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疑惑
很快便有急促卻沉着的腳步聲傳來, 護院在門口低聲禀告, “魏家三少爺來了。”
素羅去開了門。
魏珞闊步而入, 對牢張氏揖了揖,又朝楊妡姐妹拱拱手, 笑着提起樓下之事, “約好到西郊秦家別院打馬球, 路上趕得急了些,秦二的馬鞭挂倒了那人, 原本沒多大點事,誰知安七不當心縱馬踩了上去。”
透過那淺淡的笑,楊妡幾乎能看到他從眼底透出的寒意。
張氏卻是根本沒有察覺,驚呼道:“可傷着人沒有?”
“應是無妨,我先前看了看, 人還好着, 就怕腿會被踩斷,現下郎中正診治着……秦二跟安七都帶了随從, 他們會出面解決, 用不着我出頭。不知表嬸跟表妹怎地到這裏來了?”
張氏舒口氣,睃一眼楊妡笑道:“你五妹妹生辰, 兩人吵着出來逛鋪子。”
“啊,原來是五妹妹芳誕, ”魏珞又對楊妡拱手,“原本不知不曾預備賀禮,五妹妹切勿見怪。”說着右手一翻, 自袖袋掏出樣東西,遞給楊妡,“不敢說是賀禮,就給五妹妹當個玩意兒。”
竟然又是只大雁,情态卻與上次那只不同。
上一只是振翅欲飛,這只卻是彎了脖子回首相望,眼眸中似有無盡的眷戀與不舍。
楊妡道謝接過,視線不可避免地又落在他手上,除去上次見到的密密的薄繭外,他的大拇指套了只白玉扳指。
許是因為扳指太大,上面纏了幾圈紅線,非常的突兀。
很顯然,他不但慣于用劍,也是經常張弓射箭的。
正在打量,只聽楊姵開口問道:“表哥身上天天帶這些東西?”
“左右閑着沒事,用來打發時間,”魏珞又掏出只兔子,笑着遞給楊姵,“這個給你。”
楊姵得了兔子開心得不行,“多謝表哥,這次我肯定不會胡來。”
Advertisement
魏珞笑道:“沒事,本來就是玩的東西,只要表妹高興就成。”
笑容明顯比剛才多了些誠意,目光也溫暖許多。
楊妡敏感地察覺到,只有在面對楊姵時,魏珞才會真心實意地微笑。
上次在廟會也是!
這時,店小二端了菜肴進來,魏珞知趣地告辭:“不打擾表嬸與表妹用餐,我下樓看看什麽情況。”
因屋裏都是女子,張氏自不好挽留,便囑咐幾句,“好生看看那少年的傷,該舍銀子就舍銀子,以後你們騎馬可得當心,不說摔着自己就是撞到別人也不好。”
魏珞恭敬地應着離開。
素羅代張氏送他至門口,回來時,悄聲禀告道:“安七爺與秦二爺傷了人本想一走了之,表少爺說不過十幾、幾十兩銀子的事兒,要是走了,這附近離着六部近,圍觀者肯定有六部的人,各位又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保不齊被人參奏一本給家裏大人惹麻煩,所以他們才留下給受傷的少年請了郎中。”
“合該如此,”張氏贊同地點點頭,“窮苦人家看病療傷不容易,賠些藥錢正是應當。”說着不免想起秦夫人說過的話,說魏珞一雙眼沉靜得可怕,根本不像十五六歲少年人的眼。
在張氏看來,哪裏就這般誇張了。
雖說魏珞禮數太過周到顯得老成,可總脫不開少年習性,換成楊峻或者魏璟,怎可能随身帶着木刻小動物送給人玩兒?
側眼瞧見楊姵手裏的兔子,張氏笑着贊道:“刻得還真不錯,難得連胡子都絲毫不亂”。
楊姵應道:“對啊對啊,三表哥手真是巧,上次阿妡就說他可以在廟會擺攤賣……不知道下次再見到他,會不會帶幾樣新的,其實我最喜歡小貓和小狗。”
楊妡擡手點一下她的腦門,“你這就叫得隴望蜀,得寸進尺。”
楊姵捂着腦袋嚷疼,又想伸手還擊。
張氏豎起手指“噓”一聲,低笑着喝止:“行了,都安生用飯,讓外頭人聽見了笑話。”
天興居的飯菜偏重揚州口味,有點甜。
張氏跟楊姵吃着還好,楊妡卻不太喜歡,她更喜歡魯菜,鹹鮮味足。但吃慣了府裏廚子做的京都口味的菜,換個新鮮菜式也還不錯。
楊妡靜默無聲地品嘗着菜肴,腦袋裏亂哄哄的全是魏珞厭憎疏離的眼神,可那天她從萃芳園衣冠不整地逃出來,他看着自己,雖說是冷漠,卻明明還有一絲絲的關心與憐惜。
想起自己前世活了二十五年,又是在迎來送往的歡場謀生活,三教九流各型各色,什麽樣的人沒見過,卻竟連個十五六歲少年的眼神都看不透識不清。
不由自嘲地嘆了口氣。
正思量着,門外傳來紛亂吵雜的腳步聲,店小二高聲道:“前面雅七空着,正适合諸位吃酒。”
是旁邊的雅間來了客人,客人似乎還不少,椅子響了好一陣才歸于安靜。
沒多時又傳來嬉笑聲,“咱幾個都舍下銀子,卻唯獨薛兄消受了美人恩,待會定要多喝幾杯,慶賀薛兄小登科。”
緊接着有人回答,“一定一定,幸得諸位承讓,教我占了先機,慚愧慚愧!”
