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試探
據小書講述,昨夜本侯喝得不省人事後來敏靖來過,他不但來了還把本侯抱上了床,穿的就是這件藍袍子。
至于敏靖為何沒有把袍子帶走,又為何袍子會被扔在地上小書有很多猜測。光看他那個別有含義的笑本侯猜小書的想法很不正經。
往日裏敏靖見我時都擺出一副臭屁到不行的模樣,嘴上恭恭敬敬叫着侯爺,心裏怕是早就把本侯踩在了泥裏。
對于敏靖本侯還是有些要說的。
我與敏靖相識于一場瘟疫。
簡英雄去了本侯就成了那個接班人。
五年前本侯奉旨去江南視察碰巧遇到瘟疫橫行。
其實本侯也不明白本侯無權無勢為何我那皇帝姐夫總是愛讓我去檢查這個視察那個的。
總之,本侯眼睜睜看着一群群老百姓在瘟疫中死去卻無所作為甚是慚愧。
瘟疫蔓延加上貪官橫行是那天災人禍,百姓們心中的怒火終于燒了起來。
百姓們由一人帶領着前來同本侯談判,無非就是讓官府開倉放糧,發放藥粥,可他們不知本侯其實是個空架子沒啥實權。
領頭之人正是敏靖。
地方官巧舌如簧如何也不肯松口還派人暗地裏綁了敏靖。
一衆百姓再次鬧到本侯面前時我才知道地方官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本侯一怒之下譴人回京禀明陛下,皇帝姐夫龍顏大怒當即下令斬了那幾個官員,開倉放糧,發放藥粥一并做得齊全。
自此皇帝姐夫被江南百姓定義為明君。
皇帝姐夫心裏舒坦順帶着也放話讓本侯提前回京。
Advertisement
回京的路上本侯再次見到了敏靖,他一身布衣染血應該是剛被釋放出來。
本侯只記得他昂首挺胸站在日光中,驕傲得像只公雞:“草民想去京城謀生,草民鬥膽懇請侯爺帶草民一程。”
我這才注意到他一只腿上鮮血淋漓,隐約能看見腿骨。
不知為何,可能是本侯對這個義士生了恻隐之心,總之本侯稀裏糊塗答應了。
這頭本侯剛答應,那頭他人就暈了過去。
因為是微服私訪不好太過張揚是以整個隊伍中只有本侯這輛馬車。
侍衛門七手八腳将他的腿粗略包紮好擡到了本侯的馬車中。
颠簸了個三四日敏靖終于醒了。彼時本侯正好心給他扇風,他醒來時也湊巧看到了這一幕。本侯看到他眼中有幾分感激。
我正欲擡頭說句“壯士可有哪裏不适”他硬生生來了句:“侯爺,請允許小人下車。”
人要走哪裏有硬留的道理,本侯很周到替給他一匹馬又給了他些治外傷的藥他道了聲謝揚長而去。
本想着此事到這兒也算是了了,不曾想一年之後本侯在宮中見到了他。
明明是同一個人,本侯卻覺得有哪裏不一樣。
是性格。
敏靖英姿飒飒領着幾十名禁軍往這邊走看到本侯時恭敬行了個禮,眼神有幾分波動,但委實穩重了不少。
很明顯他認出了本侯,看他的模樣是還想同本侯說幾句,不巧随父入宮賞月的簡雲軒也朝這邊走來,本侯心中激動難耐随意應付了幾句便匆匆離開。
那次之後敏靖每次見到本侯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似是本侯欠了他些什麽。只是若說到欠字本侯倒覺得是他欠了本侯一條命。
所以以往種種為據,本侯想破頭也實在想不出他來府上探望我的理由。
想不出便索性不再去想,本侯的性子一向如此,灑脫。
以前上朝本侯都是個可有可無的所在,無權無勢頂着個虛名無甚用處,正好本侯也樂得自在。
今日,不知我那皇帝姐夫抽了什麽風傳口谕非要我去上朝,我搖搖晃晃站起身頭還有些暈。
小書眼疾手快将本侯扶住:“侯爺,要不咱今日告個假?”
陛下口谕剛下我就告假?這種事本侯若是真做了可就真傻了。
于是本侯穿了朝服晃晃悠悠上了轎又晃晃悠悠下了轎。
宮門外,綠柳成蔭,花草淺香。
兩人的轎子也停在那裏,認清轎子的瞬間本侯直覺想逃,小書這不長眼的居然開口叫住了我:“哎!侯爺!您要去哪兒?”
