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頹勢

林晚如接受完采訪的第二天, 媒體就鋪天蓋地出了一堆《Listen》有望壓倒《不忘》的新聞,宣傳炒作本就是楓葉的長項,這張《Listen》在制作上本就下了血本, 楓葉自然不會在意一點宣傳費, 比起《不忘》有條不紊一點一點加深宣傳的路線,《Listen》可謂氣勢磅礴, 從一開始就攜帶風雷之勢轟炸了整個音樂圈。

“也只有音樂市場最火熱的那幾年,才有公司肯砸這麽大的本錢。”王奕惟手拿着筆, 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 他坐在皮質的老板椅上, 時不時轉一下,他自己倒不覺得什麽,坐在他對面的賀硯和江淮反倒被他晃得有點暈。

賀硯低頭思忖:“大概是楓葉對這張專輯比較有信心?”

“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楓葉和林晚如之間有內幕交易,楓葉雖然一堆毛病,可公司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怎麽可能為了一張專輯這麽折騰。”

其實《Listen》大爆與否這個問題賀硯一點也不關心, 但他真的被林晚如那個女人惡心到了,他只想“回歌”之後兩人再也扯不上關系,可沒想, 林晚如一次又一次拿他炒作,真把賀硯當成泥人捏的了。

“不生氣,不生氣啊!”見賀硯一臉不爽的模樣,江淮連忙替他捏肩捶背, 狗腿得一旁的王奕惟都露出了不忍直視的表情。

賀硯搖搖頭:“我就是有點不爽,既然她要和我比,那就來比呗!”

第二周,林晚如的《Listen》順利上市,上市僅一天,楓葉就宣布《Listen》取得了數萬張的銷售佳績,在嗨狗音樂的競争對手秒聽音樂上,《Listen》的數字銷售數據更是輕易突破了50萬張,創造了近幾年來秒聽音樂的最佳成績。

《《Listen》取代《不忘》,創造年度最佳銷量》

《林晚如新專超越賀硯,楓葉再出銷量奇跡》

《楓葉劍指國際第一步,《Listen》銷量全面開花》

微博、門戶網站、音樂論壇上到處都是《Listen》創下銷售記錄的消息,各大樂評人更是用盡心思給這張專輯最大程度的贊美,一時之間,《不忘》和賀硯的風頭被徹底蓋過,如果不是《不忘》仍在銷售榜單上堅守,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還有賀硯這張專輯的存在。

《Listen》形勢大好,楓葉自然不忘加大力度,就在林晚如這張專輯大賣的消息傳來之後,楓葉旗下的一哥杜衡就發了一條祝賀微博,微博下,他和林晚如在舞臺一側合影,柔和的光線下,一男一女仿若一對璧人。

一哥發話之後,其他藝人自然也不甘人後,紛紛給林晚如送上了最誠摯的祝賀,對比《不忘》大賣後江淮工作室那條孤零零的微博,林晚如的好人緣在這一刻凸顯。

“那只是因為咱們工作室就簽了那麽幾個人,沒出道的比出道了的還多。”江淮尤其不忿,“要不是王奕惟,我第一時間就能給你發微博慶祝。”

“言靖他們都發微博at我了,但媒體裝看不到,我們也沒辦法。”

因為《不忘》是由江淮作詞的,所以工作室方面覺得這可以作為一個賣點,等專輯的熱度減了再由江淮主動透露,進而帶動專輯的第二波熱度。

誰能想到,就連發微博這種事情都能作為人緣好壞的證據了。

也就是圈子外的人們還懵懵懂懂,圈內人誰不知道,人緣和友情那都是按斤論價,發一條微博多少錢,一張合照多少錢,就連男女明星之間捆綁CP炒作也是要花錢的。

不然名氣高的就能白白讓名氣低的占便宜。

身處邊緣的網紅們還在按人氣收取廣告費,明星們卻早已不這麽幹,他們不為商品打廣告,他們把自己當成商品來經營,雖然為林晚如加油助威的明星以楓葉旗下的為主,這一部分自然是不需要額外花錢的,但除了這些人以外,也有幾位正當紅的花旦小生幫忙宣傳了《不忘》這張專輯,可想而知楓葉最終付出的代價有多高。

事實上,即使《Listen》的銷量超過《不忘》,但以楓葉的大手筆,《Listen》的最終利潤能有《不忘》的一半就算不錯了。

賀硯登錄微博之後發現,林晚如和她的《Listen》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點開一看,第一條微博就是《Listen》國內海外同創佳績的消息,繼續往下翻,那些網友們發出來的微博就讓他不太開心了。

和林晚如一個把戲,踩《不忘》捧《Listen》。

一開始賀硯的确有些不高興,但往下刷新,看到的內容卻讓賀硯忍不住彎起了嘴角。

他的墨汁們實在是太可愛了。

說起來,雖然《空想》和《不忘》兩張專輯的成績都不錯,但賀硯确實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人緣的确不夠出色,除了在“回歸的歌手”節目上認識了一些同行以外,他幾乎是游離于整個圈子之外的。

少與人接觸,自然少人緣。

不過捆綁利益的人緣賀硯也并不是很在意,他覺得他現在的狀态很适合,畢竟30歲對于國內許多歌手來說已經到了養老的年紀,他有事業的野心,但并不是沖沖撞撞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而是用心去做音樂,讓自己的歌迷享受音樂。

