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為什麽是五年?——賈放也不知道為什麽。

他只是随口說了個期限:可能他的潛意識裏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能在五年之內完成大觀園的建設,然後他就要跑路,順利回歸現代社會了。

賈放當然不能這麽回答水憲,他思考了片刻,說:“暫時以五年為期,五年之後,我們再談續期之事便是了。”

水憲想想,也覺得在理,應了一聲好,便自顧自提起筷子,夾了熱菜開始品嘗,一邊品嘗還一邊看了賈放一眼,眼神仿佛在問:難道不合你胃口?

賈放也提起了筷子。

晚晴樓送上來的新鮮小炒,都不是什麽大油大葷,多是新鮮時蔬,有些與臘肉同炒,有些與面筋同炒,清新爽口,雖然味道很清淡,但是比賈府裏大廚房的菜式強得多了。賈放嘗了兩筷子,覺得很合自己的口味,登時胃口大開,不再矜持,運筷如飛。

水憲看着他吃喝的樣子,漸漸放下了筷子,唇角泛起微笑,雙手輕拍了一記。馬上有店小二進來,水憲耳語兩句,店小二立馬應下出門。少時,賈放最喜歡的兩種小炒又送了上來,就像是自動續碟似的。

賈放稍許有點兒不好意思,倒是對面坐着的水憲露出笑容,說:“難得遇到個口味也與我差不多的。”

賈放一想也對,就也不與水憲客氣,轉眼間就吃了個七八分飽。他放下筷子,舒服地嘆了口氣,露出十分滿足的表情,起身謝過水憲。

兩人早先達成的協議,都覺得沒有必要落在紙面上——畢竟一千兩的銀票現在已經到了賈放懷裏,而賈放這邊又根本離不開百工坊的工匠。兩下計議已定,賈放向水憲告辭,自有店小二将他引出晚晴樓,叫上已經飽餐一頓的趙成,自回榮國府。

賈放離去之後,水憲獨自坐在殘席面前,思索半晌,一直沒有出聲。

倒是百工坊的任掌櫃偷摸着進了雅間,屏息在水憲對面站了良久,見水憲望着對面的空座位,突然露出笑容。

任掌櫃趕緊借這個機會清了清嗓子,好讓水憲看見自己,然後小聲問:“可是談妥了?”

水憲點點頭:“談妥了。”

他剛才笑得十分歡暢,可現在笑容卻漸漸斂去,面上露出幾分欽佩,輕嘆一口氣,說:“小小年紀,便如此樂天知命。若我處在他的位置上,也未必有如此豁達。”

任掌櫃一瞅,只見賈放的空座位跟前整整齊齊地擺着碗筷餐具。離他比較近的幾只菜碟都幹淨整齊地“光盤”了。

Advertisement

任掌櫃順着他家東主的腦回路一想,登時生出幾分不平,大聲問:“榮府竟這麽苛待庶出的小公子嗎?”

水憲眨了眨眼,說:“也未必,許是單純覺得我這兒的飯菜比較合口味。”

任掌櫃遲疑了半晌,才小聲問:“您覺得,賈三公子真能源源不斷地想出各種各樣新鮮的……主意?他這真不是一時的靈光乍現?咱們在他身上投錢……值得嗎?”

“天子選中之人,将要接手慶王留下的那座園子……你說呢?”水憲反問了一句。“而且賈三公子現在手上多了一千兩白銀,這榮寧二府的局面……讓我們等着看吧。”

賈放還不知道因為自己的飯量導致整個榮國府都被人吐槽了。他懷揣“巨款”回家,結果在府門口撞見了二哥賈政。

賈政背着手問賈放:“怎麽還沒有見你去上學?”

