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榮國公賈代善得到旨意,前往河北道巡視,并統籌安排救災與赈濟之事。因為事情緊急,賈代善出了宮連家都沒回,只命人回家去取了随身行李,便去領了驿馬準備上路。

可巧回榮府的人正好撞見了賈赦的小厮全福,賈家的子女們才有機會趕去北門相送。

一路趕去北門,車駕走得很急,很是颠簸,但是賈放和賈敏都全無察覺。一路上,賈敏一直在使勁盯着賈放,仿佛他臉上長了一朵花似的。

原本賈放以為賈敏也在懷疑自己,想知道自己那些“奇怪的知識”都是從哪裏增加的。誰知賈敏開口對賈放說:“三哥,你在晚晴樓上說的那些話,都很有見地。你一定要趕在父親臨行之前,說給父親知道。”

賈放撓撓頭:“那些人說得沒錯,我這多半是紙上談兵……再說這些父親一定都能想得到。”

賈敏卻搖着頭說:“三哥,都說三個臭皮匠能頂諸葛亮。雖說這些爹都能想得到,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提點……再說,我覺得你說的那些,打深井、挖溝渠,以工代赈……甚至吃蝗蟲,這些都是辦法呀!”

賈放想想也有道理。再說他也渴盼着能在賈代善離京之前見一見父親——關于大觀園裏的“稻香村”,他可是有滿肚子的疑問。

賈氏兄妹四人在北門外的送客亭趕上了準備快馬出發的賈代善。

賈代善見到兄妹四個人竟然齊刷刷地趕來送自己,心裏自是熨帖。但這個當爹的還是一臉嚴肅,望着裝扮成男孩子的賈敏,輕聲叱了一句:“胡鬧!”

賈敏卻急急忙忙地拽着父親的衣袖:“爹,三哥有話對你說,關于救災赈濟之事的。”

賈代善一凜,擡眼看着賈放。賈放已經在馬車上打過腹稿,當下飛快地把他早先提的幾點抗旱救災的要點說了出來。

賈代善越聽臉上的神色便越是柔和,甚至一面聽一面微微點頭,末了對賈放說:“回去寫個條陳交給你母親,府裏會一并安排送到我那兒。”

賈放:原本的紙上談兵竟然還繼續升級,變成命題作文了?!

賈代善卻還未交代完,他眼神銳利,緊緊盯着賈赦:“赦兒,你也是要做父親的人了。為父不在的這段時日裏,你要好好盯着弟弟妹妹們,京裏的閑事,為父不在,就絕對不要瞎摻和,知道了嗎?”

賈赦平日裏總是一副吊兒郎當沒事人一樣的模樣,但此時卻一臉嚴肅,正視父親,緩緩地點頭:“是,父親,孩兒謹遵教誨,一定會照顧好弟妹們。”

賈代善這時回頭,環視一圈他的子女們,見到四個人站在一起,彼此之間并無芥蒂的模樣,這做父親的莫名感到寬慰,笑道:“為父這是奉旨巡視,不過就在河北道上與京畿附近,又不是此去關山萬千重。大家也不必多做這兒女之态。”

Advertisement

說着,這位戎馬半生的榮國公豪氣雲幹地縱身上馬,帶上幾名随從,沿着官道一路絕塵而去。

賈放:他原本想問關于“稻香村”的事的,非但沒問到,反而還多了一篇作業。

兄妹四人終于回到榮府裏。史夫人因為賈代善的突然離京頭疼不已,也顧不上賈放他們。

四個人就都聚在賈赦的外書房裏。

賈敏雖然是個女孩兒,可她一向最是敏銳,直接問賈赦:“大哥,今天你、三哥,和那個不知什麽來頭的人物打的是什麽啞謎?”

賈敏不認識水憲,所以将他稱為“不知什麽來頭的人物”。

賈放也表情嚴肅,盯着賈赦,盼他解說。

唯有賈政,一頭的霧水,完全不知道賈放和水憲那一句對答是什麽意義。

身為榮府的嫡長子,賈赦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粗俗且不羁,但卻是府裏政治嗅覺最靈敏的人,府內府外人脈也廣,眼線也多。這時他清了清嗓子,眯着眼看着賈放說:“老三,今天你有一點不謹慎,你說的最後那一句,要是傳揚出去,榮寧二府,恐怕都會有麻煩。”

賈放:……這麽嚴重?

