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抛父進京

那天之後,這件事情最後是如何解決的。黛玉并不知道。只是沒過多久,賈家又派了男女船只來接黛玉過府坐客。

黛玉知道此次是一定要去的。所以,黛玉也沒有二話的開始清點出行人員及收拾行李。因之前已經和林如海溝通過,每年林如海都會派人去接黛玉回揚州過年。所以黛玉此次入京,除了兩位宮裏出來的教養嬷嬷外,另外又帶了四個一等大丫頭,四個二等丫頭及四個三等小丫頭。一個廚娘,五個粗使婆子及二個照顧寵物的小厮,八個護院。

林楓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別說被這麽多人照顧了,就是幫傭也沒用過的。現在倒好,直接從社會主義進化成資本主義了。也不知道過慣了衣來伸手的日子,30年後回到現代還會不會适應。現在都可以想到将來會鬧出什麽樣的笑話來。不說別的,至少她家樓下的那輛QQ,她回去後一時半會是沒辦法開了。

随後的幾天又是一陣忙碌,黛玉在出發前把賈敏留下來的一些嫁妝和貴重物品特特地收拾到庫房裏保存。現在林府的貴重物品除了保存在庫房裏的,也就只有在當家老爺林如海所在的卧室、書房及待客之所才能看見了。黛玉又讓人把庫房的賬本分別抄錄了一份。保證賬房、管家和黛玉自己各一份。至于擺在外面的東西,也做到了登記入冊,心裏有數的地步。黛玉在現代過慣了小市民的精打細算的日子。所以,對林家的財務是真的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細致的安排了。

因林府的大管家是管着家裏所有的大事小情的運作安排。而二管家是管理莊子、鋪子等經營及收租事宜的。原來林府在三地的産業,京城的産業其實是賈敏的嫁妝,為了掩人耳目,當初并沒有直接處理掉。只是讓京城的鋪子每年年底前,與莊子的收益一起換成銀票送到揚州去。林家在蘇州的祖産也是這樣處理的。因林海是典型的古代仕大夫,內宅銀錢之事,是從不過問的。所以賈敏在時,銀票都是交到賈敏手裏的。賈敏再換成金子交給黛玉保存。賈敏過逝後,二管家就把銀票直接交給了黛玉。只有揚州的莊子是需要供應林家每日的日常開銷。所以每日清早莊子上的管事都會把日常所需的菜蔬果肉送到林府;而揚州的三個鋪子每月的盈利,也是按月送到林府供林府上下日常花費。所以,黛玉在出發前,找來了二管家,讓二管家把今後京城的莊子和鋪子的收益按林府揚州産業的處理方法每日直接送到賈府她那裏。而揚州這邊和祖産的安排仍是按之前的管理方式進行。只不過祖産那裏的收益就一直換成銀票交給了林如海。

..............................................

黛玉所備出行的物品,自己的東西其實并不是很多。除了送給賈府各位主子及有頭有臉大丫頭的禮物外,只帶了一些布料首飾及書籍筆墨,必竟她今年還不到十歲。衣服首飾什麽的并不需要準備太多。再說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林家的好東西都在黛玉的空間裏裝着。賈敏嫁妝裏的首飾也都給了黛玉。所以,黛玉的首飾除了是賈敏這幾年給黛玉備下的,就是賈敏嫁妝裏的。黛玉只帶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收在了林家在揚州的庫房裏。這些好東西黛玉并沒有裝在空間裏,必竟賈府還在一邊虎視眈眈的瞧着呢。歷代主母的東西沒有了,可以說是經年歷久的消耗了。但當代主母的東西要是缺太多,就說不過去了。所以,賈敏的嫁妝大部分的東西都還保留着。說實話,這時候的林府庫房,已經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了。也許最值錢的就是賈敏的嫁妝了。最後,黛玉又把自己房中的一些古董擺設,都是當世珍品且多為當年禦賜記于檔中,不得外傳、轉贈、買賣之物放進了出行物品清單中。這些東西,黛玉準備在賈府那個勢力窩中使用。定要顯出林家的氣勢,不被人嚼舌頭。不然,林如海還活着的時候就讓人欺上門來,林如海不在了,就真的成為原著中的那個四面楚歌的林黛玉了。

.....................................

三月初八,月朗星稀。披着薄披風的黛玉慢慢的走出了此身父親林如海的書房。女兒遠行,特來向此身父親話別。然父女彼此叮囑,離後各自珍重。總是少了一些平凡人家的那種溫馨。是古代人太矜持還是現代人的表達方式太過熱烈?林楓不懂,想來黛玉會懂吧。離開書房,走在江南園林特有的曲折回廊上,回首從前種種,六年多的點點滴滴。除了變相的保住了林家的財産外,也就只蝴蝶了賈雨村那厮了。因為林黛玉的幹涉,賈雨村并沒有進林家。雖不知其走了什麽門路,但最終還是在應天府判下了葫蘆案。明知有一位花樣少女,會因為自己的冷眼旁觀。最終前景凄涼,生死無依。心裏不是不難過的。只是冷眼旁觀,已成為現代人心底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了。現代人的冷漠是因為看的太多後的置身事外,不敢幫,不敢扶,只是因為承擔不起幫助後會出現的意外情況。

明天就要出發了,明天就要真正的開始進入紅樓這出千古大戲了。怎麽今天晚上卻多愁善感起來了呢。是這夜色太迷人,還是離別太傷感?黛玉搖搖頭輕輕一笑,心裏大叫着“林楓呀,林楓,你一個現代女漢子,裝什麽小女兒情态。這麽多年的古代生活,也就是認了幾個繁體字,能寫幾筆入目的行書罷了。詩不會,詞不會的。要不是原著詩詞可抄襲,看你到了賈府怎麽辦?擎等着丢人去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