本侯一直覺得小書聰慧絕頂,善察言觀色,這一刻本侯忽地發現本侯錯了,小書就是個呆子。
其餘兩頂轎子的主人也邁出了轎門,二人的視線自然朝我這邊飄過來,本侯的腳釘在了原地。
簡雲軒,敏靖。
棘手的兩人聚在了一處,本侯實在是灑脫不起來了。
所以說灑脫也得講究個度,有時灑脫過了火也是個過錯。
比如說本侯若是事先找敏靖把昨日的事給說清楚了現在就不會是這麽個情形。
兩人見是我也不由一怔,本侯含着笑湊過去:“兩位大人也來上朝真是巧哇。”
他們二人互相看了眼最終還是敏靖回了本侯的話:“不巧,下官來上早朝本就會經過此處。”
他這一句話将本侯堵得沒了下文,不曾想他接下來的話更是勁爆:“昨日留在侯府的袍子侯爺可給下官拿來了?”
來上早朝的官員們經過三人時總會行個禮,順帶着觀察一下僵硬的氣氛。
本侯被他們這麽一看更不自在,一張老臉火辣辣的。
敏靖一副坦蕩蕩的模樣,本侯一副做賊心虛的模樣,任誰看都是本侯唐突了敏靖還拿了人家的衣服,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幹淨了。
我低下頭偷瞄了簡雲軒一眼,緩風中他站得筆直,眼神黯淡,雙頰不自然的潮紅。
本侯怎的忘了,昨日他病得厲害今日定是還未好就帶病上朝來了。
冷冷的聲音再次傳入耳洞,本侯渾身一顫:“侯爺可是帶了下官的衣服?”
我沖小書使了個顏色,小書精明的目光在我們三人身上輪流轉了圈最後落在敏靖面上:“敏大人,昨日您酒後落下的袍子侯爺已命人洗了不日便送去您府上。””
好個小書!輕輕松松幾句話把本侯摘了個幹淨,還是在簡雲軒面前,厲害的小書!
敏靖抿着唇不再說話,眸光又冷了幾分。
簡雲軒的臉越來越紅,越來越紅,在本侯開口詢問之前他直直往後倒去。
自然是本侯一個箭步沖過去将他扶回了轎中。
轎外敏靖的聲音不高不低:“早朝就要開始了下官先行告退。”
穩健的腳步聲漸漸消失,本侯一顆心終于有了着落,我望着簡雲軒那張蒼白的臉心中五味陳雜。
眼下本侯和他在一處怕是有很多人都看到了,稍後陛下若是問起來我就是有一百張嘴也不夠用,于是本侯做了個明智的決定。
從轎中探出身子,本侯沖着小書喊了一嗓子:“小書,簡尚書因風寒暈倒了急需醫治,你快些帶簡尚書回府醫治。”
小書臉上一陣痙攣但随後反應過來勤快應了聲“是”帶着簡雲軒走了。
上早朝的路上本侯心裏舒了口氣,方才我沖着小書喊的時候周遭有不少官員都聽到了。如此,即使皇帝姐夫問起來本侯也好有個說辭不是?
早朝上,衆臣規規矩矩在下面站着,陛下規規矩矩在上面坐着。有人啓奏,有人彈劾,有人喊冤,感情這朝堂是個高級別的衙門!
當然了,決逐者就是簡華,允懷兩黨。
終于挨到退朝,我欣喜甩甩袖子擡腿往外走,龍椅上皇帝姐夫沉聲把我叫住:“定國候留步朕有話要說。”
單獨把本侯留下準沒好事兒,是以本侯面上歡喜道着是腳底下卻似踩了年糕動彈不得。
皇帝姐夫面色和藹沒看出什麽端倪,他捋了捋小胡子似笑非笑:“定國候可是有什麽話要同朕講?”
一國之君問你有什麽話要講通常是發現了什麽鼓勵你坦白從寬。通常這個時候最好的說辭就是一問三不知免得錯招了其他的事。
我朝皇帝姐夫拜了拜:“臣不知陛下所問何事?”
