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賈放手一揮, 他帶來的兩個護院立即把一臺青銅鑄的氣壓式手動抽水機擡了過來。

賈放命人将這抽水機架在一個土窠子上,這個土窠子裏積了大約有齊膝深的水。賈放自己試了試,上下搖動抽水機的手柄, 搖了沒兩下,水就從抽水機另外一側的出水口裏湧了出來。

百工坊制的抽水機, 出水口相當短小, 賈放就命趙成去找了一柄剖開的毛竹, 一頭接着出水口, 一頭通往流民們正在挖掘的那座溝渠。從出水口中湧出的水自然而然地沿着毛竹流進渠中。

原本在一旁忙碌的流民全看傻了, 有人一聲大喊:“快來看耍把式!”遠處登時又烏泱泱地來了一大波人, 将賈放和他眼前這個土窠子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

賈放:……敢情這叫耍把式?

四皇子顯然也對賈放的抽水機非常感興趣, 也不管地面上又是土又是泥的,直接走過來一屁股坐在賈放身邊,歪着頭琢磨這抽水機的形式。

賈放将手柄搖了十幾下, 土窠子裏的水明顯開始減少。

周圍的流民:“真的也……這究竟是什麽把戲?”

賈放:……什麽什麽把戲, 這是科學!

他将手柄交給自己的一個護院, 指着抽水機開始了科普活動:“這叫氣壓式活塞手動抽水機,利用的是大氣壓強……”

賈放比劃着向流民們解釋:他們周圍的空間看似是空的,但是存在着“氣”這種物質,是“氣”幫助将水壓進了抽水機裏,抽水機裏的活塞結構有将這些水帶了上來,因此出現了“水往高處走”的現象。

流民們:“哦, 明白了,原來是氣功。”

賈放:……

“可氣功不都是胸口碎大石的嗎?”

“誰曉得, 我覺得這能壓水的氣功也挺好,比胸口碎大石有用不是?”

賈放:……你們高興就好。

Advertisement

起先那個滿嘴抱怨、嘟嘟哝哝的大嗓門流民這會兒來了興致,跳進水塘, 問賈放:“小郎君,這抽……抽水,俺能試試嗎?”

賈放本意就是要讓流民們學會使用這樣的器械,當然無有不允。

這流民登時挽起袖子,學着那護院的模樣,将手柄反複下壓,壓了兩下,竟也壓出水來。

這家夥一改剛才的負面情緒,哈哈大笑着說:“啥子氣功喲,這不俺王四也學會了……”

剛高興了沒多久,王四手下的手柄就卡殼了,無法轉動,水也抽不出了。王四登時鬧了個面色通紅,将手柄一摔,又想要開始罵人。

賈放早有準備,他拿出一小壺桐油,将壺嘴貼在手柄附近,稍微潤澤了一點兒,伸手再試,那手柄便又活動自如。

“這是青銅做的器械,”賈放高聲科普器材保養的知識,“日常容易生鏽,所以每日使用之後,務必請人用幹布将其裏裏外外抹幹,在這裏,這裏,和這裏都上一些桐油,這樣這機械就能長長久久地使用了。”

登時有流民們問:“小郎君,你是說……這東西是拿來給咱們用的?”

賈放:“不給你們用,我大老遠地從京裏運了五十件過來,是為了啥?”

歡呼聲登時響起,有人說:“這下有救了,這麽多土窠子,準備轉眼水就都抽幹了。”

“那也得咱們先把小結巴說的排水渠修起來!”王四大聲喊。他站出來振臂一呼:“夥計們,加把勁兒,水渠挖出來,轉眼這邊的水就能抽幹!”

這王四雖然善于散發負能量,但是腦子并不笨,眼瞅着這抽水機,又想到了其他事:“鄉親們,有了這個能抽水的物事,咱們以後回歸自家,再遇上這大旱災也未必會絕收了。你們想想,咱們若是當初能多打幾口深井,将深井裏的水都抽出來灌溉田地,種些耐寒的莊稼,咱也未必會落到這步田地……”

這話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是啊,等這大災過了,咱們回家去,真的得好好多修幾條水渠,多打幾眼井……”

賈放在旁邊插嘴:“萬一要是澇了,你們也可以反過來,把田裏的水抽出去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流民們紛紛面露喜色:“這位小爺說的是……”

“這麽說來,咱們以後就不用怕天災啦!”

賈放微笑着說:“這個自然,人定勝天嘛!”

可是也有人不以為然,愁眉苦臉地說:“我看也未必……我們貧苦人家,誰買得起?”

東路流民營裏人員成分混雜,有自耕農、佃農、長工,也有些小地主和富紳——北方大旱之後四處絕收,大夥兒一逃荒,誰管你以前是什麽身份。

有些還略有些家底的,此刻正在琢磨,回去哪怕賣兩塊田地,也要想辦法買兩架這樣的抽水機。也有些赤貧的在想,這麽好的器物,自己這輩子怕是也用不上。

誰知這時一直在旁觀察抽水機的四皇子艱難地開了口,道:“日後官官官官府會購購購購置這些……若有用時,你們可可可可以向官官官……”

還沒等他“官”完,王四就打斷了他的話:“小結巴,你又來了,怎麽總好像你說了這些,官府就一定會照辦似的。雖然這幾天有你在這兒張羅,衙役們對俺們确實好像有點兒照顧,可你也不能就這麽空口白牙地替官老爺許諾這個,許諾那個呀!”

