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皇圓滿
繼伏羲借功德飛升後, 百年後神農氏因天生水晶肚、能食百草,借此用來區分有毒的作物以及果物,嘗百草後寫下神農藥典, 打開農耕文明之外, 也同時讓醫藥正式有了雛形。
後因誤食斷腸草,來不及救治而身亡。天地念起其過往種種功績, 降無邊功德, 神農氏神魂歸為飛升,被人族尊稱為農皇,同伏羲一般入火雲洞, 享受香火。
人族接連有凡人飛升, 若說伏羲飛升,其中多半是是女娲宮和紫霄出版社在摻和,并且伏羲本身便是大妖, 只要功德夠飛升根本不是難事。
可這新飛升的農皇,着實吸引了三界的注意。
那是實打實的□□凡胎, 雖說眼下沒法再出聖人,但是借人族的東風,不知得将成就多少仙人。
遂而三清門下弟子, 天庭、西方教全都暗悄悄派遣弟子前往人族, 想着去分一杯羹。
他們自以為缜密, 但世間哪有不透風的牆。蘇北在瑤池中借昊天鏡看的一清二楚,這些神仙有的為掩人耳目, 自封仙體投胎轉世,不忘還給自己帶個出場特效,為的便是将來成名和好作為。
自然不止一人有這念頭,蘇北閑來無聊便留在天庭。無趣時拿昊天鏡看看人族, 昊天鏡內窺探三界,相當于總控室,将三界切割出無數個畫面。所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夥,這些仙人轉個世,陣仗一個賽過一個,又差不多點下去的,昊天鏡裏頭一時紅橙黃綠青藍紫輪轉,比起孔宣的五色神光還來得絢麗多彩。
“這也太多了吧?”瑤池吃驚的掩住嘴:“如此不會影響人族運道嗎?”
她以為天庭派遣的已然不少,怕适得其反。沒想到倒是她杞人憂天,其中昆侖山去的最多。
正是因為有玄都這個人族出身的同門,三清門下弟子更少有顧慮。
“你且寬心吧,人族乃是往後的中興之主,豈能連這點影響都不能适應?”
蘇北想說這才哪到哪?等封神開始,凡界便是教派之争的戰場。況且這些神仙是去蹭功德的,自然曉得些許事不可違,否則一旦過于不及,別好處沒撈着反倒惹來一身騷。
“天庭也該警醒一二,昊天旗下三百六十五周天星宿主以及命定的七十二尊神位壇尚且空缺。天道之下,豈能容許一枝獨秀?天庭既立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因果還在後頭。
若你們信得過師叔,便聽師叔一言。莫要插手人族事宜,那些放下去的棋子,也就算了。”
Advertisement
天庭漸起還的是封神之後。此番,不過是湊個熱鬧而已,實打實的好處怕是落不到身上,無故要枉費心力。
蘇北說完睃了已經褪去稚童模樣的瑤池,眼中之意絲毫沒有掩飾。瑤池叫那神色一掃過,仿佛方才所思盡皆暴露在蘇北眼前。
瑤池不由得将腦袋垂得更低,低聲應道:“多謝師叔提點之恩。瑤池,自會規勸昊天。”
蘇北擺了擺手,欣慰地點頭道:“你能明白便好,對與錯且還留到日後,我能幫的也就這麽多。”
他邊理着袖袍邊起身,清秀的眉目并着遠處漸次的天光,顯得格外慈眉善目:“好了,我這甩手掌櫃當的太久,該是時候回去了。”
見其跟着要起身,蘇北只笑着到:“你也別送,昊天往日裏怕是不太爽快,你可得多花些心思在他上頭。”
這話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打從他來天庭這幾日所見所看,他再遲鈍也能看出端倪來。他兩私底下早已經互生情愫,只是還憋着未坦明。說起來并不是壞事,畢竟玉帝王母夫妻一體,才能更好管治天地。
要說下界的神仙一多,他們也不曉得誰才是人族的天命之人,逗留在人間少說也得幹些事。其中不少,閑來無事收了幾個有仙根的凡人做弟子。
如此一來,人族中的修行者漸多有,奇人異氏、海外方術開始昌盛。
而這一回人族的氣運是在有熊國,有熊國國君少典乃當年華胥部落的後代,娶有蟜氏部族的附寶。附寶與少典成婚多年一直并未有子嗣。
前些時日附寶回了一趟自己的部族,發現當初同她前後腳成婚的兄弟姊妹,膝下已經生養了好幾個孩子,她不由得更加愧疚。
在回有熊國路上的一夜,月亮被烏雲遮擋住,倒是漫天繁星格外璀璨。附寶出帳篷,回想起與丈夫的點點滴滴,心下的愧疚更甚。待到月亮出來,她竟對着月亮跪拜祈求天賜麟兒。
“蟜氏附寶在此懇求上蒼,賜我與夫君少典一兒半女,附寶定當感激不盡,為神靈立神祠廟宇,供奉香火。”
許完願,附寶又覺着好笑,神靈那麽忙哪有空理會她這芝麻點的請求。夜裏露水中,舟車勞頓的困乏漸漸上來,附寶便去了帳篷裏頭安寝。
誰知上天竟真有所感應,北鬥星在天際大亮,星光透進帳篷落在附寶的肚子上。
附寶感北鬥有孕,回部族後不久便診斷出喜脈,最後生下一子。附寶以為這是自己朝上天求來的,是難得的天命貴胄,遂而取名為“軒轅”,寄托自己的希望,希望自己求來的孩子能同人皇與農皇般大有作為。
