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這桌子明顯是人家讀書習字用的,再一個林姑娘什麽身份,便是說孝敬那也是孝敬二老爺。
寶玉一個同輩的表哥…組織了半天語言也沒想出來有什麽辦法叫林姑娘給寶玉整一套這玩意。而且剛剛林姑娘也說了,她這屋子不像老太太那裏有地龍。寶玉住在老太太的碧紗櫥,又哪裏需要這玩意
想到這裏,周瑞家的就更頭疼了。
眼睛在周瑞家的身上轉了一圈,黛玉微微眯了下眼睛,便将視線給了紫鵑。
紫鵑來她這裏也有月餘了,也是時候看看嬷嬷們的栽培效果了。
紫鵑收到黛玉的視線,也将目光轉向圍着桌子轉了好幾圈的周瑞家的。
啥好東西呀,就算在稀罕,也不是這麽看的呀。
想到前兒聽到的消息,紫鵑便拿着手裏一直端着的小茶盤子走了過去,“聽說這玩意賣的可好了,京城大半的鋪子都有賣的。我們屋裏冷,多虧了有它。周嫂子若瞧好了得快些個下訂單,遲了指不定什麽時候能排上。”
“正是如此。”周瑞家的收起占便宜的心思,一邊笑着轉身與紫鵑說話,一邊朝黛玉的方向走了兩步。“擾了姑娘許久,我這就回去了。”
"慢走。" 黛玉沒起身,而是對周瑞家的微微颔首,仿佛什麽都沒察覺一般。"紫鵑替我送送周姐姐。”
“诶。”
“她看了那麽久,眼珠子都差點鑽進洞眼裏,我都擔心她是不是想投/毒了。”林瑪等紫鵑和周瑞家的出了正房才跟黛玉小聲嘟囔,"瞧着古裏古怪的。"
誰說不是呢。
黛玉也沒想明白周瑞家的這是怎麽了,一邊繼續與林琊看林家送來的衣裳,一邊等紫鵑回來了。
黛玉和林玥來了京城後,一直在做衣裳。她們帶來的最厚實的衣服在揚州穿還罷了,但在京城壓根不中用。
林家這邊給她們做的過冬和過年的衣裳,以及來了榮國府後,賈母見自家小外孫女遠道而來,也讓人給她們置辦新衣裳。
Advertisement
王夫人那裏叫人送了料子來後,針線房那又得了鳳姐兒的吩咐來量尺寸,準備按三春的份例給她們栽過年的衣裳。等澤蘭幾個出府養病的消息被賈母獲悉了,賈母還特意翻箱倒櫃的讓人找了兩件厚鬥篷命人連夜改了尺寸給黛玉和林玥送來……
第一場大雪是在十月中旬降下來的,鵝毛大雪洋洋灑灑鋪天蓋地,看得黛玉都舍不得回屋子。
她長這麽大就不曾見過那麽大的雪。
林琊還好些,也算見過大世面,可見到有別于江南婉約的豪橫大雪,也不由駐足看了許久。
翌日,林琊帶着丫頭去尋幹淨的雪準備存點雪水煮茶。她也想知道雪水和普通的山泉水差在哪了。
相較于活蹦亂跳的林琊,同樣看了好久雪的黛玉就有些受涼,又是姜湯又是湯藥的吃了兩日才好。
這還多虧了林現時常給黛玉開點小杜,否然黛玉指不定就要向澤蘭那幾個一般''病去如抽絲 了。
黛玉是個心細如發的小姑娘,她不光白着林瑪挑了些顏色鮮亮的衣裙,還給林琊挑了兩身素淨的。她自己也差不多是這樣,鮮豔的,素雅的都挑了些。挑得差不多了,黛玉又按着三春的尺寸給三人各挑了兩身大小合适的,然後讓丫頭送過去。
畢竟住在榮國府,人家賈家也給她們姐妹做衣裳了,她送幾身衣裳給小姐妹算是正常的還人情。
讓丫頭将她的那份都收下去,黛玉就拉着林玥去裏屋試新衣服了。
從林玥剛來林家那年,黛玉就養成了個小愛好,那就是打扮林現。
羅寧帶的頭,她二人是将林現當成真人版洋娃娃各種打扮了。
