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爺,太太那邊來人傳話,嬷嬷叫我趕緊來找您!”福丫清脆的童音在賈放身後響起。

賈放只得戀戀不舍地将眼光從稻香村的方向收回來,心裏有點怄得慌——難道不選個良辰吉日,就真沒機會探尋這園子的秘密嗎?

自從賈放帶隊進場開工以後,京城就從來沒有下過雨。這種良好的天氣條件讓賈放的團隊進度異常順利,可是愈發嚴重的旱情也令人漸漸有些擔心。

因此賈放決定,把稻香村“村口”的那一眼土井改成一口深水井。畢竟這口井将作為大觀園中的主要飲用水來源,深水井有不受地表淺水層污染的影響、水質水量穩定等諸般好處。

誰知京裏能打深水井的工匠卻很難請。好不容易請了來,卻說是只有三天的功夫,打完這口井就趕緊要上別家去的。

賈放與挖井的工匠閑聊了一次,總算了解了京畿附近旱災的具體詳情:

原來,北方不少地方的旱情從去年春夏之交就開始了,去年夏收好多地方就有歉收的,最慘的只收成了兩三成糧食。而一直持續到冬天的旱情讓農民們的冬小麥無法播種,眼看就是絕收。

“這不京裏的大戶人家也都在趕着掏深水井,免得今年夏天吃水困難呢!”掏井匠解釋了他們最近在京裏連軸轉打井的原因。

賈放好奇地問:“那今年年初不才剛剛下過一場透雨嗎?既是這樣,是不是能再趕種上一茬兒春小麥,這樣也不至于顆粒無收。”

掏井匠嘆了一口氣,說:“三爺您這是在京城裏才說這話。年初那場透雨,只下了京畿附近。最近城外已經來了好些北方的流民,說他們那兒滴雨未見,今年絕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話說北方絕收,京畿一帶就算是補種了春小麥,回頭也是個絕收的命。”

聽見眼前的匠人這麽說,賈放原本想問為什麽,突然間腦海裏靈光一現,他吃驚地問:“難道會有……蝗災?”

掏井匠面色凝重地點點頭,說:“大旱之年,最是容易出蝗蟲,等那蝗蟲一起,鋪天蓋地的一陣黑雲過來,所到之處,那簡直是片草不留……”他一面說,一面臉上肌肉抖動,似乎正回憶着以前曾見過的恐怖景象。

“您看這城外頭的流民如今漸漸多了起來,若不是實在沒法子活了,誰願意抛下土地,攜家帶口逃荒?”

賈放點着頭嘆了口氣:“說的是啊!”

“像小人這樣的,雖說在京裏有個飯碗,一家老小有口飯吃,可到了那青黃不接的時候,京裏糧價一漲,有多少積蓄也都得填到肚子裏去。”掏井匠搖着頭說,“到時候也是熬日子罷了。”

說着這匠人起身要繼續幹活,顯然是急着要把寧國府裏的差事幹完。他張望一眼稻香村跟前剛剛平整出的田畝土地,苦笑着說:“小的剛來時一瞅您園子裏墾出的這地,當真吓了一跳——以為國公老爺家都需要種地救荒了呢!”

Advertisement

賈放一聽,也只能陪着呵呵幹笑兩聲。

他保留了這稻香村的原有風貌,盡量讓這稻香村保持原有的鄉野風貌。但是就憑稻香村跟前這幾畦田地,對“救荒”沒有任何幫助——這麽點地方,就算袁隆平爺爺親自來了也沒用。

說白了,這大觀園裏的鄉村,只是士大夫理想中的鄉村,是他們借以躲避凡塵俗世的桃花源。這座稻香村,與人間疾苦沒有任何關系,也幫不了任何受災的人。

賈放凝神想了一陣,嘆了口氣——無計可施的感覺确實讓人不好過,可他也确實無計可施。

唯一值得慰藉的,就是他的這座稻香村的景致已經進入全盛時期:如今稻香村附近的幾百株杏花,正如噴火蒸霞一般,正是“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時候,美到了極致。叫人見了,能稍許忘憂。

賈放已帶人将稻香村修葺一新:

稻香村周圍的黃土院牆已經叫工人用“版築”的方法重新築好,牆頭上只用稻莖掩蓋。村中幾座茅屋的梁柱已經重新加固,朽壞的梁柱和門窗都已經重新換掉,茅屋屋頂也換了新的。

茅屋內的地面則稍許墊高,鋪上平整的水磨青石板,房間內的各處隔板也換了上好的木料。唯一保持原樣不變的,就是正屋正中挂着的那幅《煙雨圖》和兩旁的對聯。賈放親自為這幅中堂跟前的汝窯花囊換上了新采的杏花花枝,整個正堂立即因此倍增亮色。

