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一筆錢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還沒完全亮起來,吳曉梅就起床了。

看了一眼安分睡在地鋪上的季恒,吳曉梅抿了抿嘴角,輕手輕腳地繞開後,開門出去了。

吳曉梅心裏惦記着昨晚晾在竹席上的春聯,準備先把春聯都收起來後,再去廚房燒早飯,卻在走進堂屋的那一刻,整個人呆愣住了。

昨天裁了一卷半的紅紙,剩下的一卷半也已經被裁完了,整整齊齊地放在了桌子上。原本桌子上攤着的毛筆,土碗,墨水瓶子都已經收拾好放好。就連竹席上晾着的春聯,也已經按照不同的對子分好,邊邊角角都對齊地碼了起來——這樣追求整齊的擺法,家裏面除了季恒沒有別人了。

一時之間,吳曉梅覺得心裏頭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頭一次,吳曉梅真正的産生了疑問:這個人真的是季恒嗎?還是以前她帶了太多的偏見,以至于沒有去真正的了解過這個人?

這樣強烈的反差,很難讓人不去懷疑。

只是人确确實實還是那個人,以前他做的事情也真實的存在着,只是為什麽改變呢?難道真的如同她媽分析的那樣,是覺得回城無望,準備在這裏踏踏實實過日子了嗎?

吳曉梅一時之間也搞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季恒,只能把這個疑問埋在心底,先處理手頭的事情。

吳曉梅輕輕地把春聯紙都收到了自己房間裏的床上,罩在被子裏,這才去廚房間做飯去了。

看了一眼廚房裏的食材,吳曉梅沒有去燒最近一直吃的玉米面粥,而是從碗櫥下面的櫃子裏掏出了一袋微微有些雜質的面粉,用大碗掏了兩碗面粉出來,同時在燒開水的時候也開始揉面。

等到面揉的差不多了,吳曉梅一遍又一遍的抻面,将面越抻越細,然後切成幾段後就将面條放入了滾燙的開水之中。

在等面煮熟的過程中,吳曉梅又快手快腳的調了四碗醬油湯,切了細細的綠蔥花,等面條一好,就快速地撈入碗中,撒上碧綠的蔥花,一碗香氣撲鼻的陽春面就做好了。

在吳曉梅做面的時候,其他人也都陸陸續續的起來了,等他們洗漱好,吳曉梅正好将面條端了出來。

吳大海看了今天的早飯,眼前一亮:“這兩天你們要辛苦了,是該吃點好的,來來來,小季也快坐下來吃,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季恒一直弄到快淩晨了才去睡了一會兒,後來聽到了家裏的響動就也睡不着了,幹脆也跟着起來。忙活了一整個晚上,肚子裏早就空了,這個時候吃一碗熱乎乎的面條,無疑是一種享受。

況且,這碗面條的味道還意外的勁道好吃,面湯也弄的不鹹不淡剛剛好,季恒本着食不言寝不語的原則,埋頭吃了起來。

除了剛剛到這個世界裏時,那碗有卧着一只荷包蛋的粥,就數今天這碗面吃的算是最好了。

季恒隐約知道,這碗面是對他昨夜工作的一點犒勞。

上輩子的季恒是文弱書生,從沒幹過重活;這輩子體力是好了一些,但絕對比不上村裏幹慣了農活的漢子。

季恒在了解完工分制度後,就知道自己靠做農活吃飯是吃不飽的。就算吳曉梅不說,他也可以從村裏漢子若有若無的目光中看出對他力氣的嘲諷。

現在他能靠以前的本事贏得一點吳家人的尊重,他覺得昨晚的辛苦很值得。

吳大海聽完吳曉梅彙報昨晚上的進度,雖然心裏還是吃驚季恒的速度,但是也慢慢地開始接受起自家女婿的本事,聽到說墨水沒了,連忙表示:“今天我正好要去鄉裏開會,我去趙先兵那邊再拿個四瓶墨水回來,應該夠了吧?”

趙先兵說過筆墨不夠可以問他拿,不過他之前以為自己庫存的兩瓶夠用了,誰知道才一個晚上就寫完了。

季恒算了一下,寫完接下來的那麽多春聯,差不多三瓶墨水夠了,多拿一瓶以備不時之需,于是便點頭應是:“爸你要是看到了趙伯伯,就讓他明晚過來取春聯吧,今晚上就能寫完。”

現在紙已經全部裁好了,墨水四瓶也夠了,今晚上再熬一夜,一鼓作氣寫完不是難事。

“不用這麽趕的,悠着點好了,咱做這個本來也就不是為了賺錢,只求個心安。”要不是趙先兵答應他擺平趙紅軍那邊,他肯定不答應做這種試探邊際的事情。

“早做完早心安。”季恒放下碗筷說道。

吳大海想想也确實是這麽一個事,這麽多春聯放在家裏被人看到了也是不好,解釋起來麻煩,還不如趕緊弄完了讓趙先兵帶走算數,後面分不分錢啥的再講好了。

吳大海還要趕着去鄉裏開會,吃完之後抹了抹嘴巴就先走了。

臨近年關,家裏零零碎碎的事情還是挺多的。王美蘭早早的把兒子寄回來的錢和布票都換了布回來,想着在兒子回來之前給他做一身新衣服,有剩下的藏藍色布料她本來是想給吳大海也做一件的,現在倒是改變了想法。

