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紀燕珊那天頂着大家的笑話摸了一堆的河蚌回去,把她們帶來的兩個桶都裝滿了不算,還使用暴力威脅讓顧一輝回去再拿可以裝東西的回來。

顧一輝本想用生命作死擡杠,不過有張思樂這個第一吃貨助陣,二比一,立馬投降,乖乖把裝滿河蚌的桶拎回去,倒在大水缸裏之後,又拎着回來給她,還在張思樂的拾掇下跟着下魚塘捉河蚌去。

于是當天,魚塘裏生活多年的河蚌就這樣慘遭毒手,大個頭的基本都被抓了回去,鄒茜玲和梁曉雪兩個閑人來來回回幫着提了好幾次桶,他倆這才歇手。

等回到家一看,那撿到的河蚌幾乎把水缸都要填滿了。

“他們可真沒眼光,這麽容易撿的都不要。”紀燕珊抱着那大水缸跟抱着一堆美食似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不過這撿來的河蚌還不能馬上吃,得讓它們吐吐泥沙,吐幹淨了才成,不然真煮了那口感可不會好。

但是這麽一大缸河蚌也不好弄,為了能早點滿足口腹之欲,張思樂拿來搪瓷臉盆和幾個木頭做的淺口盆子另外裝了水,挑了幾個大的河蚌放進去,然後往水裏滴了菜籽油,好催那河蚌浮起水面多吐點沙子,快吐點沙子。

至于其他也不能這樣放在一個水缸裏養,雖然他們平時吃水不是用這水缸的水,但是還是要做做樣子,而且這麽多河蚌放在同一個水缸裏,生存空間都沒了,天氣又熱,很容易沙子還沒吐幹淨就死了。

又倒騰出其他可以裝的來裝,等晚上沒人再來把空間裏幾十個搪瓷臉盆一起拿出來加快它們吐沙子過程,然後把一小部分收進空間,外人雖然知道他們撿的多,但具體數目還是不清楚的,而且河蚌還可以用來喂雞,要是有人懷疑河蚌數量看着跟當時不一樣,就說拿了一部分來喂雞好了。

在等河蚌吐沙子的時間裏,張思樂把家裏分到的兩條魚給做了,一條做成紅燒一條做成糖醋魚,一下子就吃掉了。

等周紅嬸子來送小魚煮鹹菜知道他們那麽快就把魚吃掉之後,那看他們的眼神簡直就像看敗家子,一點兒都不會過日子。

又看了滿院子裝着河蚌的盆子,那更是覺得眼睛疼了。

這些小娃子們怎麽這麽會折騰。

“嬸子,這河蚌真的好好吃,等它們再吐一兩天泥沙,就可以拿來做菜了。”張思樂見周紅看着那些河蚌,趕忙道。

周紅卻不信,村裏以前也有人撿了這河蚌來,也是讓它們吐了泥沙,可真是忒難吃了,那蚌殼也不好打開,整個丢進去煮之後才弄的開,可味道真是一言難盡。

張思樂聞言也不着急解釋,“那你等着看呗。”

Advertisement

等什麽?等過兩天小部分河蚌吐幹淨沙子之後,張思樂立馬操刀做河蚌,先用熱水燙開外面那堅硬的殼,然後再把蚌體兩側的呼吸器官蚌鰓去除,再把蚌肉取出來,幹幹淨淨,一點兒蚌肉都不浪費,這可是她家逗比和小灰灰盯着大夥兒的嘲笑弄回來的,可不能辜負了。

蚌肉用清水洗幹淨後又浸泡了一會,再晾曬,扔掉煮着開水的鍋中焯水,再撈起來切成肉塊。

她要做的不僅是爆炒河蚌,還有河蚌湯,河蚌紅燒肉。

因為河蚌肉本身就有腥味,去腥也很重要,好在料酒和生姜都有,還有其他配料,鄒茜玲空間裏儲備了許多,為了吃上一頓美食,那是把空間裏的調料都掏出一份來。

張思樂或許在廚藝上真的有點天賦,這一年來廚藝是突飛猛進,哪怕是之前沒做過的菜,只要記得大概材料基本都能摸索出來。而且他們從前也從市場買過河蚌來公寓裏做菜,步驟依舊記得。

很快,廚房裏便傳來一陣香味,引得大家都呆在廚房裏不出來,一出鍋紀燕珊還特別眼疾手快地拿好筷子先搶了一口肉到嘴巴裏。爆炒河蚌的滋味真是好極,提前處理過的河蚌基本沒了腥味,那辣椒碎姜和青蒜更是将那丁點兒的腥味去掉,吃進嘴巴裏是又辣又鹹又香,把人的口水都給刺激出來。

紀燕珊被這味道弄得露出一個欲、仙、欲、死的感覺,“門牙你真是太厲害了,要是我是男的多好,我娶你。”

當面被撬牆角的顧一輝給了個白眼,“滾。”

然後也加入了試菜行列,結果就停不下來了。

鄒茜玲和梁曉雪見狀,也不記得什麽教養什麽矜持了,拿起筷子一起加入。

張思樂見大家都在吃火也不燒,那好吧,那就先不做下一道菜,一起吃吧。

于是五個人把就這樣沒形象地站在竈臺前把一碗爆炒河蚌吃光光,回味一圈之後,再去喝水。

“下次可以少放點鹽,這樣就可以當零食吃了。”

