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古今效率
自從見過□□第一夫婦後,又過去了十天半個月。現在的黛玉已經可以下床慢慢走動了。要不是怕好的太快。黛玉早就使用空間的泉水了。就這樣,為黛玉換藥的太醫院宮中醫藥女宮都覺得黛玉恢複的太快呢。
這些日子以來,黛玉幾乎算是一直躲在寝室內的。黛玉三人在這皇宮大內,并不敢真的到處走動及打探消息。而黛玉也打算好了。再過兩天,無論傷勢怎麽樣,都要向帝後二人請辭出宮的。先不說這地方好不好,只它不是自己的家,黛玉就沒有什麽興趣多呆在這。
...............................................................................
在從黛玉這裏出來的第二天,當今皇帝陛下就召見了翰林院各位大臣及居住在京城內的一些文學大能。針對标點符號的運用和推廣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讨。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出現認可和不認可的情況。然,标點符號的出現,卻幾乎讓所有人都開始期待起來。這一發現,可以說是文化史上的裏程碑。而林如海就是這一壯舉的奠基人。
關于效率這回事,是古今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古代雖然沒有這個那個的通信交通工具,但效率卻絲毫不比現代慢。所以不用特意打聽,黛玉在幾天後就知道了皇帝關于标點符號所下的一系列旨意。其內容翻譯過來,大致如下:
一,着翰林院及天下有識之士,共同為古今書籍加注标點符號。
二,今後朝廷所有的公文,行文時都要使用标點符號。
三,于國子監,民間學院等地推廣标點符號的應用。
四,關于标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及作用通知各州縣。
五,已逝忠義海德公追封‘聖瑾忠義海德公’,世襲罔替。
...............................................................................
才幾天,全國都知道已逝的海德公,生前研發的标點符號的事情。
其實黛玉一直好奇古人是通過什麽途徑知道一些千裏之外的消息的。畢竟交通不發達。也沒有什麽通信的設備。後來,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古代也是有傳播渠道。
邸報,又稱“邸抄”,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于宮門,讓人傳抄及傳看,之後再由各地駐京官員或是商賈傳播到全國各地去。自從知道古代也有這種類似報紙的東西後,黛玉就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
就在全國都在因着标點符號沸騰的時候,此時的黛玉卻想着,現在全國都知道林爹的事情了。那麽賈家自然也不會另外了。畢竟二舅舅賈政還是會每日出門上朝的。賈家要是知道了消息,會不會也知道自己在宮裏養傷的事情呢。賈元春再借着這件事幹點什麽。那就不美喽。
一想到這裏,黛玉就坐不住了。黛玉忙喊了這宮裏分過來侍候自己的宮女,讓她去皇後娘娘那裏。就說自己要去請辭。看看娘娘什麽時候方便。
黛玉辭行的過程很順利,既沒碰見賈元春,也沒碰見別的後妃娘娘。更不要說什麽皇子郡王的了。順利的讓黛玉都有點覺得,跟那些混的風生水起,動不動就突生意外的穿越同人們比,自己真的只是個小透明。
帶着帝後的賞賜,黛玉回到了林府。大門外,已得到消息的林家管家們,帶着府中衆人候在那裏。
進入內院,看着慢慢從轎中走出的黛玉,提了多日的心終于是放了下來。還好縣君沒事。
入府後,換了身衣服。黛玉便坐在榻上與幾個府中的管事說起話來。
“縣君入宮的這幾天,賈家一共派了兩回人來。一回是老太太身邊鴛鴦姑娘親自過來的,說是那府裏老太太不放心縣君一個人回京,特意派人來看看。另一回是在昨天,來的也是鴛鴦姑娘。”趙嬷嬷對黛玉回道。
“噢,都說了什麽,嬷嬷又是怎麽回的。”黛玉問道。
“并沒有怎麽回,因縣君進宮的事情。并不曾弄得人盡皆知。所以老奴也不敢随意說嘴。第一回來的時候,老奴推說姑娘一路回來,累着了。鴛鴦姑娘并沒有堅持要見縣君的面,就回去了。”說到此,便停了下來,看黛玉點了點頭,又繼續往下說。
“第二回來的時候,正是咱們老爺被追封後。鴛鴦姑娘說老太太想縣君了,要接了過府住去。老奴便回說,縣君進宮謝恩去了。”趙嬷嬷想了想,又接着說道:“老奴聽鴛鴦說,好像是二舅太太提起姑娘好久沒過那邊府裏去了,老太太才讓人來接的。”
哼,黛玉心中冷笑。這一定是王氏看見林家又有利可圖了。又有些算計了。欠收拾!
