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過完了年,林大海兩口子又在學城裏待了一個月,林月開學又去她五伯家寄宿了。還有半年,這姑娘都已經急得不行了,小書包一背,自己颠颠兒的就回去了,她爸說要送,還不樂意,非得自己走。林大海哪能放心哪,就在後面偷偷的跟着,回去就看到,人家還沒直接去她五伯家,而是先回了家,把家裏空了幾個月落的灰塵收拾得幹幹淨淨的,把被褥什麽的全都拿出來晾上。

全都拾掇完了,才去她五伯家。

林大海回來就跟賈敏誇他閨女呀,這個懂事兒呀,這個能幹呀,他咋這麽會生呢!仨閨女全這麽好。

“不夠你得瑟的了,你自己生一個我看看?”賈敏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都是要怼一怼的。

“行行行,你功勞大,都是你的功勞,行了吧!”林大海小酒兒喝着,也不跟媳婦兒犟的。

等到地回暖了,路邊的樹都綠了,兩口子就得回去準備種地了。

之前就找好的給黛玉姐倆做伴兒的人也定下來了。是賈敏的一個遠房表姐,姓張,是個寡婦,過了年剛五十歲,黛玉姐倆管她叫大姨,張大姨一兒一女都結婚有自己的日子,她自己一個人在家閑着,地都給兒子種了,就一個小孫子,也上了幼兒園不用人看了,聽賈敏說,張大姨半輩子最是幹淨利落不過的,讓她來家裏幫襯,很是放心,一個月給五百塊錢,供吃住,雙方都挺滿意的。

張大姨來家裏認了門兒,賈敏就說,讓她在主卧住,反正他們兩口子一回去就要忙開了,到年底也沒啥時間回來住。張大姨說啥也不同意,只說給她在飯廳搭個小床就行,家裏平時吃飯都是在茶幾上,也用不着飯廳,住人是沒問題的。

雖然說也給了工錢,可畢竟說到底還是親戚幫忙,哪有讓人家睡飯廳的道理嘛!林大海想說林月那房間空着,不如就住那一間。他一個大男人,粗心,想不到小姑娘本來就有家回不得,不可能想讓別人用她房間的那個心态,賈敏也是難。

還是林星看出來大人為難,又覺得張大姨不肯住主卧的堅持很得她的心,主動提出來讓張大姨住她房間,剛好她房間本來就放着沙發床,放下來就能住了。林大海兩口子又上街給買個一個衣櫃,一個床頭櫃回來。張大姨就算是在家裏住下了。

又陪了兩天,見黛玉姐倆适應良好,兩口子才算是放心的回了農村。

樓也住上了,林大海今年最大的目标就是買車了,可有幹勁兒呢!

學校裏沒什麽新鮮事兒,就每天上課下課的。

同學們的成績到了這個學期開始有了分水嶺,好壞就很分明了,跟不上的就算是徹底掉隊了,再追上的可能性不大了。

林星因為有黛玉這個外挂,成績一直保持得不錯,還穩步有提升。能排進班裏前十,全校前一百名的樣子。但是四中的教學成績在縣城裏是排不上號的,要想确保能考上高中,怎麽也得前五十名。後面的就看運氣了。

黛玉當然不會操心這個問題。讨厭的生物課中考是不考的,最讨厭的物理課,她還得接着死磕,靠着智商強頂,她全縣著名小天才的人設還是不崩。明年中考,現在縣裏從上到下的都對她滿懷期待,據說連市裏的教育界人士都有知道她的名聲的了,明年她如果能保持住現在的成績,可是能上新聞的。

Advertisement

一寒假,背下了《憲*法》與《刑法》六百來條法條,算是過得非常充實和有成就感了。

“你說你背完了《憲*法》與《刑法》?”在小趙老師家查案例的時候,王老師在旁邊指導黛玉怎麽操作電腦,順便聊天問起她寒假都看了什麽書,結果黛玉就說背了兩部法,王老師的表情就是智商受到了暴擊的樣子。

“是啊。”黛玉回得沒心沒肺,一點兒也沒覺得自己的話給她老師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

“為啥要背法律條文?”“正常人類”王老師覺得自己跟不上學霸的腦回路了,怎麽才一個寒假的時間而已,原本覺得挺能談得來的學生,他好像看不懂了呢?

