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京城,再行醫

一朝離別,再見之時已是兩年之後。

孟寒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帶着他的隊伍遠赴西域尋到了天山雪蓮,北上長白山尋到了三兩重的人參,在蓬萊找到了海底珍珠,在神農架找到了苁蓉和花甲之茯苓,在武陵找到了百二十年何首烏和深山林芝,在川北找到石斛,川西找到冬蟲夏草。兩年時間,歷經各種艱難險阻才算是把這九大仙草集齊了。

這一年的經歷孟寒覺得都可以寫個歷險記了。不過她現在可沒有那個美國時間,每天忙得都快睡眠不足了。因為石斛生命力強,且生長周期短,因此培育石斛相當容易。為了避免下次再花時間去采石斛。孟寒決定在苗寨培育石斛。當然,作為自己的生財之道肯定是不能告訴別人的,因此這事兒從頭到尾都要自己親力親為。還有這采回來的大批仙草,孟寒要把所有仙草都做成藥粉。原因有兩個,一來是為了日後方便攜帶,二來是效仿蒙醫為了防止有人盜配方。除了這兩件事之外孟寒還要給洛央講她這一年的歷險記。所以三件事情一疊加就讓她變得忙碌起來。

當孟寒終于磨完了藥粉,講完了故事,石斛也茁壯成長時已是她回苗寨的一個月後。每天能做的事也就只有帶着小洛央去給石斛澆水、除草。又過了半個月,洛俊成給洛央請了文武兩位師傅,洛央去學習,于是孟寒就更孤獨了。快閑的發黴的孟寒決定還是要離開苗寨,找點事做。于是,在苗寨過完年,他又走了。目的地是京城,她知道京城必定是這個國家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機會最多的地方。可她不知道的是,在那裏她會遇到一個讓她刻骨銘心的人和一些讓他終生難忘的事。

上京的路上她也在機緣巧合下,用仙草救了些人。這讓他有些錯覺,自己明明是打算當個賣藥的,怎麽現在好像在向着治病救人的方向發展了?

到了京城,孟寒找了家比較一般的客棧住下,和客棧老板聊起天來,得知在這大齊國裏醫生竟然有着很高的地位。據說太醫院裏的禦醫俸祿都高的吓人。孟寒聽着震驚之餘也覺得可惜,如果自己學過醫多好啊。老板又說雖然齊國大夫地位高,但是人們還是更熱衷于科舉,所以學醫的人不是特別多。也因此,經常有人張榜尋醫。前幾天城東姜尚書府上就貼了告示,尋名醫為姜尚書治病,據說酬金有百兩黃金之多,不過到現在這酬金也沒人得到,京城裏大大小小的醫館裏有名沒名的大夫都去瞧過了,藥也開了幾幅,就是不見好轉。老板撺掇孟寒去試試,孟寒連忙擺手拒絕,說自己不過是個賣藥的,不是大夫。

某一天,孟寒出去閑逛,在一個字畫攤看到一幅行書,行雲流水,筆走龍蛇,頗有大家風範。一問之下,竟是位無名氏所作,而且只要二十文錢,孟寒立刻掏錢準備買下,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要買這幅字。孟寒堅持先來後到,不肯讓。那位想買畫的公子說自己之所以和孟寒争這幅字是因為家中生病的父親酷愛行書,所以想買些父親喜愛之物,讓父親看了心情舒暢些。孟寒一聽,感嘆對方是個孝子,也就成人之美将行書長卷卷好雙手遞給他。剛想走卻被那位公子叫住。

“公子請留步。”

“公子有什麽事嗎?”

“多謝公子讓字。”

“公子客氣了,是公子一片孝心打動在下,況且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我看公子也是愛字之人,如果公子不嫌棄,我想請公子去前面的酒館坐坐,一來是感謝公子讓字,二來是聊一些書文字畫。公子可願意?”

孟寒見對方一臉真誠,人又知書達理風度翩翩,還長了一張清秀俊俏的臉,也就點頭答應了。坐下之後互通姓名,知道了對方叫姜明燦,和自己同歲。聊了些詩文寫字之類的話題,兩個人是相見恨晚,互相佩服之餘,竟知道了姜明燦是去年的探花。孟寒心中大囧,自己竟然在一個探花面前班門弄斧,而且還盜用了很多古代名家的詩詞歌賦,實在慚愧。姜明燦并沒有察覺到孟寒臉上的變化,還在為遇到知己而開心:“孟寒兄,謝謝你與我暢談了這麽久,真想與你來個秉燭夜談!唉~我真是好久都沒有這麽開心了。”

“明燦可是遇到了什麽難事?”

“不瞞你說,自我父親生病之後,我總是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父親的病到現在也沒有好轉,叔伯們都叫我成親沖喜,父親也想看到我成親,下個月就要成親了,我這心裏真不是滋味。”

“伯父生的什麽病?”

Advertisement

“寒疾。大概是年輕時候在邊疆打仗落下的,找了好多大夫都說只能開些藥喝了緩解父親的寒疾之痛,卻不能根治。原先寒疾發作,喝藥也能勉強挨過。可如今父親年紀大了,前段時間寒疾發作,喝藥竟沒半點作用,父親整個人被寒疾折磨得一時老了好多,精神也大不如前,寒疾發作之時父親竟會痛到打滾。身為人子,只能眼睜睜看着父親受苦,卻不能分擔一二,我心中着實不好受。”

“寒疾發作時,關節處可有痛感?除了痛還有什麽感覺?”

