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線索初出
不論是書閣那人,還是那日的小姑娘,也的确再未出現過。錦衣衛便是再能耐,似這等昙花一現般的人還是查不出來的。葉白只是平日裏小心了些,再不自己出門走動,多數時間便窩在屋裏看書。
查探之事依舊還在繼續。
也不知道是真的沒有問題,還是藏得太深,總之數日一來沒有半點消息。
甲八有時候都懷疑他們的判斷出了問題,就連葉白也數次重新将一應情況寫在紙上分析,唯恐自己遺漏了什麽導致判斷出錯。只有顧昭平平靜靜的,卻是十分确信對方一定有問題,越是查不出來越有。
他說:“這些人都太清白了。”
但凡是人,總不可能沒有辦過一件錯事,或者由人指責的事情。大門大戶之中少爺小姐,姨娘妾室多了龌龊事更是不少。然而這幾家卻隔外的簡單,查來查去別說正經事情,連幾件丢人的後宅趣事都沒有。
這不正常,很不正常。
但要說他們有問題,你又偏偏找不出任何不對勁,或者奇怪的地方。
若是旁的人,恐怕這時候也只能給結論說人家兄弟友愛,‘姐妹’情深。但顧昭不會,所以他堅持繼續查,一直查下去總會找出破綻來的。到時候只要撕開一個小口子,便能順着縫隙一直往大拉,對方就再無可藏。
葉白不得不承認,的确是這樣。
而他之所以會懷疑自己還是因為不夠自信,因為自己對這世界了解得太少,事情又太大所以深怕出了岔子。顧昭就站在他身邊,聞言側頭瞧向他,“其實你不必如此,若是當真有誤,也還有我在。”
心中一暖,葉白點了點頭。
穿過來,人生地不熟,有這麽一個人站在身後,着實是一份幸運。
事情僵持不下,查不出新線索來,顧昭整日整日的看各種密信,葉白便呆在一旁安靜的看書。這般下來,他對這個朝代的了解越來越多,又有甲八等人時常說一些朝中之事,便也對皇城內的情況知道不少。
不同于楊虎,甲八說的卻不是傳言。
那是一個更加真實的皇宮。
Advertisement
哪怕是一些極為隐密的事情,有時候也瞞不過這些錦衣衛。
皇帝私設錦衣衛的用意就在于此,葉白有些奇怪,“那三皇子的人品老皇帝定然早有所料,為何還會……”被其的表面糊弄,從而如此得寵,甚至敢在一直以來處處給太子設絆子,逼得那位溫和的太子頭痛不已。
甲八癟癟嘴,“皇帝的心思,誰清楚呢。”
也是。
想一想一碗水本就極難端平,平民百姓之間受寵的兒子也不一定是最出色的。太子尚還算好,最不得寵的可還是那個上蹦下跳的五皇子。幾乎見皇帝一次挨一頓排頭,只是對方毫不在意,依舊該如何還如何。
要換個玻璃心的,估計早哭瞎了。
如此想想,五皇子也确實不易,當然,當太子皇子的,又有哪個是容易的。面上有多風光,私底下就有多少煩心事,尤其還是涉及到奪嫡之時。就是坐在皇位上九五之尊的那一位,碰上子嗣相殘的事情也得傷神費心。
人活着,本就不易。
葉白也不随口一說,之後便又将心思全放在了書本之上。甲八瞧了兩眼,“又是雜記,你似乎特別喜歡看這些?”他不解道,“按常理說你們文人不是應該更偏向于正經文學,這些東西倒是上不了臺面的麽。”
葉白:“……”
他能說你們這朝代所謂的起蒙書他都沒有看過麽,只發現不是三字經也不是百家姓,是個他都沒聽說過的修字記。
頓了頓,他道:
“人常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既然現下沒有行萬裏路的能力,何不先去讀了這萬卷書,其中這雜記也算其中一種,了解各處風土人情甚是不錯。”
甲八也就随口一問,他來本就是同顧昭商量事情的。
查出來忙,查不出來也忙,幾乎為了查那幾家人的家底,錦衣衛一群人忙得是暈天黑地的。更有甚者,甲三都不八卦了,見了面也就點點頭一臉肅然。也就只有留守的甲八等人,還能抽空同葉白交流一翻。
顧昭整日整日的坐在上首位,不是聽消息便是在看消息。
不光是那幾家疑似天明教的,還有皇城之中的,其他幾個點上的。每日等到處理完之時已是入夜,着實辛苦得很。葉白有時會幫忙看幾條,但他所知不多,只能略為分析,決定還要是顧昭自己做。
錦衣衛,看着風光,內裏所付出的确也不少。
