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德淪喪

季恒之穿越成知青季恒的時候,已經是快11月份了,天氣早已寒涼,原本他就撞破了頭,又在桌子上趴了一整夜,第二天就發起了高熱,斷斷續續在床上躺了近一個禮拜,才徹底好了起來。

在這一個禮拜的時間裏,季恒之一直是渾渾噩噩的,但也不是全無收獲,結合吳家一家三口平時的言語,以及他在睡夢中夢到的原身的一些場景,季恒之大概拼湊出了這具身體的一個生平大概。

這個世界好像是他的原來世界的延續,不過一下子跳到了70年後,清政府早就沒了,這個世界是GC黨當道,還出臺了好多他無法理解的政策,比如不讓人讀書進學就是其中的一條!

這些信息是季恒之在原身的記憶中了解的,可能原身自己對這些也不甚了解,所以也就知道個大概。而原身與這吳家的瓜葛他了解的就清楚多了。

原身的名字和他很像,姓季,單名一個恒字,在家排行老二,上頭一個哥哥,下頭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父母都是廠裏頭的雙職工,哥哥已經成家,弟妹比他小也比他受寵,他這個老二就被踢出來做了這個稻鄉村的下鄉知青。

季恒家裏算不上什麽有錢人,甚至過的也是緊巴巴的,但是好歹也是城裏人,米面糧油都有供應,逢年過節還能吃上幾回肉,他長到十八歲也沒受過什麽大苦頭,每天也就挖空心思怎麽在兄弟姐妹中多争幾口吃的。

混着上了他爸媽廠區的一個高中,上了兩年拿了個高中畢業文憑,就被家裏報名到了這個南邊偏僻的山村做下鄉知青。

知青的生活出人意料的困苦,雖然國家一開始的時候給了一筆安家費,但是知青點一間房十個人,都是小夥子,完全不夠吃,還得問老鄉借糧食,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幹活,天黑了才能收工,辛辛苦苦一年可能連隊裏借的糧食都還不完!

季恒原本就是個好吃懶做的,不過在稻鄉村呆了一年時間就被折磨的受不了了,想方設法的就想回城,可是聽到知青點的老知青說有些人都在這裏呆了快六七年了,上面也沒動靜說可以回城,他就發急了!

後來從隔壁雙合村聽到了一個消息,一個知青娶了村長的女兒,後來村裏得了一個回城的名額,就給了這個知青,村長女兒也跟着去了城裏享福了,季恒就在這上面動起了腦筋!

其實季恒十八歲下鄉,小夥子人長得好,皮膚白個子高,雖然瘦了一些,但是卻是要比農村裏的小夥子外表出色,又有城裏人的光環,剛剛到稻鄉村的時候,也是有不少小姑娘暗送秋波的。

但是這個時候的政策是一旦和當地人結婚,那麽基本上就和回城指标無關了,季恒一心想逃離這裏,所以雖然人家給的好處都拿了吃了,但是卻從不動真格的。後來大家也看出來了這人的德行,慢慢也都疏遠了,甚至有些人因此記恨上了季恒,在隊裏幹活的時候給他暗地裏使絆子,讓季恒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也讓季恒對回城這件事更加執着到了瘋魔的地步!

一聽到還有這種可能,季恒就想方設法的打聽起了他們村村長女兒吳曉梅,發現這個姑娘比他小一歲,人長得标致性格潑辣,吳家就一兒一女,兒子早早出去當兵了,所以吳曉梅就格外受寵。

了解到這些之後,季恒就更加滿意了,有事沒事就在吳曉梅面前轉悠示好,可是人家吳曉梅卻一點都看不上這個好吃懶做的知青,看到季恒就躲,生怕被人看到傳出一點半點不好。

季恒兜兜轉轉兩個多月一點進展都沒有,而且還聽到了吳曉梅年底可能要定親的消息,人就發急了,幹脆想了一個很壞的主意——村裏有個小孩腦子有些問題,成天滿村子亂竄,季恒給了這個孩子一把糖果,指使這個孩子乘着吳曉梅一個人在岸邊洗衣服的空檔推她一把,把她推進河裏。

那孩子聽了季恒的話,只以為這是大人間的游戲,歡歡喜喜接過糖果就去照辦了,一直到看到吳曉梅在河裏驚恐掙紮,才有些明白自己闖禍了,吓得叫了一聲就跑了。

季恒早就打聽到吳曉梅怕水,就抓着這個機會跳下去把人救了上來,還故意在別人面前給吳曉梅做了人工呼吸。他那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反正當時聽學校裏老師講的時候有這麽一回事,還被他們這些男學生聽到後笑了很久。

偏僻小山村的民風還是保守的很,加上季恒又救了吳曉梅的命,兩人又摟又抱還親上了,就算知道這是在救命,那也是夠出格的了。所以在季恒登門表示想要娶吳曉梅的時候,吳大海想也不想就應了下來。

在吳大海看來,這個季知青雖然平日裏在隊裏表現不佳,但是畢竟年紀小沒吃過苦也能理解。可能村裏比較窮的人家會嫌棄季恒知青的身份,但是他們老吳家不缺那口糧食,只要季恒人好,和曉梅能處到一塊去就行。

季恒能英勇救人,說明人品還是可以的;登門表示自己願意負責,說明這人也沒有看不起他們鄉下人,也相的中他們曉梅;長得又是一表人才,而且畢竟是城裏人,說不定哪天上頭政策變了,他就能帶着曉梅到城裏安家落戶了!