賈放差點兒“嗤”地笑出聲,趕緊低頭忍住。

四皇子卻只擡擡嘴角,也不生氣。

這位四殿下扶着膝蓋站直身體,動了動酸麻的雙腳,說:“好,好了,繼續!”

流民們看到了完成的希望,一時幹活兒也有勁起來。

賈放要向四皇子打招呼:“四……”卻被對方做了個手勢,忍住了。

誰知這時遠處跑來一個穿着官服的小官兒,帶着兩個衙役,一溜小跑跑過來,邊跑邊喊:“四殿下,四殿下……”

這名官員跑到近前,見到四皇子這樣一副形容,直接撲通一聲跪下了,顫聲道:“小臣實在是沒想到,四皇子殿下竟愛民如子若此……”這官員也不管地面上是泥還是水,砰的一聲,一個響頭就磕了下去。

四皇子看了賈放一眼,那眼神竟然有些無辜,似乎在說:這不是本王的本意。

但這名官員的舉動,對于其餘流民的影響是巨大的。此刻流民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慢慢放下了手中的工具,紛紛看向四皇子這邊。

最吃驚的自然是那個王四,他好死不死,竟然還往四皇子面前邁了兩步,驚奇地伸手指着四皇子本人,顫聲問:“小……小結巴,你,你是,你竟是……”

突然有個婆娘沖上來,捂緊了王四的嘴,随手扇了他一大耳光子,罵道:“王四你個沒長眼睛的混球……”

在這凄厲的罵聲之中,周圍的流民紛紛向四皇子拜倒,大約也同時在為王四默默點蠟,覺得這家夥鐵定命不久矣了。

“……不對,老娘跟着你才是白瞎了眼。早先說要逃荒,老娘說走西邊渡黃河吧,你非要走東路,如果早去了西邊誰跟你受這麽多罪,三伢也不至于,也不至于……”

那婦人說出了流民們心中的痛。他們從東路渡河南下,在京畿一帶困守數日,才等來了官府的救濟,和流民營的修建。在這期間,東路數縣的縣城之外,京城東門外,人人都是苦苦支持,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幼子夭折、親朋離世這樣的慘事。

一時間流民營這一帶一片靜默,只聽到那婦人在大聲哭喊。

終于四皇子開了口:“諸位……你們都受苦了。”

一旦情感充沛,這四皇子的口吃症狀就大為減輕。他的聲音低沉,教周遭百姓聽來,頓時一片哭聲。

“謝四殿下體恤!”那小官兒淌眼抹淚地說,其餘流民們就也紛紛跟着喊:“謝四殿下您的體恤。”

四皇子走到王四面前,那婦人這時倒怯了,松了手,老老實實地跪在王四身旁,只是那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落個不停。

四皇子便問那王四:“折了三伢……還有其他孩子在嗎?”

王四像是在夢游一樣,迷迷瞪瞪地回答:“還有兩個,一男一女,男的十歲,女的七歲。”

四皇子點了點頭:“本王應承你,你們夫婦和這兩個孩子,一定能安然度過這次旱災。”

這回王四終于學精了,趕緊跪謝:“謝四殿下!”

他叫了那麽久的“小結巴”,腸子早就悔成了鐵青,此刻跪得筆挺筆挺的,估計想死的心早有了。但是卻聽見對方溫言問他這兩句,又應承了會照應他們全家,心裏感動,卻又想着沒了的三伢,眼淚也呼地一下冒出來,糊了滿臉,登時哭得比誰都難看。

賈放在旁看着,心想:這王四怕是往後與誰見到,都會吹噓他與四皇子相處的這一段經歷吧?

他冷眼旁觀,覺得四皇子的口吃恐怕受心理影響更大些,否則也不會總這麽,一會兒口吃一會兒又好了。

四皇子安慰了王四夫婦,又向流民們揮揮手,鼓勵他們盡快完成手上的工作,傍晚有稀粥和烙馍吃。

在這之後,四皇子向身後一伸手,登時有個面白無須的瘦弱男子遞了手巾和鞋襪過來,四皇子也不避諱旁人的眼光,自管自擦淨了腳底板,換上鞋襪,起身準備走人。正要走的時候,四皇子突然想起了賈放,揮手招呼他,待賈放過去,四皇子劈頭就問:“子放是剛到的?”

賈放猜想四皇子可能是從父親賈代善那裏知道了自己的表字,當下應了。兩人便一同往流民營遠處的縣城方向走去。

“你,你剛才說的,究竟是從何處來?”四皇子問賈放,“因何本王從未聽聞?”

“回四殿下,這抽水機乃是百工坊的能工巧匠所做。因昨日大雨,百工坊預計流民營可能需要,因此托小人帶了這機械過來,免得在此的流民受潮濕泥濘之苦。”

四皇子搖搖頭:“不是這機械,本王想問的是,你剛才說的那一段,氣……氣壓?氣為何也有壓力?”

