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這陣子臉都被扇腫的皇後,只能咬着牙一臉恭敬的目送乾元帝離開,等看不見乾元帝的身影了,她才一甩衣袖的回了寝殿。
一邊重新淨手帶上圍裙和面,皇後一邊在心裏不停咒罵乾元帝:
呸,什麽玩意!
真當老娘離了你就活不了?
世家貴女出身的皇後,也有自己的減壓消氣的方式。旁的娘娘或是摔個東西,撕個手帕子,或是打罵侍人,念個佛經,撿個佛豆,在五花八門的方法裏,咱們這位皇後則是每次生氣的時候都會親自動手和面,然後給自己做一碗刀削面。
将一肚子的火氣以及不能發洩言說出來的心情和委屈都揉進面裏,将那面揉得極有彈性後,再配上鋒利的刀片,一片一片的削到滾水裏,熱氣熏騰中,就仿佛是在削那個讓她委受屈的男人……
回過神來不□□消了,還沒糟蹋東西,一大碗勁道酸爽香辣的刀削面入了腹,立時就與這人世間通通和解了。
男人嘛,再渣也不過是個消遣的玩意~
在皇後将那一肚子被乾元帝整出來的火氣都揉進面裏時,當事人正坐在甄貴妃的寝宮裏品茗說笑。
不是正妻,也不需要太端着,什麽時候正位中宮了再端起賢惠端莊的範兒也不晚。因此從來都看得極為明白的甄貴妃此時就只一心的奉承迎和乾元帝的喜好,那是怎麽能将人哄得心花怒放怎麽來。
乾元帝原本還有些煩悶的心情,也在甄貴妃的溫柔小意下消散得一幹二淨了,是夜雖然沒有讓甄貴妃侍寝卻仍是歇在了甄貴妃的這裏。
早就知道身邊的男人在那事上只能唬弄唬弄沒啥經驗的小姑娘,所以甄貴妃也不覺得可惜,側身躺在乾元帝身邊,腦子裏想的都是榮國府送進宮的那個賈元春。
出身可以,模樣也不錯,除了人蠢點外,沒別的大毛病了。
不過...蠢點更好。
不管怎麽說,甄家沒有年紀合适的姑娘,暫時擡舉一下賈元春也未為不可。只是她得小心提防被這蠢丫頭反咬一口。
……
Advertisement
京中,六王爺府。
王妃氣急敗壞的摔了杯盞,六王爺扭頭看了一眼臉都扭曲變形的王妃,眼底飛快閃過一抹懼意。
這娘們又生氣了!
看一眼又露了怯的男人,王妃仰頭看房頂,眨了幾下眼睛後又猛的低下頭,“都是死人嗎?房頂都結蜘蛛網了,你們看不見嗎?”
寶靈抽了一下嘴角,接道:“這蜘蛛忒的不要體面,奴婢趕了不知多少回,卻總是得了縫就要往裏鑽,死皮賴臉的叫人厭煩。王妃息怒,趕明兒奴婢就一棒子打死她,一勞永逸。”
瞪了寶靈一眼,王妃才看向跪在地上的婦人,“回去跟你們太太說,王府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進的。想要做繼王妃,也得等我死了再說。至于那什麽表姑娘能不能挪動,吹不吹得了風...本王妃可管不着。”
說完就讓人送客了。
今日是六王妃的生辰,因義忠親王的事才過去沒多久,所以他們這邊也沒大操辦,只請了幾個妯娌和往日相熟的女眷入府小聚。不想六王妃的繼母卻打着這個旗號送了她娘家侄女過來。美其名曰的說是她一時不得空,便叫這個侄女替她給王妃祝個壽。
這種場合也不可能将人攆出去,只得先叫那姑娘入府吃壽席,不想那姑娘也是個本事的,竟然趁着人多不備溜到了不該去地方。
就在要撲到六王爺的時候,被王妃身邊的貼身侍女寶靈一把撲到了湖裏。
寶靈那丫頭也是個機靈的,一邊說她會水能救人,一邊說男女有別請王爺移步他處……
人是寶靈薅着頭皮拽上岸的,上來了就‘病倒’了。
強忍着氣吃了壽席,看了小戲,演了一回賓至如歸,将來賀壽的客人都送走了,王妃才發作。
六王爺多少有些懼內,這毛病是五六歲那會兒第一次見到他未婚妻明氏時就落下了。這會兒板板正正的坐在六王妃上首,裝的一臉淡定,其實心裏早毛了。
這女人從小就霸道,還善妒。可他卻覺得——真實。
在六王爺看來那些一臉賢惠大度的勸男人雨露均沾的女人...她們更愛自己。
等那婦人離開了正院,王妃才轉頭跟自家男人說道:“祖父年紀大了,精力也有限,明天将铙哥兒接過來小住一陣子吧。”
她家繼母一直不是個好相與的,前幾年生了兒子後,更是将她和弟弟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若不是她和老六的親事是早就定下來的,指不定那女人會怎麽磋磨她呢。