從外觀來看,稻香村已經基本上完工了。但衛生設施和烹饪設備都還未達到賈放的标準。所以賈放早晚都會住在他在榮國府的小院裏,只有白天的時候會待在大觀園裏。

這天傍晚,修園子的工人已經陸陸續續離開了。賈放獨自一人,将稻香村裏裏外外檢查了一遍,确認沒有明火了,這才掩上了院門出來。

早先賈赦說了,晚上要拉他去吃酒見朋友。賈放不太熱衷這種事,但也事先跟孫氏和福丫打過招呼,他有可能晚歸,讓孫氏幫他留門。

這時暮色已沉,稻香村附近那幾百株杏花,在暮色中看去就像深紅色的花海。遠處看這杏花與桃花無甚分別,不知怎麽的,賈放想起他近來剛溫習過的《桃花源記》①:“……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他一轉身,竟然再次見到身後的稻香村中出現了燈光——是那種溫暖的、撫慰人心的燈光。

這燈光是第三次在賈放面前出現,頭一次他見到,賈赦把他拉走了。第二次則是福丫奉了孫氏之命前來找他,人聲一起,那燈光便自然而然消失。

所以這一次,賈放飛快地原路返回,推開院門,回到稻香村的正屋,擡眼看去,那燈光正來自正堂中挂着的那副《煙雨圖》,連帶兩旁那一對對聯也被照得明亮。

“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

“女禍氏補不完離恨天。”

賈放喃喃地念誦了一遍。

在他眼前,那幅《煙雨圖》中的滿幅煙雨似乎也動了起來。滿紙的水墨滃染似乎成了肆意流動彌漫的雲霧,而那溫暖人心的燈光,似乎就在那幅畫的深處,隐隐約約地鼓舞着賈放的內心。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賈放心頭迷糊,也像那漁人一樣,沖着有光的方向,徑直這麽走了進去。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賈放走過了一道極其狹窄的黑暗通道,越走越覺得心跳加快,心存恐懼,偏又無法按捺住那好奇。

又走了幾十步,眼前豁然開朗。

他置身在一處院落之中,卻已不再是稻香村的院落。

賈放上前,小心翼翼地推開院門——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賈放如同身在夢中,連吃驚都忘了。

他眼前的景象,與《桃花源記》中所記的,幾乎一模一樣。

眼前是極開闊的一大片土地,遠處有山環繞。田地之間坐落着村舍,暮色之下,炊煙袅袅,一派恬靜美好之相。

賈放呆立在原地,震驚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伸手揉揉眼,然後伸手在臉上拍打兩下,好确認自己不是在做夢。

臉好疼……不是在做夢。

他倏地回頭,看向自己身後的這座院落,院落的建築樣式特點鮮明,與寧國府的賈氏宗祠樣式非常接近,但是規模要小些。院中正屋上挂着匾額,上面寫着“賢良祠”三個大字。

賈放突然猛地驚醒,想起了稻香村中那副對聯“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他心中忽然清明起來,費長房有縮地鞭,擁有“縮地成寸”的法術。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剛才走的那區區幾十步,就已讓他穿過了成百上千裏的距離,來到了一個遙遠而陌生的空間。

賈放忍不住扇動鼻翼,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已經清晰地感受到了此地與京城的巨大不同。這裏的空氣透着濕潤,而且十分溫暖,賈放身上穿着夾襖,外面披着一件棉服,他這時趕緊将棉服取下搭在肩上——實在是穿不住。

直到此刻,賈放才覺得心跳漸漸平複,而且發現自己的接受能力十分驚人:原本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竟然很快就接受了?!

可能這就是穿越者的本能,連穿越這麽大的事情都經歷過,眼下來了一回時空穿梭,自然不在話下。

這時暮色已漸濃,賈放卻早已将賈赦相邀的事抛在了腦後。他加快腳步,想找幾個當地人,問一下這究竟是什麽地界。

誰知他還沒有走多遠,忽聽遠處一聲喊:“戒備!村裏頭來了外人!”

這一聲之後,立即有急促的鑼鼓聲響起,随即是無數腳步聲,伴随着火把的亮光,從四面八方向賈放湧來。

來人手持火把、棍棒、菜刀……偶爾還有幾副弓箭,瞬間将賈放團團圍住了。那弓箭手手裏锃亮的箭頭,一時全對準了賈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