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琴師[三]

清唯不知是想起了什麽,望着常順的笑容,發起了呆。

常順沒去探究他在想什麽,而是體貼的說了聲:“想來你幾天滴粒未盡,身子十分虛弱,奴才這就去給你拿吃的,你且休息下,可別動啊,小心傷口又繃開!”

清唯的性子并不太親近人的,遇人總是保持着距離,對着這個小太監,想着人家衣不解帶的照顧了三天,又這般體貼,也不想拂了他的好意,微微颔首,躺着沒動。

常順出去了好一陣子,清唯都又糊糊睡了一會了,才被他的腳步聲吵醒了。

一股食物的清香讓他頓感腹中空空,想撐起身子,身子剛動一下,常順便急切把手頭端着的碗放床頭,伸手去扶住他,替他拿着枕頭,讓他斜靠在床頭,一邊說道:“來,慢點,你這身上的傷口也太多了些,想來一動就會痛,唉,不知你怎麽弄得這樣的?連太醫都說,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唉!”

他自說自話着,猛然想起便收了口,坐在床沿,端了碗,用勺子點點舀了起來,吹了吹,又說:“來,吃點粥,奴才剛熬好的有些燙,……你手包着呢,就別動了,我喂你!”說着,勺子已然遞到他的唇邊。

清唯不由心裏苦笑着:“這下,從病人變成小孩子了,吃飯都得人喂了,還真是……越來越沒用了!這孩子,是個實在人,可惜了……”

常順見他愣神不張嘴,想了想,忙恍然收回勺子,先喂進自己嘴裏,再舀了一勺,才着急的又說道:“你看,沒毒,你放心,陛下交待了要好生照顧你的,我們這些做奴才又怎敢怠慢。”

清唯這下真是有些愧疚了,開口說道:“……沒,我并不是懷疑……,若是陛下要殺我,何必用這等麻煩的方法……,對不住,我不是那意思……,謝謝你,小順子!”這才任由着讓常順喂粥。

清唯吃着這口熱粥,看常順侍奉的用心,便開口問:“小順子,你多大了……?”

常順有些低了低頭,笑得有些澀道:“19。”

清唯略略有些吃驚,問道:“啊?……!這、倒是……很……年輕!”他原本以為這孩子頂多14、15歲,卻已經是大人了。都怪他會看錯,他那張臉太稚嫩了些,身子又瘦瘦小小的,難怪會認錯。再加上,他……還是個太監,年紀會比實際的小,也是……正常的。

常順大致也猜到清唯在想什麽,輕笑着說:“我本是桑國人,原本身形就小巧,來了這北方,更是顯小了,經常被人認成孩子。”

“哦……!”清唯沒再接話。

常順沒理他沉默,又接着說:“我7歲便被賣入宮中,跟着漆公公一直在陛下跟前當差。眼下覺羅國初立,到處都缺人手,我也就來了邺城。漆公公雖是嚴厲,人卻是很好的。”

Advertisement

清唯聽着聽着,目光有些游離,不由感概起來,“……是嘛,遠走他鄉,呵!……唉!……19歲,跟我家中幼弟倒是年紀相仿,也不知……他如今長得什麽樣子了?”

常順知他想起家鄉,怕他又起了逃跑之心,忙轉移話題道:“…………太醫早上來時,專門替你換過藥了,小傷口基本都長愈了,麻煩的傷口就是腳上的那些潰爛的地方,得再養一陣子,所以,走路也不會太利索!你、進了這皇宮就別想着再出去了,聽奴才一句,就這裏安心養病吧,!……陛下、他既要你入宮,又叫你養傷,想來是要重用你的,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懂得吧?”

清唯知他好意,點點頭便默然無語。他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清唯的家鄉在芩國偏僻的小村子,那裏靠海,靠捕魚為生。家中上有年邁父親,下有弟弟妹妹各一個,家境不算富裕。可在芩國,人人喜愛音律,吹拉彈唱,能歌善舞。于是,他自小就被賣給了城裏的絲竹館,當小童子,學習音律,好在日後能在茶館、妓樓裏面彈琴賣唱。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芩國一個富家子弟買了回去,因他容貌俊美、琴技出衆,幾經輾轉,他被送入了芩國皇宮,終是得到國君的垂愛,成了宮廷琴師。加上,他也是音律天才,除了琴技超絕,還譜寫的樂曲,不僅在宮裏深受帝後喜愛,更是流傳于民間歌坊在芩國百姓喜愛,他的名聲漸漸地大起來,繼而整個覺羅州的各國都在盛傳他的樂曲,便得了這“樂聖”的名號。可在芩國皇宮的日子,實在太煎熬了,他做夢也盼着早日離宮。原本以為芩國滅國之際,他能趁着戰亂逃出去,可偏偏被桑國軍士捉住,還被開國之君長帝一旨命令送來了邺城。邺城對他來說太遠太陌生,又是敵國、又是皇宮,他真的只想回家。于是,在送入京城的這一路上,他不甘心地屢屢逃脫、屢屢被抓,受盡士兵毒打、侮罵和折磨,就盼着長帝一句放過他的話。可偏偏被皇帝一句話,就留下這條命來。

他絕望了!唉,也許是命,既然已然來了皇宮,小順子說的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朝一日,終能出宮去!

常順喂完粥,看他陷入沉思之際,便也不打擾,自覺離開,留下他獨自一人好好想想。

清唯重重地嘆了口氣,看着窗外天空,想象着出宮之後的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編後語:新篇開的短,但整個故事是長的,想想都累。慢慢更。這個是虐的、宮鬥的,沒寫過題材。

整個歷史背景都是以漢朝為藍本的,都是瞎編的。喜歡歷史的同學去看正史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