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帝,小字鳳皇。助其開國的傅氏雖然被湮滅于正史中,但民間依舊稱之凰王。皇室與勳貴世家,一直都避免直接取「鳳、凰」為名。

像是鹓雛,也是鳳凰之屬。卻沒将她直接取名為幕容鳳,可是王爺卻拿來當她的字。

慕容鹓有些遲疑,想想她的小字只有丈夫才會呼喚,也就沒逆着他了。

許多許多年後,慕容鹓成了鳳帝,就是從小字而來。

其實她本來想稱鹓帝,結果大學士開口就喊「宛」帝。她被學富五車的博學之士「有邊讀邊」刺激到了,立刻改成誰都不會念錯的鳳帝。

雖然言官一直很啰唆,老是提到重了威皇帝的小名,她都當作沒聽見。

念白字的人實在太多,她不想當「碗帝」。

之四

當今稱號肅帝,其實論智商實在不低,只是精神分裂得厲害,隐隐有多重人格的趨向而已。

對七王爺呢,因為聽禦醫說,活不到二十歲,他也就非常冷淡的不去浪費感情。到如今,年紀一大把,膝下只有七子三女,存活率非常悲情的保持在33%,不計流産數目。

這還是元後費盡苦心鞠躬盡瘁保全下來的,元後過世後就沒個皇子公主出生了。

大概是元後去後後宮亂得不成樣子,他突然懷念起這個被嫌啰唆的發妻。這一懷念就一發不可收拾,堅持不再立後還是小事,冷不丁的關懷起元後最疼愛的七王爺才讓人起雞皮疙瘩。

瞧瞧七王爺好端端(其實病歪歪)的活過二十三,原想把那個說七王爺活不到弱冠的禦醫砍了,可惜人家早早就過世,最後挖出來鞭屍了事。接着就開始慈父心暴漲,突然憂慮起七王爺的未來。

也就是為啥他會一時腦抽,硬跟慕容世家求個兒媳婦的主因。

他老人家想得也簡單,反正七兒病得多可憐,萬一太子哥哥登基不待見他,那不是讓人搓圓搓扁?世家譜第一的慕容府,這靠山夠硬吧?愣是終其大燕歷代潮起潮落,慕容府都屹立不倒,連他都得跟慕容家的人資政…有這樣的岳家絕對吃不了虧。

至于是哪個嫡女嫁進皇家,他一點都不關心。反正慕容府應下親事,就得認下這個女婿。

想象很美好,事實很凄涼。精神分裂患者的思維不一般,不要指望他們懂得什麽叫做面面俱到。

用膝蓋想也知道,連太子都沒能娶到慕容府的姑娘,憑什麽透明人似的病王爺有資格娶?更不要提肅帝為了表達慈愛,非常大氣的給七王爺親上封號,是為豐王。諸王裏的頭一份,其他人還是數字兵團的某編號而已。

皇家親兄弟炸鍋了。豐王府也迎來了無數探子,發誓要将豐王的假面具揭破,捅到父皇面前治個欺君之罪。結果發現,小七真的被心疾和哮喘雙重夾擊,人家沒有扮豬吃老虎。

但也不能白白看着呀。皇上開始厚賞豐王,三不五十叫禦醫詢問病情,欣賞他們進宮發抖呢。諸位如狼似虎的皇兄別的沒遺傳到,倒是完整的複制了今上的精神分裂版的抽風,更對自家父皇的腦洞有深刻的認識。

誰知道父皇會不會一時心血來潮,玩廢立太子的時候轉手把這寶座給了小七。

這群別的沒學會,後宮妃嫔争寵手段學得淋漓盡致的皇家兄弟,開始想辦法抹黑豐王…然後發現這是難度很高的事情。

豐王頂多能到園子呼吸新鮮空氣已經太強,出門接近不可能。家裏一百侍衛,諸王裏的最低标,還良莠不齊。能把王府看好,就算非常出色。身懷重兵有異心的,是諸王和太子的不公開秘密,這個實在賴不上小七,連作僞都沒得作。

與朝臣勾結呢?很抱歉,豐王有病在身,朝臣根本不會把眼珠子朝他瞄一眼。上下活動,鬧得一身汗的讓早早站邊的朝臣去設法勾結…結果愣是連大門都沒進去,人家王爺病着呢。

勉強有往來的吧,不是酸儒就是些腿上有泥的老農和商賈,沒一個上臺面的,連官都沒買一個,這怎麽玩?

