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猜忌,懷疑,詫異,蔑視……
這樣的視線落在魏桐身上,魏桐卻沒有任何感覺。今日康熙叫他來此是為何何事,他心裏雖然有疑慮,但卻完全不擔心,總歸不會害他。
“鳳之,之前你曾經同朕商讨過關于軍中士兵思鄉之事,朕已經同幾位大人商讨過,他們想要直接同你商讨,朕便把你叫過來了。”康熙溫言地給魏桐解釋,魏桐才知道是為了何事。他拱手說道:“卑職知曉。”
“魏桐,此事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你又如何能保證,這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纰漏?”康熙的話音剛落,索額圖便已經開口問道,前段時間他剛被皇上責罰過,沒想到今日又是這個魏桐。
魏桐說道:“大人,此事本就是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情緒,如靠近內地之處的士兵自然在休整之時可以拜托他人,但是在邊疆塞北之處的軍人卻十年不得一見,因而才萌發了這樣的想法。魏氏本身便是遍布各處的米鋪,更有其他的店鋪,如果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由專人為戰士們寫好書信,并由收集挑揀出來,由米鋪每次運糧時随着各地的車隊到達各處分散出去,也可節省許多人力物力。”雖然魏桐并沒有正面回答索額圖的問題,但是在話語中也基本說了自己的想法。
有人沉吟,有人思索,更有人出言問道:“魏桐,魏氏本來便是皇上派你負責,可是現在民間卻從未有人知曉此事,更沒有皇家的威名,此事又是何解?”
“官不與民争利本來便是朝廷律法,卑職最開始也并不是官員,因而也沒什麽不妥之處。而市場本來便有自己的流動規律,朝廷更應該做的是站在監督的立場上去負責,打壓高價,扶持低價,穩定價格,讓民衆信服。因此魏氏是官家,這件事情并不是很必要讓人知曉。”
“哼,我看你是打算籠絡民心罷了。”戶部尚書伊桑阿出言諷刺,他從一開始便不喜魏桐,朝堂上多次斥責其狼子野心,即便是現在,心裏的想法也沒有改變。
“這是朕的意見,有何不妥?”就在魏桐要回答之時,康熙冷哼一聲,毫不掩飾自己對魏桐的維護之情。
“臣等不敢。”康熙動怒,自然無人敢說些什麽,齊齊躬身告罪。
他站起身來,氣勢壓迫之下,無人敢有什麽動作。康熙銳利雙眼看着階下衆人,語氣冷凝,“朕要你們過來,是為了商讨要事,要只是為了胡攪蠻纏,那就給朕滾回去!”
被康熙的語言威懾,再沒有針對魏氏的言論,老老實實都聚焦在軍信這件事情上。
“既然如此,那又如何保證軍中機密不會被洩露出去,雖然魏侍衛是一片好心,可若是出了事情,那可是大大的不妥了。”
“因而才會命專人負責撰寫書信,在寫信的時候自然規避了這些風險。撰寫書信的人是由朝廷培養,已經考慮到忠心的問題。”
“忠心?你難道能夠保證一個人能夠永遠都是忠心耿耿的?”
“那大人又是如何保證自己的忠心耿耿?”
“你!!!!”
“運送的隊伍又如何解決?軍信本來不同一般,若只是靠着所謂米鋪的隊伍,如何能夠保證安全?”
“魏氏米鋪每一個車隊都至少有三位以上的一等高手在護衛,除此之外更有二三十個随同護衛,只要不是故意探知了路線,即便是山賊也無礙。”言下之意,自然是清楚的。
短短半個時辰之內,魏桐同在場的衆人争辯了多回,而除了剛剛的幹預之外,康熙便再也沒有開口,只是嘴角含笑看着場下的局面,等到魏桐把人辯駁到無話可說的時候,他才慢悠悠地開口,“那麽,愛卿們可還有什麽異議?”