張思樂:明明我是準備做來拌飯吃的,當然會鹹一點啊。

暫時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後,張思樂才繼續去做菜,這一次把每樣菜的量都多做了些,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給周紅嬸子和其他交好的幾個嬸子,當然沒忘記鄰居(雖然距離有點兒遠),還有一部分可以放進空間裏收起來,哪天可以直接拿出來吃。

不過那道河蚌紅燒肉倒是沒有分出去,畢竟那肉來歷不好解釋。爆炒河蚌也放了挺多油,不好分出去,容易被說成敗家,就給周紅嬸子一人分了,反正在她眼中他們挺敗家的。那道河蚌湯油不多,但湯鮮,嘗起來味道很好,可以分出去。

她還特意做了一道鹹菜炒蚌肉,這道菜可以用很少的油來做,比較适合農村人。

弄好之後五個人分工合作把菜送了出去,不多,就一海碗,但是這在農村人看來就是心意,沒人會嫌棄,反倒會覺得心裏暖呼呼的。

那些收到菜的人家乍一看還沒覺得是河蚌肉做的,知道後挺驚訝的,因為這菜看上去一點都不難吃,嘗了下,更是覺得美味。

尤其是收到爆炒河蚌的周紅嬸子家,那盤菜一吃簡直要停不下來,一盤子馬上見底不說,那點兒汁都被淋在飯上拌飯吃。還有鹹菜炒蚌肉,河蚌湯,都被吃得幹幹淨淨。

“這河蚌原來還真的能吃啊,一點腥臭味都沒有!”周紅嬸子拉着張思樂,表示自己的驚訝,她常去他們五個家,知道掌廚的一般都是張思樂。

“是啊,只要前期處理好了,那做出來肯定不腥。”張思樂說罷又主動把蚌肉的做法給她說了一遍。

周紅嬸子恍然大悟,難怪從前弄不好吃,那是沒處理好。

“好是好,不過你們這油啊醬油啊調料啊也放太多了,我們家十來口人,哪經得起這麽吃。而且你不知道就你們中午送來的菜,讓他們每個胃口都大了許多,恨不得把米缸都生啃了。”

“哈哈,哪有這麽誇張。”張思樂笑,同時又想起從前在網上看的一個段子,說在貧窮人家,做飯難吃的女人才是持家的好手。這話放在這個年代也是沒問題的,畢竟做飯難吃,那肯定不會想着要多吃啊。畢竟這個時候主要還是生存,而不是享受。

“其實少點料也有少點料的做法,我給你仔細說一下……”張思樂又把自己知道的幾道菜式做法告訴周紅嬸子,其實也不是太難,村裏人不吃河蚌主要是不會處理,只要把腥味去掉了,怎麽做都能吃的,更何況主要原材料還不要錢,自己就能去撿來。

于是周紅嬸子知道了河蚌的正确吃法之後,就打發了自家的兒子去魚塘裏摸河蚌去,結果去了才發現,那魚塘居然又熱鬧了起來,大家都是在摸河蚌的。

為啥?因為張思樂他們送出去的河蚌菜,嬸子們吃完後就去跟別的嬸子吹,一傳十十傳百,村裏就沒啥小秘密了。

那些沒吃到的嬸子心裏有懷疑,但是看傳的人說的那樣信誓旦旦,又覺得顧一輝幾個城裏人應該不會做傻事,撿那麽多回去肯定是能吃的(哼,明明當初嘲笑我們傻來着),于是便打發自家的混小子們去摸,摸來之後再請教做法,這不就可以了?

這個年頭的農村人很在意糧食,凡是能吃的東西他們都不會輕易放過,之前是因為河蚌真的太難吃了才放棄,現在一聽可以做成好吃的,那還等什麽?摸去呗。

小孩子們也是很護食的,呼啦啦拿着木桶竹簍子就去了,其他還持懷疑态度的見狀也跟着去了,跟風從衆是大衆心理,于是可不就有了這一整池塘摸河蚌的景象。

張思樂他們知道了也不意外,還主動把河蚌的處理辦法告訴他們,沒有因為之前的嘲笑的記仇,這個舉動又收獲了大量嬸子,尤其是家庭煮婦的心,因為她們學了這處理辦法做了河蚌肉之後,得到了全家人的表揚。

雖然不是豬肉,那河蚌肉也是肉啊。

整個村子一時刮起摸河蚌的風潮,除了魚塘,其他地方都去仔細找了個遍,很快,村裏那些因為‘難吃’而幸運躲過一劫的河蚌開始不幸了。

在這檔口,張思樂她在處理河蚌的時候竟然還發現了五顆珍珠,都是白色的,圓潤飽滿,色澤明亮,個頭有花生米那樣大。

五個人都挺高興的,當初摸河蚌只記得惦記它的肉,卻忘記了河蚌裏有可能會有珍珠,一下子得到了五顆,可不是白撿式的高興麽。

但是這珍珠也真的不好得,它是外物(比如沙粒)掉進蚌裏,蚌一時無法排出受到痛癢刺激後從河蚌裏的外套膜分泌出珍珠質來逐層包圍它,時間久了才能變成一粒珍珠。通常來說這個時間需要三到六年或是更久。

鄒茜玲他們撿了那麽多個頭大的河蚌才得來這五顆,村裏其他撿了河蚌的也沒聽說弄出珍珠,就可以見得這珍珠不好得了,全靠運氣,河蚌的運氣,人的運氣。

剛好五顆,一人一顆,鄒茜玲覺得他們的運氣還真是挺好的。

--------------------

作者有話要說:

遲到的第二更......晚安各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