那扇門一如往常般緊閉着。裏面到底藏着什麽不可見人的秘密呢?想乘着他昏迷不醒去看看,反正他也沒法攔着我了。可是轉念一想,我怎麽能乘人之危,乘虛而入呢?這個也太沒有道義了,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老老實實做我該做的事情去了。

外面的風很暖,吹在面上,仿佛情人細膩的手拂過。樹上泛青了,地上反而沒有幾星綠色——能吃的、能夠得着的都已經沒有了,這場天災真是禍害了不少人。

原本是打算在兖州逗留幾天的,沒想到待了三四個月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果然不假。如今,我早就不盼着能夠游走天涯,只要蕭瑟能醒來,那些小願望又算得了什麽。

濟慈堂門外熙熙攘攘,一片黑壓壓的腦袋,正是吃飯的時間,全是領粥的災民。從人群中擠了進去,敏敏、二柱、果妮兒、千言萬語正在忙着,跟他們打過招呼,直接進了濟慈堂內殿。

Advertisement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人存在于天地間自當頂天立地,做事無愧于心。蕭瑟對百姓已是仁至義盡,現在他處在昏迷中,我自當為他多出一份力。

在這裏施粥了那麽久,第一次這麽仔細的觀察大殿裏的大佛。慈眉善目的佛臉上嘴角微翹,身披着一件黃紅相間的格子僧衣,再信手撚一個蘭花指,柔和中不失莊嚴。那一丈高的塑像,周身塗了金粉,在漏雨的房頂下反射着幾縷陽光,黑暗中灼灼生輝。

寺院本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今天來上香禮佛表達一下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希望他能祝我心想事成,更重要的是保佑蕭瑟早日康複。

燃了幾支香,輕輕搖熄,插入香爐之中。再回到蒲團上跪下,叩幾個頭。

合掌默念:“佛祖憐見,吾願有三。一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二願吾兄身健,免受磨難;三願……”

從家破人亡到現在,至今還不能相信這是真的。似乎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只有強迫自己去接受的時候,我真的害怕了,難過了。要不是蕭瑟,我都不知道這些天要怎麽熬過來的,總之,已經到現在了。現在他生病了,一病不起,我依舊是每天都盼望他醒過來的好消息,到睡去時卻又發現,每天都是空空地等。只要蕭瑟的生活恢複如常,我願意用一切進行交換,即使是一輩子。

“哈哈哈!”一陣笑聲傳來,從佛像身後漸顯出一個身着道衣之人,“佛像不過是一尊泥偶而已,拜有何用!”

聽到這個陌生的聲音,我不禁驚訝了一下,随即淡然道:“若不試,如何知道無用?”

“俗話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泥偶自顧尚且不暇,如何顧得上你。”

“知道他是個泥偶,不代表我不能虔心的朝拜。只要心中有佛,佛祖必定知曉,我又何必計較眼前拜的是什麽。”

那人撫掌而笑,“居士果然伶牙俐齒,貧道甘拜下風。”

我打量着那人光禿禿的腦袋,不禁疑窦叢生:“閣下不是和尚麽?竟自稱貧道。”

那人摸了摸腦袋,施了個禮,“貧道自小便是無發,曾以為會皈依佛祖,不曾想命中有定數,終究還是行道。”

我連忙回禮,“在下若是言語有所冒犯,還請道長見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