家裏的活吳曉梅看不上季恒的手腳,趕他去房間裏讓他睡一會兒:“你去休息一下,吃中飯了喊你,今晚還要通宵。”

季恒二話不說就鑽進了房間裏,直到吃午飯前都再也沒出來過。

吳曉梅撇撇嘴,心道:這倒是他一貫的作風。

其實季恒回到房間裏也沒有睡,上輩子科考的時候連續在考棚裏熬三天三夜都是常事,自己投入學習的時候也經常通宵達旦,小小的熬上一夜根本算不了什麽。

只是季恒也不想幹家裏的活,他還是惦記着他作為讀書人的體面,還講究着所謂君子遠庖廚的姿态。所以一來心裏有些抵觸,二來也确實做不來,吳曉梅趕他回房間倒是讓他松了一口氣。

只是在房間他也睡不着,春聯也都寫完了,繞着房間裏轉了兩圈,季恒的目光突然被一個紙箱子吸引了——雖然紙箱子裏的東西只露出了一角,但是如果沒有看錯的話,裏面裝的是書?!

季恒自己的東西很少,吳家給了他一個木箱放置他的東西,其他房間裏的東西都是吳曉梅的,季恒自從到了這個世界裏來後,從來沒有碰過吳曉梅的東西。

君子坦蕩蕩,不窺伺他人,這點風範他還是有的。

只是此刻看到了疑似書籍的東西,季恒實在心癢難耐,忍不住悄悄打開了那個放置在吳曉梅床腳的紙箱——裏面确實都是書,而且是吳曉梅從小學到初中的所有課本!

季恒首先拿到的最上面一本是初三語文,他心“砰砰砰”地跳起來,好像那天他看到楚不凡拿的那本書,就是叫《語文》,而《語文》是楚不凡口中的“高考”要考的!

季恒一下子就投入進了書的海洋中。

“曉梅,一會兒你洗好碗來我房間裏。”王美蘭見吳曉梅在整理碗筷,馬上叮囑她道。

“知道了,媽。”吳曉梅應了一聲。

等她将廚房打掃完,走進她媽的房間,就看到王美蘭在裁布:“曉梅,這塊布一會兒你拿到你房間裏去,快過年了,你給小季做一身新衣服。”

王美蘭一邊手下不停,一邊和吳曉梅說道。

“不是說給爸做件新衣服嗎?給他幹嘛?”而且這個布料用的是她哥的布票,這樣也不妥當。

“你爸他還有幾件衣服穿,你也不關心關心小季,他身上的衣服就那兩身,穿來穿去都磨破了好幾個地方了。小季他爸媽不在身邊,我們就是他爸媽,可不該多關心一下他?”

女婿昨晚的表現讓王美蘭特別滿意,而且她心裏頭也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念頭,可能之前季恒不樂意幹活就是不是幹體力活的料,哪怕現在硬着頭皮幹了,也幹的不如真的有力氣的人。

或許季恒就是以前村裏人說的秀才,天生就是該吃讀書這碗飯的!

只不過國家現在也不知道鬧什麽,也不讓人好好讀書,讀了書有大學問的人又要被□□!

王美蘭實在搞不懂這些,但是不妨礙她去嘗試着理解季恒——這孩子就寫字那個勁看的出來不是個懶的,或許以前是他們誤解他了。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這句話是一點都不錯。現在季恒就是慢慢入了王美蘭的眼,所以王美蘭也想方設法地想撮合一下吳曉梅和季恒。

吳曉梅心裏頭有些不樂意,比起給季恒做衣服,她還是傾向于給她爸做,她爸一年到頭多辛苦啊.......

不過最後被她媽念叨久了,吳曉梅只好先收了布料,準備過幾天再說。

吳曉梅是個拎得清的,她哥對她再好,也不一定她以後的嫂子也能這樣。先不說她和季恒現在的關系到底怎麽樣,就說他們這個小家都是依附着她爸媽生活的,唯一的一點點家底還是她和季恒辦結婚的時候她媽塞給她的三十塊錢。

眼看着吳斌就要相看人家定親結婚了,這種拿他哥的東西貼補妹妹家的事多了,難保以後的嫂子心裏面會有想法。

所以吳曉梅想等到寫春聯的錢真的下來了,再想這個衣服的事情不遲。萬一要是這個買賣沒有趙先兵想的那麽好,那她就把衣服做完給她爸穿好了。

而這個結果沒有讓吳曉梅等太久,在季恒花了兩個晚上把五百六十幅春聯全部寫完交給趙先兵後,不過等了四天,趙先兵就又來了。

而這一次,他是帶着一沓錢過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大家覺得還不錯的話,麻煩點點手指,加入收藏,謝謝大家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