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琴師[十一]上
日值端午,皇後突發腦疾,卧病不起,宮裏一時間有些陰雲密布,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長帝的後宮共分八級,皇後、貴妃、婕妤、貴嫔、經娥、美人、容華、采女。
目前除了皇後外,貴妃共有4位,分別是淑貴妃、賢貴妃、德貴妃、才貴妃。這五位在皇宮的地位最高,都分別代表了5家勢力。
皇後孫氏是長帝的青梅竹馬,與長帝的感情深厚,相敬如賓,育有1子1女。其兄即是當朝的宰相,一直追随長帝出生入死,在朝中的地位十分穩固。
淑貴妃是當朝費臣相之女,費臣相是長帝重要的謀士,長年追随身邊,深得長帝信任。淑貴妃育有1個兒子和2個女兒,極得長帝喜愛,榮寵不衰。
賢貴妃的父親便是兵部尚書,戰功卓著。她雖多年未育,剛剛才傳聞有了喜,長帝十分緊張,專門派出人手去照顧。
德貴妃宛如是入宮時間最短,年紀最輕的一個,已育了雙胞胎兒子,身世不如其他幾位顯赫,卻也是貴為翰林院宛大學士的妹妹。
才貴妃是原烏國的國君的愛妃,在烏國時就極為得寵,烏國被滅時,長帝一眼看中她,不顧官員反對便納為後宮。可誰也沒料到短短幾年時間,她竟極得長帝寵愛,還剛産下一名皇子。烏國在原來5國之中,勢力最弱,最先被滅亡,國內卻有盛産學士,當今的翰林院裏學士竟有一半是烏國人。烏國人自然向着這位曾經的娘娘,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勢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的長帝重視的,就是皇長子——允承,他是身為王婕妤所生的兒子。只因婕妤出身卑微,是當初南國一個小縣令的女兒,與少年長帝相愛之後,就一直追随身側,直到長帝名媒正娶了現在的皇後,才一直以妾的身份在長帝身邊。建國之時,為了顧全大局,自願向陛下提出讓賢,長帝一直覺得愧對于她,對她敬重有加,雖身為婕妤,卻與貴妃待遇相當。
長帝子嗣雖多,但還未立儲。朝中上下都在觀望長帝的心思。在衆皇子中,皇長子允承性子純厚、像極母親,深得長帝喜愛,朝中上下也都對其贊賞有加,長帝封了親王,賜了府弟,只是還未冊立正妃,娶了1個側妃。皇後之子允繼,自然心有不甘,常與哥哥針鋒相對,在長帝面前争強好勝,長帝封為親王,賜了府弟,卻已為其冊了正妃。淑貴妃的兒子允嘉比允繼小兩歲,野心勃勃,行事狠辣,也已封親王,賜了府弟,未大婚。德貴妃那對雙生子允德、允行,方才8歲。其他的皇子要麽不成器、要麽年紀尚幼。所以,允承、允繼和允嘉三人是最具有争儲能力的。但允承心不在争鬥之上,王婕妤的勢力最弱,就剩下皇後、淑貴妃及背後的勢力相互争鬥,這已是宮中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如今皇後病重,長帝心煩意亂,也沒召清唯去彈琴。清唯正好偷閑,把樂署之內整肅一番,培植自己的心腹。一方面收了2個沒有身世背景的15、6歲的弟子作為親信,另一方面把樂署之內各種勢力,肅清清除,籠絡了人心,自成一處淨土,嚴戒衆人不準以任何形式參與朝廷争端,使樂署遠離黨派之争。
眼看着皇子允承、允繼、允嘉必會儲君之位的争鬥,宰相一黨已有人上書要求長帝立儲君。長帝壓下不提,責斥了衆人一番之後,誰也不敢再提了。而清唯眼下是陛下跟前的紅人身份,自然有人想收買他。宰相、淑貴妃兩邊都已有人向清唯遞出消息,欲招其傳遞消息,清唯并沒答應,與其虛與蛇委。而皇長子允承,倒與清唯有過數面之緣,還尊稱清唯為師父,卻從來都只談音律,不論時事,頗得清唯喜愛。
琴師[十一]下
過了幾日,聽聞皇後身子稍好些了,長帝才有心情清唯來彈琴。
長帝閉眼斜靠書房榻上,聽他彈了一曲之後,忽而睜眼,問道:“清唯,朕聽聞你最近将樂署上下管理得很好,也沒了以前那些不良之風,看來,你做這些,倒也有些本事。”
Advertisement
清唯心下一凜,臉上卻是十分淡然,手上開始彈奏新曲,恭敬的回答:“陛下謬贊了,都是做奴才的本份,樂署樂署,只署音律,哪能署入風波?奴才只是恪守本份,管好樂署,專心音律之事,為陛下及後宮各位娘娘添樂解悶,便足夠了。”
長帝輕輕颔首道:“你倒是會說話。近日皇後身體抱恙,這宮裏有些不太平,若人人都抱有你這份盡忠之心,朕也就輕松多了。哼……!清唯,近日有人向朕提議冊立儲君。你怎麽看?”