不光如此,羅寧還讓人按着後世的衣服架子做了一批可以直接将衣裳挂起來的衣架和後世服裝店裏挂衣服的那種橫杆展示架。
将搭配好的衣裳用衣架挂在展示架上,一目了然不說,還特別有成就感。這東西黛玉用的好了,這次來京城,她也将這些都帶了上來。
此時拉着林現一件件的試新衣裙,新鞋子,再一套套的将衣裙鞋子搭在架子上面。林琊脾氣說好不好,但黛玉像擺弄洋娃娃一般的擺弄她,她卻半點不生氣。
她還挺高興。
估計不是她脾氣好有耐心,而是更欣賞黛玉的審美吧。
這兩年林琊的頭發又長長了些,只是仍舊不是很厚實,嬷嬷們怕林琊不高興還總說什麽''千金不頂重發’。
和大毛衣裙一道送來的,同材質的毛球球發鏈仿佛成了林現的專屬物品。
各種顏色,各種樣子的都有,黛玉每一條都要叫林玥試戴一遍不說,還會特意叮囑平日裏給林現梳頭的南星哪條配什麽發式。
黛玉玩真人版洋娃時,紫鵑也将周瑞家的送出去老遠。周瑞家的到不會跟紫鵑說銀錢的事,只是話裏話外仍沒放棄讓黛玉主動送一套取暖桌的念頭。
紫鵑能在賈母院裏侍候,又被賈母記住總是有些過人之處的。聽出來周瑞家的話裏的意思後,紫鵑就有些不懂了。
府裏家大業大,又不差錢,幹嘛要讓她們姑娘送寶二爺桌子,是有什麽特殊意思嗎?
因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紫鵑便裝傻充愣的将周瑞家的送走了。
回了桃花源,順着小丫頭打開的簾子走進去,見外屋沒人,裏屋又都是說話聲,便自己簾開了裏外屋的簾子走了進去。
果然,姑娘們和丫頭嬷嬷們都在裏間呢。
家常裏,也沒哪個大丫頭見一回自家主子就要行一回禮的,這會兒紫鵑先是看一眼去裏間換衣裳的林玥,就走到炕邊坐着的黛玉跟前,輕聲将周瑞家的說過的話學給她聽。
"……竟如何也想不到這裏面的關竅,許是什麽咱們沒聽說的巧方也是有的。" 紫鵑想了想又說道“百姓人家生了閨女的父母給女兒起名“招娣’,未嘗不是二太太瞧着姑娘聰慧,大方展樣愛讀書,便想着借姑娘的靈氣熏陶一下寶玉。更何況老爺當年還考中了探花郎……”
以前只知道探花郎很厲害,若不是林嬷嬷告訴她探花郎有多厲害,她怕是還不和知道呢,說不定二太太對寶玉就有這樣的期許。
“噢哧~”
黛玉正在喝紅糖姜水,聽到紫鵑的這個猜測瞬間噴了。就連裏間換新衣裳的林琊都直接笑趴在了葉嬷嬷身上。
想多了,她就是缺銀子了。
“我們姐妹可不敢攬這個事。若寶玉将來不能蟾宮折桂,金榜提名,豈不是我們的不是?”黛玉咳嗽了兩聲,一邊緩呼吸一邊對紫鵑笑道“前兒璎姐兒還說要自己淘胭脂呢。”
紫奈站在一旁,也笑着說道∶“與其想這些沒影的事,還不如多花些心思給寶二爺請個好先生呢。當初老爺費了多少心思在這上面,給咱們姑娘請的那位先生不光是進士出身,還曾做過官呢。”
就是人品不咋地。
“前兩年到也請過兩位好先生……”紫鵑站在一旁回憶了一回舊年的事,“如今都由二老爺請回來的那幾位清客帶着教導呢。”
先生用心教導,不想寶玉是個厭學的鳳凰蛋,中間夾着不想叫寶玉上進的賈母和溺愛的王夫人.. 結果就是先生不堪受氣,直接辭了館。
一身暖黃緞子掐毛裆子的林琊聽紫鵑這麽說,還從裏屋探出頭來問她∶“二老爺請來的那些清客都是什麽成色”
這紫鵑上哪知道去,見林瑪站在裏屋歪頭問她,視線先落在垂落的緋色毛球上,笑着搖頭,“只知道都是學問極好的。”
啧,若真學問極好還能給賈政那貨做清客?
