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蕭念白和紀燕珊研發的手機讓大家耳目一新,Z領導幾乎是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它的軍事價值,若是用在軍隊了,作戰時候要更加方便信息的傳輸了。
不過蕭念白和紀燕珊也說的很清楚,這個只是個初代品,兩者間的通話是經過無線電傳播的,他們在科學院分部弄了小的信號傳播基站,出了這個地方就不行,要想真正事先不同地點的通話,還得進行信號的覆蓋。
這就是涉及到專業問題,他們只是先弄個出來給大家看看成果,好讓上面看重,撥多點項目資金下來,再來一些人手,得完善下。
不得不說蕭念白這一步走的很好,就像上次那個第三代計算機,他也是私下先搞,弄出成果再來跟上面談,不講空的沒用的,成果出來你就是坐在那兒也有人主動捧上資金讓你研究,講那麽多虛的沒用。
這一次弄個簡單的手機出來,剛好還被Z領導看見了,還表揚了,科學院這邊可不就是更加看重了,實驗室再擴大點,保護人員再多點,資金也跟上。
總的來說這次的手機研發還是很成功的,讓大家都看到了價值,并且重視起來,不過暫時還是先用到了軍事等方面,要民用估計還得一段時間,按照鄒茜玲的想法拿去賣那更是需要時間了,目前是沒辦法做到的,還有很多東西要搞,上面的人對這事也得開個會,技術的革新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而蕭念白和紀燕珊這兩位研究人員那地位更是是直線上升,最明顯的是兩人的保密級別又上升了,工資也上漲了,甚至上面還希望他們能直接住在科學院,最好能住進研究所了,這兩顆腦袋瓜子實在太厲害了,原本以為蘇聯那方面的專家走了他們得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結果他們一來,這些挑戰都算個毛,蘇聯的計算機才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毛都沒摸到,那點技術真是不稀罕了,沒準讓他們知道這消息還得反過來頭求他們派遣人才。
當然這目前還只能暗爽,不能把消息偷懶出去,最近國際上很不平穩,随時都有可能爆發戰争,這還是要留作殺手锏。
還有那手機的發明,上面的領導們真是看到了敢想敢拼又有實力的精神,真不知道他們倆還能搞出什麽讓人驚喜的發明,期待得不行,通知科學院的領導一定要滿足他們的要求,項目資金不能少了他們的,有重要的合适的項目也要把他們帶上,不能搞排資論輩那一套,有實力就要給舞臺,真是十分重視了。
當然這一切還沒有Z領導的一句表揚讓紀燕珊興奮,哪怕那天見面只有短短一小時,可是卻足夠她保持昂揚鬥志一整年。
“小白,好好幹啊,Z總理說了,國家的未來就靠我們這些青年人了哈哈哈~”得瑟的樣子真的又傻又欠揍。
因着這點,蕭念白把升級計算機最難的那部分丢給了紀燕珊做,還給規定了時間,做不到就一周不能吃肉,糕點也別想了。
這個懲罰簡直太過慘絕人寰,紀燕珊要抗議要投訴,結果科學院的領導被蕭念白三言兩語忽悠過去,還真答應了蕭念白的要求,紀燕珊只能化怒氣為動力,孜孜不倦地跟那技術作鬥争。
就在他們這邊幾乎是封閉式做實驗的時候,梁曉雪這一邊也取得了自己的進展。
從醫院實習結束後本來學校是打算安排她跳級到大三去的,然而院方那邊給的評價實在是很高,又有施醫生的推薦信,直接讓她升到大五畢業班,不過不像其他正經的畢業班學生,除了幾科重要課程要參與,其他的只要先通過考試便可以不用過去。
她跟那些老師協商好了時間,在新學期開學之初就完成了科目考試并獲得優秀成績,半點水分不摻,讓那些覺得她‘走後門’的老師都刮目相看,成績貼出來,有不滿的學生更是啞口無言,畢竟那幾乎科科逼近滿分的成績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更重要的是她在開學不久就收到了國內醫學最權威雜志的樣刊,上面刊登了她的一篇專業論文,那是她上學期投稿過去的,有關吸血蟲病的內容。
那篇文章發表出來後,之前施醫生推薦的那位教授主動來找梁曉雪,不是要收下她,而是把她親自引薦到另一位專業教授面前,替他們牽線搭橋,好讓梁曉雪參與他的研究,他目前一個項目正是研究吸血蟲病的,梁曉雪論文上的內容十分有參考價值。
于是乎梁曉雪在以優秀的成績完成其他科目的考試之後,另外幾科原本強制要求參加的課程也改為了考試形式,提前讓她考了,也是得到優秀成績後,後腳就收拾包袱鑽進了實驗室。
