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
琴師[十三]
皇後的病經過細心調養,也慢慢恢複,已然能起身走動了,長帝大悅。
這天散朝之後,長帝親自去了長樂宮探望。
而清唯還未起身去承王府,小順子就過來傳召了,即刻去長樂宮,為皇後彈琴。
清唯思量一番,便去換好正式朝服,又派若昀去承王府報信,這才帶着若左、若右一齊去了長樂宮。
後宮對清唯來說還算陌生,算起來,這是第二次進到後宮。他只知道皇後住在長樂宮,壽安宮住着淑貴妃、才貴妃,平安宮住着德貴妃、賢貴妃,子息宮是便是婕妤、貴嫔居住的地方。
五大娘娘雖有同住在一個宮裏的,但實際上是各自的寝殿,獨立成苑。各宮裏也都剩下很多寝殿,分別住着各個經娥、美人、容華、采女等數人。
今日倒好,清唯一到皇後居住的惠慈殿的時候,卻發現這裏很是熱鬧,四大貴妃、王婕妤等一衆妃嫔都在,清唯一想便明了其中緣由,必是聽聞長帝過來了,就都過去了。
清唯不敢怠慢,忙俯身給長帝、皇後及一衆妃嫔叩頭請安。
長帝命清唯為皇後彈奏祝身體康複的曲子,清唯便領命彈奏起來了。
彈琴之時,清唯仔細留心了五位娘娘之間的互動。皇後和淑貴妃基本沒有交流,德貴妃和才貴妃也沒有交流,但淑貴妃卻和德貴妃有說有笑,賢妃則是周旋與皇後和淑貴妃之間。清唯将這些細節全部記于心中。
席間,皇後和淑貴妃因為一些小事在長帝面前争執起來,惹得長帝摔杯起身,扶着有孕在身的賢貴妃一同離開。
衆妃嫔見鬧得不愉快,皇後和淑貴妃的臉色也都不好看,便各自識趣請辭。
清唯自是跟在衆妃嫔之後,緩步離開。他離開時,皇後和淑貴妃都還坐着,看樣子,她們還有話說。清唯不便多留,便帶着若左和若右退了出來。
沒走多遠,便瞧見前面緩行的王婕妤,清唯知她必有話說,便走上前,朝她行禮請安。
王婕妤回了禮只道:“久聞清唯先生大名,如今承兒在先生處學藝,早就想着與先生一見了。先生,承兒性子看似柔弱,實在倔強的緊,還請先生多擔待些,耐心教導。”
Advertisement
“蒙娘娘擡愛了,清唯必盡心傳授,承王殿下十分刻苦用功,很是不錯,請娘娘寬心!倒是……,承王殿下聽聞娘娘身體欠佳,很是挂心,還請娘娘保重身子!”
王婕妤眸子一閃,點點頭,便不再多言,告辭道:“嗯,煩請先生帶話,不必牽挂為娘,讓他凡事盡心盡力,勤學苦練才是。多謝先生了。”
清唯躬着身子行了禮,恭送王婕妤回去。此時,他心裏已有些了然了,便讓小童子收拾東西,即刻趕去承王府。清唯趕回承王府,承王還有些驚訝,他這麽快就過來了。清唯便帶着承王去了樂室。
再說,允承拜了師,經過一段日子的接觸,已把清唯視為最信任的人。
允承最早以為他不過是一介琴師,精通音律而已。接觸之後才發現清唯是個心思極深極為細膩之人,精于算計,眼光猶為獨道,對待事情一針見血,是不可多得的謀士。他才越加佩服清唯,猜想着長帝把自己托給清唯的真正用意,想是長帝也是看穿了他的本事,才會如此安排的。
允承不由得慶幸,清唯沒站到敵人那方,不然可就棘手了,清唯對自己十分上心,只怕也猜到了長帝的用意,才會把生平琴技樂識都教給我,順便把謀權之術一一傳授,還做的十分隐秘。不過,因此一來,允承十分在意清唯的本意,他到底求什麽?
有一次,承王忍不住問了他這個問題,清唯只給出一個答案:回家。
承王退出左右,清唯才把今日在宮中所見所感一一告訴他:“今日情形,皇後和淑貴妃已然事成水火,但對婕妤娘娘,她們倒是很一致為難她。不過陛下還是偏向于娘娘的。想必娘娘也是十分清楚的。殿下倒是在衆臣那裏,做足本分,不能半點失誤才行,免得被那些人找到你的漏子,落井下石。所以,娘娘今日也是提醒你小心你的,你應該明白的。以你現在的情勢,身邊沒有強大可靠的臣子、将士支撐,難免讓那2位心生怠慢,正好利于你韬光養晦,慢慢培植心腹。對眼下局勢,嘉王和繼王肯定會越鬥越明顯,我們無需着急,坐山觀虎鬥便是。殿下只要在軍中尋求可靠之人就好。”
承王點點頭說道:“師父說得是。正好今日父皇讓我去軍中當個糧草監軍,去呆上一兩月便回,是個機會。”
清唯不由意外的點點頭道:“看來陛下已有安排。軍中事務衆多,你正好可以鍛煉一下,凡事小心謹慎行事,多加小心。”
承王點頭稱是,清唯對允承有些滿意,聰慧過人,缺的只是機會和歷練,若他為新君,必是賢王。日後,即便長帝那裏不能出宮,日後他為君王,也就有機會出宮的。清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在了允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