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衛霁眉眼彎彎看着越說越生氣的公子虔, 感覺像是看見鬧脾氣的大型犬,秦公這弟弟當的像是哥哥,兄弟倆到現在依舊關系那麽好也是不容易。
倆人在鬼谷子門前停下, 在門板上敲了兩下然後直接進去,意料之中, 老爺子又在樹底下和神醫下棋, 大佬們似乎對下棋情有獨鐘, 只要有時間就想手談一局。
公子虔這幾天沒少往這兒跑, 也被罵了不少, 這會兒看見老爺子輕飄飄一眼掃過來就有種想打顫的沖動, 主要是這幾天被罵多了, 腦子還沒迷糊過來身體就先做出了反應。
衛霁将試圖藏在他身後的公子虔弄出來,在空閑的石凳上坐下然後靜靜的看着兩位大佬下棋,公子虔在旁邊站了一會兒, 發現沒人注意他于是讪讪的在最後一個空位上坐下。
好歹這麽大塊頭, 給他點關注行不行?
觀棋不語真君子, 尤其是看大佬們下棋,那就更不能說話了,就算心裏再想叭叭也得憋住,不然老爺子發火唠叨起來實在吓人。
衛霁看着棋盤上的縱橫捭阖,秦越人明明是個大夫,在棋局上的風格卻比老爺子更九曲十八彎, 看兩個走一步算十步的大佬下棋,觀棋的才是最累的。
公子虔看不懂只看個熱鬧, 衛霁能看懂,看了一會兒就忍不住就屋裏歇着了,看大佬們下棋實在是太累了, 他只是個剛入門沒多久的小孩子,不應該看這麽高難度的棋局,看到他們落子卻猜不出來這一步究竟是什麽意思簡直就是折磨。
公子虔看着聚精會神下棋的兩人,腳步一挪也想跟着離開,只是他塊頭太大,挪一下就是很大動靜,被老爺子一瞪又悄默默把腳挪回去,端坐在那裏動也不敢動。
直到棋局結束,秦越人慢吞吞起身告退,留王诩老爺子在那裏收拾棋盤,公子虔稍稍松了一口氣,清了清嗓子然後開始老生常談,“先生,孫軍師在栎陽孤苦伶仃,您真的忍心讓他一個人留在栎陽嗎?”
“長公子,你是真傻還是裝傻?”老爺子捏了捏胡子,看着一臉認真勸他去栎陽的家夥,心裏有種将棋子砸他腦袋上的沖動,“你們兩天一夜從栎陽到帝丘,老人家我還要不要命了?”
他看上去像是能急行軍的樣子嗎?天天來問天天來問就想着讓他能飛到栎陽,孫伯靈那小子離開老師兩天能怎麽着?他是還沒斷奶的娃娃嗎?
公子虔愣了,他完全忘了老爺子怎麽回去的問題,這會兒被罵了也不反駁,只是樂呵呵假裝剛才什麽都沒說。
只要有回去的想法就行,什麽時候回去不重要,一切以老爺子開心為重,他們來帝丘要押送貨物,老爺子只負責開心就夠了。
衛霁端着茶從房間裏出來,看棋子已經收起來于是在倆人面前放上茶碗,“老師準備什麽時候去栎陽?”
公子虔精神一振,也不嫌棄面前的茶寡淡無味了,跟着一起眼巴巴看着老爺子,他也沒什麽要求,只是想聽個日期而已。
Advertisement
老爺子滿足的抿了口茶水,放下茶碗慢吞吞道,“再過些日子吧,伯靈和衛鞅那麽大人了會照顧自己,老夫最近對子京那老小子的徒弟很感興趣,過些日子再去秦國。”
“也就是您接下來還會去栎陽,對嗎?”公子虔驚喜的反問道,別管什麽時候會去,有個準備他回去後就能把孫大軍師給打發了。
老爺子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然後繼續說道,“就半年吧,讓伯靈自己在那兒消停點,他可沒第二雙腿造作了。”
“那是龐涓的錯,孫師兄是受害者。”衛霁給老爺子把茶續上,态度很堅定的給他們家孫師兄正名,這事兒不管誰來說都是龐涓的錯,孫大軍師那叫造作嗎?人家是還沒來得及造作就栽了好不好!
“行行行,都是龐涓的錯,總之他那麽大個人離了老師也能生活,老老實實在栎陽待着就行。”老爺子也沒說什麽,順着小徒弟的話繼續往下說,畢竟現在小徒弟才是他的心頭好,子京那家夥現在還沒放棄讓小徒弟改換門庭,哼,也不想想他王诩收到手的徒弟會輕易放出去嗎?
那老小子惦記他徒弟,他要是直接走了,萬一衛不逝也覺得小徒弟留在衛國跟着子京學習很不錯怎麽辦?