同宿舍的有真心為梁曉雪高興的,比如開學初第一個在宿舍見到的藥學院的張兵兵,對梁曉雪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都快成為頭號小迷妹,激動得不行。
而也有看不慣或者說是嫉妒的,比如那位京市本地父母都是醫生從開學就被奉為這一屆醫療系女神般人物的周安語,她是個很驕傲的人,從小父母疼愛學習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也如她所願成了新生代表上去講話,在課堂上表現也很優異,課後也沒有松懈,也是老師教授們眼中的好學生。然而,這一切在對比梁曉雪之後,她的優秀便沒那麽耀眼了。
且不說醫療系的教授們就對她另眼相看,連中醫院那邊的教授也對她照顧有加,在班級裏哪怕她不善言辭,同學們對她的好感也很足,這一次放假系裏更是直接讓她到京市最好的醫院去實習。
要知道就是她也是靠了父母的關系才到父母上班的醫院實習,但她的實習成績卻遠沒有梁曉雪來得亮眼,甚至開學回來,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梁曉雪竟然暗中參加了跳級考試一下子成為畢業班的師姐。
現在一篇國內最權威的期刊論文更是讓她直接進了教授的項目,這樣大的差距,讓周安語驕傲的心理都産生不平衡感,這還是平生第一次被同齡人如此碾壓,幾乎要沒有抵抗之力。
在這種情況下,周安語很難維持平時的風度,對梁曉雪的态度都不滿了幾分,“步子要一步步走,走得太快爬得太高,小心掉下來。”
項目組裏個個都是優秀的人才,她就還不信了梁曉雪到那裏還能如此耀眼。
梁曉雪倒是沒有把她的話太放在心上,這個姑娘說話雖然不好聽,但是看得出很驕傲又富有教養,不會私下使手段,也不會口吐髒言,所以那點點惡意對她來說就沒什麽了。
她很明白自己要走的路線,現在這樣絕對不算是爬得太高,她的專業實力和潛力足夠支撐她走得更遠爬得更高。
當然這沒什麽好對別人說的,她向來不是一個愛說空話的人,與其在這裏打嘴仗,還不如節省時間來投入研究。
她的目标向來明确又堅定,足夠她閉上耳朵屏蔽那些不好的言論,還有什麽比在專業裏為王更令人興奮的事情呢?
夏蟲不語冰,她的道路從來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梁曉雪在項目組的研究做的很順利,她沒有猜錯,她的金手指對她在藥物研究方面卻是大有助益,升級之後這種幫助更是明顯,進了項目組沒幾天就把教授正在做的項目內容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後就能跟上進度并給出十分有用的建議,把卡了大半個月的進度一下子給推了上去,就跟手動拉進度條似的,快的都讓人驚訝了。
于是在梁曉雪進組之後,原本預定還要一年才能取得預期成果的項目提前了十個月完成,藥物出來之後臨床效果很好,而她還看完這個效果之後表示還能繼續改良。
教授是完全看出了她的實力和潛力,心裏感嘆真是長江前浪推後浪,天賦和年紀都快令人嫉妒了。不過這個時候華國的專家教授們往往不會刻意打壓新人,反而很高興有梁曉雪天才般的存在,華國實在是太缺人才了,國際對華國也太不友好,要是他們不能自力更生崛起,那這個國家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這個時候的科學家都有一種刻入骨髓的愛國情懷,尤其是像教授這個年紀的,是跟随着祖國經歷過炮火和創傷的,知道現在的華國太不容易,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澆灌讓她快快成長,能夠多出點有用的天才簡直是求之不得。
更何況現今華國的藥物真的太過缺乏,很多都依賴着進口,靠別人是最沒有安全感的,求人不如求己,能早日研發多點的藥物,那就早日多點底氣,不怕被封鎖後沒有支援。
因此那個教授沒有抹掉梁曉雪在這次藥物研究中的貢獻,如實地向上彙報,并且希望學校那邊提前結束她的本科畢業考核,他希望能把她收入門下,直升博士生。
能夠申請做項目的教授都是學校重要的師資資源,他們的評語比醫院還更有份量,當即就答應了這個請求,也沒要她再重新寫畢業論文,畢竟國內那本權威的醫學雜志樣刊就足以證明她的專業水平了,要知道就是學校老師也很難在上面刊登論文,更遑論一個學生。
梁曉雪在吸血蟲病藥物研究進入預期成果之後有幾天的休息完成畢業的事以及到博士生那邊的宿舍報道,這是她進入下一個研究前的短暫假期,可以預見未來的生活會有多麽忙碌而充實,因此她打算先回宿舍收拾一下行禮回家一趟,順便到三水大學找鄒茜玲他們吃頓飯,好久沒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