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拔舌

在将軍府一片和諧的同時,京都的大街小巷卻是突然傳起了一首童謠。

十幾個孩子在街上奔跑着,嘴裏還不住的唱着:最會說話羅素素,嫁了尚書做夫人,直言皇後是主宰,大夏事事歸她管!

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人聽得毛骨悚然。

街頭巷尾永遠都是流言傳得最快的地方,如此一首童謠,霎時間就傳遍京都,大人小孩兒都會唱。還有好些人将這童謠編成一個個的故事,說得繪聲繪色,就差沒将幕府中發生的事情親自出來演一遍了。

京都街上住着大大小小的官員,如此流言自是傳到了他們的耳朵裏。然,這中間卻是不包括柳知亦的府上。

此刻的柳府一片安然,柳知亦與羅素素也算得上是琴瑟和鳴,柳府中下人對此事也是半點未覺。

待到次日金銮殿上,李起光将此事上奏給皇帝,柳知亦這才驚覺。

“啪!”

皇帝一臉怒容,将奏折扔到了柳知亦的面前。

“柳愛卿,看看你娶的好夫人!”

柳知亦不解,撿起奏折一目十行。看着那奏折,柳知亦雙手發抖,嘴唇也是不自覺打顫。

猛地跪在地上,柳知亦哭訴:“皇上,這都是誣陷,誣陷啊!就是給素素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如此胡說八道!這定是有人對微臣懷恨在心,所以才陷害微臣!皇上,微臣一心為了大夏,其忠心天地可鑒,還請皇上明鑒啊!”

聞言,皇帝冷笑一聲:“好你個柳知亦,若說這奏折是假的,難道京都街上傳唱的童謠也是假的嗎?還是你将朕當做傻子騙,說那些小孩兒都是被人買通了,就為陷害你?朕倒是不知,你的夫人這般會說,連朕的大夏江山,都是不放在眼裏!”

柳知亦瞪大了眼睛,惶恐不安:“皇上,微臣願望啊!微臣之妻不過是百姓之軀,出身貧寒,大字都不識幾個,又怎會冒犯天顏,說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話來!”

“以你的意思,那京都的百姓都是瞎了眼,以訛傳訛,只為誣陷你咯?”皇帝神色陰晴不定,那眸中的不屑是那般的明顯。

到了此時,柳知亦已然明白皇帝是信了那流言,打定主意要怪罪于他。就像之前不明不白就将上官鎮宇停職一樣,同樣的事情終究還是落在了他柳知亦的身上。

Advertisement

柳知亦那灰敗的眼神落在衆人眼裏就如同認罪一般,張成皺着眉頭,饒是他有心為柳知亦開脫,但皇帝一向知曉他們是一起的,一旦張成開了口,說不準此事就會扯到他的身上。

權衡之下,張成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衆人沉默的時候,上官鎮宇卻是突然站出來了。

“皇上,臣有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看見上官鎮宇,皇帝的臉色才算是好了一些。到底是皇帝信任的人,就算之前皇帝同樣因信任而懲罰了上官鎮宇,但皇帝不得不承認,在他的心裏,上官鎮宇是值得信任的。不然,當初就不會只是停職一月了。

“上官愛卿盡管說。”

聞言,上官鎮宇看了柳知亦一眼,柳知亦頓時知道自己算是完了。他之前那般對待上官鎮宇,此時上官鎮宇站出來,必定是給他要命的一刀!

思及此,柳知亦一雙渾濁的眼看向張成,卻見張成面無表情,絲毫看不出他的想法。而賢王亦是站在一邊,觀看着事态的發展,并無說話的意思。

這一刻,柳知亦心裏生出了些些對二人的埋怨。他們本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可到了生死關頭,棄車保帥這樣的事情,總是屢見不鮮。

無論柳知亦此刻怎麽想,都是沒人知道。

“回禀皇上,按照柳尚書所說,柳夫人乃是市井出身,未曾學過四書五經,更是連字都不識。如此,柳夫人不知這大夏禮法也是情有可原,說出那樣的話想來也是一時沖動。柳尚書是朝中的老人了,只有柳夫人這一個妻子,微臣鬥膽,懇請皇上從輕發落!”

此話一出,衆人皆是嘩然,柳知亦不敢置信的看着上官鎮宇,似是沒想到上官鎮宇會為他說話。

那邊張成與賢王在一瞬間的怔愣之後,卻是反應了過來。上官鎮宇雖是看上去句句為了柳知亦,可在不知不覺當中将羅素素的罪定得死死的!且,上官鎮宇還悄無聲息的給柳知亦挖了一個坑。

羅素素是怎麽來的,朝中知道的人不少,當時還有不少人以此為談資,增添飯後笑料。那時皇帝本就對其不滿,只是當時柳知亦剛好為朝廷破獲了一樁大案,索性這件事也沒牽扯到什麽人命,皇帝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或許,皇帝其實将這件事當成了一個把柄,當時不說,就等到柳知亦不受控制的時候,以此事為由,廢除柳知亦。

這種事情,在大夏現任皇帝身上,也不足為奇。

故而,上官鎮宇現在說出這樣的話來,便是勾起了皇帝當時的不滿。同時,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果不其然,皇帝在聽到上官鎮宇的話之後,絲毫沒有懷疑上官鎮宇的用意,只是那臉色卻是比之前更為難看。

“百姓不識字,不知大夏律法,如此就可以肆意妄為,不将朕放在眼裏了嗎?上官愛卿,你一向沉穩聰慧,想不到也會犯如此糊塗!”

此話看上去是在斥責上官鎮宇,實際上皇帝一句句都是說給柳知亦聽的,也是說給金銮殿上的朝臣聽。與此同時,皇帝心裏對上官鎮宇的戒備也是少了許多,腦中驀地冒出了一個上官鎮宇已經老了,心思大不如以前,脾性也愈發溫和的念頭。

有了這個念頭,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皇帝都沒有再刻意的對上官鎮宇發難。

銳利的雙眼掃過殿上衆人,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賢王的身上。

柳知亦官至尚書,若是出了什麽事,于他而言也是一件壞事。如此,賢王便打算将此事盡數推到羅素素身上,将柳知亦摘出來。

然,皇帝卻是不給他這個機會。

“傳朕旨意,柳知亦之妻以下犯上、冒犯國威,關入大牢,擇日問斬!禮部尚書柳知亦行為不端,廢去尚書職位,但念在其對大夏有功,貶為詹事府主簿。另,羅素素口出狂言,舌頭也就不必要了!退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