清唯心頭更是一驚,停了手,忙起身跪下道:“陛下,這等朝廷大事,奴才只是一介琴師,哪裏懂得?求陛下明察。”
長帝揮手慢悠悠說道:“你起來說話,不必緊張,朕只是想問問你對允承、允繼、允嘉的印象罷了!”
“回陛下,奴才平日裏都在樂署,除了和承殿下,有過幾次交談外,其他兩位殿下僅有一面之緣,談不上印象。瞧着幾位殿下都是人中之龍,都好,都好!”清唯答的輕巧,額上已然開始冒汗了。
長帝大笑着揉着額頭道:“……哈哈,都好,朕也覺得他們都好。……說起允承,朕見對你十分敬重,與你像是投緣的。允承這孩子随她母妃,喜愛音律,性子溫和,與世無争,可惜性子有些柔弱,剛硬不足。在朝臣之中,他持身剛正,也沒結黨營私,凡事都很有分寸,對下面的弟弟妹妹都是謙和有禮、照顧有加,朕從來就很喜歡這個大兒子。清唯,你對他的印象應該不錯吧?若讓他随你,勤習音律如何?朕的皇子總比你收的那幾個小弟子聰慧吧?”
清唯大驚,汗都下來了,連忙着要拒絕。
長帝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正色說道:“哎,就忙着拒絕!…………朕知道你擅長音律,可你的的才學不淺,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硬說起來,并不比那些翰林院的大學士差,只是你無心為官,朕也不逼,你就好好的做你的大司樂好了。如今,朕只想讓允承正式拜你為師,精修琴棋書畫,如何?”
清唯覺得自己背後衣衫都濕了,不敢接受。
長帝擺手又道:“朕意已決,即日就讓允承去找你拜師。朕這個皇長子便交你□□了。”
清唯知道不能再推辭了,沒忍住就開口問:“蒙陛下擡愛,奴才自當盡心教授殿下。……只是,奴才不明,這朝中上下,才人倍出,陛下為何偏偏選中奴才?”
長帝微微一笑,坐正目光如炬看着他道:“…前日朕偶聽聞一件舊事,說起當年芩國太子和四王子争鋒相對的事。這就事委實撲朔迷離。朕想來,你是這個事件的主要人物,必是知道其中原委,朕極有興致想聽你講講呢!呵呵!不過不急,來日方長!…………呵呵,朕知道你想早日還鄉,但你當值意氣風發之際,此番便離開确實可惜。朕想過,你想回家無外乎擔心家裏父母、兄弟姐妹,因此,朕已命人去你家鄉,接你的父母、弟弟妹妹來京城長住,這樣,你便不用思鄉了。”
清唯這下心都涼了一半,強撐着平常樣子俯身道:“陛下,奴才一介琴師,實不敢牢陛下如此挂念費心,奴才感激不盡。只是……弟弟妹妹年紀尚小,來了京城一無所知,日後的生活必是艱難。還請陛下……”
長帝笑着打斷他的話道:“你就不必拿這些來推辭了,只要你用心教授允承,朕保你能賺到養活你弟弟妹妹的錢。所以,對允承,你可得盡心盡力,可得什麽、都要教會他才是!”
清唯這下心徹底涼了,呆了一下,終是領命叩頭,長帝便也不讓他再彈琴了,讓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