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平淡
康熙禦駕親征的事情鬧的滿宮不寧, 寧壽宮裏頤養天年的皇太後自然也不會不知道這件事。
寧壽宮裏, 皇太後聽着嬷嬷向她彙報後宮裏的事情, 眉頭微微皺起“你是說後宮裏的妃子都去景仁宮找貴妃哭訴了。”
“是啊, 滿宮的宮妃都往景仁宮跑,整日的打擾貴妃娘娘,也是貴妃好性, 不和她們計較。”一旁慈眉善目的老嬷嬷低聲說道。
皇太後嘆了口氣,她也知道康熙的性子,他決定的事情, 沒有人能改。只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太後扶着嬷嬷的手“走吧, 去乾清宮。”
太後走了幾步以後,腳步頓了頓,思考了一會兒, 對一旁的宮女吩咐道“你去景仁宮請貴妃也去一趟乾清宮。”說完以後,太後就帶着老嬷嬷走出了寧壽宮。
這幾年皇帝一直與貴妃鬧矛盾的事情她也知道,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出面去管,畢竟他們兩個也沒有誤事。只是總這樣僵持着也不好, 正好也可以借着這次的事情讓她來緩和一下, 畢竟皇帝的後宮不和,對前朝也不是好事,尤其是如今皇帝要親征, 更不能有半分差池。
景仁宮
舒窈聽說太後讓自己去乾清宮一趟, 眉頭微微蹙起, 但還是和和氣氣的将寧壽宮的宮女送走,讓白芷伺候她更衣。
她不相信皇太後會不知道康熙的性格,畢竟這位太後可不是愚蠢的人。相反,太後極為聰明,不然也不可能在太皇太後仙去以後還能備受康熙的尊重。
自古以來,有多少太後與皇帝的關系不睦,親生母子尚且會反目,更何況并非嫡親的母子呢?只能說這位太後娘娘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明确,不該管的事情她從來不管。所以在後宮裏才會十分受康熙的尊敬,她的話康熙也會考慮一二。
想來這次太後去乾清宮也只是為了太後的責任,畢竟皇上禦駕親征,不管對前朝還是後宮,都是一件大事,只是不知道為何要自己前去。
舒窈換好衣服以後,便扶着白芷的手,坐上了轎攆,往乾清宮而去。
乾清宮裏,康熙與太後正坐着說着話“皇上這次執意要親征,不知你可有把握?”雖說後宮不可幹政,但是到了她這個位置,問問倒也無妨。
“皇額娘放心,兒臣已經做好了準備,此次必能打敗噶爾丹,讓他不敢再犯邊界。”康熙恭敬的說道,眼中的銳氣十足,顯然是對這次出征十分有信心。
“有把握就好,哀家知道阻止不了你,只是戰場上刀劍無情,皇上要小心些。”太後溫和的說着,面上滿憂慮。
“讓皇額娘憂心,是兒臣的錯,兒臣……”康熙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見梁九功低聲禀報“啓禀皇上,太後娘娘,貴妃娘娘來了。”
康熙微微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貴妃還有主動來乾清宮的一天,他看向梁九功“讓貴妃進來吧。”
舒窈走進乾清宮的時候,康熙正與太後坐在一起喝茶,她微微斂眉“臣妾參見皇上,參見太後娘娘,皇上,太後萬福。”
康熙看着面前穿着一襲湘妃色繡桃花旗裝的舒窈,她的眉目依舊是往日的平和淡然,康熙卻又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自從他們在濟南不歡而散以後,康熙就再也沒有見過舒窈了。
康熙轉開視線,将目光投在手中的茶杯上,平淡的道“貴妃免禮,賜座。”她總是能輕易的擾動他的心緒,只是如今他更克制。
舒窈微微福身,謝過康熙,才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貴妃這個時候來乾清宮所為何事?”康熙目光平淡的看向舒窈,開口問道,如今已經到了該用晚膳的時候了。若是其他妃嫔,康熙一定會認為她是想邀寵,但是貴妃……她這個時候過來,想來是有事情。
聽到康熙的話,舒窈微微擡頭,剛想開口,就聽到一旁的太後說道“是哀家讓貴妃來的。”
“皇額娘?”康熙看向另一側的太後,有些疑惑“皇額娘怎麽突然想起讓貴妃來乾清宮了?”