本侯只聽到皇帝姐夫輕撥茶盞之聲,整個大殿出奇地靜。半晌,上頭那位終于開口:“也沒什麽要事,就是想同你話話家常。”
一朝皇帝和我話家常,這談話委實怪異,本侯歪着張臉笑了笑:“陛下請講。”
皇帝給一旁的太監總管華成使了個眼色華成立即朝殿外扯着嗓子喊:“賜……座……”
不消片刻一個小太監搬着把椅子跑了進來,本侯朝皇帝道了聲“多謝陛下”屁股這才着了地兒。
皇帝姐夫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看得我直哆嗦,不知皇帝姐夫又打算如何坑我。
“若得了空多進宮看看你姐姐,她近來想你想得緊。”
毫無緣由我竟有一種被長輩關懷的感動,就像是自己的老父親。正欲感激涕零說幾句,皇帝又道:“有空也不進宮朕也不知道你在忙些什麽?”
我張了張嘴正想解釋解釋,皇帝放下手中的茶盞定定望着我似要将我盯出幾個窟窿:“聽說……你最近同簡尚書走得有些近,此事可是實情?”
乖乖!感情在這裏留了一手!
本侯不動聲色搓了搓手心的虛汗臉上堆滿了笑:“陛下所聽之事其實也不盡然。”
皇帝姐夫挑了挑眉,眼中神色未改:“奧?那定國候倒是與朕解釋解釋。”
稱謂一下子從“你”又變成了“定國候”,我這姐夫疑心病又開始了。
為表忠心本侯從椅子上站起來沖着上座行了一禮:“啓禀陛下,昨日去丞相府上是因為桐貞公主差微臣去約簡尚書見個面,今日早朝時簡尚書因感了風寒忽然暈倒在宮門外微臣讓小書将簡尚書送回府。微臣覺得并沒有什麽不妥之處。”
既然皇帝繞了這麽大個彎子問那麽他肯定對本侯的行蹤了如指掌,眼下和盤托出才是上策 。
果然,皇帝沉吟片刻道:“定國候說得有理。不過上朝頭一天就告假他這個尚書還真是金貴得很。”後半句皇帝姐夫明顯有幾分不悅。
說罷,他從龍椅上站起來步調悠閑走到本侯身邊将手往本侯肩上一搭,眼中滿是笑意:“因着最近一些風言風語朕還以為定國候舉薦簡尚書是因為對他存了別的心思。”本侯眼神裝得清澈無辜,皇帝又道,“不過……現下看來是朕誤會定國候了。”
從大殿出來我腿有些軟,方才皇帝姐夫盯着我看的時候本侯差點露了餡兒,姜還是老的辣哇!
看來以後行事要越發小心謹慎不然旁人又要忙着給本侯搬弄是非,不能總是打擾旁人是本侯衆多美德中的一個。
踏進前院聽到後院嘈雜聲一片,本侯疾步往後院走,越走本侯心中越是雀躍。
轉過最後一道回廊本侯終于看見了那兩個親切的身影,我扯着嗓子喊起來:“父親!母親!”
面前那兩道一黑一白的身影登時頓住朝身後望來,眼中盛滿了驚喜:“穆兒!”
是了,眼前這兩個手拿幂籬一身江湖氣息的可不正是本侯那狠心抛子棄女的父親母親。
父親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笑得慈祥:“穆兒已經是個男子漢了!”
母親在一旁一直笑眼中是寵溺:“我們的穆兒本來就是個男子漢,以前啊是小男子漢現在啊是個大男子漢。”
我不好意思撓撓頭:“父親,母親,你們怎麽回來了?”
他們二人相視一笑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身後的李叔:“李叔,這件事你來說。”
李叔今日格外開心看着本侯就像是在看孫子般慈愛:“侯爺,老爺夫人決定給您招幾位公子入府服侍。”說完李叔水仙花一樣咧開嘴笑了。
本侯僵成了木樁子。
父親母親本來在外面過得恣意灑脫,不想在某一日的某個清晨收到了一封密函,二老便馬不停蹄趕回了京城。
信上大抵是說我在京城有性命之憂,請二老速速回京商議對策救我性命。
本侯一日三頓飯吃得香偶爾垂涎下簡雲軒的美色,怎麽就有性命之憂了?
事後我仔細盤問了盤問,扒拉了扒拉終于發現了此事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正是我那太子外甥允懷。
作者有話要說:
定國候:允懷外甥你為何總跟你舅舅過不去?
允懷:你又不是我的親舅舅。
定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