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陳頭回到醫生的住處時,正好看到他将柳明月送出來,看柳明月的樣子并不是很沉重,料想情況沒有那麽糟糕。

“醫生怎麽說的?”老陳頭知道這個醫生很厲害,對他也甚是期待。他原想跟醫生談談,不過如今那醫生一臉疲憊,柳明月已經告辭,他便不好再搭話,只得問她。

柳明月拉着陳梓旻,帶着他們往外走,邊走邊跟老陳頭說道:“無妨,就是吃藥控制,我們多看着些,等他年紀再大些就好了。”她已經在思考剛剛醫生說的建議了,讓他有個健全的家庭,父母兄弟等等,或許會有更明顯的幫助。

只可惜,她不是陳梓旻的娘親,或許能少部分代替,卻不能完全。若是她找個男人嫁了,給他一個健全的家庭,卻未必能保證他會過得更好,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将來自己的另一半能不能好好待他。

或許好吧,可總歸不是親生的,不能強求人家做到百分百。

“那就好,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他很是欣慰地說道,摸了摸陳梓旻的頭,然後又開始詢問道:“既然不是大事,日後可還要來複診?”他已經開始想着之後要來的話,該怎麽安排了。

柳明月點點頭,“剛剛劉醫生已經說了,他會在省醫院就職,日後複診直接到省醫院找他就好了。”她想了想,“應該不用看太多次了,畢竟他不是很嚴重,我們旻哥兒接下來也要努努力,争取早點好。”

兩人聊着這個往外頭走,駕着馬車路過省城最繁華的那條街。建國大典在即,路上全是歡慶的人們,高門大戶們的家門緊閉,似乎跟這場喧嘩無關一樣。

老陳頭駕着馬車,直奔他們的目的地,“氛圍不太對,接下來還是少來。”他剛剛已經去趟朋友家把該處理的東西出手了,接下來就是去另一個朋友那裏,“這個是很可靠的,老德貨源很多,想要什麽都有的。”

很快就來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區,在一座很普通的房子門前停了下來,老陳頭将他們引下車。見柳明月一直在左顧右盼,便直接說道:“進去吧,你不是列了單子,說好多東西準備要買?”

柳明月點了頭,跟在老陳頭身後進屋,看着他跟那其貌不揚的男子打招呼,她隐約記得有這麽一個人,曾經也對他們多有幫助,寒暄過後,她開始認真對着羅列的單子挑選東西。

庫房很大,分類放好的東西琳琅滿目,柳明月差點兒挑花了眼。

“別說,您這兒比城裏頭最大的百貨大樓也不差什麽了。”她看着角落裏的電報機和收音機,感慨道,“要不是口袋錢不夠,我都想再挑一些。”她将自己選好的各式各樣的東西都放到籃子裏,給邊上跟着的人算錢。

這是個據點,一般來的都是批發的,像他們這種倒是少數,若不是因為老陳頭跟人家的交情,還真不定能成。

所以,以低廉的價格拿到了無數自己想要的東西,上到大件兒的手表挂鐘,下到廚房的柴米油鹽,應有盡有。柳明月差點兒沒控制住自己的購物欲,最後才依依不舍地跟着老陳頭離開。

他們在外頭等着,裏頭老陳頭也不知道跟人家說了啥,總之,走的時候是挺開心的,似乎得了不得了的消息。

陳梓旻根本不管這些,他拿着新的幾本書愛不釋手,這一趟他走得并不開心,就這會兒才稍稍有些進城的喜悅。阿香也開心,她還用自己的私房錢買了好些小玩意兒,準備到時候回村了送給小夥伴們。

占了大頭的當然是家人需要的各種物品,柳明月給陳梓湘買了畫板和顏料,給陳梓瀾買了個新的二胡,陳梓淳和杆子的是玩具,豆子是各式學習用具。剩餘的就是家裏頭需要的東西了,除此之外,還有村人托着買的,堆滿了一整個箱子,就放在馬車後半截。

“我們先去找個旅店住一晚,明兒去見了二姨娘再回去。”老陳頭都安排好了,直接帶着人往相熟的旅館去了。以往柳明月跟着陳地主的時候,曾經去過省城奢華的酒店見過世面,如今再來到這簡陋的旅館,卻已然平複了心态。

回鄉的這段時間她不斷地調整,已經能夠平衡自己記憶深處的那些不甘心以及痛苦的回憶和如今的現實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未來,都以實際發生的事情為準,走向的問題肯定是有所不同,大事件不變,小事件卻不糾結。

柳明月帶着阿香和陳梓旻在旅館休息,老陳頭自己出了門,他難得來一次,總有自己的關系需要維持。再加上即使到了柳家村,算是蝸居在深山老林裏,他還是時常需要用到這些關系,總得維系起來。

現在孩子還小,在村裏頭住着沒關系,等年紀到了的話,還是需要到城裏來。老陳頭能答應讓柳明月把孩子帶回去,不過就是因為如今的局勢實在是不樂觀。

若是日後風氣好了,肯定是不能這樣,那麽這些關系就得維持住了。

柳明月自然沒有再等,她帶着阿香和陳梓旻在一個房間,直接就睡了,老陳頭幾點回來的也沒有再關注。反正她很清楚,這個在陳家呆了幾十年,曾經被陳老爺重點培養,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直奔二姨娘處,自從他們定居下來,柳明月也曾經托老陳頭幫着送了信,叫她知道陳梓瀾的近況。

雖說當初離開陳家的時候并沒有帶上陳梓瀾的意思,可好歹養了她這麽些年,感情還是有的。二姨娘回了娘家之後,也沒有在家裏住,而是自己買了個小宅子,養了表親家的一個孩子,也算是安穩。

