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洛葉不止一次感慨過這個世界簡直是法師夢寐以求的世界,擁有大量的、免費的數學知識, 數學相關的圖書數不勝數, 等她把眼神放到了各大數學刊物上, 仍舊覺得驚喜。
各大期刊每年都會發表數學相關的最新理論, 權威期刊上刊登的論文,更是各種數學天才的天才思想的碰撞。
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主辦的《數學年刊》,瑞典皇家學院創辦的,涵蓋了數學各個領域的《數學學報》,美國數學協會創辦的《美國數學會雜志》,以及德國的《數學新進展》,算是數學領域最權威, 影響因子最高的四本數學雜志。
它們每年出版的論文都是有數的, 能在上面發表論文的基本上都已經是成名多年的數學家, 如果一個初出茅廬的數學界新人能在上面發表文章,基本上就能達到了“聲名鵲起”“一鳴驚人”的成就,成為新的明日之星。
洛葉倒是想去挑戰一下,可是這四本數學期刊, 都是審稿期特別長, 而且像她這樣大學都沒有申請成功的人,很可能在篩選的第一關就被篩選掉,畢竟每年堅持不懈的給這四大期刊投稿的民科特別多。
洛葉斟酌了下,把眼睛從上面移開,開始看這四大期刊下面的數學期刊。
《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通訊》《美國數學會通報》《數學學會會報》這些都是僅次于四大期刊,并且位于美國的數學期刊, 涵蓋了大部分的數學領域,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偏重于數學某個分支的數學期刊,比方說《模糊集與系》《非線性分析》。可惜這兩個雜志,前者是荷蘭的,後者是英國的,而且和洛葉的論文不太相符。
最後挑挑揀揀,選中了《美國數學會通報》《數學學會會報》,兩篇論文一篇投一本期刊剛好。
決定了投稿的期刊還有寫的內容,接下來就要完善整篇論文就好了。
洛葉的重點是《散在單群》這篇,畢竟這篇融合了她最近學的好多知識,如果陷入瓶頸,她才會開始寫《球》這篇。
後者是利用多複變數的邊界值建立C^π球上正規化雙全,純星形映射,在極點值處的行列式形偏差定理和矩陣型偏差定理。
這算是她消化了許多數學知識後,并且特意研究了相關的一些論文後決定寫的內容,這也是她在幾十年前研究出來的一個成果,洛葉要做的就是把這篇論文換成這個世界數學體系的術語,最麻煩的洛葉在用到哪一個定理的時候,要去搜一搜有沒有這個定理,這個定理叫什麽,如果沒有,她還要特意證明一下。
而《散在單群》是洛葉看了幾十篇論文後想到的,在這近幾十年中,用的群的階和用群的元素的階來刻畫有限單群大概是非常熱門,洛葉在讀李教授借閱給她的期刊和電子文件的時候,看過的不下幾十篇,成功讓她對這個概念熟悉了,還深入了解了下,她之前從來都是獨自研究,比起其他人,她更相信自己,洛葉看完這些資料後,就開始嘗試自己動手,用裏面的邏輯來運算,成功得出了一個新的方法。
而洛葉現在也就是把這個方法用論文寫出來,中間完善步驟,完善邏輯,讓自己的邏輯更加無懈可擊。
所以她預計自己能在七月前完成這兩篇論文,并不是說大話,而是真的有可能,就是因為一些意外要延後,也不過長過八月。
她預計十一月考SAT,十二月雅思,等兩項成績出來後遞交自己的大學申請,明年秋季入學,這樣時間就顯得寬裕了,就算對方審稿時間較長,她應該也能得到結果,中間需要修改,或者是另投稿,也不算緊張。
所以洛葉正式進入了寫作期。
在數學老師看來就是,洛葉敲打鍵盤的時間變長,還不時的開始在草稿紙上寫些什麽,或者畫圖,具體寫什麽,對不起,他們真的看不懂……
群論他們都不太懂了,更何況這是又細分了一下的單群?
