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最近一段時間裏,謝晝很是迷惑。

每年夏末秋初這段時間裏,他都挺忙的,可就算再忙碌,那也不能忘了後宮衆妃嫔。他自認為是個優秀的皇帝,而一個優秀的皇帝除了朝廷大事外,對待後宮的态度也是評價他是否足夠優秀的一個關鍵點。

在前段時間因着連續寵幸新入宮的妃嫔導致後宮舊人有了頗多不滿後,謝晝深刻的反省了自己。

他決定雨露均沾!

不過嘛,最近天氣還是挺熱的,他到底不忍心勉強自己面對那些半老徐娘們,就決定先暫且寵一段時間新人,等回頭等天氣略微涼快一些了,再多翻舊人的牌子。

像宸妃就很不錯,哪怕年紀不輕了,但模樣還是很勾人的,更重要的是她入宮的時間不短了,格外得了解謝晝,倆人相當得有默契。

還有雅妃,謝晝固執的認為,雅妃雖然平常瞧着也就那樣,但在舞臺上的表現簡直讓人一見傾心、終身難忘。算着再過一段時間就是中秋了,謝晝期待着愛妃再給自己一個驚喜。

再就是,太後也該回來了。

這天,謝晝便喚了他同胞弟弟翊王來書房會面,詢問了關于太後的二三事。

翊王是太後的小兒子,他年歲還輕,到今年也不過才剛滿二十歲。等于說,謝晝登基時,他不過才十歲出頭,完全是個孩子。也虧得如此,先帝執政的最後幾年裏,當時諸皇子不滿謝晝這個太子,私底下做了不少事兒,等謝晝登基後,紛紛清算,而翊王因為年歲的緣故,那是真的一身清白,還白得了個親王爵位。

太後因着在宮裏有太多不美好的回憶,獨愛出宮游玩,不過每年中秋前倒是會回到宮中,住上月餘時間後,自然也就離宮了。

而離宮這段時間裏,除了皇家禁衛軍負責太後安全外,翊王也要承擔不少責任,相當于他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好太後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切瑣事。

謝晝倒是不愁弟弟照顧不好母親,他喚翊王過來,問的是另外一樁事兒。

“聽說王家那頭屢次派人去皇莊上找太後?”

翊王苦笑一聲,他就知道這事兒鐵定瞞不過謝晝的,當下便點頭稱是,并不做過多的解釋。

“哼,他們還真以為太後會為了他們跟朕翻臉?他們是太後的娘家人,朕還是太後的親兒子呢!”謝晝一方面很氣王家人,一方面又對太後充滿了信心。

Advertisement

想想皇後就知道了,皇後先前多在乎她的娘家,可跟太子比起來,安家人算個啥?因此,謝晝固執的認為,太後對他也是一片慈母之心。

翊王笑得很勉強,他倒不是跟謝晝争奪太後的寵愛,而是這件事兒吧……

王家人不甘心精心培養了十多年的姑娘就這樣砸到了手裏,關鍵是這姑娘以後嫁誰都不對,尤其因為輩分的緣故,皇子們這一茬是想都別想了。畢竟,就算皇室不是十分重視輩分,可王家人是太後娘家啊,他們家的姑娘是謝

晝的表妹,同時也是皇子們的表姑啊!

太後被煩得不行,有心想過段時間跟謝晝好生說一說,哪怕選進宮裏晾着她呢?先入宮不行嗎?橫豎宮裏又不缺地方住人,再說先前的端妃不也是入宮後就沒承寵過嗎?

在太後看來,辦法有的是,何必把事情搞得那麽僵呢?

結果,還沒等太後借着中秋團聚回到宮裏,王家人又有了新的想法……

--

如果有的選擇的話,翊王很是不願意這事兒由他提及,可考慮到萬一謝晝從其他人處得到了這個消息,他的處境就更不利了,因此他不得不很勉強的開了口。

“皇上,王家人非但幾次三番尋了太後,還私下找了臣弟數次。”翊王努力表現出悲痛來,“臣弟已有一正妃、二側妃、二庶妃,不願再迎娶新人入府。”

本朝的規矩是,親王爵位者,可享有一正二側四庶的待遇。也就是,一位正妃兩位側妃四位庶妃,假如七位已滿,再有別的便是無名無分的妾室了,類似于商賈人家的通房丫鬟。

不過,翊王的妃子人選顯然還未齊備。

可問題是,王家人也看不上庶妃這位置啊!

王家啊,太後的娘家,他家姑娘哪怕輪不上當正妃,當個側妃總是綽綽有餘的。事實上,若非上上屆大選,王家沒有适齡的嫡女,他家姑娘就是當翊王正妃也不是不可。--

同樣的事情,在翊王看來卻是完全兩碼事。

假如說,王家真希望他家姑娘入翊王府當個庶妃,就算翊王本身并不喜,可沖着太後的面子,他也會接受的。左不過是個庶妃,無傷大雅的事兒。偏生王家太貪心,非要他想法子挪出側妃的位置,還想求太後下懿旨賜婚。

這樣一來,即便王家姑娘名義上是側妃,實則跟正妃也能平起平坐了。

可翊王圖啥?圖王府還不夠亂嗎?

