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好的!

王二太太賠了個名貴镯子,好感度卻仍舊刷出了負分。

見過禮,黛玉與姐妹們就帶着王家二姑娘進了小花廳,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探春起了個話頭這才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來。

王熙鸾行二,比鳳姐兒小了好幾歲,到是與迎春年紀相仿。來之前便已經得了父母交待,務必要交好黛玉。這會兒她與黛玉坐在迎春左右,黛玉下首是惜春,她下首是探春,到不影響她觀察黛玉。

王家二姑娘可比她堂姐幸福多了,至少她老娘有用心教養她,而不是像不動聲色養歪鳳姐兒那般也給她來個自殺式教育。

林家是世代列候之族,林如海更是憑自己的本事得了實權。鹽商豪富,林如海這個巡鹽禦史便是不計算他林家歷代家財,光是鹽商的排隊孝敬也是富得流油。

王子騰夫婦明白林家的底蘊,王熙鸾得了父母面授機宜,也了解不少爵位和實權的價值換算。

但賈家…賈政和王夫人夫婦因為羨慕嫉妒恨以及懷才不遇等等窘理由,在提起林家的時候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态度。久而久之,也讓榮國府的人沒有正确認識到林家的社會地位。

就像現在,王熙鸾将面前的四位姑娘做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地位排序。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黛玉,而排在最後一位的則是她姑媽的庶女探春。

這個排法不是按嫡庶長幼觀念排的,完全是按着她們的父母家世。

二姑娘迎春,她老子是榮國府的襲爵之人,一等将軍。四姑娘惜春的哥哥是寧榮國府的當家人,三等将軍。而三姑娘探春,她老子不過一工部員外郎,拿什麽跟其他姑娘比肩?

就連那位染了風寒的林家二姑娘,将來婚嫁的人家也絕對比賈家三春強上許多。

畢竟老子有權,家裏有錢,嫁妝豐厚……

相較于王熙鸾的功利心思,黛玉對王家的不喜歡,還要多虧了王夫人姑侄的珠玉在前了。

王熙鳳可是一直受教于王二太太的,王熙鳳都這樣了,那王熙鸾又能好到哪去?

Advertisement

若說不能以偏概全,那王夫人這個嫡親的姑姑難道還不能說明王家的教養有問題了嗎?

一家相承的王家血脈,親媽教導出來的堂姐…黛玉心思發散的看了一眼大花廳。

她外祖母的兒媳婦和孫媳婦都是打着燈籠挑的吧?

“姐妹們平時都做些什麽”王熙鸾長的明媚豔麗,說話時嘴角上揚,身上帶着一股子和鳳姐兒有的一拼的驕傲。

聽到這話,黛玉沒有喧兵奪主的看向了迎春。迎春向來溫柔話少,探春又是個姐妹裏最愛拔尖的,這會兒也頗有姐妹默契的說了一回家常營生。

而黛玉則趁探春說話的功夫看了一眼紫奈,“你去看看現姐兒,若不燒那便罷了。”

若是發燒了,一要通知她,二要請郎中。

不用黛玉将話說全,紫奈便明白的退了下去。走前看了一眼紫鵑,還跟紫鵑來了個眼神交流。

王熙鸾等探春說完才笑着問黛玉“我聽姑媽說林妹妹是從揚州來的,書上說冬天的揚州也是樹木蔥茏,百花争豔,可是呢"

"冬天确實比京城暖和,不過夏日要比京城熱一些。" 黛玉一邊點頭,一邊有些同情的看了一眼這位王二姑娘。

她們才從南邊上來,就已經滿耳朵都是琏二.奶奶一身雌威,手段狠辣,待下甚嚴了。賈家下人的嘴最是沒把門的,這事又傳了不是一天兩天了,有這麽一位親娘教導出來的堂姐珠玉在前…也不知道王二姑娘作親時會不會受影響。

別說黛玉想到了這裏,王二太太也是滿心的後悔呢。

她閨女的行情都被鳳姐兒敗禍沒了。一家子姐妹,還都是她教養出來的,縱使她将閨女教養的再好,人家一看鳳姐兒行事,哪個還敢上門提親?

這還真應了那句''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了。

成功見了黛玉,又将見面禮送了出去。王二太太便準備過了今天以她閨女的名義請賈家的姑娘和黛玉去王家做客。

這兩次之後,她認黛玉做女兒也算是水到渠成了。

其實王子騰和王夫人對認不認黛玉做女兒并不太強求,他們只想借着這件事情與林如海搭上線。

按認幹親的規矩,黛玉父母不在這裏,他們認幹親,黛玉就得寫信跟她父母報備一聲,得了允許後方可行事。若林如海不同意,也會直接寫信給王子騰謝他夫婦二人擡愛。

若林如海同意認幹親了,林如海也會寫封信與王子騰,說詞仍就是以擡愛開始……

如此有了由頭往來通信,既給王子騰留了退路,也沒因太過殷勤而失了身份。

往來算計都是官場那一套以及一些淺顯的夫人外交手段。

這些黛玉是一概不知的,她壓根就沒想過還有人能算計的這般精明。此時王熙鸾以揚州氣候風土人情拉近關系,黛玉也在不貶低揚州,不擡高京城中應付着。

揚州再好,也只是她出生的地方;京城再不好,也是旁人生活的地方。而且地方本就沒有好壞之分,端看遠近罷了。

說話間,史家的兩位候夫人也來了,因兩位候夫人都是賈敏的表嫂,聽說黛玉來了,也都要見一見她。黛玉聞言便起身往大花廳去。

一番厮見,黛玉正要退回小花廳,就見寶玉從外面走了進來。

這家夥在外人面前還有幾分規矩,見了一屋子女眷也是一副習以為常的——請安。給史家夫人請安的時候還問了一句,“雲妹妹怎麽沒來?”