“你說的是,‘有糧者,出糧’。這句話可能會得罪一些有來頭的大人物。”賈赦故意神秘兮兮地唬弟妹們。

“聖駕眼下不在宮中,住在京郊離宮,這事你們都聽說過吧?”賈赦問。

賈敏和賈政都點頭,賈放搖搖頭。

賈赦繼續說:“抗災救濟這事兒呢,原本皇上都是交給正在監國的太子辦的,咱們的太子爺就拉着四皇子和他一起辦差,這些你們也知道吧?”

聽到這裏所有人都搖頭了。

“赈災就需要糧,但是呢,京裏手上糧最多的,除了老三你認得的那位北靜小王爺之外,就要數宮裏的那位‘老三’。京裏數得出來的大糧商雖然都和各家王公沾沾連連,但其實,攏吧攏吧都是三皇子的人。”賈·包打聽·百事通·赦一臉神秘地說。

賈放一下子就明白了。宮裏的那位“老三”,一定是和太子較勁的人。既然監國太子負責赈災,太子的兄弟們卻手上握着糧食命脈。

于是乎,他在大庭廣衆之下說“有糧者出糧”就等于将這兄弟之間的矛盾給扒拉出來了。

賈放苦着臉說:“這下慘了。難怪爹臨走叫我們最近都不要再摻和京裏的事,感情是我做了那個最後說真話的小孩。”

“最後說真話的小孩?”賈敏好奇地問,“這又是什麽典故?”

于是賈放就把“皇帝的新裝”這個童話故事說了出來,只不過把“皇帝”改成了前朝歷代某君,并且最後給皇帝留了一套維持體面的“亵衣”。所以那個說真話的小孩,說的話自然也變成了:“看,他身上穿的确實是亵衣啊!”

賈放的故事一說完,賈敏就“噗嗤”一聲笑了,賈政板着臉不曉得是不是該教訓賈放,而賈赦卻一本正經地點着頭:“就是這個意思。”

太子管赈濟,手上卻沒糧;手上有糧的三皇子卻樂意看到太子出糗。

所以賈放一個小孩子,在酒樓上大喊一聲“該是有糧的人出糧”這樣天經地義的大實話,确實令人猛醒,但是有權勢的人不樂意聽。

賈敏則說:“我終于明白了。今天那人說三哥是紙上談兵,原因就是三哥提及赈濟需要糧食,但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手中有糧的人不一定願意出糧。”

賈赦給妹妹點贊:“正解!”

賈政卻繼續一臉黑:“不能夠啊,事關天下萬千黎民,太子是儲君,三皇子是臣子,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太子要三皇子出糧,三皇子沒有理由不給啊!”

賈赦和賈放賈敏,聽見賈政這話,都偷偷地去抹額頭上的汗。

最終是賈赦大手一揮,說:“反正爹說過的,京裏的閑事,大家絕對不能瞎摻和,往後一段時日,大家該修園子的修園子,該讀書的讀書,該陪媳婦養胎的陪養胎,該陪坐月子的陪坐月子……”

大家聞言一起絕倒。

這次晚晴樓聚餐有一樁非常明顯的好處:榮國府四個兄弟姐妹之間感情越發融洽,原本賈政與賈放之間還有些隔閡,席間這麽一鬧之後,賈放終于明白了這個二哥到底有多古板,也了解到了二哥其實竟然有那麽一丢丢“羨慕”自己。

此外,大家還有了共同的秘密:賈敏那裏,成天惦記着她幾位哥哥莫要哪裏說漏了嘴,把她扮成男裝去酒樓吃酒的事洩露給她的母親知道。兄妹之間走動得也越發多了起來。

賈放卻知道:榮國公賈代善這一離京,大觀園裏那“稻香村”在短時之內便不會有現成的答案了。

但是稻香村裏的“桃花源”卻一直存在,那裏的秘密賈放可以自己去摸索。

兄弟姐妹們一散開,賈放便立即着手去探索“桃源村”——這是上次老村長告訴賈放的村名。

但當他通過神秘通道來到桃源村時,卻發現這裏一反常态地安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