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默契

李雲崖對于軍隊的理解,僅限于小學升初中時候參加的軍訓,以及從士兵突擊,沖出亞馬遜這類影視裏面所見到的,他知道單憑這想要訓練出一支百戰百勝,橫掃天下的鐵軍是癡心妄想,但是要在未來的改革上,或者在京師地區對付魏忠賢手下的東廠和錦衣衛還是綽綽有餘的。

從九月初三這天開始,李雲崖開始對這一千士兵進行訓練,用整整三天的時間教他們學會立正稍息,左右看齊,要不走動單在原地站着,開始逐漸有了棱角規則,不再像原來那麽散亂。

軍訓是十分枯燥的,他們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繞着營地跑十圈,回來洗漱整理內務,李雲崖教他們把自己的被褥都要疊整齊,不合格的要扣分。

李雲崖不願意用體罰,尤其是打板子,他覺得當衆把一個成年人褲子扒下來打屁股是一件十分侮辱人的事情,更不願意克扣飯菜,為此特定制定了一整套的獎懲制度,每逢初一十五都會進行評比,分數最少的連隊要集體給分數最高的連隊打飯,将飯菜打好雙手捧着送到對方手裏,還要給對方洗衣服,包括襪子內褲。人要臉樹要皮,這一招比挨打板子都讓人難受,各連隊都卯足了勁争取不扣分,并且多加分,就算不能争第一,也不能給別人洗襪子!

內務整理好之後開始準備早飯,吃完飯休息一會,從八點鐘開始訓練,到中午十二點吃午飯,下午一點到晚上五點繼續訓練,六點鐘集合到一起聽李雲崖講故事,李雲崖過去沒事的時候淨看小說了,古典的網絡的,仙俠的玄幻的,在軍隊離嘛最好還是武俠的,他挑了一本笑傲江湖拿出來講,順便教他們識字,聽得這幫小夥子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沒事比劃兩招華山劍法,或是在地面上寫幾個“有鳳來儀”“群邪辟易”等招式名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想的妙計,将一部分人劃分為軍籍,世世代代都是軍人,給他們分有田地,讓他們春夏務農,秋冬操練。朱元璋自己吹牛,說是不費一點錢糧就能養全國之兵,實際上養的不過是一群農民罷了,等到明朝中後期,各地衛所軍備廢弛,軍戶大量逃亡,戰鬥力低得令人發指,東南沿海一帶,幾十個倭寇就能把幾千明軍打得屁滾尿流。

戚繼光抗擊倭寇初期根本打不過人家,倭寇一來,他帶來的“農民軍”立即撒丫子逃跑,只剩下他一個光杆司令,最後他也得花錢自己重新募兵,才把戰鬥力提升上來。

而就算是赫赫有名的戚家軍也不會日日操練,隊列行近一段距離,就得停下來整理隊形,李雲崖現在天天從早到晚地不停操練,日日不間斷,還要求隊伍在行進中始終保持同樣的距離,在這時候的人看來簡直有些變态。

不過在這裏每天都能吃到三頓飯,且一餐有蛋,兩餐有肉,還能吃飽,比過去在京營時強了不知多少倍,白小虎同志就不止一次地說過,在這裏日日都像過年一樣,他還準備等過些天下雪上凍了,就把分到自己的肉片偷偷藏起來凍住,等過年時回家帶給母親和嫂子們吃。

立正稍齊,跨立看齊,左轉右轉,這些之後是齊步走和跑步走,李雲崖規定在營地裏不要行跪禮,而是行舉手禮,又規定了一系列的日常行為規範,等新軍訓練逐漸步入正規,他就把訓練任務分配給十個連長,讓他們帶領各自的連隊訓練。

李雲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從工部要了一批泥瓦匠人,花了兩千兩銀子買下一大片空地,修建起廠房,讓他們拖家帶口都搬過來,研究制造水泥。

李雲崖從小跟着他爺爺什麽活都幹過,做家具蓋房子,修自行車安室外天線,他上學的時候是班裏的學霸,小升初時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進縣一中,又愛動腦子,他特別研究過水泥是怎麽做成的,什麽樣的水泥做什麽樣的活,用什麽沙土加多少水,都有一番心得,他給人家抹的水泥地面像鏡子一樣,沒有波紋,不會開裂,比他爺爺的手藝都好。

這回他先弄來一車石灰石和一車粘土,讓匠人們将其磨碎之後,送到窯裏面煅燒成熟料,然後再加入石膏粉,最原始簡單的水泥就能制成了!