"你這孩子,"史二夫人嗔了寶玉一眼,笑道∶"你雲妹妹有孝在身,哪裏能湊這個熱鬧?"

這話一落,寶玉連忙再抱拳行禮,嘴上道惱,面上也帶了三分不好意思出來。

賈母沒留寶玉和黛玉在身邊,只打發他們兄妹去小花廳玩。路上黛玉還小聲問寶玉他口中的雲妹妹可是史家大老爺的女兒史家湘雲

“可不就是她呢。”提起史湘雲,寶玉就有一肚子話要說。“早前兒老祖宗接了她家來,就住在西暖閣裏,今年年初才被接回史家……”

說起來真要論青梅竹馬,還得是史湘雲和寶玉,縱是黛玉也比不得史湘雲來的早。

”我在家時就曾聽娘親說過她,說她只比我小了半歲,卻是個命苦的。尚在襁褓中便沒了父母,後來還是老太太心疼她叫抱到這邊府裏養活。”年初史家大太太沒的時候,林家這邊得了消息,黛玉讓人按史大老爺的祭儀備了一份送到京中。

寶玉一聽這話,好懸沒哭出來。紅着眼眶跟着黛玉往小花廳去,滿腦子想的都是他的雲妹妹。

一邊往小花廳走,寶玉一邊紅着眼眶抽抽聳聳,滿身的悲傷不能自已。

聽到抽泣聲,黛玉下意識的轉頭看向身側的寶玉,然後下一刻就腳下一個踉跄的差點摔出去。

不是黛玉大驚小怪,而是寶玉這副樣子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今天不是賈政的生辰而是他的冥壽。

****

這邊被寶玉說哭就哭囧住的黛玉硬着頭皮回了小花廳,那邊借着賴床進空間的林翊卻不敢在裏面多做停留,一邊觀察外面的情況,一邊飛快的穿梭在她的小島上。

哪怕什麽都不住,只要回到這裏林現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撒丫子瘋跑了一會兒,林翊那種 “思鄉’的情緒也終于得到了緩解。

這次進來她沒再自娛自樂的親手做些什麽,更沒主動跟大鵝掐架,不過在她用一種高貴冷豔的姿态從大鵝身邊走過時還是被大鵝追了好遠。

學着那個叫星爺的明星甩了甩被大鵝踹成雞窩的頭發,林琊又往前跑了幾步,然後才回身對大鵝做了個鬼臉,“哼,鐵鍋炖大鵝,你給我等着吧。”

“鵝,鵝,鵝!”不知道林琊說什麽的大鵝本能的對林琊叫了幾聲,揮着一對還能低空起飛的大翅膀狂拽霸氣的诠釋什麽是天老大,地老二,它老三。

‘小樣,掐不死你!’

在空間裏折騰了一通,林昭一出來先在床上打了幾個滾,随即蹭了蹭小枕頭到也睡得香甜。

紫奈回來的時候,林琊被子都踹到了腳下,輕手輕腳的将被子給林現蓋好,又試了試林琊的體溫,知道她确實沒事這才放心離開。

天地造物不公,竟生出如此蠢貨。

不,是一窩蠢貨。

王子騰坐在主桌上,視線在賈政兄弟和賈琏幾人身上轉了一回,不禁心生感嘆的吃了一杯酒。

賈政等人也都是勳貴子弟,應對自有章程,只是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句話,就可見成色了。

賈政生辰,寧榮兩府的爺們幾乎全都到場了。堂中除了王家,史家還有不少世交人家也都接了請帖過來了。

看到這些人,王子騰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是否有實權,手裏有什麽人脈關系,姻親故舊都有誰。

這幾日王子騰琢磨了許久也無法肯定是誰利用他妹妹侄女逼他就犯,因一直找不到人,分最近行事都有些投鼠忌器。

若實在找不到那個人,他便只能先示敵以弱了。

王子騰想要來個官官相護,聯絡有親,但很明顯林如海完全不吃他那套。

在事情都按着王子騰夫婦的計劃進展時,林如海那邊收到的家書裏可不光是認幹親這件事,還有王夫人和鳳姐兒放利子錢,王夫人包攬訴訟等等。林如海想不明白是什麽樣的人家能教養出這種鑽進錢眼裏的子女,卻也打心底瞧不起王家的家風門庭。

因為林如海這邊還知道了皇商薛家的主母也是出身王家,同樣是王子騰的胞妹。

士農工商,林如海起初還想不明白王家為什麽會将女兒嫁到薛家做商婦,如今再看王夫人和鳳姐兒,林如海就想到了一個詞。

一脈相傳。

再然後林如海又悟出了一個道理∶

與其養出一窩的不肖子孫,還不如一個都不養呢。

先将黛玉的信放到一邊,林如海提筆給羅寧寫了封信。

信中交待了一番王家要認親的事,又囑咐羅寧給賈母寫封家書,拜托賈母替他們回絕王家。

這種事情由着內宅女眷寫信拒絕更穩妥些,也更附和規矩。

對于王家這樣膽大妄為的人家,林如海怕沾上了就甩不掉了。而且認了幹親就有資格對他閨女指手畫腳了,他可不想讓自家閨女被王家那等人家的女眷說教。

雖不知王子騰認幹親的用意,但林如海卻打定主意不給王子騰任何可乘之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