“我想上大學的時候考個律師證。”黛玉就說了自己的計劃。

“你不是要當網絡工程師嗎?怎麽又要考律師了?”這麽任性的嗎?

“不沖突呀。我覺得女孩子多懂點兒法有好處,最起碼知道怎麽保護自己。”黛玉說完,還點點頭,肯定了一下自己的說法。

“呃……你說得對。”然後王老師就決定不再跟她讨論這個問題了,“那你自己看着,我去幫你趙老師做飯。”

這就是天才的特殊待遇了,不但随時能上老師家串門子開小竈,還能蹭到飯!

一學期很快就過去了。

上半年林家最大的收獲是,春蒜的價格已經瘋掉了。可能這就是命吧,自打林大海開始種春蒜,蒜價就年年看漲,年年都以為價都漲瘋了,做好大小年的準備,準備第二年不賠就行,結果第二年還能更瘋。

林洪、林福、林樹哥仨今年跟着他們七叔種蒜,一下子就翻過身來了。可是一點兒都不高興,後悔死了都。就恨自己膽子小,不敢借錢租地多種,就只種自家那十幾畝地,兩口子幹活兒,又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種三四十畝一點兒問題沒有的。沒看林大海兩口子今年又租了三十畝,總共都種了六十多畝了,只有栽蒜的那幾天忙不過來,雇着人忙着幹,平時兩個人就看得過來的。跟人家一比,他們得少掙多少錢呀!

林五伯這次倒是一點兒沒虧,他那人就是個穩。兩年前就跟着種,第一年就種了三畝地,說試試。第二年,種了五畝,還說試試。試了兩年,總算覺得把穩了,今年租了十畝地,加上自家的,種了二十畝,掙了七八萬。要不是怕林慶考不上高中,準備自費的錢,他也能在城裏買房了。

林大海是想低調也低調不了。地裏就那麽點兒事兒,周圍都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把式,那蒜價一出來,他能掙多少錢,誰心裏沒數兒啊!都知道他這三個月的時間,至少二十萬的進賬。

低調不了,他就不低調了。很快就把車提回了家,五萬塊錢,所有手續都辦完。他也是有樓有車的成功人士了。等把白菜蘿蔔種到地裏,每個周末,都帶着林月回城裏住。

“咱現在是不是就是電視上說的那種新式農民了?”林大海坐在車裏,美滋滋的跟賈敏顯擺。

這時候的農村,日子真的是越發的好過了。稅也不交了,還有補助,村村通上公路了,糧食價格也在一路走高,科技再發展,各種機器、農藥啥的應有盡有,以前一年都得綁在地裏,施肥除草的,活兒沒完沒了。現如今,也就是他們種經濟作物,忙一些,屯子裏那些懶漢,只種玉米的,一年加起來就兩星期的活兒,剩下全年都是休息日,還不少掙。

“可不是咋滴,現在日子多好過呀!你看看星兒她們姐仨現在吃啥喝啥穿的啥!咱們這麽大的時候有啥?能吃飽飯的就是好人家了。”賈敏也感慨上了。

林月坐在後座,沉默如雞,這種時候,可千萬不能刷存在感。只要一出聲兒,接下來一大通思想政治課就得安排上了,不到晚上睡覺都不帶結束的!

作者有話要說:

目測林妹妹很快要上高中了。

上高中就要上《林黛玉進賈府》那一課了,哈哈。

啊,對了,還有《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我得先去複習複習,看看怎麽能不虐到林妹妹……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