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主線背景

讓國內網球蓬勃發展,是職業網球體育人一直以來的心願。

從越前南次郎在國際大賽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成績開始,原本毫無關注的網球就已經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讓早一輩體育人無奈的是,越前南次郎在獲得了好成績以後急流勇退,直接就退役了。

你還那麽年輕!退什麽役!

早一輩網協的人多想這麽對越前南次郎大喊出聲啊,可惜不行。

沒人能管得了越前南次郎。

甚至網協的人都不能對越前南次郎做什麽——成績好到那種程度的職業體育人,永遠是被供着的,輿論最多陰陽怪氣說幾句,官方肯定得維護越前南次郎的個人形象,甚至還得為他做宣傳。

不然剛剛有了發展萌芽的網球圈,有很大的可能會直接枯萎。

“偶像球星”是必需品。

就像是當年的越前南次郎。

也像是這幾年在NBA打出了高光成績而為人所知的流川楓。

雖然縱向來看,流川楓的NBA歷程也很掙紮,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替補輪換陣營出場,最高也只拿到中産合同,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拿的底薪,但人家是日本NBA第一人,還跟着球隊拿到了總冠軍。

因為流川楓的成績和他本人俊朗的外貌,這幾年日本籃球的發展非常迅速。

連帶着日本國內職業聯賽的關注度都提升了。

網協當然也想有這樣的成績。

而他們也有着“希望”。

U17世界杯的良好成績,讓他們從新生代球員中找到了可能成為他們下一個“偶像球星”的球員。越前南次郎的兒子越前龍馬不僅球技精湛,還有越前南次郎這個“背景”,可以作為話題不斷宣傳。而幸村,手冢則是板上釘釘會進入職業賽場的選手,雖說都有傷病在身,但也被看好會有良好的發展(畢竟網球對身體的要求沒有籃球那麽苛刻)。

Advertisement

更重要的是,已經打出了世界杯冠軍這樣良好的成績,可以借着U17世界杯這個平臺去推廣這群青年選手,帶動網球的發展。

網協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他們曾經對越前南次郎抱有很大的希望,只是越前南次郎的性格不是網協的人可以拿捏住的。

但這次,U17青年隊,能發掘出那麽多有才華的選手。

只要他們中有一兩個能在職業賽場上打出好的表現,甚至更差一點,在戴維斯杯能有高光表現,網協就心滿意足了。

這是長達數十年的布局,從最開始三船教練利用人脈開始了U17訓練營,從高中生中公開選拔而不是從前的內部推薦開始,再到組建完備的教練團隊,又拉了投資建設了先進的訓練中心,甚至對日裔外籍選手和在國內中學聯賽打球的外籍外國選手發出集訓邀請……

“成果就在眼前了。”齋藤感嘆地說。

在他目光所及之處,立海大的第二雙打,以6-1和6-2的大比分拿到了比賽勝利。

在他剛剛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又接到三船教練邀請時,他也沒有預見到中學網球最後能發展到這樣的地步。而事實上,三船教練能幹涉的也只有訓練營內部的事,他在網協的話語權有限,幹涉不到其他地方。但三船教練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工作,耐心等待着,等到了人才迸發的這幾年。

類似平等院,德川,幸村,越前這樣的天才,在此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甚至像是場內立海大的這對“第一雙打”這麽強的選手,都很難在青年隊裏見到。

他最初接受三船教練邀請,只是出于對網球的喜愛(他大學也是網球社的一員呢,只是自身能力限制打的不算好)和對三船教練這樣瘋狂的計劃的動容。

這樣瘋狂的三船教練,最後能得到怎樣的結果呢?

他想知道這一點。

而現在,他看到了。

而三船教練,顯然比他以為的更加敏銳。

外表一副粗糙而火爆的樣子,其實是個細心的人。在“爆冷”拿到了世界杯冠軍後,三船直接利用網球突然而來的人氣,和籃協與排球協會達成了協議。而正好,中學籃球界,和中學排球界,也正好有了讓人驚訝的選手出現。籃球那邊,在國中聲名顯赫的“奇跡的世代”,在齋藤眼中就和半年前參與U17選拔的一群神奇國中生一樣讓人驚嘆。而排球,則是在全國大賽中,出現了讓人驚嘆的絕對實力的選手,同時國內俱樂部和國家隊裏也有驚才絕豔的選手出現。

這是希望。

因為官方協會看到了這樣的希望,也希望能利用這樣的希望去引導更多的人參與運動,利用這樣的希望增加運動本身的商業價值,才協定通過了U17聯合訓練營的決議。

網球這邊擁有完整而完備的U17體系,卻在商業發展上剛起步,需要利用籃協的一部分商業渠道。

而籃球雖然也有U17世界杯的比賽,卻一直沒有很好的表現,也只是直接從高中生選手中征調表現好的選手去組建國家隊(類似秋之國體的選拔),他們需要參考一下網協這裏已經發展了十來年的整個U17訓練選拔體系。

