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菟裘鸠從宮裏出來的時候,他身上就多了一個頭銜:侍郎。

之所以說是頭銜主要是因為侍郎并不是真正的官職,跟後世不同,如今帶有郎字的頭銜大部分都是待選之官。

即将出仕的那些王公貴族的子弟在出仕之前大部分會給個侍郎頭銜,然後被安排到各個官員手下打下手去學習怎麽做事情。

在沒有科舉的年代,這是重要的出仕途徑。

其實菟裘鸠獻上了那麽多東西,如果真的效果拔群,給他一個官職都是夠格的。

可惜無論是農具還是反曲弓一類的,這些都需要時間去驗證,就如同當初菟裘閱“發現”推測身長法之後,當時只是獎勵了一些金錢。

等到後來發現這個辦法的确有用,破了很多案之後又重新給他授爵一樣。

菟裘鸠這個侍郎基本上就是個過渡,等那些東西的功效真正顯現出來之後才好給他論功行賞。

更何況,侍郎跟侍郎又不一樣,有的被選中為侍郎之後還會扔到基層去,而菟裘鸠則是秦王破例特地讓他跟随自己,名稱上是侍郎,實際上是扈從。

能夠跟随大王身邊的少年郎很少,這樣的人但凡出仕最少也是個縣令。

用後世的眼光看縣令似乎不是什麽高官,但秦國是郡縣制,縣就相當于後世的市,下面的亭、裏之類的才相當于後世的區縣和鄉鎮。

所以跟在秦王身邊,等出仕的時候至少也是個市長級別,說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菟裘鸠回到家裏跟父母一說,菟裘閱和樊氏也都茫然了。

菟裘閱頓時覺得十分棘手。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官宦子弟長大之後,父親會一點一點教授對方自己的為官心得。

兒子剛出仕的時候級別肯定是比父親低的,而父親也是從那個階層走過來,所以這些心得都是非常有用的經驗。

Advertisement

然而現在菟裘閱的經驗完全用不上,他連上殿議政的資格都沒有,上哪兒去找經驗啊。

沉默半晌,他也只能幹巴巴說道:“跟在大王身邊一定要謹言慎行,不懂不會的就多問問李家大郎,你的同僚都是貴族子弟,交往之時小心一些,不必太過防備也不要太過信任。”

說完菟裘閱也沒什麽可說的了,他說的這些都是很空的經驗,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重點是該怎麽做。

可惜菟裘閱也不知道,他接觸到的人還沒有那麽高的層次。

菟裘鸠聽到菟裘閱提到李由,想了想覺得對方應該很有經驗,當年李由也是自中郎出仕。

中郎跟侍郎的不同在于中郎更偏向武将,而侍郎更偏向文職。

當然在秦國是沒有絕對文職的,文武的分界線也沒那麽明顯,畢竟是全民皆兵的國家,看上去是文職人員的官員帶兵打仗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菟裘鸠轉頭就去找了李由,李由一見到他就攬着他肩膀拍了拍說道:“好阿弟,我正要去謝你呢。”

菟裘鸠有些詫異地看着他:“謝我做什麽?”

李由咧嘴笑了笑說道:“被大王召見之後,我便被任命為衛尉署右中侯,可不得謝你?”

菟裘鸠一時有些沒理解,其實到現在秦國的官制他也沒搞太明白。

後世很多歷史記載之中都只是記載了一個大致的官僚體系,各個部門下面有什麽官職記載的并不是很清楚。

不過,衛尉署主要就是負責宮中守衛和京師安定的,算是武官序列。

看李由這高興的樣子,應當是升官。

于是他也笑着說道:“恭喜。”

李由雙眼冒光說道:“王、羌二位将軍如今尚未班師回朝,聽聞是陛下打算讓他們繼續攻打燕國,若再有戰事,我說不定還能跟随大軍一同出征。”

菟裘鸠對于要攻打燕國這件事情并不意外,只是小心問道:“這個……是能随便說的嗎?”

這夯貨別一激動把朝廷機密都給洩露了啊,到時候李由要倒黴,他這個聽到機密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他剛成為侍郎還沒正式上班,別回頭他還沒上班就先被治罪了!

李由大大咧咧說道:“放心,此事許多人都已知曉,更何況你馬上要随侍大王左右,早晚都會知道。”

菟裘鸠提醒說道:“此事我不會外傳,你也別見人就說。”

只要他們兩個不說,那就沒人知道李由說過,他聽過!

