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哪怕寄人離下的日子并不好過,楠笙卻仍是比在家時胖了些。可能是再也不用時刻擔心喬媽媽會出事了吧。

親戚都是遠的香近的臭,楠笙帶了生活費寄住,長輩們還好,不過是言語冷淡幾分,略顯刻薄罷了。同輩的堂表兄弟姐妹們就不太好相處了。

楠笙沒有轉學,估計也是沒人願意給楠笙辦轉學。不轉學,楠笙上下學都要轉上回公交車,不過好處就是不跟舅舅家的表姐表哥,大伯家的堂哥以及小姑家的表弟表妹們在個學校。

沒人想過要給楠笙的學生卡裏充錢,也沒人問過楠笙午餐是怎麽解決的。楠笙也沒伸手從任何人要過。好在楠笙是‘三家走讀’,三家便都以為是另外兩家出的,竟也沒誰主動問過。

住在起總會生出地盤被人入侵的不滿來,楠笙和堂表兄弟們是大事沒有,小矛盾不斷。他們明知道抑郁症是怎麽回事,卻還會背地裏罵喬媽媽是瘋子,說瘋病能遺傳。氣得楠笙時常動用空間将他們的作業藏起來。

真是群蠢貨。

要是真能遺傳,你們有個算個,還能跑得了誰?

楠笙也不是肉包子,誰都能捏把。當然了,她到底還是因為年紀成了吃虧的那個。

她高考報的臨床醫學,等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才知道被改成了法醫學。

她表姐幹的。

個醫活人,個醫死人,看起來都帶了個醫字,可區別大着呢。

經歷過黑色高三的人是沒哪個會想要重新再讀回高三的,楠笙也不想再寄住在別人家裏了,最後還是咬牙去上學了。

不過這個虧她也沒白吃,轉天她就将罪魁禍首的畢業論替換掉了。還不是簡單的替換,而是過度借鑒的那種。

(→_→)

大學在另所城市,算是楠笙唯滿意的地方了。

可能是對自己生活了許多年的城市沒有丁點留念,也可能是原先的那個家已經都是租房客的氣息了,楠笙在去大學所在的城市前将那套房子賣掉了。

Advertisement

賣掉的錢半存在銀行裏,半換成現金收在空間裏。但在離開這座城市之前楠笙又拿出筆錢,給三家各買臺超大的液晶電視和全自動洗衣機,并且讓電視和洗衣機的廠家給免費刻了字。

于是舅舅家和大伯小姑家收到液晶電視屏幕邊沿和洗衣機正面的機身上都刻了感謝三年養育之意的話

感恩的特別顯目。

喬媽給楠笙的空間,面積不是很大,兩畝地左右的樣子。條直在流動,卻找不到源頭的細窄小河将整個空間裏的土地大小不的分成數個小區域。小河很窄,擡腳就能從這塊區域跨到對面的區域。

零零散散的種着果樹和幾塊楠笙并不認識只能從喬媽媽立在地頭的木牌知道名字和習性的藥材。空間裏也種了蔬菜,但那些蔬菜因為無人采摘,此時早就爛在地裏了。

原來是空間裏種植的東西必須采摘下來才能保鮮保存,否則就會跟外面的蔬果樣會爛掉。

這三年,楠笙沒怎麽打理過空間裏的切,只澆過幾回水,然後摘了空間裏的果子吃了。

至于空間小河裏養的那些多到泛濫的魚,楠笙也沒去管它們誰讓她不會做飯呢。哦,她也慫的不敢去捅蜜蜂的蜂窩

喬媽媽很謹慎小心,像是空間裏明明有陽光和水,她都沒買過太陽能和水力的發電機。

空間很簡陋,連個所謂的茅草屋都沒有。在塊被小河分隔得塊差不多三十平方的區域,用紅磚鋪的地面上,支了兩把超大的太陽傘。

把插在張折疊桌椅的桌子裏。桌面放了個燃氣竈,竈上擺了個小煮鍋。燃氣竈旁是個防塵罩,罩裏不過幾個碗碟,看起來便像是臨時的小廚房。

另把太陽傘則高高的插在不遠處,傘上面還搭了個不規則的紗帳自然的垂了下來。

紗帳裏是張充氣床,床上面擺着疊得整齊的被褥。

楠笙記得這張床,早年爸爸還在時,他們家仨口郊游用過的,沒想到竟然被媽媽放到了這裏。

床側擺了個旅行箱,旅行箱裏是喬媽媽給楠笙留的錢和首飾。

除了這些,不遠處還放着個小鞋架,只能從上面看到之前使用過,但現在上面卻沒有雙鞋。

鞋架旁邊是兩個架子,同樣很簡陋。個架子上放着幾個挂衣服的衣挂。個架子則擺了幾樣農事工具。

離這個區域不遠的另塊小河間隔出來的區域有百多平,那裏則更像是個倉庫,擺了好多看就是東拼西湊的架子。架子上面有水果,有疏菜,有藥材,也有各種喬媽媽順手種出來或是多買回來悄悄存起來的東西。