所以盡管吳曉梅表示不願意,但在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思想工作下,還是同意了下來。

可誰知道,這個季恒和吳曉梅結婚後沒一個月,本性就徹底暴露了出來:先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下地,一會兒說自己這裏病了,一會兒說自己那裏疼了;每次吃飯的時候倒是沖到了最前面,有什麽好吃的都往自己嘴裏扒拉;前幾天聽到了他們稻鄉村也有了一個返城名額指标後,更是想盡了作妖的辦法,旁敲側擊的打聽這個事,時不時的鬧一出,搞得吳家人精疲力盡!

原本吳大海就算想把這個名額給他女婿的,現在也不敢給了———這個人的人品是這個樣子的,回城之後還能想起他女兒姓甚名誰嗎?到這個時候了,吳大海也品出點味了,莫非這個季恒當初就是沖着返城名額才娶了曉梅?

可是兩人如今木已成舟,像曉梅說的那樣去離婚那是不可能的,否則曉梅下半輩子怎麽見人?再說就算目的不純,這人救了他女兒也是事實啊!

如果讓吳大海知道,這個所謂的救人也是季恒一手設計出來的,估計是要氣昏過去了!

所以最後吳大海把名額給了村裏另外一個老知青後,季恒簡直是把這一家都記恨上了,幹脆每天就躺在家裏什麽活都不幹,趁着人出去了還撬開了家裏櫥櫃的鎖,把吳大海兒子寄回來孝敬二老,二老卻舍不得吃的麥乳精吃了個幹淨!

這回莫說吳曉梅了,就是吳大海心裏頭也憋着氣,下午出工的時候,硬是把人給拽了出去,和隊裏的人一起翻地種蘿蔔。

沒想到季恒做事磨洋工不說,還和隊裏幾個幹活也不利索的人聊了起來,四處說自己在吳家吃不飽,被吳曉梅聽到了當場發起了火。季恒這人幹活不行,耍賴一流,口中喊着頭暈,人就往地裏倒了下去。

原本是想詐一下吳曉梅,又能坐實自己吃不飽這事,而且下面又是泥地,摔下去也不疼,誰知道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倒下的位置下有一塊碎磚頭,還是尖頭朝上的,直接把他腦袋給磕破了!

當季恒之回憶完原身的所作所為之後,簡直是被驚得目瞪口呆!世上竟有如此卑劣之人?!簡直就是人面獸心,道德淪喪!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果真如此!

季恒之雖然這麽多年讀書确實讀的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但是也正因如此,他的道德标準還是很高的,幾乎都是要拿書裏的君子标準要求自己的,所以對原身的行為那是萬分的鄙夷,也為自己成為了這樣一個人而驚恐萬分,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自處。

正當季恒(以後文中統一以季恒稱呼季恒之)陷入原身困境的時候,身上的被子一下子被吳曉梅給掀開了,吳曉梅也是忍無可忍了,這人竟然又裝死在床上躺了一個禮拜了!

剛想吼這人,卻聽到季恒大叫了一聲“啊——”然後手腳并用地把被子搶了過來蓋在自己身上,整個人如同受驚的小兔一樣吓得瑟瑟發抖!

吳曉梅.......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女禽獸,要怎麽了他似的!”吳曉梅額頭上的青筋不受控制地跳了跳,可是眼前的場景真的就和戲班子裏演的霸王硬上弓似的!

如果吳曉梅有雙透視眼的話,會看到季恒的雙手在被窩裏緊緊地環抱住自己......真是.......作孽!

“趕快給我起來!地裏的工分還要不要了?喊得這麽中氣十足,身體早就好了吧?好了就給我下地幹活去!否則今晚就別吃飯了,我們家不養閑人!”

原本這段話吳曉梅吼的是該理直氣壯的,可是莫名碰上季恒驚恐的小眼神,這越說聲音倒是越低下去了,說完之後兩人對視了一會兒,吳曉梅還想說什麽都一時說不出口了,只得催促季恒趕快,然後重重地帶上了門。

季恒滿臉通紅,知道自己是誤會了吳曉梅,可是這姑娘行為舉止也未免太過豪放了一點,實在是不妥、不妥!

等到季恒跟着吳曉梅走到了地頭上,接過吳曉梅遞過來的農具,季恒才有點如夢初醒的感覺——總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總算踏在了結實的土地上了。

只是季恒看了看手中的鋤頭,又看了看四處幹的熱火朝天的景象,忍不住心中自問:這地要怎麽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