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回
朱紅牆,琉璃瓦,金法輪。
皚皚白雪中,一座古樸渾重的寺廟背倚絕壁,前臨危崖,靜靜矗立于山腰。
凜冬時節,千山鳥絕,萬籁聲寧。寺廟的大門緊閉,像是将塵世煩擾,徹底隔絕。
一陣朔風吹過,寺中法輪殿的大門“吱呀”一聲,應聲阖上。大殿中央,坐落着一座巨大的宗喀巴像。銅質鎏金,高兩丈有餘,面目含笑,雙手結說法印,端坐于蓮花臺上。蓮花臺四周,是一盞盞被擦得發亮的長明燈。
燈影輕搖,佛香浮動。
佛前拜墊上,跪着一個人。
他上衣除盡,精瘦的後背上血肉模糊。一條粗長的鐵鏈從他腳邊一路蔓延,隐沒在巨大的佛像後。乍眼看去,那鐵鏈至少有幾十斤重,每一個鏈節處又探出不足半寸長的刀片,燭火明滅,刀片上似乎還有液體,在緩緩流淌。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佛像後傳來:“妙色王願獻妻奉子,為藥叉所食,何故?”
佛陀曾有一世,以妙色王的身份出世,為一國國君。雖然國土豐樂,人民熾盛,他卻無法滿足,想要請大德為他講法。三十三天天主帝釋,知道了他的心願,便化為大藥叉下界考驗他。大藥叉醜陋兇惡,面容可怖,妙色王見到卻并不害怕,聽說對方願意為他講法,更是十分欣喜。
大藥叉雖答應為他講法,但卻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填飽肚子。凡人所食無法滿足大藥叉,他要飲人血啖人肉,還必須要新鮮的,方可解飽。妙色王有些為難,他不知道從何處尋得新鮮的人血人肉。
大藥叉說,你的兒子就可以,妙色王于是獻上其子。大藥叉将其子四分五裂後吃入腹中,又對妙色王說,我還沒吃飽,再将你妻子吃了應該就夠了,妙色王又奉上妻子。吃完妻子後,大藥叉仍是不滿足,他對妙色王說,若是将你吃了,我便一定飽了。
妙色王這次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婉轉道,自己不敢吝惜肉身性命,只是若此時身死,又如何聞法。若是能先聞妙法,而後百死不懼。大藥叉便說了二十字與他,妙色王遂證法得道。
大藥叉所說的二十字,正從墊上人口中緩緩而出:“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不錯。”佛後人道。
他話音剛落,只聽嘩啦一聲,地上的鐵索如鞭子一般,靈活地躍向空中,伴随着破空聲沉沉落下,啪的一聲脆響,與皮肉重重相擊,緊緊箍在墊上人的背上。
血流如注。
“好個離于愛者。”佛後人聲威甚重, “你此番下山又是如何做的?”鐵鏈的聲音再度響起,他的聲音如洪鐘大呂般,讓整座大殿随之震動。
“弟子知錯。”墊上人腰線筆直,就算沉鐵砸在身上,就算刀鋒插入血肉,他依舊巋然不動,如楊如松。
“知錯?”佛後人語氣森然,“你且聽好。”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一字一揮鏈,一字一揚鞭。
血腥味混雜在佛香中,漸漸彌漫開來。鐵鏈的暗影從佛身上劃過,佛像似悲還憫,垂目不言。
“生死纏縛,唯因殺盜淫三業。”佛後人手中終于一頓,停下了鐵鏈,“執迷不悟,生生世世,業果相續,不得解脫。”
“弟子,受教。”墊上人一字一頓,說的艱難。他的後背筋肉外翻,血流不止,膝下的拜墊,已經看不出本身的花紋圖案,一片血污。殿中點滿了長明燈,可他卻感覺不到一點溫暖,冷汗順着他的額間頸後汩汩而下,與他身上的傷口相遇,又是一陣陣令人昏厥的劇痛。
殿門外,寒風呼嘯而過,殿門內,木魚聲陣陣,除此之外,再無別的聲音。
寒冬的夜晚最是難熬。
尋常百姓此刻都已歸家,關起門來,把柴火燒得旺旺的,煮一鍋熱湯灌下,或是在暖炕上将被褥一卷,都是極好的。可是有一群人,此時此刻只能在深山中找個山洞勉強湊活一宿,十分凄慘。六凡山上的工匠,正是這麽一群人。
六凡山原本沒有名字,後因六凡寺得名。六凡寺始建于前朝,鎮寺之寶乃是一座十人高的釋迦牟尼佛石像。此像寶相莊嚴,姿容宏偉,乃是世之少有,又加之不少人曾目睹金頂出世,籠罩佛身,更引來不少善男信女朝拜。朝代更疊,這座前朝寺廟卻保存了下來,不論前朝遺老,還是本朝的達官貴人,都為六凡寺的香火延續,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六凡山下有一座承蓮鎮,鎮中有一個王員外,心誠且慷慨,六凡山上的工匠,都是他找去的。為的就是給六凡山上從山腳到山頂的六處石壁上,都刻上六道輪回佛畫,以壯聲名。如今大雪紛飛,上山進香的人很少,他就看準時機,在這個時候開工,開春之時,六凡山上,自有一番新氣象。
他的如意算盤打得飛快,可就苦了這幫幹活的工匠。天氣本就惡劣,他們又是在深山之中,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白日裏還算可以忍受,一旦入夜,山風呼嘯而過,方圓幾十裏,沒有一點活物的蹤影,只有巨大的怪石與他們作伴,陰森詭異。偌大的山洞中,一小撮篝火在中央燃燒。洞中石壁上的佛畫尚未完成,神魔惡鬼,有的只有半張臉,在跳躍的火焰下,顯得分外可怖。
“嗚——”
風聲如泣如訴,在黑夜裏愈發瘆人。洞中的一名工匠終于忍不住抖了抖,問躺在火邊工頭模樣的人道:“孫老大,剛剛外面,好像有動靜……”
那被叫做孫老大的,懶洋洋的擡起眼皮:“什麽動靜,不就是風聲?沒事別瞎操心,趕緊睡,明天還要早起。”
“那動靜不是風聲……”那工匠張了張嘴,看着孫老大又閉上的雙眼,終于還是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
翌日清晨,一個慌慌張張的聲音從洞外傳來:“孫,孫老大,不好啦,你快出來看!”
睡得正酣的孫老大不耐煩的爬起來,沒好氣道:“嚎什麽嚎,你老子死啦!”
待他滿臉怒容地走到洞外,順着幾個工匠的視線看去,才頓時駭然大驚,睡意全無。只見對面的絕壁之上,赫然是三行血紅大字:
“久聞寶剎大名,奈何緣悭一面。有相易得,無相難求。佛祖慈悲,必不吝賜以石首,解我相思之苦。
摘星客”
那絕壁之巅,正是釋迦牟尼佛石像所在。熹微晨光中,巨大的石像臨崖而立,薄霧散開,石像頸上空空蕩蕩,佛首不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