太後微微的笑了笑,看向康熙“因着你要親征,這後宮的人都快要把景仁宮給淹,也不見你管。貴妃也是性子好,任她們鬧,可是這也不是辦法,你總要管管,哀家就讓貴妃來親自給你說。”
聽完太後的話,康熙的眉頭皺了起來,他這些天一直忙于朝政,根本沒有管後宮的事,沒想到那些妃嫔不敢來找他,就去找貴妃。康熙看向舒窈“貴妃怎麽不早點來告訴朕。”她向來喜靜,這些日子被宮妃們纏着,想來心情一定不好,但是這樣了卻還不來找他,真是固執的很。
舒窈微微擡頭,看向康熙,語氣平淡的說道:“臣妾知道皇上政務繁忙,不敢來打擾皇上,更何況妃嫔們也是關心皇上。”雖說被那群後妃鬧的有些煩,但舒窈也沒想過來打擾康熙,畢竟她是知道這次的仗有多難打。
康熙也知道後宮的事他不該插手太多,但是事關貴妃,他總會多考慮一些“話雖是這樣說,但是也不能這樣縱着她們,朕這就下旨,後宮不可幹政,不許再因此事來打擾貴妃。”
“臣妾多謝皇上體恤。”舒窈站了起來,福身道。
太後也站了起來,扶着嬷嬷的手對康熙說道“既然事情已經解決,哀家就先回去了。”
舒窈看了看康熙的臉色,他如今正忙着,她還是和太後一起回去吧,也向康熙說道“臣妾送太後娘娘回寧壽宮?”
康熙還沒有開口,太後就先拒絕了舒窈“不用貴妃送了,哀家帶着人回去就行了。”說完以後,太後的面上的笑又淡了幾分“哀家聽說皇上和貴妃鬧矛盾了?”
舒窈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麽,說實話,他們兩個那點兒事,還真不能說是鬧矛盾。康熙的眉頭皺了皺,看了眼舒窈“皇額娘從哪裏聽到的閑話,朕怎麽會與貴妃鬧矛盾呢?只是近日政務繁忙,沒時間進後宮而已。”
太後輕輕點頭,面上又帶上了笑意“那就好,畢竟後宮不寧,有礙于前朝,哀家這就回去了。”
“兒臣恭送皇額娘”康熙微微低頭,恭敬的說道。“臣妾恭送太後。”舒窈落後康熙一步,與他一同說道。
等到太後離開乾清宮,乾清宮裏只剩他們兩人,有微微尴尬的氣氛蔓延開。
舒窈低頭看着旗裝上的桃花紋路,輕輕開口“臣妾也……”
“如今也到了該用晚膳的時候了,貴妃就與朕一同用膳吧。”康熙打斷了舒窈的話,開口道。
舒窈微微擡頭,只看到了康熙深邃的眼神和平淡的臉色,康熙剛才在太後面前維護了他們表面的和平,舒窈也不好推拒“臣妾遵旨。”
禦膳自然是色香味俱全,道道菜品都是精致又美味,只是舒窈有些食不知味,但是浪費了這一桌好菜。
舒窈正安安靜靜的用着膳,就見到面前多了一碗粥,擡頭就看到是康熙将粥遞到了她面前“這是你最喜歡的荷葉膳粥,嘗嘗合不合胃口。”
舒窈伸手接過康熙手中的粥,擡頭看向康熙“多謝皇上。”她有些猶豫,又拿起一旁的一品官燕遞給康熙“官燕養生,皇上也嘗嘗。”她不喜歡欠人東西,但是卻總是欠康熙,這種感覺很不好。
康熙接過舒窈手中精致的描金瓷碗,平淡的開口“貴妃有心了。”
晚膳以後,康熙在一旁批改奏折,舒窈則在另一邊看着書,時光靜好。本來舒窈是要回去的,但是康熙說天色已晚,便讓她在這裏留宿,他們如今畢竟還是妃嫔與帝王,舒窈也不好拒絕他的要求。
他們真的是很少有這種安安靜靜的坐在一起的日子了,曾經這樣子的時光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卻依然清晰深刻。
康熙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在一旁看書的舒窈,忽然開口問道“對于朕要禦駕親征的事情,貴妃怎麽看。”
舒窈聽到康熙的話,目光從書上移開,看向燈光搖曳下輪廓有些模糊的康熙,清清淡淡的開口“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臣妾自然是不贊成的。”
“那你也想勸朕不要禦駕親征的嗎?”康熙的手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面色平靜,聲音低沉悅耳。
舒窈微微搖了搖頭,看向康熙“臣妾雖然不贊成,但是知道臣妾阻止不了您。只希望您能在戰場上一切小心,畢竟,您的安危關系着天下臣民。”舒窈輕輕的開口,語氣溫和,一字一句的向康熙說道。
康熙微微的笑了笑,走到舒窈的身邊,伸手握住舒窈的手“看來還是你最懂朕。”他們有多久沒有這樣平靜的相處過了?康熙心中微嘆。
舒窈感受着手上的溫度,眉眼低垂,卻沒有回握。既然下了決心,就不要心軟,猶猶豫豫,對誰都不好。
這一夜舒窈雖然宿在乾清宮,但是康熙卻沒有動她,他們只是一起躺在寝宮的床上,同床共枕。這本該是世界上最親近的距離,他們兩個之間卻冷冷淡淡,倒是仿佛應了那句“至親至疏夫妻”
康熙三十年六月初十,康熙皇帝命太子監國,而他自己親率軍隊,帶領幾位皇子與佟國綱,費揚古等大臣遠征噶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