“臣沒有異議。”首先開口的人是兵部尚書折爾肯,他雖然上任的時間不長,但是他畢竟是名義上負責軍事的人,他先開口,在某些人眼裏便已經是大勢已去。折爾肯原本也是抨擊魏桐的人之一,只不過就事論事,這件事情上他的确看到了好處,既然如此,他沒有阻止的理由。
“臣等附議。”餘下接二連三的話語,已經表明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之後的後續事情,由魏桐跟兵部聯系,戶部撥銀子。餘下事情之後再談,除了魏桐,都退下去吧。”
“遵旨——”
折爾肯同明珠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在他身後,門被緩緩地關上的瞬間,他們聽到了康熙溫和的聲音,“站了許久累了吧,還不快點坐下。”這般體貼溫和的樣子,宛若不是他們熟悉的帝皇。
“咔噠”一聲,門關上了。兩人對視一眼,心裏沉重,他們之前似乎真的是走錯了一步棋,皇上對魏桐此人是如此重視厚愛,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該在這個時候出手。
魏桐在人離開之後,無奈地看着康熙,“你原本可以先跟我說一聲,我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過來,言語激烈之下都不知道得罪多少個人了。”康熙讓人坐下,呵呵直笑,“若是提前告訴了你,今日我可就見不到鳳之如此鋒芒畢露的模樣了。”
“人總是自己揣着着自己的心思,如果不能盡數說服這些朝廷重臣,就算是在實施的時候也會遇到難事。”更何況,就算明面上說服了,誰又知道他們內心是如何想的。魏桐的擔憂康熙也知道,他輕聲說道:“世事皆是如此,就算他們不允又如何。看到好處的無不是想強插一手,我可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魏桐驚覺康熙的話語中的狠戾,但下刻又覺得理所應當。康熙從不是濫殺之人,也不是殘忍暴君,那麽一個帝王的威懾又有什麽可以置喙的地方?從最開始認識康熙的時候,他便已經是這樣的人了。
康熙察覺到了魏桐那下意思的反應,眼眸也随着他的動作閃動了兩下,語氣又輕柔了三分,“你怕我?”驟然聽到這三個字,魏桐先是不解,而後有些詫異,在察覺到康熙柔和話語下暗藏的波濤,啞然失笑。他沒有回答康熙的話,反而是說了一句,“玄烨,最開始的時候,你所謂的放我出宮,說讓我不要再出現,其實根本就已經打算好了吧。”真是沒有一句真話……打從一開始就已經構想好了。
“當然。”康熙輕笑一聲,附在魏桐耳邊說道,那笑聲一下子溜到了魏桐的耳朵裏頭,溫柔地打滾。
魏桐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思,作為一個從來沒有跟男人談過戀愛的人,能夠承認他有那麽點喜歡康熙已經是他的極限。當康熙每一次的舉動,都在輕柔地推着他又往前一步的時候,仿佛有竊竊私語在耳邊喃喃:不用擔心。而他只能夠慶幸,曾經的意識一直在緊緊拉着他的理智,繃緊着每一根松緩的神經。
他知道康熙想要什麽樣的答案,但是……
“我沒有怕過你。”
但是最後魏桐只能夠給出這樣的回應。他深刻地記得歷史,記得太子,記得雍正,記得九子奪嫡,記得後宮風雲……無不是在跟他訴說着一代帝王的歷史,無不是在告誡着他不要跨出這一步。真的陷入漩渦的時候,哪裏有什麽時間糾結自己是不是優柔寡斷。
康熙看着魏桐的每一分每一寸的動搖,又看着他最後把所有的都封鎖,化作那個冷靜自持的鳳之。
這就是魏桐,他低聲嘆息之後,拍拍魏桐的肩膀站起身來,“明面上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軍信的事情也已經定下。我記得陳肅已經快要進京了,不要什麽事情都一個人擔着,如果真的出了什麽事情,記得跟我說。”軍信的事情本來就只是一個嘗試,在嘗試中遇到什麽問題都是有可能,康熙可不希望魏桐一力承當。
壓力驟然離去,魏桐還有些茫然,下意識便回答:“我知道。”康熙今日本便是為了給魏桐造勢,讓人知曉魏桐本身的能力,更讓人看到了皇帝的恩寵。繞這麽一大個圈子,便是為了之後魏桐在朝廷上更容易立足。魏桐無權無勢,如果按着之前的路線走,不知道還會遭遇到多少的謀算。
在魏桐離開之後,康熙背着手看着夕陽揮灑下的金芒,心裏卻一直在回想着剛才魏桐那少有失措的模樣。許久之後低笑出聲,笑聲中的肆意快活讓梁九功心中存疑,卻完全不敢出聲。
鳳之啊鳳之,即使百般拒絕,可那樣的動搖卻讓康熙更加移不開眼睛。十幾年了,即使面對鳌拜也沒有如此耐心的康熙,已經等了十幾年了。看到曙光的時候,又怎能不開懷,不欣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