“林管家,天子遇刺之事,外面是怎麽傳的?”
“說來也怪,這坊間并沒有傳出皇上遇刺一事。”林管家有些不解的向黛玉回道。
咦,這麽大的事情,就水過無痕了?那天的事情,竟然沒有傳出去?對了,難道就是因為這樣,原著中才沒有提起過這件事情。自己挨這一刀,其實是自己找的?
“一會兒把宮裏的賞賜整理出一份來,讓紫鵑送到那府給外祖母。”黛玉想了想說道。
“若外祖母問起,就說我中了暑氣。等好了再過去給她老人家請安。”
紫鵑答應了走了出去。
衆人又說了一些別後之事。便都退了出去。用過晚飯,黛玉再衆人都退出去後,悄悄地進了空間。
在宮裏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一直都緊繃着。今天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盤上。可要好好的放松一下。因為身上傷口的原因,黛玉并沒有泡水,只是坐在一邊,邊喝着泉水,邊用泉水清洗傷口。出了宮,自然就不會再有宮中女官為自己上藥了。所以傷口好的快一些,也是無妨的。
清晨,春末夏初的早上,有些涼,卻不會太冷。這種涼爽只會讓人感覺到精神。
黛玉懶懶的賴在床上,不願起來。紫鵑腳步輕盈地走了進來。
“縣君既然醒了,就起來用些早膳吧。今兒個莊上送來了一些雨後鮮蘑,廚下又做了幾個時蔬小菜。看着就怪爽口的。”紫鵑打起了床簾,站在床邊說道。
一時兒,用過了飯,黛玉便坐在廊下,看着貓咪洗臉。一會兒舔舔,一會兒蹭蹭的。極有規律,黛玉看的津津有味。
“縣君,縣君。宮裏來聖旨了。快準備接聖旨”老管家氣喘噓噓地邊跑邊說。
片刻功夫,黛玉在李嬷嬷等人的服侍下,終于換好衣服。走到了前院。
前院正廳中,站着幾位內官,并一個十多歲的素衣小少年。黛玉匆匆看看一眼那少年,便對看起來似內宮之首的人說道:“臣女來遲了,讓內相久等了。”還內相呢。不就是天生的受嗎?古代人真會粉飾太平。
“縣君客氣了,這位是先公主之子。”那內官向黛玉介紹那小少年。黛玉看過去,先行了一禮,那少年見此,忙還禮。
黛玉有些好奇,先公主之子?是公主叫先,還是像當初賈母介紹李纨時說的,先珠大哥...。不過他來幹什麽。黛玉本還以為這少年是皇帝給林家找的子嗣呢。不過他既然是公主之子,就身份而言,那就不可能成為林家嗣子了。
“既然縣君已經過來了,那雜家就要宣旨了。”那內官正了正衣冠說道。
黛玉忙走到先前就準備好要接旨的地方,跪了下來。剛跪下來,那少年既然也跟着跪了下來。還就跪在黛玉身旁。
等到那內官開始宣讀聖旨後,黛玉就越來越驚訝。無他,只是聖旨中所書之事,讓黛玉有點接受不能。
皇帝竟然把他姐妹的孩子給過繼出去了?竟然還起名為‘林瑜’,弱冠後襲‘聖瑾公’爵位。皇帝沒抽吧!就是舍不得這麽個爵位也不至于幹這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事情吧。嗯,一會兒得讓人去打聽打聽。
就在黛玉出神之際,那少年,不,現在應該是叫林瑜。就大聲說道:“林瑜接旨,謝主隆恩。”
聽到少年如此說,不管心中做何想,黛玉還是認認真真地謝了恩,送走了接旨的內官。
回身時,便看見新出爐的弟弟站在那裏看着自己。
看着這樣的小少年,黛年也不知道要說什麽。但也不能就這麽傻站着吧。
黛玉走上前,笑了笑。“不要站在這裏了,跟我進去吧。弟弟今年多大了?早膳可是用了?若是沒用,一會兒先用些點心。咱們今天早點用午膳。”
說罷,便示意那少年跟着自己向宅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