等到這些智商不怎麽出衆的皇子們終于想出辦法,豐王爺和小王妃已經圓房,成親都快一年了。這才後知後覺的想到,整不到豐王,總能整豐王妃吧?抹黑豐王妃,還可以順便把慕容府拖下水,順便突顯豐王病榻纏綿依舊不安分,完全一箭三雕。

好歹豐王妃常出門,應有的應酬不像豐王一推二五六,更因為自家王爺身體不好,還得代夫出門,在長輩面前全了禮數。

太子和諸王不約而同的樂了,把這個神聖任務交代給自家的太子妃和諸王妃。最好刷成每日任務,務必把豐王妃的所有聲望值刷成負數。

作為一個宅鬥博士班出身的豐王妃慕容鹓,在歷經了王府包裝與內容物南轅北轍的震撼教育後,對于皇帝公爹的抽風和諸皇兄種種昏招與錯愛,沖擊感已經小很多了。

其實豐王若是有幸入史書,恐怕光記錄「大婚前三庶子」,就夠攤上一個「好色重于性命(重病體弱)」的名聲了,更陰謀論的還能說是「自污(好色、裝病)以自保」的猜想,誰能想到背後的來龍去脈如此凄涼。

當然細細思索以後不免納罕,堂堂鳳子龍孫,最尊貴的皇室一脈,手段卻是後宅婦人的争寵那套…會不會太自輕了點?

怎麽會是散播謠言、刺探偷聽、抹黑嫁禍?這都是慕容府姨娘們玩剩的,這些皇子們還玩得挺樂。

想想不放心,精神分裂患者不尋常,誰能猜到異想天開又天馬行空的發展。一方面把那些只差沒在額頭上寫「我是密探我很隐密」的探子使人看好,一方面寫信去江南跟老爹請求武力支持了。

慕容鹓的老爹在府裏只是個庶子庶孫,地位不怎麽樣。但是要知道慕容府幾代嫡系都必須分出府過活,就了解她老爹慕容駿能穩穩的在慕容府管事,絕對不是尋常。

她老爹慕容駿,身世說來也是無奈。祖父慕容潛吃盡了庶子的苦頭,一心一意要生嫡子,發妻結缡十載,連個女兒都沒有,最後是發妻哭着跪求他納妾,才心不甘情不願的納了一房,又過七年才得慕容駿一個庶子。

慕容府嫡庶嚴明,沒有什麽記在嫡母名下,庶子就是庶子,沒得講。慕容潛只能眼睜睜看着獨子重蹈他過往的覆轍,心裏已比黃連還苦。庶子庶孫,更是艱難。所以慕容駿的發妻生下鹓姐兒就撒手西歸,慕容駿就養着這個女兒,既不納妾也不續弦,旁人不理解,慕容潛倒是非常明白。

慕容駿這個人,倒是個奇葩。他年少時是個小有名氣的游俠兒--武力值很高的

混混--中二病一發不可收拾,跟他爹鬧了幾次想分家出去。誰知道他在某個宗

室子弟想侵吞慕容府田産時,熱血上腦,一打九還把那九個主仆都扔到泥塘裏,差點兒就被官府抓去關了,誰知道慕容家主出來硬頂,換慕容家主被逮去關了兩天。

從此慕容駿就被收服了。慕容家主也對他很好,頗有重用。

但脾氣收斂了嗎?沒有。駿少爺一戰成名,別說世家,連宗室子弟都躲着走。誤關了慕容家主,一串兒有關系的官全完了,那個挑戰慕容府的宗室子弟,差點被自家爹打挂。

腦袋沒腦漿才去跟慕容家的駿瘋子死磕。

哦,真有個沒腦漿的郡王挑釁。慕容駿也沒怎樣,只把郡王的愛馬弄死了--抱着馬脖子掀翻--告禦狀皇帝眼皮都沒擡,直接口谕給慕容府壓驚…這下連沒腦袋的人都不敢上了。

慕容家主頗能知人善任,很重視慕容潛和慕容駿這對暴躁卻心正的父子。雖然說在江南打理産業前,慕容駿将鹓姐兒的婚事托付給家主,但要嫁給七王爺,家主還是去信問了,慕容駿點頭才辦了婚事。

慕容駿也不是毫無思量,也親派人去打探七王爺的底細。眼前看雖然不很好,但是他一直都是很有見識的人。皇室越發荒唐,近二十年已經接近荒腔走板,奪嫡戰亂絕對沒有辦法避免,誰知道要亂多久…要不在京幾百年的慕容府也不會将産業漸漸挪到江南。

恐怕真的亂起來,慕容府都會被波及,世家百官站錯邊兒,都是傾覆之禍,六分之一的機會,跟玩俄羅斯轉盤按左輪手槍的機率相差也沒很遠。

到時候就算女兒姓慕容,夫家一個不對就是抄家沒入宮廷或發賣的倒黴。

七王爺卻是個特例。新皇上位,往往對病弱殘疾的兄弟多有優待,以市皇恩…表示皇帝很寬宏大量,友愛手足(不想友愛的都砍了)。

一來王爺的病尚有可為,二來驚濤駭浪不過表面兇險,事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