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驚才絕豔

季恒無論是提筆的姿勢,還是寫字的架勢都太過自然,自然的就如同喝水一般,是融到了他骨子裏的東西,等把這個繁體的祿字寫完,季恒才有些意猶未盡地放下了毛筆,往後退了一步看向吳大海。

吳大海滿臉震驚地看着這個祿字,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個祿字用的是行書的筆法,可以說是鐵畫銀鈎、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和他前面的幾個字一比,他以前自以為得意的幾筆字簡直像狗爬一樣沒法見人!

吳大海沒有正兒八經上過學,但是他父親以前是上過私塾學過字的,也教會了吳大海識字寫字。吳大海這一手字也是習自他的父親,雖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只學了四五年,但是吳大海正是憑借着這一手字,憑着識文斷字才被稻鄉村村民選為了村長。

所以對于自己的這一手毛筆字吳大海是十分自得的,以前時不時的會拿出紙筆來寫幾個大字,只是後來國家搞起了□□,他也就收了起來,也就在春節的時候寫幾幅春聯熱鬧熱鬧。

往年吳大海還會把自己寫的春聯送給親朋好友,還有知青點那邊,總是會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尤其是知青點那邊,在吳大海眼裏,那裏可都是住着文化人,就連文化人都認可他的毛筆字,這可讓吳大海心裏得意壞了,于是這個傳統每年也就這麽保留下來了。

說實話,吳大海自己的父親也就讀過幾年私塾,教給吳大海的更是一些皮毛了。書法這東西又是要勤學苦練的,長時間不寫手也會生疏。吳大海這個每年的“保留節目”,倒不是說真的字寫的多好,一來村裏會寫毛筆字的也就吳大海一個人,大部分村民也看不懂好壞,只知道能寫就是厲害了;二來這大過節的又是送春聯,還是村長親筆,按照國人的習性,也自然是要吹捧一二的。

所以這麽些年下來,吳大海對自己的字有了一種蜜汁自信,可是當他看到季恒這筆字的時候,才知道什麽叫做差距!

天差地遠的差距!

果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正是因為這個字,竟是破壞了一整張春聯的完整性:試想一下,原本十個長相普通的男人坐一起挺和諧的,誰也不覺得誰難看,現在猛然來了一個超級大帥哥,這另外九個男人就不夠看了。

吳大海默默地把這張春聯紙拿了下來,又放了一張新的空白的紅紙,對着季恒說:“這幅春聯就你來寫吧,我原來想寫的是年年福祿随春到,日日財源順意來。”

往年吳大海只會寫三個對子,今年也是去鎮上趕集的時候看到鎮上供銷社賣的春聯裏有這個對子,所以想着回來自己寫。但是回來睡了一覺,提筆竟然忘字,不記得那個祿字怎麽寫了。不過也正因如此,才發現自己女婿竟然有這本領。

季恒聽着吳大海念完春聯的內容,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倒是讓吳大海心裏頭一緊—-難道他就這一個字寫的好?這也太過巧合了吧……

還沒等吳大海胡思亂想完,季恒已經把對聯一揮而就,要不是這紅紙差了點,這春聯就像和外頭買的似的!不,甚至是更好!外頭買的春聯都是統一的印刷字體,哪裏有季恒寫下來的這些好看?

“好!好字!”吳大海忍不住開口稱贊,就算以前他再怎麽看不上這個女婿,無數次地後悔給女兒應下這門婚事,在此刻那些不愉快也一下子消散了,只剩下對季恒所寫的字的驚嘆!

吳大海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頭是極為敬重知識分子的人,而且也相信字如其人這句話。

吳大海一時半刻都沒辦法把能寫下這麽一手好字的季恒和那個撬了他櫥櫃偷吃他麥乳精的季恒聯系到一起,此刻他只覺得這人是塊寶!甚至過後還自發的幫他之前的所作所為找理由,自動洗白他的動機。

畢竟世人都能接受真正有才華之人的瑕疵的,而能寫出這樣讓人驚豔文字的季恒,在吳大海眼裏,絕對是有大才的!