至于直指會不會探查到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反正只要不傳開,想必嬴政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總不能因為這件事情把兩個女婿都下獄吧?

李由笑着說道:“難怪阿父要認你為義子,你這份謹慎跟阿父倒是像。”

他就經常被李斯罵不夠小心謹慎,這些年他改了一些,但也沒完全改過來。

菟裘鸠心說跟在大王身邊不夠小心謹慎怕不是嫌自己死得晚哦。

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跟在嬴政身邊是一步登天,但同樣也能一步入地獄,說不定哪件事情做錯小命可就沒了。

菟裘鸠心裏想着這些嘴上卻說道:“我初出茅廬什麽都不懂,可不是要小心謹慎一些。”

李由點點頭問道:“忘記問你,你來尋我何事?”

菟裘鸠說道:“就是想問問你侍郎都要做什麽,還有我的同僚都有誰?我什麽都不懂,擔心會出醜。”

李由自然是知道菟裘鸠的情況,想了想便說道:“你來,我跟你細說,其實做大王的扈從并不難,大王并不會輕易為難人,唯一難得就是你那些同僚。”

李由一邊說着一邊給他念叨了一遍,基本上除了他,剩下的人都是高官之子。

菟裘鸠聽着就有些皺眉,這些人大多都在十八歲到二十歲左右,因為這個年紀剛好出學室,也就是說這些人平均比菟裘鸠大三到五歲左右。

根據三歲一代溝的定律,菟裘鸠跟這些人還真未必有共同語言。

尤其是這些人大多自小都相識,長大了又在一個學室學習,畢業又是同僚,互相知根知底,菟裘鸠作為一個空降外來戶,想要在裏面站穩腳跟也的确是不容易。

尤其是就算做了侍郎,有幸在宮中任職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随侍大王左右,誰都想跟着大王,結果他們沒去成,菟裘鸠反而被選上,必然會有人心生不服。

感覺對于他而言最難的大概就是處理這些同僚間的關系。

李由雖然直爽,但也不傻,十分明白菟裘鸠到底在擔心什麽,不由得安慰他說道:“你也不必擔心,那些人就算熟識也不是抱成一團的。”

菟裘鸠轉頭看向他問道:“什麽意思?”

李由拉着他開始八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些名門子弟各家有各家的立場,有些只是單純的陣營不同,有些則是敵對陣營,他們對菟裘鸠最多因為陌生而不親近,可這些人彼此之間那才是針鋒相對。

菟裘鸠一聽也對,政見不合或者是彼此之間因為政鬥而有仇的家族多了去了,那些人彼此之間的仇恨可比他一個空降大得多。

菟裘鸠也沒再問太多,只是又關心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環境。

留在宮中成為扈從的侍郎有近三百人,其中一部分是負責出行跟随,還有一部分是日常跟随,而能夠跟在大王身邊的人是每天輪換的,除非大王特別欣賞一個人,讓對方時常随侍。

而大王不出行也沒有随侍任務的侍郎都做什麽呢?

答曰:訓練。

訓練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騎術、射箭和劍術。

李由本來是擔心菟裘鸠聽到複雜的同僚關系會害怕,所以轉移話題說一說日常情況,讓菟裘鸠放松一下。

結果沒想到菟裘鸠聽同僚八卦的時候面色如常,再聽到日常訓練之時則是面如土色。

他也不是粗心之人,察覺到菟裘鸠的心情不好之後他就越說越慢,打量了一下對方的小體格,再想想那些訓練,隐隐覺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麽。

他不由得安慰說道:“不必太過擔心,那些訓練都不十分嚴苛。”

好歹也都是貴族子弟,宮中教官訓練也不敢下狠手,萬一真的傷了哪個或者出點什麽事兒,他們也沒辦法跟人家家裏交代啊。

菟裘鸠眼前一亮不由得問道:“真的?”

李由點頭說道:“對。”他又提醒了一句,“雖然不嚴苛,但你也不要掉以輕心,你為侍郎肩負護衛之責,總要有保護大王之能才行。”

菟裘鸠聽着李由說這些忍不住有些絕望:就他和嬴政站在一起那個身高差體型差,誰保護誰啊?更何況武力值差距也不好,大王可是百發百中,讓他來保護大王,大王心裏能有安全感嗎?

作者有話要說:

菟裘鸠:感覺我在這個全民皆武的國家是真的有點混不下去了。兔兔呆滞癱坐.jpg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