東西很多很雜,但數量都不太多。所以這個區域還空着大半的地方呢。

住在舅舅家,是跟表姐住間屋子。住在大伯家,是住在大伯家客廳與陽臺相連的陽臺沙發床上。住在小姑家,是住在小姑家的書房。白天上課,晚上又沒有獨立的空間,楠笙只能借着上衛生間的機會進來看看,但心裏對這個空間有潛意識的抵觸,所以她進來的時候并不多。

上了大學,連衛生間都沒有獨立的,楠笙就更不會進出空間了。不過等到暑假的時候,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楠笙就沒什麽顧慮了。

她能明白喬媽媽的小心和謹慎,所以她也不敢做那等特別顯眼的事。但想要買東西填充空間的心思還有幾分。因這年頭購盛行,到也不用楠笙東奔西跑。有鑒于現在的科技比前幾年更發達,楠笙不敢大肆的采購什麽,不過是多采購了些生活用品罷了。

楠笙喜歡餐具,各種漂亮的盤子和碗,還有成套的玻璃水杯,飯盒,糖罐然後這些當時她采購的生活用品卻在穿越後幫了她不少忙。

尤其是套幾十塊錢的玻璃茶具竟然能買上萬兩銀子的時候,楠笙看着自己那龐大的庫存,笑得見眉不見眼。

真沒想到有天玻璃竟然比翡翠還要招人稀罕~

穿越是比出國還讓人舉目無親的旅行,哪怕她在現代沒有家,她也不想穿越。

她是在喬楠笙十歲喪母的時候穿越過來的,當時她們母女帶着幾個忠心下仆困居間破敗的客棧。

和她起穿越過來的除了那只楓葉耳釘還有枚戒指形狀的微信朋友圈終端。

耳釘空間和裏面的東西都在,這讓初來陌世的楠笙安心不少。至于手指上的微信朋友圈終端那是她回去的唯希望。

這個終端絕不是她雙十時在上買的。

它好像是什麽高科技的産物,不過穿越這種不科學的事情都有了,再出現比科學更科學的事也不是那麽難以讓人接受了。

聽說那個誰搞了輩子科學,臨老臨老又開始相信這個世界有神學了。所以楠笙想,無論是什麽,不管好壞,存在總應該是合理的。

這個終端告訴楠笙,只要發上萬條朋友圈,而且每條萬個點贊就能回到現代。可問題是微信只有五千個好友上限,而楠笙的微信好友還不到200個。

好在楠笙她只負責發,推廣的事不用她操心。不過年365天,天條朋友圈,也需要二十七年半。天兩條差不多也要十四年。如果每條都需要萬個贊,湊不齊就得繼續發這絕對是生命系列的神操作了。

不過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強,而且發朋友圈也不是什麽太費力氣和精力的事,那就幹吧。

接受了新身份,也接受了生命長度般的終極任務後,楠笙迅速整理原主留在身體裏的記憶,然後心裏還在編輯着第條朋友圈要發什麽。

知道自己的新身份是林如海的表外甥女時,楠笙整個人都懵了。

當知道她們之所以會困在客棧,是因為喬母在喪夫後想要投奔她的海表哥,不想路上偶感風寒,引發了舊疾病去了的時候,楠笙更是囧的愣愣的。

話說怎麽到哪都是表哥表妹,就不能想想骨血回流這個問題嗎?

表妹自幼愛慕表哥,但表哥卻娶了京城國公府的嫡女。于是表妹傷心遠嫁,只是又遇人不淑,所嫁非人。

喬家是雲都大戶,是林母親自為侄女選的夫家,也是賈敏手操辦的親事。然而讓林家沒想到的卻是本以為的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卻藏着極大的隐患。

因為喬父在去林家提親前就已經有了庶長子。

當林家知道這事的時候,都已經是表妹嫁過去的第二個月了。

要是早來幾天,說不定她還能利用她‘法醫’的專業技能幫便宜娘看看有沒有救呢。現在來就喪母,人生不能更灰暗了。也不知道自己這是什麽命,親緣這麽淡薄。

人死為大,按着這個時代的規矩,她總要送亡者回夫家,安葬于喬家祖墳內才不算做了那克死異鄉的無根流浪鬼。

想到家的那個庶兄和姨娘,楠笙眼珠子轉,楠笙便有了主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