楊虎一走,葉白的飲食便被顧昭全權包了,有時候是甲八去買,有時候是他親自去,偶爾葉白也跟着一起去酒樓吃一糟。這一日事情不多,處理完了顧大人便帶着葉學霸出門,準備去吃書閣對面的那家藥膳。
路上二人随意聊着,多是葉白說,顧昭聽着。
拐至最後一條巷子之時,恰聽到一個稚嫩的女聲道:“……将來可是要成為楊達人那般的人的,你們……”話還未落,葉白便三步并做兩步的拐進了那條巷子,當然為了安全考慮沒忘記拉上顧昭一起進去。
裏面卻并不是之前的那一位小姑娘。
一條小巷子裏堆了數個孩子,圈在一起圍着中間的兩個小孩,那小女生擋在被推倒在地的男孩前面。剛剛那一句話補全了應當是,“他可是将來要成為楊達人那般的人的。”說的是那男生,而并非她本人。
圍在周邊一群孩子見狀哄笑出聲。
“就他這樣還跟楊大人比?”其中一位忍不住嘲諷道,“先叫他爹湊齊了學費再說,老躲在屋外偷聽,害我們不能好好學習。”
“就是就是。”
一時間衆人起哄着般,将自己成績不好的事情歸在中間那孩子身上。
顧昭拉着葉白出了巷子,又向前走了一段便到了酒樓,要了雅間坐好倒上茶水才道,“待将倭寇的事情徹底解決,我們便可想些辦法,讓這些孩子也能讀得上書。”說話間語氣不見過多嚴肅,其間信念卻極其堅定。
葉白怔了怔。
眼前這個男人很少笑,甚至據傳在帝王面前也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但其實心地卻是極好。
看得出他是真心想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麽,所以對于楊達人這樣的官員他內心也是十分敬重,也因此那日才會松口讓他前去相送。只是朝中現下混亂不堪,外還有倭寇虎視眈眈,對方雖身居要位,卻畢竟管不到朝堂之事。
身為一把刀,在這種時候想做,也未必做得到。
皇帝信任又如何,在朝堂之事上面,錦衣衛的話語權照舊不大。更何況,葉白總覺得老皇帝的态度有些奇怪,對顧昭不光只是一個能幹的下屬一般。這人的身份,終究還是個問題,只是不清楚顧昭本人是否清楚。
這話,還不好問。
萬一知曉,這到底不會是什麽愉快的好事,葉白不想憑白惹得對方不開心。
而關于剛剛那個孩子,葉白一時也想不出極好的辦法。畢竟這種事情在這個朝代并不少見,比起他們那時沒有父母不讓上,只有學生不想上的情況,這裏更多的卻是想而上不起。家中實在艱難的自是不提,還有些只覺得上學無用。
考上功名有多難,不見村中白發蒼蒼的老秀才麽?
留着上私塾的銀錢,還不若存起來留着日後娶媳婦兒用。
不是沒聽說過上學的好處,只是這些人只看得着眼前。當然更多的還是家中并不富裕,不然像那些大戶人家哪個沒事不請三五個先生回家的。別管日後考不考功名,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出去也沒面子不是。
歸根揭底,還是生活水平的問題。
這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但倭寇的事情卻是刻不容緩。所以即便看着心下不忍,顧昭也果斷拉着葉白先行離開。心中卻記下了這件事情,只盼着有朝一日當真能想出好辦法,将其徹底解決。
只是另一邊,別提倭寇,就連天明教都尚未查明白。
顧昭下定了決心要查。
因為他總覺得這裏面應當有事情,一衆屬一也查紅了眼,他們從未辦事從未有過這麽久沒一點進展的。甚至這些時日,他們中還有人整整三日不吃不喝守在對方卧房床底,只為了能聽到一丁半點有用的情報。
哪怕是上幾次茅房,晚上打幾次呼嚕也數得清清的。
平日裏的閑聊更是記錄在側。
這一日實在撐不下去便換了人去,他也将一些閑碎的報告回來交給甲八,後者看過之後遞給顧昭,顧昭又遞給葉白。這一瞧不打緊,葉學霸立即便站了起來,提筆就将裏面的一個詞圈了起來,然後推了回去。
“切腹自盡。”
呵!!!
這朝代同他所知道的古時差不多,毒酒,白绫,匕首,只是這裏的匕首是用來抹脖子的,可不是用來切腹的。
會這般幹的,不是那些倭寇矮子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