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體能訓練

仁王變成手冢沒有別的原因,純粹是手冢他練的最熟。

左撇子,用過最多次,并且經過了不二和跡部這兩個最熟悉手冢的人的檢驗,經過了多次改進,可以模拟到重合度最高的水平。

也就是說,打出來的實力最接近本人,甚至可以經過一定推演提前一步開發出本人還沒開發出的招數——會不會開發歪是另一回事。

已經到了只剩兩分的追分階段,仁王不想放棄。

而如果選擇他沒有在正式比賽上用過的人,就會變得像是剛才幻影成種島那樣。

能用出對應的招數,但并不能掌控最适合招數的打法,反而會削弱使用的效果。

仁王都感受到裁判椅上種島前輩不滿的眼神了。

他感覺種島前輩本來就看他不是太順眼,這下就更不順眼了。

噗哩,都是前輩你的招數太難用的原因。

仁王在心裏抱怨了一句,握拍對着幸村發過來看似普通其實力道和旋轉都很強的球。他在球拍接觸到網球時差點因為球上過度的旋轉讓球脫拍而出。

好在他也是善于控制旋轉,利用旋轉來打出各種犀利回球的選手,側過身邁了一步借用慣性力加強了球在球拍上的旋轉,抖着手腕支着手肘讓球越過球網。

一個回球,兩個回球。

幸村感受到了球上被加倍的旋轉。

他知道仁王想做什麽。

這是手冢魅影。

但……對真田可以肆無忌憚在一次回球上加上過度的旋轉來控制球出界,可是對我,這招是沒有用的!

Advertisement

幸村後撤步,橫過球拍,手腕有規律的抖動,輕而易舉就削弱了球上的旋轉。

看到回過來的網球并沒有出界的跡象,仁王就知道他用手冢魅影失敗了。

皺起了眉,仁王對着這一球側過身,大臂不動,手肘的關節精準扭動,小臂向下——

“零式削球。”

場邊的不二看着球場內的手冢,微笑着:“每次看到這一幕,還是不太舒服啊。”

在他身邊的裕太嘀咕着老哥又說出可怕的話了,一邊目不轉睛盯着球場。

他覺得仁王很神奇。

這種招數能輕而易舉用出來。

但幸村更厲害,面對這樣的仁王都能完全壓制住。

這樣一邊倒的場面,很多旁觀的人在比賽開始前并沒有預料到。

幸村在去年全國大賽一直到訓練營和世界杯的過程中,實力雖然很強勁,但并沒有傳說中那麽有統治力,甚至還有一兩個階段發揮的不算出色。

或者說,沒有他們聽聞的“神之子”那麽可怕。

但此時,場內的幸村,和他們見過的已經很厲害的幸村比,要更厲害的多。

這就是真正健康的,痊愈後的幸村嗎?

和治好手臂的手冢一樣……馬上就不是一個層次的選手了!

兩球直落,仁王多掙紮了十分鐘,還是輸掉了這兩個球。

7-1的比分看起來真的很慘。

仁王還以為自己能打的更焦灼一些的。

倒是幸村已經明白了仁王現階段最大的考驗。仁王能夠幻影很多人,但并不意味着能利用好這些人的招數。到目前為止仁王利用的最充分的确實是手冢,同是左撇子能讓仁王打出手冢幾乎所有的招數,也能模拟精神力和思維打出幾乎一模一樣的“手冢國光”。

但這是不夠的。

仁王需要利用“幻影”,結合最适合他自己的節奏。

他可以不斷切換幻影的人,用最适合他自己的變化,利用好每個人最适合他的部分。

仁王在進行嘗試,也有一部分成果,但顯然還不夠。

比如七球對決中間幻影成的種島。

幸村相信,給仁王一點時間,他能很好的利用這個幻影。

但在賽場上的臨場應變,就顯得做的還不夠好。

幸村走出場,看了一眼仁王。

他本來想提醒仁王兩句,但看仁王若有所思的樣子,便明白仁王自己也已經明白了這一點。

現階段仁王的這個打法毫無疑問更适合雙打。

因為仁王能夠通過幻影成為适應性最強的雙打搭檔,還能用同調來增強配合。

這樣的仁王完全可以說是雙打上的大殺器。

可如果仁王想要往職業方向發展,那麽現在這種發展方向顯然對他個人發展不利。

這種複雜的東西只能由仁王自己去想,去做決定,幸村不會多說什麽。

他只是笑着和仁王一起走出球場:“還不錯,拿到了一分。”

他已經開始飛速發展,但既然已經不是那個對任何人都沒有輸過一分的“神之子”,就沒有完全控制自己一分都不能丢。

那樣壓力也怪大的,而且自己的這群隊友進步也都很快。

有需要的時候他會對對手用這種能帶來巨大心理壓力的打法,但是對隊友他就會選擇鼓勵的方式。

雖然仁王對這種鼓勵方式敬謝不敏。

什麽叫做拿到了一分就很不錯啊……

仁王感受到了被小看的不忿。

但轉頭想想,幸村說出這句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太讨厭了,這可是他們立海大自己的部長。

但在7-1以後被說“拿到了一分還不錯”,比被7-0橫掃還要讓人不爽是怎麽回事?