收回小腦袋,又低頭換下一雙純白小羊皮靴子,林琊才從裏屋走出來。
黛玉見了,先是點評了一回便讓人再拿一條兒童版昭君帽給林玥換上。
一個打扮一個被打扮,玩了将近一個多時辰,這場游戲才結束。
黛玉先是進裏間看了一眼展示架上挂着的那些衣服,這才心滿意足的讓丫頭用厚綿布将整個架子都蓋上,以免新衣裳還沒上身就招了一層灰。
翌日一早,兩人穿戴一新去榮慶堂,三春見了她二人還道了一回謝。
天太冷了,寶玉又賴床裝病不去前面上學了,賈母見了也直接給姑娘們放了假。
紫鵑跟着過來侍候,聽說了這事還腹诽了一句∶她們家的兩個姑娘都不能科舉還要早晚讀書呢,寶玉這樣的,別說凡間的凡木凡桌了,就是神仙桌子怕是也中不了探花。
紫鵑還不知道三位嬷嬷的輪番教導已經讓她的思想發生了改變,此時說起寶玉都再不像榮慶堂出去的丫頭了。
紫鵑很忙,忙到她已經沒了對寶玉的濾鏡和各種包容。
等林家小姐倆用過早飯,紫奈幾個輪留用飯回來紫鵑就離開了榮慶堂。
先回房用她那份早飯,随即又跟着林嬷嬷學習和實地操作各種管事的本事。這一忙就忙到了晌午飯,之後繼續去榮慶堂與其他丫頭輪值。等黛玉和林玥回來午歇,紫鵑也能休息兩刻鐘。之後就是習字認識各種料子以及各種穿戴上的常識忌諱。
做為姑娘身邊的大丫頭,你必須有見識,有常識……
說栽培,說重視,別說紫鵑自己了就是府裏其他的大丫頭都覺得紫鵑這般的才是真正的要重用她呢。
賈母也聽說了,卻沒多想,只以為她送去的人得了黛玉的眼。而之所以會得黛玉另眼相看,也是因為她會調/教人。
歸根究底還是她有眼光。
←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王夫人雖然又得了一筆包攬訴訟的銀子,可這些銀子完全無法跟她損失的那些比。
回想了一回往年能有多少這樣的收入,今年又得了幾回,王夫人再次郁悶了。
現在的人怎麽都不愛打官司了呢。
一旁讓人緊盯着榮禧堂的鳳姐兒聽說她的好姑媽又有一條她不知道的來錢道,當即又羨慕了一回。
知道這種生意可遇不可求,鳳姐兒眼饞了一會兒也就放下了。
少時平兒掀簾子進來回話“去清虛觀的人回來了。”
三座小樓全都打掃幹淨了,也讓人送了兩車銀霜碳,一車黑碳到清虛觀。還額外給了觀裏五百兩銀子和兩百斤燈油……
收回心思,鳳姐兒又繼續問道∶“天寒地凍的,轎馬和碳盆都得了老太太上了年紀受不得凍。”
“奶奶放心,都得了。”說到這裏平兒又說道“老太太發了話,不拘主子丫頭想去的叫都去,各房都報了人數上來,到是桃花源那裏說是不用咱們備車了。”
鳳姐兒聽了無所謂的點了點頭,“那便罷了。”
随後平兒繼續回事,鳳姐兒也是将能想到的又都吩咐了一通。為了去清虛觀,鳳姐兒這邊每日都有幾項事。直至十一日用過早飯,賈家這邊因為這次的出行徹底沸騰起來了。
賈家主子宅,府裏的下人也不得不跟着宅。難得有次出門的機會,哪個不想出去轉轉呢。
林家這邊怕是最淡定的了,畢竟以前在揚州時黛玉總會帶着林琊去參加小姐妹的聚會。加之都是從南邊來的,自認見識的多,也因此除了必要跟着出去侍候的,幾乎沒誰想出門。