賈政年紀不算大,只比賈放大了三歲而已,但是他卻出落成為榮府的一朵“奇葩”——至少賈放是這麽認為的。

賈政說這話的時候,能做到臉上平平的沒有半點表情,語調也沒有半點起伏。賈放覺得在學塾裏教書的夫子,甚至在廟裏念經的小和尚,都比賈政說話要好聽。

他可不知道賈政一向被父母(尤其是母親)教導成這樣,以板正端肅為榮,以賈赦為代表的活潑跳脫為恥。但賈放見兄長問起,還是老老實實地垂手,回答道:“父親另有差事交代我去辦,這學……暫時是不去上了。”

賈政登時別過臉,緊皺了眉頭,開口教訓賈放:“讀書方能明理,事理不明又如何辦差。父親交代你的時候你當據理力争才是。”

賈放心裏好笑:這賈政還真的有點兒書呆子的氣質。

賈赦見他不答,以為這個三弟被自己說動了,當即挺身而出,說:“走,二哥這便一道帶你去見父親,替你辭了差事,好好回去讀書。”

賈放吓了一跳,他可真沒想到賈政竟然會因為這件事而要幫自己出頭,但看賈政的眼神,好像是真的在同情自己這位“失學兒童”,當下只能硬着頭皮解釋:

“聽說這是宮中交代下來的差事,指明了要交給咱們榮府的子弟來辦的。大哥那裏沒功夫,二哥忙着讀書進學,小弟本是個閑人,自然該小弟頂上。”

賈政一聽:“真有此事?”

賈放趕緊點點頭,心裏正在琢磨這個理由對賈政來說會起到什麽樣的作用,誰知道一擡頭,正好見到賈政已經來到他面前,認真注視着他,臉上寫着滿滿的感動。

只聽賈政深情地喚了一聲:“三弟!”同時伸出雙臂,使勁拍拍賈放的雙肩。

“二哥!”賈放莫名覺得自己此刻乃是燕人張翼德。

賈政別過臉去,竟然稍稍拭了拭眼角,才轉過頭,挽着賈放的手一起進了榮國府的院落,一邊走一邊說:“每次都是這樣,昔年為老太太守陵也是如此……為了大哥和二哥,真是苦了你了!”

當年榮府老太太仙逝,是由賈放,而不是賈赦或者賈政兩個嫡出的孫子去守陵,其實挺奇怪的。榮府只說是老太天對賈放有養育之恩,所以如此安排,但這事不止京裏的世家大族覺得怪,其實賈赦和賈政兩個也都暗暗覺得奇怪——只是不敢問罷了。

“三弟辦差辛苦,回頭別忘了時時到我這裏來坐坐,二哥好好謝你。”末了賈政沒忘了囑咐賈放,“書本上聖人說的道理,要有不懂的,也盡管來問二哥。別謝二哥,這應該的。”

賈放一邊哭笑不得地點頭應下,一邊覺得這賈政看起來并沒有什麽壞心腸,只是性格和後天教育的問題,導致這位政二爺書呆子氣質濃重,行事與思維都有些死板與僵化罷了。

他一旦擺脫了賈政,就趕緊跑去賈赦那兒——大哥答應了他幫忙找人手的,賈放現在就是去通知,人手可以找起來了。

誰知賈赦聽了賈放的請求,驚訝地問:“老三,你真籌到錢了?籌到了多少?”

在得知賈放籌到了一千兩銀子之後,賈赦一臉古怪,伸手拎起賈放的後領,将他左右看看。

賈放莫名其妙,問:“怎麽了?”

賈赦故意板着臉說:“我就看看你胳膊腿什麽的是不是都還是全的。”說罷,這家夥還伸手戳了戳賈放的額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你這孩子呀,小小年紀,不知人間險惡,出去借什麽印子錢!”

賈放:……我沒有借印子錢啊!

不過他也知道,印子錢就是高*利*貸,利滾利。他這借的一千兩本金,沒多久就能連本帶利滾成兩千兩。

賈赦卻還在絮叨:“你是不曉得這印子錢的厲害,倆月一過,保證你連底褲都用來還利錢了……一千兩,你這孩子喲!還不快想辦法把錢還了,咱們另想辦法。”

賈赦臉上寫滿了“別問我是怎麽知道的”,同時一力勸阻賈放,可見他非常了解印子錢的弊端。賈放無奈,只得再次向兄長說明,他到手的這一千兩,絕對不是什麽印子錢,而是他向相熟的朋友借的,沒有利錢。

誰知賈赦“哼”了一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家肯借你這麽一大筆錢,不收半點利息,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賈放通曉內情,自然知道賈赦的警告不是真的。

可是賈赦也提醒了他:北靜王刻意折節下交,真的只是資金與技術互利這麽簡單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