他伸手在空中揮了揮,繼續道:“氣,無色無味無形,亦無重量,如何來的壓力?若是照你所說,氣也有壓力,本王頭上豈不是頂着很大一團氣?因何本王絲毫也不覺着?”

賈放:可不是麽?您現在頭上起碼頂着幾百百帕的大氣壓呢!

他早已想過該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登時回答:“殿下,這其實是因為氣壓無處不在,各處的氣壓相互抵消,因此人在期間,便感覺不到這種壓力。”

“這就像是在水中一樣,人在水中是感覺不到水的重量的,那是因為水壓無處不在,相互抵消,人便沒有感覺。但若是不在水中,例如擡水、挑水、提水時,那水是有重量的。”

四皇子一下子被賈放搞懵了,想了半天,覺得賈放說得有些道理,但又好像哪裏不對無法辯駁,最後終于感嘆道:“榮府子弟,果然淵博。子放……這些高論,究,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的?”

“不過是些前人的筆記和雜書。”賈放已經習慣了這種解釋。但仔細回想,大氣壓強——寫着這些內容的名稱好像叫做《初中物理》。

“雜書?敢問……此此此書何名?”四皇子是賈放遇到的第一個,刨根究底,追問他究竟看了什麽書的人。

賈放:“是一本孤本,看過之後便再找不見了,但我時時回想,覺得頗有道理。那本孤本名叫……名叫《萬物之理》。”

“《萬物之理》?”四皇子一下子揚起頭,突然說,“本王好像依稀聽說過這一本。”

賈放:……?

“若是……若是子放能再尋到這一本,本王定當借借借來一觀!”

好在四皇子問了這一句之後,就再也不多問賈放了。

兩人一路并行,四皇子便問賈放覺得這東路流民營如何。

“本王也知,比之西路……多,多有不及。但,但本王心裏,心裏急,面上又不敢,不敢露……”

賈放深吸一口氣,說實在的,他之前見過太多因為管理不善而一片混亂的工地建設案例了,多數都是因為缺乏項目管理崗,或者是管理崗人員缺乏經驗所致。

于是他先誇贊了一下東路流民營已經達成的一些目标,然後又分析了東路與西路相比情況糟糕的客觀原因,最後建議四皇子設立一個專門的項目管理崗,将流民營的各項事務具體分派到人,然後由專人負責督查進度,彙總問題,統一上報,并給出解決方案。

賈放在四皇子面前還是比較敢說話的,一來他在另外一個世界工作的時候有個助理也略有些口吃,說起話來和四皇子一模一樣,他感到非常習慣;二來,四皇子看着是個肯做實事的人,肯脫了鞋襪親自在流民營裏巡視,分派任務,因而也不像是個注重表面禮節的人。

但賈放還是斟酌了片刻,對四皇子說:“四殿下,小人有句話,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四皇子:“吐!”

賈放:好嘞,瞧這爽快的。

“四殿下身擔大任,理應總覽全局,忌太過着眼于細枝末節,就如殿下今日這樣,于流民營一地指揮衆人挖掘水渠,好固然好,但若這樣的時間花得太多了,恐怕也……”

賈放這話說得挺直接,如果他不覺得四皇子人還行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出這種話的。

果然如賈放的判斷,四皇子一點兒也不在意,點了點頭之後嘆了一口氣,說:“不做……不做實事,看不見下情啊!”

這倒是真心實意的感慨。天潢貴胄,年紀又不大,如果真的成天坐在衙門中,保不齊就真的被底下人隐瞞了哪裏。因此賈放對這個不比自己大多少的年輕人充滿了敬佩。

“再,再說……本王立志要做個實幹能臣,為今上分憂,少不得,要将這些事一件一件地學起……”

“實在是不想……做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他突然感嘆道。

“不過,不過你說得也對……本能太着眼細節,而失了全局……撿,撿了西瓜,丢丢丢了芝麻!”

四皇子還算通順地說完,轉臉盯着賈放,兩人相視一笑。賈放登時生出一些“一見如故”的感覺,好像他早就與四皇子認識了似的。

兩人就這麽結伴回到縣城中,賈代善則正好騎馬從另一縣的流民營那頭趕過來,見到四皇子納頭便拜,然後才顧得上賈放:“放兒,來啦!來,正好有個人想要見你。”

一行人來到縣衙,有個小小的身影看見了賈放,登時沖了出來,在賈放面前拜倒,口稱“恩公”。

賈放一瞅這孩子:“咦,竟然是你。”

這個孩子,正是當初他和林如海在京城中救下的那個“賣身葬母”的男孩。當日林如海和他救下了這對母子之後,指引他們向西,去了西路流民營,希望這對母子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這時他看見只有這男孩一個,登時大驚失色,問:“怎麽只有你一個人,你娘呢?”

莫不是又出了什麽意外?

那男孩登時一咧嘴,露出既開心又辛酸的笑容,說:“托恩公的福,我娘嫁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