初來榮國府的時候,黛玉和林翊是坐着轎子進府的。這次姐妹倆也怕賈家給她們安排轎子,直接叫林義将家裏的馬車趕了幾輛過來。
馬車收拾得幹幹淨淨,又鋪得厚厚實實的,角落放了熏籠,無煙無味的銀霜碳裏再丢兩塊百合香,坐馬車可比坐轎子舒服呢。
林家這邊安排了三輛馬車,林嬷嬷沒去,只向葉兩位嬷嬷跟着出來了。
兩位嬷嬷跟着黛玉林瑪做一輛馬車,紫鵑和紫奈,冬青四個坐一輛馬車,後面的一輛馬車又坐了管事媳婦和粗使嬷嬷。
林家的三輛馬車夾在賈家一衆轎車裏,到也不顯眼。
雖然天極冷,可賈母卻不耐煩坐馬車,嫌車轱辘颠得骨頭疼,這位仍舊坐了轎。
她品級在那裏,轎子也大些。轎子收拾得暖和,也凍不到她。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都不曾坐馬車,主要是邢夫人想要在今天這種正式場合裏讓所有人都知道她也是有诰命,并且是诰命不低的那種,因此也按身份坐了轎。
因着她這般毫不遮掩的心思,王夫人等其他有诰命的太太奶奶們也都坐了轎子。
賈蓉沒繼承爵位,也不像賈琏那般捐了官,但秦可卿是賈家宗婦,又是那般出身,即便…也是坐了轎子。
如此一來就将李纨這個珠大奶奶顯了出來。
這位許是早就習慣這般了,到也沒眼饞而是非常淡定的帶着丫頭和賈蘭坐了一輛馬車。
三春坐了一輛馬車,趙姨娘帶着賈環又坐了一輛,寶玉年紀小,天又冷,賈母不叫他騎馬,于是寶玉帶着他的幾個大丫頭們也坐了一輛車……
賈家的車隊一路排開,路兩旁不少百姓都駐足觀看。有向葉兩位嬷嬷在身邊,黛玉和林瑪也不敢掀窗簾,黛玉先是玩了一會兒林玥帶出來的玩具,随後拿過紅繩陪林現玩翻繩。
自家姑娘出門,林義自是不敢懈怠,哪怕有賈家人在,林義也帶着林家的家丁小厮跟在馬車左右一路護衛着。
林義也是個機靈的,路上遇到賣糖炒栗子,糖葫蘆這等小吃的,就會叫人買份送到黛玉她們馬車上。
時不時的有東西送進來,到不叫人無聊。
浩浩蕩蕩的到了清虛觀,又按着張道人的說法消了一回業障,一幹人才上了小樓聽戲。
葉嬷嬷在林琊的詫異和默許下,找了個借口将林琊帶到偏處。被個小厮打扮的少年引到了一間偏室,林現一進來就看見一個上了年紀,白面無須的老伯背着個手站在屋裏。
這一幕…好像影視劇裏才會有的情節呀。
林琊抱着手爐站在門口,用葉嬷嬷之前教導她的知識飛快的打量一回對面的老伯,然後收回視線看向葉嬷嬷。
“林家的月錢,”林玥笑問葉嬷嬷,“您老拿的不心虛嗎?”
葉嬷嬷“……”
萊來 “…”
林瑪這話也是問葉嬷嬷是被人收買的,還是原就是旁人送進林家的外人呢?
別說萊來了,就是葉嬷嬷也沒想到林昭來了這裏說的第一句話會是這個。然而別瞧這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卻也帶着明晃晃的試探和對她此事的态度。
這小姑奶奶不高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