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袁紹得冀州
公孫瓒自從在管子城被劉備救了之後,就一直關注着劉備。面對年幼時常常關照的小弟名震天下,公孫瓒心中有些嫉妒,又有些想要攀比。
不過公孫瓒在幽州一直受劉虞管轄,沒有增加實力的時機。這次袁紹寫信邀請共攻冀州,正中公孫瓒下懷。
前段時間,董卓殺了劉辯,關東聯軍沒了政治目标,袁紹就想立劉虞為帝,那時袁紹就和公孫瓒有過聯系,而且公孫瓒也是贊同立劉虞的人。
垂涎的冀州就在自己的面前,公孫瓒随便打了一個讨伐董卓的理由,就向冀州進兵了。
公孫瓒一路小心謹慎,而且每到一路秋毫無犯。冀州的一些本土豪強,這時候也是豪強正巧對韓馥不滿的時候,他們紛紛向公孫瓒遞上橄榄枝。
公孫瓒一探知韓馥出兵的消息,便減慢了攻城略地的腳步,就這樣公孫瓒也一直攻到安平郡,才遇到韓馥的大軍,可以說小半個冀州已入公孫瓒手中。
阜城(安平郡北面縣城)外,公孫瓒和韓馥兩軍對壘。
公孫瓒看到韓馥行軍布陣,感覺自己前段時間縮手縮腳真是白瞎了。
韓馥布完陣,還有許多地方的士兵陣容不整齊,而且更嚴重的是,韓馥沒有将弓弩手置于大盾後,而是讓弓弩手頂在了最前線。
看着各處全是破綻的陣型,公孫瓒沒有耐心在等下去了,他帶頭率軍向韓馥進攻了。
公孫瓒最初的手下有幾十個非常善于射箭的人,尤其是馬上射箭,沒有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镫都能左右開弓。
公孫瓒在常年和草原民族作戰的戰役中,領悟到了騎射的重要性,又從劉備這裏感受到了精銳騎兵的強悍。
劉備在管子城送給了公孫瓒幾千匹掉膘的戰馬,全被公孫瓒養了起來(有些注定要被吃的馬,劉備沒有讓人打馬蹄鐵)。劉備又送給了公孫瓒幾幅馬鞍和馬镫,常年和戰馬打交道的公孫瓒立馬意識到馬鞍和馬镫的重要性,立馬讓工匠複制,推廣到全軍。
有了馬鞍和馬镫的支持,在老兵士的教導下,公孫瓒新組建的騎兵各個騎射無雙,能和強弩一比高低。
這次進攻,公孫瓒讓嚴綱帶領步兵軍團向韓馥壓進,他自己帶着騎兵軍團從兩翼包抄,非常簡單實用的戰術,公孫瓒用這戰術經常打的草原各族抱頭鼠竄。
韓馥這邊看到公孫瓒進攻,也讓部下準備反擊,冀州有着強弩的名號,韓馥自然也對陣前的弓弩手報以強烈的希望。
Advertisement
“端平弓弩,準備射擊!”韓馥的弓弩手有些詫異的看着這個從文官傳來帶兵的小校,不得不将原本向上的弓弩放平。
公孫瓒這邊的騎兵估算着馬上要進入敵方弓弩射程了,紛紛伏低身軀,将自己的身體隐藏在戰馬之後。
可讓公孫瓒将士詫異的是,韓馥那邊沒有第一時間射擊,時間不允許這些将士瞎想,他們按照往常一樣,繼續向敵方兩翼沖擊。
等公孫瓒将士覺得差不多到達自己射程的時候,紛紛彎弓搭箭開始射擊,這些将士沒有直射韓馥軍,而是向天射箭。
韓馥軍這邊各小校也高聲大喊:“全軍射擊!”韓馥軍士卒在小校的命令下開始射擊公孫瓒軍,不過他們卻是平射,而且一次全軍都射完了箭。
一方的箭矢有下墜和弓弦的力量相加,另一方只有弓弦;一方的目标在飛速移動中,另一方的目标完全站着不動。造成的結果就是公孫瓒這邊只死了幾十個人,幾百個人(馬)受傷,韓馥那邊卻損失慘重。
公孫瓒的士兵還是沒時間多想,為什麽韓馥軍不再射擊了,公孫瓒的士兵開始和往常一樣繼續開弓射擊,精銳的士兵能再射兩箭,普通的又射了一箭。而後公孫瓒的士兵紛紛換上馬矛,準備近身作戰。
之所以公孫瓒的士兵開始突擊,是因為韓馥軍已經混亂了,已經到了收割的時候。
公孫瓒自己也沒想到韓馥軍那麽不經打,就是和其他草原各族作戰,公孫瓒至少也要和他們經過好幾輪的騎射纏鬥,才能讓他們混亂。
本就混亂的韓馥軍被公孫瓒騎兵一沖立刻開始潰敗,士兵找不到各自的統帥(剛才公孫瓒士兵幾輪騎射,射死了不注意保護自身的小校),變得更加混亂,紛紛向後方逃跑。
前軍的混亂很快就影響到了後軍,韓馥将自己的騎兵安排在自己身邊,原意是用他們追擊敗軍的,這下不用追殺了,騎兵成了護衛韓馥逃跑的軍種。
公孫瓒一路驅趕着韓馥的敗軍,直到奪取韓馥的大營。奪下韓馥大營,原本缺錢少糧的公孫瓒也變得富裕起來,公孫瓒還得到了許多軍械。
幸好公孫瓒專注于物資,韓馥軍不至于全軍覆沒,但也死傷慘重。跟随韓馥出征的五萬将士,能随韓馥回到邺城的也只有兩萬多人了。其他士卒不是被殺、被俘,就是當了逃兵。
安平的失敗讓韓馥徹底玻璃心了,他不再想着高官厚祿,只想着在這亂世之中保全自身。
恰巧荀谌找到了韓馥,對他說:“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袁紹自號的)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為将軍危之。”
本就疑神疑鬼的韓馥被荀谌說的更加害怕,問道:“然則為之奈何?”
“君自料寬仁容衆,為天下所附,孰與袁車騎乎?”
“不如也。”
“臨危決斷,智勇邁于人,又孰與袁車騎乎?”
“不如也。”
“勃海雖郡,其實州也。今将軍有三不如之勢,久處其上,袁車騎一時之傑,必不為将軍下也。
且公孫瓒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夫冀州天下之重資,若兩軍并力,兵交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夫袁車騎将軍之舊,且為同盟。當今之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車騎,必厚德将軍,公孫瓚不能複與之争矣。
是将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願勿有疑。”
已經吓破膽的韓馥,聽到這裏,沒思慮多久就同意了荀谌的謀劃,并讓荀谌到袁紹軍中邀請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