老陳頭不是第一次來,柳明月卻是,她提着東西,被二姨娘的貼身侍女琴琴迎進屋子,看着她仍是那副清心寡欲的樣子,心情瞬間就不一樣了。果然有些人根本不需要有金手指,也能活得很好。

原本兩人同為陳地主的姨娘時來往就不多,如今見了面,自然也不可能上演什麽姐妹情深的場面。既然她帶着禮物來了,二姨娘也就正兒八經地回了禮。送他們離開的時候,甚至開口囑咐道:“以後也別叫我二姨娘了,我娘家姓許,排四,喚我許四姐便好。”

當年她被賣到戲班時,也是這麽個藝名,重回自由身,許四姐再次将這個名字安回自己身上,并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如此,便喚你四姐可好?”柳明月給許四姐行了禮,“日後便當作親戚往來,若是四姐有難,亦可送信到柳家村,粗茶淡飯,總歸不會餓着您。”倒不是因為其他,只是這個女子養了陳梓瀾這麽些年,亦師亦母,這份情誼,這份功勞是不能磨滅的。

兩人深深對視,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善意,便是相視而笑,瞬間升起的情誼,如同莫逆于心。

回去的路上柳明月沒有多言,出來這麽好些天,她真的有點兒想家了。她靠在馬車上,懷裏摟着打盹的陳梓旻,回想如今的時節,估計村裏頭的秋收已經開始了。

接下來的日子肯定是忙碌的,她在想,要不要再買一些地,好歹種點糧食,不然的話在村裏頭還是格格不入。至于有了地之後的照顧問題,三畝五畝的田地足夠他們的口糧,就老陳頭如今的年紀,加上小祥和阿香,肯定是沒有問題。

若是有了地,那麽可以再買一頭牛,或者驢,等日後醋坊建起來了,或許送送貨什麽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馬車已經給了村裏,偶爾用用可以,日常裏還是需要有自己的私産才行。

村裏頭的日子就應該要算清楚,占小便宜容易落人口舌,來來去去都是小事情,八卦的很多,傳着傳着就應該成事實了。她還想平平安安度過接下來的特殊時期,慢慢轉變大家對她的看法,更該注意了。

當然了,幫着村裏頭以及附近這一片都富裕起來,也能最大限度減少仇富事件的發生,很多事情上大方點,關鍵時候自然就有人願意幫忙。

她在這邊暢想未來呢,那邊柳大姑收了佟家人帶來的厚禮,惦記着他們承諾的工作崗位,在兒子的慫恿下再次去了柳家村。她在佟家人面前誇下海口,并且還想好了對策,這一次一定要讓柳明月點頭嫁到鎮上來,嫁給佟烈。

“到時候就讓阿烈跟着我到村裏頭去見一見,若是合适的話,直接就下定了。”她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法子,若是再叫拖拖,只怕是不成了。“反正都是自家人,柳家村的長輩們肯定也會幫着過目的,真金不怕火煉,得叫她滿意才行。”

輿論的壓力有時候也是很重要的,反正柳明月不可能跟自己翻臉,見一面,叫大家都知道有這麽一個人,也不怕被別人惦記上搶先了去。

說起來這還真的算是個不錯的對象,自己在街道辦上班,他爸媽都是本地人,沒多大本事,靠着一個小餐館養活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都很争氣,讀書習字時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還聰明,個個都有本事得很。

哥哥如今有點小權,當初共軍來的時候還暗中給過不少幫助,換取了人家的信任,如今建國大典剛過就上位了,管着百貨店改建而成的供銷社。為了給二婚的弟弟找對象,他也是很豁得出去力氣的。

佟烈前頭的妻子早逝,也沒留下來一兒半女,就他如今這條件,再找個黃花大閨女都成。不過他本就是個挑剔的,眼光高不說,性子也傲,拖着拖着,都三十多了還單着,父母都急壞了。

巧的是,當初柳明月回鄉的時候跟着柳立成來鎮上辦過手續,算是接觸過佟烈,人家對她真的是一見鐘情。而打聽了之後,就得知柳大姑的存在,自然是要找她幫忙。

柳大姑對自己的侄女百般吹捧,恨不得馬上就成事兒,唯一沒料到的就是,柳明月硬是沒同意。這不,柳明月都回鄉這麽許久了,還是毫無進展,佟家人可着急了。

聽了佟大姑的建議,佟烈還有些猶豫,他有點心神不寧,并不如柳大姑這麽樂觀。可父母和哥哥在邊上鼓動着,柳大姑又一再保證沒關系,他最後還是點了頭,“就當是去朋友家拜訪,也別給她太大壓力。”

越是喜歡,越是害怕适得其反,反正佟烈心裏頭還是有點慌。

于是,柳明月的馬車進了村沒多久,柳大姑就帶着佟家人,騎着兩輛二八大杠自行車直奔柳明月家裏。

雖說是農忙,這會兒大家都在田裏頭忙活着,婦人們還是在的,見狀,看熱鬧的人是不嫌事兒大,簇擁着就往柳明月家去了。還偶爾有人打招呼問詢,柳大姑倒是沒敢直接說明來意,只說是舊友拜訪。

而在地裏頭忙活着的柳立成也很快得了消息,牛蘭芳跟他說的時候,他臉色一變再變,最後,嘆了口氣,“走吧,這次恐怕沒那麽容易了事。”他倒不是怕柳明月吃虧,而是感慨,這柳大姑還是一如既往的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