“父親說關節處痛感最甚,發作之時除了痛還能感覺到體內翻湧的陣陣寒氣。孟寒兄問這個是……”

“哦,其實,我是個藥材商人,來京城就是為了賣藥。略懂一點醫術。聽明燦兄說的這些,我有了個大概的初步判斷。你父親目前需要的治療是兩點,止痛和驅寒。之前大夫開的藥大概也是止痛和暖身體的藥,但都不夠強力。所以現在伯父病情惡化,這些藥起不了什麽大作用了。”

“那怎麽辦?”

“需要有強力的止痛藥和徹底驅寒的方法。”

“可是哪裏有強力的止痛藥?又有什麽方法能徹底祛除父親身上的寒氣呢?”

“這藥我有,方法我也知道,但是這只是我的初步判斷,還不能貿然用藥。要見到病人,望聞問切後才能定論。”

“明燦請孟寒兄移步姜府,為我父醫治。”姜明燦突然跪下,讓孟寒始料不及,酒館裏的客人都投來探尋的目光。

孟寒很為難,心中猜到姜明燦的父親估摸着就是客棧老板說的姜尚書,自己到底不是醫生,醫出個三長兩短該怎麽辦?所以萬萬不想趟這渾水,可是難得遇到個知己,這個知己還救父心切,給自己跪下了。這可如何是好,長這麽大還沒人給自己下過跪,立刻去扶姜明燦。姜明燦卻堅持孟寒不答應自己就不起來。孟寒無奈,只得點頭,給姜伯父吃點石斛至少能緩解疼痛吧,反正石斛也吃不死人。

不過孟寒還是給姜明燦打了預防針,再次聲明自己不是大夫,只是個賣藥的,略懂皮毛,治不好或者有什麽意外都是有可能的。姜明燦點點頭,拉着孟寒就去了城東姜府。

到了姜府,見到姜尚書,孟寒裝裝樣子把了把脈,然後查看了一番姜尚書的身體,問了些問題。出來後又問了姜家的家庭醫生一些姜尚書的身體情況和之前喝的什麽藥。忙活一圈,總算是确定了之前的猜測是對的。

于是在姜明燦的一再要求下,孟寒搬進了姜府,思考治病之法。

止痛必然要用石斛,但驅寒的藥孟寒想了一天一夜,翻閱醫書對比之後決定用三兩重的人參。但是石斛和人參一起服用會不會相克?會不會失效?這又是個問題,失效事小,相克有毒那就嚴重了。所以,孟寒打算設計一套實驗來試藥。通過實驗來驗證兩種仙草混合後是不是對人體有害。

石斛的量,小孩發燒用一節,上次洛俊成胃病吃了兩節,姜尚書就用兩節至兩節半好了。至于人參的量,還是問過了專業大夫後覺得用一兩即可。

選定某動物之後,對該動物用藥的量又值得商榷,肯定是不能和人的量一樣。所以孟寒想了個估算動物用藥量的方法。将身高(身長)、體重、年齡這三個值設為XYZ,由三個因素決定應該給該動物用藥的量。X+Y+Z=100%,其中身高占百分之三十,體重占百分之四十,年齡占百分之三十。α為姜尚書用藥的量。β為某動物用藥的量。姜尚書的三個用藥影響因素為X1,Y1,Z1,某動物的用藥影響因素為X2,Y2,Z2。β=這裏是一個公式,粘貼不上來(其中除了β均為已知)。按照确定的β值給某動物用藥後,對該動物進行觀察,結果證明兩種藥混合後沒有産生不良效果。

于是又按照之前給姜尚書估算的量,下藥煮水。服用了藥湯之後,再由請來的拔罐師傅和針灸師傅在旁幫助姜尚書通經活絡,使藥力迅速擴散到全身。如此一連三天之後姜尚書便好了六七分。于是孟寒囑咐姜府減少藥量,七天之後即可停藥,并且建議日後姜尚書再前往西域吐魯番,尋一沙丘,在盛夏之時前去埋沙。将身體腰部以下埋于沙中,露出上半身,在熱沙的包圍下,周身會迅速排汗,體內寒氣也會跟着驅散。埋沙之後體內寒氣可去除九成,從此便不會再受寒疾困擾。精神大好的姜尚書拍手叫好,停藥之後專門設宴請孟寒,席間對孟寒的醫術是大加贊賞,并表達了感謝之意,奉上百兩黃金。雖然孟寒來京城就是為了賣藥賺錢,但救姜尚書卻不是為財,而是為了姜明燦。因此黃橙橙的金定子端上來之時,孟寒卻覺得自己受之有愧,本就不該得到的贊譽她沒好開口打斷,現在又有錢財上的謝禮,她更是不願接受,搖頭拒絕了。

“姜伯父,這些黃金孟寒受之有愧,我本不是大夫,受明燦所托,前來一試。我自己也一直忐忑,怕害了您性命,萬幸的是我誤打誤撞治好了您,您不怪我這冒醫之罪,還對孟寒贊譽有加,孟寒實在有愧,這黃金是萬萬不能收了。”

“賢侄不止醫術了得,這人品也堪稱上佳。但是早前我姜府曾貼出告示,只要治好我的寒疾,就奉上黃金百兩。現在賢侄不收這黃金豈不是讓我失信于天下人?”

“是啊,孟寒兄,父親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這樣,我是個藥材商人,只收這一錠作為藥錢。”

孟寒從侍女呈上的托盤中拿出一錠,姜繼坤點頭稱贊,姜明燦則對孟寒又多了一分敬重。後來宴會中姜繼坤留孟寒在府中常住,并且邀請他參加幾日後姜明燦的大婚。

作者有話要說:

初來京城,孟寒就用仙草救治了官居尚書之位的姜繼坤,并且和探花郎姜明燦成為了好友。她在京城還會遇到什麽人呢?她還會繼續行醫嗎?仙草真的那麽神奇能給包治百病,為她成為一代名醫保駕護航嗎?且看下一章:姜明燦大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