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另辟蹊徑

黛玉自從來到這裏,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古人讀書竟然沒有一本關于文章解析的系統全面的工具書。黛玉好奇的打聽過,原來從古至今,書生讀書,通常時候都是學堂書院的老師怎麽解說,就怎麽學。那這也太坑人了吧。這老師要是有個理解錯誤,那不是教殘一批人嘛。

所以,幾年前黛玉就想着從一個蒙童開始學的‘三字經’開始到科舉必修的‘四書五經’,每本編輯一份解析工具書。最開始,黛玉是想通過空間的電腦讓度娘上的。但後來又覺得真要是這麽做了,可能風頭就出大發了。關于這個時代,女人太出名也不是什麽好事。所以,黛玉想了想,這事就這麽擱淺了。

現在林家有了林瑜。而自林瑜開始,林家至少有二代人是不可能進行科舉的了。既然不能進行科舉,那就換條出路。如何換條既安全又平穩有保障的出路,才是當下該考慮的。

而出解析工具書,在黛玉看來,就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了。如果弄好了,林家真的可以在這個時空裏永世長存了。現在都說什麽山東孔家,也許将來有一天,人們也會知道‘江南林家’。

呵呵,黛玉手托着下巴,一臉夢幻的笑着。

“姐姐,姐姐。”林瑜看着說說話就走神不知想什麽的黛玉,心中很是無語。

“呃!幹嘛”被打斷的黛玉有些回不神來。

“姐,咱們還接着說嗎?”林瑜看着不在狀态內的黛玉,突然有種想要嘆氣的感覺。

“說呀,幹嘛不說呀。不過,剛才說到哪了?”黛玉很自然的接到。

“說到著書的事情了。”可能是黛玉的性格,還是什麽。林瑜突然對這樣的黛玉有了一種親近感,或者說少了一種距離。

“噢,對。紫鵑,你們都出去吧。”黛玉突然想到,這事再沒做出來前,是一定要保密的。不然,不說沒有先入為主的感覺,還會被人說成是拾人牙慧了。

黛玉待屋裏只有自己和林瑜二人後,就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林瑜越聽越震驚。黛玉把自己的想法說成了林如海生前的遺憾。這讓林瑜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父親從心裏升起了崇拜。

等黛玉說完好久,林瑜還處在震驚中回不過神來。黛玉性子有點急。一般的事情都不太願意托來托去的。也不給林瑜什麽時間思考了。又接着往下說:“我準備等你出孝後,就回江南祭祖。然後直接送你去江南那邊的書院讀書。出孝前,還是請夫子來府裏授課。你看如何?”

林瑜想了想黛玉的安排,感覺很合情合理。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林瑜知道以黛玉的身子将來是不可能再嫁人的了。而他既然過繼給了林府,黛玉便是他的姐姐。他的親人。照顧她,善待她,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義務。

更何況,林瑜心裏對黛玉也有一種同命相連的感覺。所以,奉黛玉為姐,聽從黛玉的安排,在林瑜心裏并沒有産生什麽不好的想法。這不得不說對黛玉是一種上天的厚待了。

這幾回的接觸,也讓黛玉發現林瑜是個不太愛說話的小孩。這會兒,見林瑜點頭。黛玉也就明白了林瑜的态度。

“你十二歲了,也不算小了。家裏的産業也要開始學着打理了。以後,宅裏的事情我先管着。外面的事情,就靠你自己立起來了。等下,我讓家裏的管家及大小管事去你那裏,把咱家的産業什麽的好好給你說說的。打明兒起,再有什麽事情,你就自己看着辦。有拿不了主意的,就問問管家們。咱家的管家都是父親留下來了。忠心上還是可以的。你竟可放心着用。”

林家那點明面的産業,交給林瑜也是應該的。也別說黛玉不懂的防人之心,只是覺得如果可以用這些産業收收林瑜少年的心,讓林瑜對林家更有歸宿感。黛玉何樂而不為呢。

“姐,太快了吧。再說了,我還小呢。”林瑜其實想說的是我才來,就讓我接觸這個,是不是有點不妥呀。

黛玉自然也聽明白了,但聽明白了,卻不一定按聽明白的意思去做。“小什麽小,都十二了,再過幾年都能成親了。你可不許給我偷懶,正經學起來要緊。像那賈寶玉似的,書,書讀不好。事,事辦不了的。看我怎麽收拾你。”