話語裏,帶着不屬于京都口音的腔調,赫然就是薛夢梧!
楊妡不由豎起了耳朵。
先前說話那人道:“咦——話不可如此說,我是絕對沒有謙讓的,只可惜人才不如薛兄風流倜傥,未能得償所願。薛兄既已嘗過滋味,可願給諸位說說是如何采到頭一抹紅?”
楊妡心頭一跳,正要細聽。
張氏已紅漲着臉低聲道:“別吃了,趕緊走。”
楊妡馬上放下筷子,楊姵正吃着,渾不知發生了何事,疑惑地問:“嬸娘,怎麽了?”
張氏拍拍她肩頭,“突然想起家裏有件急事,你喜歡哪樣菜吩咐小二包起來帶回去,或者以後得空再來吃。”
楊姵雖不解,卻極識趣,笑道:“那太好了,下次還跟着嬸娘出來。”
隔壁好像也聽到了這邊的聲音,猜出是女客,聲音越發肆無忌憚,“說出來讓哥兒幾個都過過瘾,這剛開的花骨朵到底是怎樣鮮嫩怎樣可口?”
這會兒先前沒明白的丫鬟都隐約知道了什麽,個個紅着臉不說話,動作極快地伺候楊姵與楊妡戴上了帷帽。
走出天興居,楊妡發現适才聚集圍觀的一群人早已散去,唯路面仍有斑駁血跡彰示着曾經發生過沖撞。
楊妡心裏一動,揚手喚護院過來:“被踩傷的那人怎麽樣了,可嚴重?魏家三少爺幾時走的?”
護院“啧啧”嘆道:“那人真是命大,不但五髒六腑沒事,腿也好好的,就是摔傷了皮肉,少不得吃點苦頭。秦二爺賞了銀子,母子倆謝天謝地地走了……魏三爺跟那些人一道往西邊去了。”
楊妡點點頭扶着紅蓮的手上了馬車。
楊姵聽到她跟護院的對話,笑着打趣,“我以為你又得給人施舍銀子。”
楊妡斜她一眼,“我是想給,可也得找得着人……不過也論不到我給,三表哥不是在嘛,還有那幾個闖禍的,哪個手頭沒銀子?”
兩人低聲說笑幾句,因見張氏正襟危坐面色不虞,互相對視一眼,知趣地閉口不言。
時過正午,雙榆胡同已開始熱鬧起來,隔着車簾能聽到沿街傳來或嬌媚或甜膩的嬉笑聲,又有揚琴伴着洞簫奏出纏綿婉轉的曲子,好幾次楊妡差點按捺不住想聊開簾子看,又生生忍住了。
回到二房院,張氏打發走下人,立刻沉下臉:“以後再不許去那種地方,以前的事兒也不許再提,都什麽不幹不淨不三不四的東西?過去的把它忘了,你就是堂堂正正的文定伯府姑娘,生在楊府長在楊府的楊五姑娘!”
一句話如醍醐灌頂,楊妡立刻醒悟到自己的錯處。
這幾個月,她始終糾纏于前世,糾纏于杏花樓薛夢梧,豈不知,過去的寧馨已經死了,與寧馨相關的恩怨情仇也已經了斷。
眼下她是楊妡,要過得是楊妡的日子,跟杏花樓與薛夢梧完全不相幹的日子。
未來會怎樣,她不知,張氏也不知,要靠她自己用心一步步地走下去。
想到此處,楊妡“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恭順地應道:“女兒明白!”
張氏見她這般乖巧,先前準備勸服她的一席話盡都咽了回去,溫聲道:“我知你聰明,就不多啰嗦了,以後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先仔細想清楚再去行……快起來吧,仔細地上涼。”
楊妡起身,親自服侍張氏換過衣裳,散了發髻,才回晴空閣。
對着鏡子梳頭時,楊妡想起魏珞送的大雁,便将先前那只也尋出來,擺在一處。
冷不防發現,這兩只看着似乎是一對兒的。
先前那只明顯高大健壯,脖子也長一些,像是公雁,今天得的那只則更嬌小,該是母雁。兩只靠在一起,公雁撲扇着翅膀不是想飛,竟是歡喜雀躍,而母雁彎了脖子則是嬌羞。
都是崖柏的木料,而楊姵那只兔子是核桃木刻的。核桃木遠不如崖柏珍貴,且沒有那種獨有的清香。
平白無故地,魏珞送她一對大雁做什麽?