與此同時,列山氏中也迎來一位天有異象的孩子,出生時部落裏驟然有星辰劃過,寂滅十來年的火種豁然重燃。
列山氏曾經是出過神農這樣的大賢,遂而他們更加相信這孩子又将是下一個大賢。
同年,有一海外方士雲游至此,入部族斷言此子往後不凡,自己願意助其一臂之力。
此子成年後號為炎帝,卻是帶着烈山氏大進一步。兩人皆是不凡,這可是把下方的神仙們整個暈頭轉向了。兩邊抉擇不斷,正隔岸觀火,以待後續的時候。
列山氏周圍有個名叫九黎的部落跟着崛起,其中他們的首領名曰蚩尤,行事作風霸道的很,部族中人竟有能他吞沙布雨等能力。
神仙們不出手,列山氏中只有方士一位修行者,寡不敵衆最終烈山氏節節敗退,且兵敗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
待反應過來,神仙們要出手,列山氏已經回天乏術。
炎帝九戰九敗,而那海外方士更是當場橫死,據說死時并沒有軀體,只在衣服下找到一只金光閃閃的蟬蛻。若是蘇北在此,定能認出來這是西方教的金蟬子。
原來是金蟬子途徑列山氏,正好看見炎帝出生時的異樣,秉承佛母與佛祖的意思,他便搖身一變化作海外方士,出言要幫助列山氏。
結果,一路風調雨順,只等炎帝一統天下,功成名就後他佛教也能傳播開來。
沒想來冒出個九黎,還是塊鐵板,連自己都翻船了。
至于為何堂堂佛子會被一九黎部族逼得不得不動用金蟬脫殼,假死遁走。同一批下來的神仙開始着手調查,最後發現九黎部族那裏是什麽普通的凡人,他們乃是巫族與人族的後代。
且這番如此兇猛,乃是有大巫在後頭幫襯,出手對付金蟬子的也是這個大巫。
巫妖大戰後,巫族早已經銷聲匿跡,隐遁在北俱蘆洲。誰都沒想過他們會這麽快卷土重來,并且還将似是賢主的炎帝逼得無處可退。炎帝大敗,退着退着竟到了軒轅地界。
軒轅沒借神靈之力,卻也将部族經歷的很好,比起屢敗屢退後的烈山氏,只強不弱。這兩大天命賢主碰面無疑是各路神仙樂意看到的。
他們依舊沒有插手,而是等着他們角逐出這不,他兩總是要打起來的,誰贏了便證明誰才是真正天命之主。
軒轅與炎帝沒有辜負衆望,順利的打起來,史稱曠野之戰。不負衆望,軒轅贏了。
炎帝俯首稱臣,将列山氏歸并到軒轅的有熊部落,并同軒轅說起自己屢次兵敗給九黎,點明九黎的可怕。
軒轅終究是一介凡人,深知自己如今是比不過全盛的列山氏。連列山氏都不敵,他們又該如何應對虎視眈眈的九黎?
那些觀望的神仙跟找到組織般,紛紛現身,天花亂墜的說起自己的本事和來路。
“賢主莫要憂心,我等乃海外中人,雲游至此發覺九黎部族中的異樣,遂而前來相助賢主成就大業”
軒轅看着突然冒出來的一群來歷不明的海外人,震驚之餘又不忘欣喜,畢竟他們說自己會法術,能應對九黎。炎帝也曾進言說,自己當初确實有同他們一樣的路數賢氏,可惜不敵身亡,卻實打實有真本事。
“如此,那九黎部族那些會呼風喚雨之輩的妖怪便要勞煩諸位幫忙壓陣了”軒轅如是說道。
“包在我等身上”
這群神仙來路大的有聖人門徒,小的那也是有大羅金仙修為的。修為高深,莫說是如今的殘兵敗将的巫族,并是巫族鼎盛的時候,他們說動手也敢動手的。
九黎族的大巫完全沒想到自己攤上事,一如既往的協助蚩尤收服周圍部落。
等與軒轅部族碰上面後,他們依舊想故技重施,躲在九黎部族深處正要出手,卻忽地身子一滞,再一睜眼就見好些個大羅金仙圍成個圈,把自己包在裏頭。其中有不少熟面孔,他們也不打招呼,直接群毆。
另一頭,沒了大巫協助,蚩尤與皇帝于逐鹿之野大戰,借昆侖山道術破去蚩尤滿身巫術,實打實一場較量下,将其斬殺,三年後肅清九黎餘孽,定鼎天下。
自泰山封禪,因有土德之瑞,被尊稱為黃帝。因定鼎天下時大收道術所助,遂而開始崇尚道術。
知曉道術分為截教、闡教、人教,他開始雲游四海求仙。在崆峒山遇上閉門思過的廣成子,他見廣成子年紀年長卻還要挑水,極為辛苦,于是便幫他一起。
如此,連續了半月,廣成子見這弟子有所悟,正好前些時候已然解開師叔設下的禁制,恢複法身,又見這弟子品行極好的弟子。便收其為徒,賜其道術。
而後黃帝回到部族大肆宣揚,由着道術弘揚,治理期間,風調雨順,人族更名為華夏族。
百年後羽化,功德圓滿,飛升成仙,入火雲洞享受香火。至此三皇歸位,人族大興。因着黃帝臨死前的一波操作,導致玄門随着人族一起大興。
事有兩面,玄門大興,天道便要掣肘均衡。遂而三清尚在家中坐,便聽到紫霄宮中的鴻鈞诏令,于是火急火燎趕至。三清發現昊天瑤池、蘇北等人竟然都在,并不多言,坐在位置上。
“如今玄門鼎盛,這一回的量劫已然開始,這裏頭便是應劫的名冊”鴻鈞信手一揮,只見一片密麻的名單映入眼簾,通天一看差點厥過去。
無他,名冊上幾乎都是他截教中人。通天想這哪裏是應劫,分明是要絕我截教啊。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