“你可能還沒見過賈寶玉,那是我二舅舅家的二表哥,比我還大一歲呢,天天就知道在內緯厮混。正經不學好的。你以後,可給我離他遠一點。咱們家的孩子可不能跟他一樣。”

林瑜:“......”,姐,咱說的不是這個好不好。

“行了,這事我說了算,就這麽辦了。”也不等林瑜再說什麽,黛玉自已就把事的基調定了下來。

“對了,前幾天你剛回家的那兩天,賈家倒是來人了。說是想見見你。不過讓我給攔了下來。”黛玉突然想起前幾天賈家聽到聖旨後,派人接她們姐弟過府的事情。

“賈家?可是姐姐的外祖家?”林瑜來林家前,對林家也是了解一些的。聽黛玉一提賈家,林瑜就知道是哪家。

“對,就是我外祖賈家。對于這個賈家,他只能是我的外祖家。而不能是你的。不然,坑死你沒商量。”黛玉有些咬牙地說道。

該死的賈琏又跟那尤二姐攪和到一起去了。國孝家孝的,這是不作死,心都難受呀。

“姐,這是何故?”看着黛玉咬牙切齒的樣子,林瑜有些糊塗。黛玉連家産都願意交出來,怎麽也不可能因着身世不願意自己跟她外祖家來往。可見是那賈家有什麽不妥吧。

“哼,那府裏規矩差極了。又喜歡拿着長輩壓人。宮裏又出了那麽一位娘娘,倒是越發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老太太是我的親外祖母,對我倒還好些。對別人,就另說了。”反正屋裏就她們姐弟,黛玉也不怕讓人聽見,自是有什麽說什麽。

林瑜長住京城,自是知道賈家的情況的。但看到黛玉對賈家如此,還是有些吃驚的。這賈家得什麽樣,讓親外甥女這麽煩感。

“你是咱們的家主,未來也是要襲爵的。就身份上,那邊的人就比不過你。就算将來,有跟他們家打交道的時候,你也不要跟他們多往來。還有,也不要認他們做親戚。你是嗣子,倒不必理會這些。”

本來在理法上,嗣子承嗣,承的是林家。于姻親卻無關聯。所以,林瑜就算不認賈家,也是合法的。既然可以不用把賈家當回事,那又何必給自己請個祖宗回來呢。

以賈家這種天天作死的行為,他日抄家都是輕的。林家到時候,可不能被搭進去。

“是,弟知曉。”林瑜見黛玉如此說,也知道了黛玉對賈家的态度。既然黛玉都不願意自己搭理賈家,自己更不可能沒事找事了。

這之後的時間,姐弟二人又說了些閑話。待用過膳食後,黛玉讓人領着林瑜去了府裏的書樓。并讓林瑜平時多走動,不要天天貓在屋裏不出來。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婦呢。

得了,就最後這句話,林瑜是知道他這個姐姐是有多麽不着調了。心裏雖然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種被認可的喜悅。這是自母親去後,林瑜再也沒有感受到的了。

而黛玉用她東北女人粗放的神經,徹底讓林瑜放下了心底最後的一絲忐忑。

..........................................................................

“老太太,林縣君那邊派人給您送了些應季瓜果,點心來。”鴛鴦輕輕地在賈母耳邊說道。

賈母閉着眼睛歪在長榻上,聽了鴛鴦的話。問道:“來的是誰?”

“是縣君身邊的紫鵑。”

“人走了嗎?”賈母指了指茶杯。

“還沒呢,說是等老太太方便了,好進來給您請安。”鴛鴦一邊喂賈母喝水,一邊小聲的說道。

“讓她進來吧。我正好有事情要問問她。”賈母雖仍是淡淡地說着,但跟在賈母身邊多年的鴛鴦還是聽出了賈母話中有些意味。雖不知是何意,但這并不妨礙鴛鴦給紫鵑使眼色示意她說話留神。

紫鵑進來後,先是自己請安,又是替黛玉向賈母請安。待站穩後,才聽賈母問道:“你們家姑娘有些日子沒過府看看我這老婆子了。她成日家的都在做什麽?”

“回老太太的話,從皇陵回來,縣君就累着了。混身疼了好幾天。剛好一些,皇上又送了我們家大爺回府。又要安排大爺,又要進宮謝恩的,很是忙了幾日。這不,剛消停了,我們縣君就打發奴婢過來給老太太請安,還說,這一二天就上這邊來看看老太太呢。”紫鵑按之前想好的話,回着賈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