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
楊妡無心深究,不管怎樣,她實在不想嫁到魏家去,單想想魏劍嘯那個無恥之徒就夠惡心了,還有個明顯不喜自己的毛氏,還有魏璟……現下他分明還是個溫文爾雅的清俊少年,聽張氏說連房內人都不曾有過,又怎地變成那般暴虐?
楊妡百思不得其解,搖搖頭将兩只大雁盡都收在盒子裏。
接下來幾日,楊妡不再胡思亂想,每天只循規蹈矩地往松鶴院請安、跟着吳慶家的學針線,再就與楊姵一處練字,做做膏脂,夜飯仍是到二房院去吃,卻連着好幾日不見楊遠橋。
天啓帝登基剛兩年,百廢待興人才稀缺,故而連開兩屆恩科。春天會試高中的進士經過半年多的培訓磨煉已有幾人顯出肱骨之相。
每年的冬月與臘月是考政論績選派官員之時,而九月開始楊遠橋就要忙着調查各處需升貶或者調任的官員,又得舉薦合适人選,故而十天倒有六七日留宿衙門不得歸家。
楊妡與張氏樂得清閑,趁機商定了送給魏氏的生辰賀禮以及送給楊娥的及笄禮。
給魏氏的是額帕,楊妡選中墨綠色素錦料子,裏面襯上細棉布,外面用銀線繡一圈寶相花,再請銀鋪的匠人鑲上幾塊貓眼石。
給楊娥的則是一對嵌綠松石的赤金小簪,花樣也是楊妡畫出來的。
這幾天,楊妡就按照吳慶家的指點,專心地練習繡寶相花。等她終于把額帕繡好,已是八天之後,恰好楊遠橋休沐便主動提出将額帕送到銀樓。
楊妡見楊遠橋與張氏均都穿了出門衣裳,情知兩人要一道去,便識趣地沒有要求跟着,而是到了楊姵所在的晴照閣。
楊姵也在準備壽禮,她是要送六十六本《金剛經》,這會兒正聚精會神地抄寫。
給長輩送禮講究個“誠”字,楊妡不便代她抄經,就在旁邊研墨。
及至抄完一頁,楊姵放下筆,揉着手腕道:“累得我手疼,腦仁也疼……剛才那頁差點就寫成了,誰知打個噴嚏手一抖,前面的工夫都白費了。”将手伸到楊妡面前,“今天用的是桂花香脂,有股甜香,但不如素馨花的香。”
她膚色發黃,手型卻極好,十指尖尖,關節處一排小肉渦,這樣的手預示着人有福氣。
楊妡笑着捏一把,“瞧你這雙小豬蹄子。”
兩人笑鬧一陣,便往花園裏玩兒,剛進九月,草木枝葉就開始衰敗,這時節樹葉大都黃了,風一吹,呼啦啦往下落,遠遠望去竟有幾分凄涼之意。
楊姵嘟囔道:“先蔡星竹還說請我們去她家賞菊,到現在也沒下帖子來。她家養了上百盆菊花,開起來不知有多好看,真是說話不算話。”
楊妡笑道:“你想去就去呗,幹嘛非得等人家請你?”
“哎呀你這腦子什麽時候才能好?”楊姵白她一眼,“要是孟家也就罷了,蔡家都敗落得不行偏偏還死撐一副空架子,倉促上門她家拿不出東西招待,回頭咱們一走,她指定得挨罵。”
唉,天下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
楊妡長嘆口氣,“那就算了,等什麽時候她家預備好了再說。”
兩人正說着話,忽見紅芙提着裙子匆匆自花園另一頭過來,許是走得急,氣息也有幾分不勻,呼哧呼哧地道:“繞了一圈可尋到姑娘了,老爺回府這會兒正在晴空閣等姑娘。”
“咦?”楊妡奇道,“老爺說可有什麽事兒,太太也一道沒有?”楊遠橋極少往晴空閣去,楊妡所能記起的就只有她夢魇那次。
紅芙搖頭,“就是老爺一人。”
楊姵道:“不管什麽事情,回去看看就是了。”拉起楊妡的手大步往回走。
楊妡氣喘籲籲地回到晴空閣,剛進門就看到青菱青藕在廊下站着。
青菱低聲道:“老爺看着面色不太好,也不讓人伺候。”急走兩步打起簾子。
楊妡進門,果見楊遠橋坐在太師椅上,手裏捧一盅茶,神情凝肅,不知道在想什麽。
楊妡吸口氣,故意揚起聲音,歡喜地上前,“爹爹回來了,給我帶了什麽好東西?”
楊遠橋展臂将她攬至身前,低頭細細打量着她的眉眼,半晌不曾出聲。
楊妡的心猛地慌了。
楊遠橋到底是什麽意思,為何這般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