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催眠林海
賈敏逝後的一天,在黛玉和林如海單獨相處的時候,黛玉又使用了一張催眠符。黛玉對林如海的感情很微妙,記得原著中,賈敏逝世後,林如海就讓林黛玉去了賈府。身邊還只帶了一個丫頭一個奶媽子。不說別的,只說現在,明明黛玉近身伺候的光是一等大丫頭就四個,還有四個二等、八個三等的丫頭呢。不說那些不上等的粗使丫頭。就是那些嬷嬷呢,也不少呢。怎麽就讓林妹妹只帶了那麽兩個人呢。是因為林如海真的不懂庶物還是不重視這唯一的親生女兒,林家唯一的骨血呢。
七七過後,雖然賈府的人還沒有到,但林府卻終于平靜了下來。從賈敏離開後,林府的中饋就是黛玉管着的。也幸好賈敏在時,就手把手交給黛玉如何管家了。現在接手倒不至于忙中出錯。這幾年,因賈敏和黛玉兩個要做出來林家只是略有家底的普通官宦人家,把家裏多餘的下人也放出去不少。又因為全家住的是揚州官府後衙。占地并不大,所以用到人手的地方就更少了。放了一些下人出去後,家裏的下人包括護院,就剩下一百二十來人。但家裏就三個主子,怎麽樣都是夠用的了。
這一天,黛玉親手煲的參湯,帶着雪鷺、雪翠兩人去了林如海的書房。
待到林如海喝過參湯後,黛玉便對林如海說道:“娘親去逝前,一直想為女兒請兩個宮裏出來的教養嬷嬷。只是還未找到人,娘親便去了,......”黛玉哽咽着說不出話來。
雖然賈敏并不是黛玉心中真正的母親,但是三年多的朝夕相處,一點一滴積攢出來的感情也是很濃厚的。在黛玉看來,這個世界會毫無保留對她好的人,就只有賈敏一人。可這唯一的一個人也因為劇情需要,早早的離開了她。她有時總會想,這些人的存在難道只是為了劇情的完整性嗎?因為劇情需要,所以存在。又因為劇情需要,就理所當然的消失。這就是上蒼給予世人的公平嗎?
因為賈敏的離開,讓黛玉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女人,一個先失去女兒,後失去丈夫的女人。香菱的母親,封氏。最近黛玉總是在想,要不要幫助她。為什麽要幫助她,只是因為她可憐嗎?可天下可憐的人多了,黛玉又能幫助多少呢。只是封氏觸動了黛玉那顆想家的心罷了。想家了,想家裏那個正處于更年期的老媽媽。
正在黛玉想的入神時,林如海眼眶也紅了起來。站起身背對着黛玉說道:“請人之事還有為父,為父近日要往京中上折子,屆時請求今上一二便可。”之後父女二人皆是無語。
少時,黛玉又說:“娘親說,她離開後,外祖家必遣人來接我去教養。娘親,讓我先不要急着進京去”如海奇道:“若你外祖家真遣人為接汝,因何不去?”沉思一下又接着說道:“汝父年已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又年紀幼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減我內顧之憂,如何不去?”
黛玉聽此言,何覺此乃原著中勸去之詞。只是黛玉也知道京中賈府是一定要去的。因為那該死的劇情需要。但就是去,也不應該是這時候去。
黛玉組織了一下語言回道:“娘親臨去前交待,一是讓女兒跟随爹爹在家守孝,二是請爹爹為女兒聘請宮中教養嬷嬷教導。娘親的意思是,女兒必竟只是外孫女,便是去外了外祖家也只是做客罷了,而孝期出門做客總有不便。沒有母親去逝,女兒不在家守孝卻跑到親戚家做客的道理。出了孝再去也未嘗不可。另有,家中只有我們父女二人,若女兒此後長住京都,爹爹一人豈不孤寂。女兒已經沒有了母親,若是再離開父親,又讓女兒該如何自處。所以三年後,女兒去了賈府,也請爹爹每年派人來接女兒回家才是。”說到此黛玉又有些哽咽。
如海聽罷長嘆了一聲,“汝之願,為父明白了”如海也傷感的不能自己。
自那日父女談過之後,黛玉算是真的了解了那催眠符的使用效果了。催眠符不過是讓被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對使用者所做的事,說的話,給予最大的認同及信任罷了。讓事情順理成章,并不顯得過于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