當然了,她也不是吃素的。有偏心的祖父幫她和弟弟,就是她那耳根子軟的老子也只能幹瞪眼。
“你做主便好。”六王爺想到妻弟,不由笑道:“也有大半年不曾見他了。”
另一邊,保寧候府。
明老太爺今晚吃過晚飯突然将兒孫都叫到了身邊,說了些下世話後,還當衆将家給分了。
明铙雖非長孫,卻是元配正室所出的嫡孫,所以他的貼己都給了明饒,其他的兒孫一個字都沒撈着。“祖父這院子,除了你誰都不配住進來。正房先鎖着,等将來你成親了給你做新房……”
明铙一直住老太爺院子裏的東廂房,此時聽到這話,更是眼中含淚,想到生母去時也是這般切切叮囑,更覺難過。
旁人則面上不顯,心裏卻都不住的腹诽老太爺偏心太過。
老太爺才不管那些人怎麽想呢,之後又告誡了長子及諸人一通這才将人都打發出去,獨留明铙在身邊說話。
明老太爺向來是個偏心的,就喜歡長的好的。所以這些兒孫裏他從前最疼小兒子,後來小兒子夭了,他就又疼起了明顏和明铙這對姐弟。
孫女出嫁後,明铙就成了他的心頭肉,護得跟眼珠子似的。可惜他到底是老了,而明铙又還年少……
放心不下呀。
翌日,不等六王妃明顏派人去接明铙,就等來了娘家人,換了衣裳匆匆趕過去,洽好見了祖父最後一面。
老太爺強撐着一口氣交待了一通,又找了見證人立了字據這才閉目長逝。
可惜老太爺諸多安排,也抵不過人心。三七過後,送靈去城外,明铙就突然失蹤了。
明顏恨極,将京城內外翻了個頂朝天,也沒找到明铙。保寧候府都說明铙定是沒了,但因有六王府在上面壓着,也只得眼睜睜的看着王府派來的人将老太爺居住的院子徹底封起來。
一家人算計一回,最後卻仍是瞧得見,吃不到。
……
人多,是非就多,無論是皇家還是世宦人家都逃不開這種定律。好在林珝這個沒娘的庶女來的是林家。
在林家呆了大半年,林珝的日子也漸漸的有了規律。這大半年裏,羅寧将幾個大丫頭都嫁出去了。前些日子,林如海還和羅寧說起了黛玉和林珝的教養問題。因說到他公事繁重,不能時時教導黛玉功課,想給黛玉請個先生時,羅寧也想到了自己的問題。
于是二人商量了一回,決定請一位詩書先生,一位教養嬷嬷回來教導黛玉和林珝。
林如海将風聲放出去後,不少人來應聘,可惜都不能讓林如海滿意,直至賈雨村的出現,林如海才撫着他那稀薄的小胡子不住的點頭。
賈雨村長的很氣派,還一身的正氣。
他是進士出身,之前還曾任過地方官,聽說是因為不得上司喜愛等原因才被尋了一個錯處罷的官,林如海又考校了一回賈雨村的學問和應對。
言詞有物,進退得宜。
能在最落魄的時候被甄士隐資助的人,自有幾分能耐。做了官,長了見識,又在甄家做了一陣子私塾先生的賈雨村也是今非昔比。
也別怪林如海會被道貌岸然的賈雨村欺騙,只想想他以後的成就...這也是個人才。
決定聘請賈雨村給黛玉和林珝後,林如海回到內宅時還着重對那娘仨誇了一回賈雨村。
除了不明所以的黛玉還在想着進士出身的先生是何等博學外,聽說林如海聘用的先生是賈雨村後,羅寧的笑容就僵在臉上了,林珝打絡子的手再次纏在了線團裏。
先給閨女選了那麽個人渣做先生,随後又将閨女托付給一群財狼虎豹...就想問林如海的眼光是不是忒獨道了?
深吸了一口氣,羅寧才對林如海說道:“這個賈雨村,我聽說過。”
“是從甄家那裏聽來的吧?”甄家和賈家有舊,賈敏随林如海來到江南後,與甄家也多有走動。此時聽到羅寧這麽說,林如海本能的就想到了這裏。
羅寧怕說得太具體将來會有對不上景的時候,便對林如海搖了搖頭,“也不記得是聽誰說的,舊年去何知府家赴宴……”
其實到了現在,賈雨村能被拿來說的就是他納嬌杏為妾,後又扶正嬌杏這一點。
算是私德不修,壞了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但換個角度看,在某些讀書人心裏也是一種‘佳話’。
也因此,即便羅寧說了這事,也沒打消林如海聘用賈雨村的念頭。
畢竟再想找一個考過進士,還做過官的人做教書先生...太難碰了。
羅寧:就突然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會穿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