就很煩。

本來,若沒今個兒這事情,翊王估摸着也就使出了拖字訣,橫豎王家人又不能逼迫他娶妻,拖着拖着……等過個三五七年,不就那啥啥了?--

偏巧,今個兒謝晝問了起來。

翊王毫不猶豫的捅了王家一刀。

謝晝聽了這一席話,簡直大開眼界:“王家姑娘是有多嫁不出去?”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同樣是被撂了牌子,看看皇後娘家多争氣呢,一點兒都沒搞事,再瞅瞅太後娘家…

然而,謝晝完全沒有想過,皇後娘家那不叫争氣,他們是沒能力搞事。這要是有能耐,誰不想争取一下呢?

翊王勉強笑着,他總感覺這事兒吧,要麽就是他拖死王家,要麽就是王家煩死他。

幸好,謝晝還有為數不多的兄弟愛:“這樣吧,正好萬海國使者前來本朝獻供,希望朕能夠下嫁一位公主前往萬海國。可朕的大公主時年六歲,長公主們又都嫁了人,正犯愁着該選哪位宗室女……晨兒你确定不

喜王氏女?”

翊王已經明白他這個皇帝老哥想幹啥了,他都明白了咋可能跟親哥對着幹呢?當下,他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只差沒詛咒發誓對王氏女毫無情誼。

“那就行了,朕這就讓人傳旨去王家。朕的親表妹,就封個郡主吧,和親萬海國。”

麻煩一下子解決了,但翊王卻完全高興不起來。

王家又不是安家這種已經完全式微的家族,事實上,王家有數人還在朝堂上,要打聽消息自是容易得很。到時候,他們就會知道,翊王入宮見了皇帝,随後和親的聖旨就……

總感覺麻煩非但沒解決,反而更大了。

翊王哭唧唧的離宮去找太後救命了。

他感覺他哥想搞死他。

**

處理好了近期事務後,謝晝又讓人去準備接太後回宮。他還是很孝順的,決定到時候親自去接,只不過他都準備親自出發了,那準備工作也就更繁瑣了。

對此,謝晝深感愧疚,為自己沒辦法回後宮辛勤耕耘而感到十分羞愧。

他喚來了劉公公。

“你去鸾鳳宮找皇後,告訴她,最近朝政事務衆多,朕也是抽不出空來前往後宮,只能偶爾傳召低位妃嫔,讓她幫朕安撫一下後宮諸妃,就說……嗯,說朕心裏還是有她們的,等忙過這一陣,就去看望諸妃。”

劉公公笑得異常喜慶,生怕漏掉什麽,他還重複了一遍,見沒什麽問題後,這才前往鸾鳳宮傳話。

然而他內心卻是崩潰的。

這話啊,甭管從哪方面品,都透着一股子不得勁兒的感覺,哪怕劉公公是個太監,也知道聽了這番話,甭管是皇後還是後宮其他娘娘們,都不會感到高興的。

就很奇怪,皇帝還是個男人呢,怎麽連他這個太監都不如?

從前頭到後宮這一路上,劉公公吐槽了個盡興,不過等他真的趕到了鸾鳳宮後,卻是一秒變正經。

鸾鳳宮的人很快就将劉公公引到了正殿外,就有得了消息的錦繡過來堆滿笑容的喚他劉爺爺,一面喚着一面将人領了進去。

對于這等待遇,劉公公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他本人興許不算什麽,可他代表的是皇上的臉面。因此,上哪兒都是這麽一副大爺的模樣,當然等真的見到了皇後,該當孫子還是得當孫子。

然而……

“娘娘還在休息?若是這般,老奴等着便是了。”這路明顯就不對,按理說,該是他等在正殿裏,由皇後出來聽他轉述皇上的意思,而非一路把他引到後頭的偏殿裏。

可錦繡卻是笑着答說:“皇後娘娘正跟其他娘娘在一起,暫時抽不開身來,還勞煩劉爺爺您多走動幾步。”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除了繼續跟着走外,還能如何?只不過,劉公公心中的疑惑愈發盛了,只差沒在腦門子上挂上三個問號。

終于,錦繡在一間宮室門口停了下來:“劉爺爺您請,娘娘和其他娘娘都在裏頭。”

劉公公認真的瞅了一眼錦繡,最終還是認命的擡起腿打算往裏頭走。

就在這時,裏頭傳來一聲脆生生的喊:“碰!”

“住手!別碰!我——糊啦!!”

“嘎哈哈哈哈嘎嘎嘎哈哈哈哈!我糊啦啦啦啦~!”

劉公公

僵硬着脖子轉過去看錦繡,卻見錦繡把頭垂得低低的,一副什麽都不知道的模樣。

與此同時,裏面的笑聲并未停止,反而愈發的猖狂起來,笑得幾乎是方圓百裏公雞打鳴,哦不,公鴨打鳴。

關鍵吧,這聲兒還分外耳熟,仿、仿佛……

作者有話要說:

謝晝:對不住愛妃們了,朕最近很忙……

諸妃:碰!杠!哈哈哈糊啦!……咦你說啥?</p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