這場比賽打完,其他七球對決也繼續進行。

同時四組進行的比賽,大部分的比賽都很有意思。

真田被安排和亞久津打了一場七球對決,橘則不是被安排和千歲對決而是和千石,桑原的對手是宍戶,柳生的對手是海堂……

高中生和國中生混搭,學校之間也進行混搭,等到所有七球對決結束,下午的訓練時間也過去了一半。

按照七球對決的慣例,根據七球對決的結果,參與集訓的選手們被分為了勝者組和敗者組。

當然,這次沒有什麽敗者組去後山的規定。

被丢去敗者組的機會,一個高中生只有一次。後面再去後山,則是其他訓練項目失敗得到的“懲罰”。齋藤教練不喜歡讓一個人經歷同樣的心理挫折,他喜歡“驚喜”。

三船教練因為齋藤的這種風格,對齋藤既欣賞又忌憚。

齋藤又是心理學博士這種高材生,腦子又聰明,讓人感覺很危險。

三船教練自己選的“接班人”是個明明比齋藤小七歲,念大學時才認識讀博的齋藤,雖然是同校前後輩關系但一直耿直地和齋藤以同輩論處(齋藤:其實我一開始只是逗一下這個面無表情的家夥,沒想到翻了船)的黑部。

有時候三船真是被黑部的耿直而氣的說不出話。

不過對比一下,黑部這種直接的性格,在面對中學生選手時反而更容易服衆。

以理服人,遵從規則。

表現得有些耿直,但并不是毫無城府。

要知道訓練營,黑部是本部主教練,日常相處時也能壓制齋藤。

一開始三船還擔心自己這個學生壓不住,沒想到和他以為的不一樣。

至于教練組裏的拓植教練……

分明是最專業的體能教練,精通運動學知識和健康學知識,拓植卻因為過于沉默寡言而在教練組裏存在感過低。

只有每次基礎訓練的時候,拓植教練的存在感最高。

比如在打完七球對決後的現在。

勝者組和敗者組的基礎訓練量是一樣的,但敗者組在完成了基礎訓練以後還有加練的量。

在七球對決的時候,體測的資料已經由數據分析師和訓練師進行了快速分析,訓練師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制定了對應的适合的訓練單,重點都是對核心力量的鍛煉和體能的鍛煉。

如果選手有更細致的個人要求,比如手臂的力量訓練,腿部的力量訓練,也可以單獨對訓練師提出,訓練師會負責更改訓練計劃。

每個人都有單獨跟随的個人訓練師。

大家練着練着,都覺得這次訓練營過于奢侈了。

倒是教練組的成員,除了觀察大家的練習,也同時在觀察大家是否适應這種完全專業化和體系化的訓練方式。

這種訓練方式投入确實很大,但也是最健康的訓練方式。

長期他們當然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而且中學生的身體也沒辦法經受長時間這種高強度的專業訓練。但短期,用這種方法的話,一些身體素質不錯的選手會在短期內有巨大的進步也說不定。

主要是這也不是花的網協的錢,是跡部主動提出的“投資”。

在大家練習的時候,作為青年集訓營單獨贊助商的跡部還來了一趟。

“這樣的安排還算華麗。”他很滿意自己的安排。

教練也很滿意。

對待贊助商,他們的态度都很溫和。

至少比跡部還是他們學生,他們還是跡部教練的時候要溫和。

跡部順便談了談正式訓練營開始後可能會有的一些商業活動,類似開營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儀式,也會抽出幾天拍攝廣告,畫報,宣傳冊等等,也可能會有一兩個團體代言。

團體代言的部分只要網協同意就行,跡部財團只做牽線工作。

這些都是商業化必須要有的,幾個教練都沒有異議。

他們也不會有異議,網協都通過了。

而跡部談完準備離開繼續忙。他看着場內揮汗如雨的同學們和曾經的隊友,目光在冰帝的幾個人身上頓了頓。看着向日依然糟糕的體力,和忍足還是有些散漫的态度,他實在是有些看不過去。倒是日吉讓他很滿意。

算了,眼不見為淨,這些現在都和他沒關系了。

跡部轉身出了訓練館的門,還記得打電話讓學校宿舍管理的團隊再檢查一遍借出來的團體宿舍。

作者有話要說:

三更結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