“小季啊,你這一手字練了很長時間吧?”情感一拉近,就連稱呼都變了,直接從“季恒”變成了“小季”。

“是的,懂事起就開始練了。”季恒從三歲會握筆就開始練字了,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放下過毛筆,家中幾本名家字帖早就被他臨摹的起毛邊了,練習用的紙都能有十幾人高,不管是行書隸求楷書草書他都能信手拈來,不敢稱大家,但也已經算在書法一途小有所成了。

吳大海一聽果真如此,忍不住對着季恒贊嘆道:“親家培養你也是費心了!”能在這個時候還堅持讓孩子學書法的親家絕對是有遠見也讓人佩服的!搞不好親家自己也是書法大家,才教的出這樣的兒子。

吳大海心裏頭感嘆了一回,倒是說的季恒心裏頭一愣—-原身父母哪裏培養過他了?兩個人也就剛剛初中畢業,成天上班還來不及……

幸虧原身老家離這裏千裏之遙,應該不會被戳穿吧?

翁婿兩個各懷心思地交談着,表面上倒是一派和諧,吳大海還讓季恒又幫他寫了幾幅他以前慣常寫的春聯,什麽“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財源滾滾随春到,喜氣洋洋伴福來”,都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

“小季,你要有好對子也這幾個!”吳大海越看季恒的字越喜歡,每一幅都舍不得送人了,看紅紙還有的多,便叫季恒再寫一些,他準備挑幾個到時候送出去,剩下的自己用。

季恒這才舒了一下眉眼—-剛剛他寫春聯的時候皺眉就是因為吳大海說的那些在他看來都太過媚俗了,怎麽都是講財啊福的,雖然春聯這麽寫完全沒問題,但是在他這個自恃清高的讀書人看來,難免顯得沒有文化還失了體面。

是的,季恒的父親從小就教導他,做什麽事都要有讀書人的體面,所以季恒也确實是有“偶像包袱”的,輕易不肯與凡俗之流“同流合污”,就算是寫一副春聯,那也要拔高立意!

再者說,像他這樣的人,寫篇需要起承轉合,限律限韻到極致的八股文都能和玩似的,寫幾幅對子還能難倒他不成?

“上聯:冬去山川齊秀麗,下聯:喜來桃李共芬芳,橫批:新春大吉”

“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下聯:紅梅點點繡江山,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橫批:萬象更新”

季恒手下不停,才思更是敏捷,幾乎都不用怎麽思索,幾幅春聯就寫好了,寫完後自己又讀了一遍,覺得這才是春聯該有的樣子。

吳大海在一邊看的驚嘆連連,沒想到季恒不僅僅字寫的出類拔萃,肚子裏的貨也多,他女婿是真的有才學!

如果讓季恒知道吳大海看他寫了幾幅春聯,就認定他有才學的話,真·滿腹詩書·學富五車·季恒估計會擡眼望天——這個岳父未免太天真了,對才學的标準,真低!

季恒依依不舍地放下筆,要不是這個紅紙沒了,他真是想一直寫下去,以前每天都筆耕不辍,到了這裏快一個月了,才第一次摸到筆,實在是放不下!

吳大海小心翼翼地把幾幅春聯都卷了起來,準備送人的送人,自己貼的自己貼,一邊卷春聯,一邊還和季恒讨論起了寫毛筆字的技法。說是讨論,其實是季恒單方面的指點,吳大海的那些心得放到季恒面前,只配被這個浸□□法近三十年的儒生按在地上磨擦的份。

只不過吳大海聽的也歡喜,還頻頻發問,要不是家裏沒有剩餘的紙張了,吳大海都想現場操練起來。

于是乎,被王美蘭使喚過來叫吳大海和季恒把桌子理理,準備吃早飯的吳曉梅,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翁婿相得、和諧融洽的場景。

吳曉梅......我爹說好的站我這一邊的呢???這又是什麽情況???!

吳曉梅到的時候春聯都已經被吳大海收起來了,所以也不知道前因後果,她只是覺得自己被深深的背叛了—-爹媽都倒向了敵人那一頭,她在這個家裏怎麽這麽難!

早飯吃的簡單,小米粥配有些卡嗓子的粗糧饅頭,勉強吃個飽,美味就別想了。所以吳大海吃飯一向快,呼嚕呼嚕就把一海碗的粥倒進了嘴裏,看到季恒還在慢條斯理的吃着,以前看着覺得矯揉造作,現在也自動美化成文化人的修養。

吳大海頓了頓對着季恒說道:“我先出去送春聯了,一會兒你也送兩幅春聯到你們知青點去,好歹之前你在那邊也住了一年的。”

吳大海迫不及待地要和村裏的老朋友炫耀這次的春聯,同時考慮到季恒,想讓他和知青點的人親近一下,給他做做人,所以之前他去知青點送的春聯這次改派季恒去。

季恒把最後一口粥吃了下去,點頭應下。

吳家人都以為只是如往年一樣送個春聯,誰知道這次卻送出了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春聯內容引自百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