《空想》和《不忘》兩張專輯都是賀硯用心去制作的,他自認沒有辜負歌迷,當然,他的歌迷同樣沒有辜負他。

微博上,林晚如的粉絲為林晚如歡呼雀躍搖旗助威,墨汁們卻一點沒有畏懼,和林晚如的粉絲們針鋒相對,即使在宣傳方面《不忘》确實落于下風,但墨汁們卻盡全力安利這張專輯。

事實是,即使《Listen》宣傳得再天花亂墜,專輯的實際銷量也不一定會比《不忘》出色。

現今娛樂圈的宣傳總是帶着魔幻主義色彩,票房造假已是常态,專輯數字有水分幾乎是公開的事實,楓葉這方面的做法一直為圈內人所诟病,不過重宣傳、重偶像一直是楓葉的特色,借着這方面的優勢,楓葉也打造出了不少國內一線明星。

按照其他人的說法,造不出一個巨星來,吹出一個也行。

“聽說了嗎,楓葉那邊已經在為林晚如辦慶功宴了。”《Listen》面世之後,工作室的氛圍和前幾天又不一樣了,看到王奕惟的表情,幾個小年輕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話都不敢高聲說,只踮着腳尖偷偷摸摸跑到練歌房裏訓練。

賀硯在他們眼裏是大前輩,工作室榮辱一體,賀硯的新專輯被楓葉那邊壓了,他們自然也開心不起來。

“辦就辦吧。”王奕惟嘆了口氣,“楓葉的法子我們一開始沒做,現在做了也落後一步,不如不做,賀硯,我今天剛得了個消息,是個好消息,明天我們的宣傳就得跟上了,你別嫌麻煩,好好配合。”

“我沒問題。”

天氣越來越熱,大街上跑來跑去的人越來越少,人們更多待在家裏刷刷手機,享受風扇或者空調帶來的清涼溫度,加上暑假臨近,每一年的暑期都是娛樂圈競争最激烈的時候,電影連番上映,連遇冷的音樂圈專輯銷量都能提高不少。

而今年,因為有《不忘》和《Listen》兩張專輯鼎足相争,音樂市場的熱度似乎也被帶動了起來,同期發專輯的歌手得利最多,因為更多歌迷走進唱片店的話,他們的專輯被挑選購買的可能性也更高。

何玫是賀硯的歌迷之一,前一張《空想》她一人就包了10張,誰知道回家之後家裏的弟弟妹妹全是賀硯的歌迷,10張都差點沒夠分,何玫好不容易才搶回了一張。

這次何玫算是打定主意了,不管怎麽說都得買個20來張,她家庭條件好,買起東西來毫不手軟,20來張專輯對她來說也就是頓飯錢,她自認屬于理智粉,因此也不會像其他歌迷那樣一買幾百張,但為了表達對賀硯的支持,多買幾張她還是樂意的。

可以送送人,給賀硯多安利幾個粉絲。

走到家附近的唱片店,何玫眉頭就皺了起來,上周她路過的時候唱片店還挂着賀硯的專輯封面,怎麽才過了一周,就變成林晚如的了?

但何玫也沒有多想,店家願意挂誰不是店家自己決定的,她繞過櫃臺往裏走,貨架上賀硯的專輯便映入了眼簾。

何玫揚起一抹笑容,伸手就去拿唱片。

才剛剛拿了3張,貨架上便出現了另外一只手,在何玫毫無準備之下,剩下的那幾張唱片就落入了另外一個人的手裏。何玫無語地看着空了的貨架,走到櫃臺前問老板:“這張《不忘》架子上空了,還有嗎?”

老板戴着老花鏡,搖了搖頭:“這張好賣得很呢,從進來到現在,這是最後的存貨了,要不你去架子上看看,還有沒有剩的。”

何玫沒死心地又去找了一回,還是沒有。

《不忘》旁邊擺着的就是林晚如的《Listen》,專輯封面上的林晚如笑靥如花,可何玫就是怎麽也對她喜歡不起來,這女人中傷賀硯的微博何玫還截圖保存着呢,眼下媒體上全是給《Listen》叫好的聲音,何玫眼見賀硯就被她壓下去了,心情更不愉快。

但和《不忘》空空蕩蕩的架子比起來,《Listen》擺的就好多了,慢慢一貨架摞在那裏,看起來特別整齊。

何玫捧着3張唱片去結賬,想到自己錯過的那幾張唱片,心情就有些抑郁,她結賬的時候随口問了一聲:“老板,這張專輯好賣嗎,怎麽最近連條幅都換成它了?”

老板擦了擦老花鏡:“好賣什麽,擺了這幾天了都沒幾個人來買,今天幾個買了《不忘》的都來問我怎麽不挂賀硯的照片,我也不想挂這個,不過人楓葉公司說了,我們挂一天他們給100塊,反正《不忘》沒挂你們也照樣買,我幹嘛和錢過不去?”

“賣不掉,不可能吧?”

“我就是賣這個的,我還能不清楚,《不忘》一天能賣3、400張,它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何玫眼睛微微睜大,片刻之後,她折身返回貨架,将架子上滿滿的《Listen》和空空蕩蕩的《不忘》拍進了手機。店門口的橫幅她倒沒拍,要是待會兒她把圖傳到網上,橫幅這麽明顯的東西說不定會給老板招麻煩。

《不忘》才買了3張,遠遠沒有達到目标,何玫沒辦法,只能繞遠路去了一家離得遠的唱片店,盡管現在是上午,外面天還挺早,可何玫也只買到了最後4張。

這家店裏,《Listen》也是滿滿的擺了一個貨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