他好不容易哄到手的徒弟,怎麽能輕易拱手讓人,要不是答應了小徒弟以後不再要徒弟,他還想讓那家夥的徒弟改換門庭呢。
雖然那個教孟軻的少年不适合跟着他學習,但人活這麽大歲數,争的就是一口氣,輸什麽也不能輸陣勢。
老爺子脾氣上來的時候根本不講理,衛霁和公子虔也知道他的脾氣,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又說了幾句然後便起身離開這裏。
大佬們之間的鬥争他們在旁邊看着就行,萬一誤傷了也沒處讨理,畢竟人家輩分兒在這兒放着,就算他哥過來明面上也得恭恭敬敬。
時間很快過去,在匠人們加班加點的趕工之下,給秦國準備的兵甲武器很快到位,在外面“圍城”圍了好些天的秦兵搶到東西終于準備退兵,帝丘城的商賈百姓也算松了一口氣。
這群煞星總算要走了,君上聖明,破財免災簡直太适合他們衛國了。
帝丘的動靜很快傳遍中原,諸侯們都等着看衛公的笑話,天底下那麽多諸侯,就沒幾個不眼饞衛國財力的,如今秦國莽到直接打到他們家門口,不多搶點東西根本對不起他們派來的這些兵。
秦魏兩國關系不咋滴,秦兵出函谷關容易,想帶着那麽多財貨完好無損的回到栎陽怕是有點困難。
魏王不在意這點東西,魏國可還有個想滅了秦國的龐涓在,在上将軍眼中,秦國兵甲武器越多就越難消滅,會眼睜睜看着秦兵大搖大擺的将東西運到函谷關?
事實證明,并不會。
魏王的确不覺得秦國“搶”到的兵甲有多大用處,他看熱鬧看的開心極了,魏衛兩國貿易往來很多,衛國之前所有的武器兵戈都是賣給中原幾國,本國除了城防其他一點不留,他們也不能留。
衛國境內沒有一點兒山地,想幹什麽其他國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們要是敢偷偷練兵,第二天就能在四邊城門看到四個國家的軍隊打過來,甚至一個城門都有四國聯軍。
周邊強國對衛國的态度很是一致,做生意賺錢可以,至于強兵,門都沒有。
龐涓在朝堂上勸了很多次不能讓秦國将這些兵器運回去,他總覺得秦衛兩國的關系沒有那麽簡單,當今衛公和前幾任衛公不一樣,他在位十幾年衛國沒再丢過一座城,列國也沒從衛國身上得到大的好處,這次一下子變成了和前幾任衛公一樣要什麽給什麽,其中肯定有貓膩。
魏王本來覺得這都是小事兒,架不住龐涓一直在朝堂上說,身為一個明主,他總不能讓他的上将軍天天因為這些小事兒不去軍營,被勸了幾次後直接擺擺手讓他自己随便,只要別做過火了就行。
他們剛和秦國打了一仗,還打輸了,楚國那邊剛平靜下來,趙國還虎視眈眈,上将軍要是能同時一打三他絕對沒意見,可現在問題是一打三太麻煩,穩妥起見還是先讓秦國消停下來,等他們騰出手再一舉滅秦。
龐涓得了魏王準許,已經做好準備在秦兵進入魏國境內時将他們截下來,之前秦魏兩國交戰,他總覺得其中似乎有孫伯靈的身影,那般作戰完全不似秦人的風格,即便不是孫伯靈也有其他人點撥。
他一直以為孫伯靈已經死了,現在看來似乎并沒有,等他查出來秦國那邊究竟是不是那人再做打算,總之不管怎麽樣,這批兵甲武器不能運到秦國。
秦軍區區千人,能順利通過魏國那是他們沒有阻攔,在他們做好萬全準備的情況下,能将人放回去已經是大魏王仁慈。
然後他們就發現,本來從魏國直接回秦國的大兵們,出了帝丘後直接進了楚國,繞遠路從楚國回秦國去了。
遠在栎陽的孫伯靈孫大軍師派人去楚國接應,知道公子虔他們押運的還有不少之前準備賣給楚國的兵甲時正好當過路費送給了楚王。
楚國和秦國的關系不像和魏國那麽差,既然公子虔這麽上道,楚王也大方的加派人手送他們入秦,白得的東西不要白不要,衛國之前不賣給他們,現在不花錢就到手,那邊怕是悔的腸子都青了。
被派來和楚王交涉的景監把事情安排好,看他們家長公子依依不舍的看着即将留在楚國境內的那批盔甲,一手捂臉很想讓孫軍師親自過來。
天殺的龐涓,多小肚雞腸才對孫軍師的腿下手,這仇他們記下了!
公子虔心疼的在車架旁邊巡視,轉了一圈後唉聲嘆氣道,“景監,這些真的都得給楚王留下?不能少點嗎?”
“長公子,這大小拿回去咱們也沒用,兵娃子們長大就不能穿了,還是得換大的,麻煩啊長公子!”景監拉着這人袖子苦口婆心勸道,他雖然祖輩是楚人,但是楚人的身高真的沒法和秦人比,咱是來借道的,總得給人家留點好處不是?
留給楚國還是留給魏國,您自己選一個吧。
公子虔唉聲嘆氣了好一會兒,為了讓耳邊清靜,終于還是選擇帶來的五百套盔甲全部留下,楚國和秦國暫時還算太平,只要你打魏國咱們就是朋友,盔甲留下就留下吧,他……他給!
可五百套真的好多啊!他就是舍不得就是心疼能怎麽辦?!!
作者有話要說: 楚國:雖然白的了那麽多盔甲,但是總覺得受到了歧視,是錯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