再擡頭看過去,就能看到洛葉已經不是在看英文了,而是進化到開始寫英文了,旁邊還有專業人士用的公式編輯器,編輯出來的公式,對不起,他們還是看不懂……
繼學生後,所有老師都出現了胸疼,頭疼的症狀,具體表現為看到了洛葉,這兩個地方似乎就開始隐隐抽痛。
……就算知道了她是真的天才,一個學生比他們這些老師加起來都厲害,還是讓他們身心受創。
真的非常非常可怕。
相信等這段時期過去之後,洛葉的傳說要在一中長久的流傳下去了,只要這幾位老師不退休,沒有再出現一個比洛葉更為天才的學生,哪天要教育學生好好學習,肯定會想起來拿洛葉當典型,“你們知道大你們N屆有個學生,高中就開始看數學論文,和大學教授讨論高等數學知識,人家不比你聰明?人家還比你努力呢。”
對,他們除了感覺到了洛葉那可怕讓人自慚形穢的天分,還有就是那讓人忍不住嘆息的努力了。
雖然洛葉在辦公室,可是沒有人管洛葉,只要她累了,完全可以休息,可是他們就沒有怎麽見過洛葉休息過,看到的永遠是在電腦上敲打或者是草稿紙上演算。
……這樣的自制力和刻苦,就是他們都自嘆弗如。
難怪對方能在短短這麽短的時間內,獲得了這麽大的成就。
……
在這學期的期末考試即将到來之際,洛葉也終于完成了這篇論文的大部分的內容,只剩下了一點尾巴,這樣她也不需要在時時刻刻的待在數學老師辦公室了,而她重新想起了被她忽視了很久的高疏。
在洛葉常駐辦公室後,高疏相當于沒有同桌了,兩人難得的又在一起吃了頓午飯——這次誰也沒有多說什麽了,不用等洛葉畢業,現在數學老師就拿洛葉來教育各班的學生了,比你聰明,還比你刻苦。整個年級的人大概都知道洛葉對數學真的愛的極為深沉了,深沉的超出他們所有人的想象,她本人斬獲的獎項也被教導主任宣傳了一遍了。
現在兩個人久違的走在一起,大家想到也只是,數學,數學,數學……
而大概是怕打擊更多人的自信心,所以數學老師們也沒有說洛葉是寫數學論文,只說她刻苦學習,高疏算是知道一點的,看到她終于有空了,“你論文寫完了?”
“差不多了。”
完成了一項工作,讓洛葉不由的有些惬意,語氣随意道,“如果能順利刊登,我的申請應該就不是問題了,你呢?”
高疏道,“我最近看了一些金融雜志,根據我在公司的見聞,寫了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到時候能用上。”
他也在為能去世界頂尖的商學院努力。
洛葉疑惑道,“是雜志文章嗎?你不要投稿嗎?”
在她認知裏,不同的刊登代表的影響因子,就像是一個等級實力認證,你在這個雜志上發表論文,證明你有這個等級的實力,你在最權威的刊物上發表,意味着你就是擁有頂尖數學家的實力。
所以她才會這麽積極性高的投稿,是為了刊物的“認證”。
她對金融雜志不太了解,可是看這應該差不多。
高疏不得不給洛葉科普了下,金融領域當然有刊物,而且比數學要多,影響因子要高,但是金融畢竟不能和數學一樣,數學是純粹靠實力說話,靠邏輯來說話,而金融刊物裏面的水分就多了。
洛葉哦了一聲,她也就是順口一提。
等之後的兩天,洛葉把兩篇論文的尾巴寫完,按照兩本期刊所寫的投稿方式投了出去,之後就等待着結果就好了。
期末考試完,洛葉和杜周他們直飛B市,等着從B市飛開羅。
洛葉見到了已經出關的李教授,她順手塞給他一個小盒子,“禮物。”
李教授也沒打開看,直接塞到了口袋裏,“你論文怎麽樣?寫完了嗎?需要我幫你修改修改嗎?”
洛葉道,“已經投出去了,等着他們出審核結果。”
“這麽快?”
李教授有些吃驚,不過想到洛葉之前和他讨論,算是已經準備了好多資料,那些寫一篇不算太難的論文綽綽有餘,而且既然投出去了,那他現在也沒有必要再問,等結果出來就好了。
他們兩個人早就通過了一封封的郵件和問題讨論熟悉了起來,所以交流起來十分自然和熟稔,而其他人就吃驚了,他們可不像是洛葉一樣可以和李教授有來有往的讨論,他們那只能叫請教,而且李教授只算是帶他們集訓和出國比賽,打電話請教問題太那啥,所以他們是真的貨真價實的好幾個月沒有聯系。
等他們兩個似乎說話告一段落,高盛好奇道,“老師,你和洛葉說什麽呢?”
就算你之前對洛葉很好,不斷的指點她,但是幾個月不見,你們這麽熟稔真的正常嗎?他們還看到洛葉給李教授禮物呢!
李教授瞥了他一眼,笑眯眯的道,“你真的想知道?”
這當然了!不然他為什麽要問?
李教授咳了咳,“既然你一定要知道,那我就說了。”周圍人豎起了耳朵。
“洛葉寫了篇群論相關的論文,現在已經投稿了,中間我和她讨論了下。”
“如果你們也想寫,可以告訴我,我也可以和你們讨論讨論。”
高盛:“……”
周圍豎起耳朵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