至于排球,則是因為世界青年排球錦标賽,也可以簡稱為U20世界杯排球賽,明年就要舉行了。日本青年隊差一點輸掉了洲際錦标賽(也就是差一點丢掉了參加世界杯的資格),而之前幾屆的成人世錦賽成績也不佳,特別是98年和06年都是日本作為舉辦國,卻沒能拿到獎牌。七十年代日本排球可是強國呢,排協很急。正好高中的全國大賽出現了人才迸發的現象,連忙聯系已經在商談的網協和籃協,在這個聯合培訓選拔計劃裏插了一腳。

說起來網球這裏有一點和其他運動格格不入。

不管是籃球還是排球,成人錦标賽都是四年一屆的。

青年賽,則都是兩年舉辦一次的。

只有網球,可能是因為成年團體賽戴維斯杯是每年一次,所以青年U17世界杯比賽也是一年一次的。若是職業選手同時參加團體比賽和個人的四大滿貫比賽,那真是忙死了。

也正是因為網球的團體賽一年一次,三船教練的U17訓練營才開得起來,也能得到網協的支持。

不然兩年一次,四年一次的選拔,要建立一個大型訓練營,不管從錢還是從必要性的角度,都會被更多人阻止。

不過現在進行了聯合訓練營,網球每年都有青年賽,籃球和排球的青年賽年份正好錯開,這就是多贏的局面了。

至于更進一步的國家隊的選拔,網球倒是沒有籃球和排球那麽重視。

說到底,網球就算團體賽,也是個人實力更重要。網球的團體賽說起來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單人和雙人比賽,而不像籃球和排球那樣重視真正的戰術和團隊協作。

網協更希望他們培養出來的青年選手,能在四大滿貫和大師賽上有發揮。

他們不需要什麽團隊型選手。

這也是只有網協建立起U17訓練營的原因。

個人能力的培養雖然很難,但既要重視個人能力的培養,還要重視團隊戰術素養的培養,對教練的要求可就太高了,一不小心還容易揠苗助長。

自從聯合訓練營項目立項,籃球教練和排球教練不知道多羨慕網球教練。

從運動學的角度,他們可太難了。

而黑部教練和齋藤教練,也打算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所發揮。

他們在教練界,可是十足的青年派,年輕人(雖然都四十多歲了),還大有可為。

而讓他們有這樣底氣的,就是正在場上的高中生們。

不管是現在橫掃了青學的立海大,還是努力給立海大制造一點麻煩的青學,都是他們寄予厚望的學生。

“今年的戴維斯杯趕不上了。”黑部有點可惜。

齋藤聳了聳肩:“九月份就是戴維斯杯第一輪的比賽,國家隊的選拔從四月就開始了。參加U17世界杯的一軍,排名前六的都收到了選拔通知。不過越前龍雅,德川和duke都因為國籍原因沒有參選資格,平等院倒是通過了第一輪的選拔。”

“平等院的傷太重了。”黑部搖了搖頭,“這會影響他的發揮。”

“拿到一個國家隊名額倒是沒有問題。只是戴維斯杯的成績是比不上青年世界杯的。戴維斯杯的比賽可比只有一兩個職業選手參賽的青年世界杯要殘酷的多。”齋藤很冷靜,“就算你對幸村寄予厚望,也很難改變這個事實。”

“但情況不是一直在變好嗎?他們現在才高一。”黑部說。

齋藤贊同這個說法:“你說得對。”

“倒是南次郎前輩那裏……三船教練好像還沒說服他。”黑部嘆了口氣,“如果他能成為訓練營教練組的教練,這次聯合訓練營的風頭,就不會被籃協全搶過去了。”

“哈哈,要讓南次郎前輩去搶流川楓的風頭嗎?這可太難了。”齋藤彎起眉眼,笑出了聲。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講一下最基礎的背景設定,聯賽部分會很快結束,主要的主線內容是U17青年訓練營(因為排球是U20的比賽所以排球這邊不局限于高中生,實際上設定裏這時候的日向出國留學歸來了)和後續的各個世界聯賽,一直到2020東京奧運會……啊,2020剛好是東京奧運會!趁着還沒開始趕快瞎寫。

不知道具體怎麽設定這篇文現在進行時的時間點的年份。

反正按照19年算的話,剛好是要排球世青賽了,那麽文裏的時間點就是18年,是日向剛回來參加俱樂部考核的時間點。

因為所以,這樣算也剛好,畢竟不二2月29生日,按照過了年小一歲(日本四月開學)來算他和幸村這個時間點都算十四好了,這樣年齡就沒問題了,其他四月以後生日的都十五。簡單粗暴(虛歲加一歲,十四十五十六沒差別ORZ)。

反正只有小排球的時間點設定的這麽精細……它太科學了,網球和籃球都很不科學很不現實所以可以随便設定一下(不是)。

以及這周六,1月11日開V,大概是中午11:30的時候三更。哎太慘了這周,趕進度趕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