當然實際情況不會這麽簡單,首先石灰石跟粘土的比例他知道的就不是十分準确,其次水泥窯的構造他也不知道,最後和石膏粉的比例他還是不知道,好在他現在有錢有權,讓他們一種比例一種比例去試驗,水泥窯也修上幾十座,日夜不停地燒煉,總會制出來的。

他這次一共轉過來二十家匠戶過來,戶口都調到大明軍校總後勤處,全家人都過來,讓他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匠戶的地位在大明朝也是很低下的,平時也沒有工資可領,李雲崖給成熟的匠工每月一兩銀子,能搭手的子侄學徒工資減半,并且作出承諾,如果他們能把水泥做出來,就有每家一百兩銀子的獎金可拿,等級提升為一星工匠,工資長到每月三兩。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獎金的刺激下,二十家匠戶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全家老小齊上陣,掄錘砸石,運煤燒爐,日以繼夜。

Advertisement

就在李雲崖忙着練兵燒水泥的時候,朱由檢也開始了他的動作,首先是同意了魏忠賢的姘頭客氏的辭呈。客氏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的奶媽,跟魏忠賢相互勾結,無法無天,按理說小皇帝長大斷奶了,奶媽就可以離開了,朱由校卻有戀母情結,做了皇帝之後也不讓她走,還封她為奉聖夫人,現在朱由校都已經死了,她也沒有理由繼續在皇宮裏待着了,朱由檢直接讓她滾蛋!

第二件事,就是成功讓魏忠賢在皇宮裏的頭號心腹爪牙王體乾叛變倒戈,王體乾司禮監掌印太監,屬于太監裏面地位最高的,朱由檢恩威并施,令王體乾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呼天搶地保證自己只忠于皇上,竹筒倒豆子一般把魏忠賢一黨的骨幹成員以及他們這些年做的好事全都交代出來。

朱由檢聽完氣得幾乎把銀牙咬碎,原以為魏忠賢就夠壞的了,沒想到這死人妖比想象當中更壞百倍!第二天,朱由檢壓制住胸中的怒氣開始獎賞太監,大部分都是魏黨成員,以麻痹魏忠賢。

在得知魏忠賢一黨受了皇帝的賞賜之後,李雲崖立即上門,告訴魏忠賢,先前給的二十萬兩已經花完了,現在新軍訓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等待着年底皇帝檢閱,這時候可不能斷炊,所以還需要魏公公再慷慨解囊。

魏忠賢果然慷慨,二話不說,又拿了三十萬兩,李雲崖收起銀子,眉開眼笑地走了。

朱由檢知道李雲崖又上門要銀子了,于是過了幾日,再度對魏忠賢一黨予以獎賞,這次不是太監了,而是他手下的文官,一口氣封賞了七八位。

魏忠賢只高興了三天,李雲崖就又上門了,說是冬天到了,士兵們缺棉衣,找魏太監要錢,魏忠賢這會小氣了些,只給了十萬兩。

第二天,就跳出來一位,督察院副都禦史楊所修上書彈劾四個魏黨骨幹,分別是兵部尚書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陳殷,延綏巡撫朱童蒙,工部尚書李養德,罪名是不孝,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去世了,他們卻沒有回家守孝,不合孝道。

楊所修跟魏忠賢無怨無仇,而且自從東林黨徹底垮臺之後,已經很久沒有人敢攻擊魏黨了,這時候楊所修跳出來,背後必定有人主使,魏忠賢認定就是朱由檢。

就在魏忠賢驚疑不定的時候,第二天朱由檢痛斥了楊所修,說他率性胡為,诋毀朝之重臣。

崔呈秀等當事人見狀紛紛上辭呈,說自己确實違反規定,願意回家守孝,朱由檢安慰一番,最後同意了其中三個人回家,但堅決留下崔呈秀。

隔了一天之後,李雲崖再度上門要錢,說是士兵們手裏缺兵器,兵部的兵器不堪用,他要重新打造一批神兵,請魏公公再慷慨慷慨。

魏公公聽說李雲崖來了就讓管家把他領到正堂奉茶,然後把幾個心腹找來一起研究對策:“看來小皇帝是支持這小道士的,前幾天的事情八成是在敲打我,不然的話,他不會有力使八分,只同意其他人的辭呈,卻說什麽都要留住呈秀,應該是嫌我上次給銀子給的少了。”

崔呈秀說:“皇上到底是什麽意思還說不好,這次千歲就多給他一些,然後再看皇帝的反應,如果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則應了千歲的猜測,若不然則代表小皇帝對咱們真的動了殺心。”

其他人都同意崔呈秀的意見,魏忠賢出來見李雲崖,這回倒是大方,直接給了五十萬兩。

第二天朱由檢再次對魏忠賢一黨進行封賞,給魏忠賢和崔呈秀等全都上了尊號。

李雲崖和朱由檢這段時間都沒有見面,但卻隔空有一種默契,不但拿了魏忠賢一百多萬兩銀子,還讓魏忠賢放下了提防之心,認為皇帝只想跟他要錢。

城南官道上,李雲崖坐在馬車裏,懷裏抱着暖手爐,暗暗地想:看來皇上還是不打算放過魏忠賢,要是按照自己那套平衡兩黨的策略,他現在不應該是這麽個做法,但願小檢檢慢點動手,自己再從魏太監身上多挖些好處。

紫禁城乾清宮,朱由檢坐在龍書案後面批改奏折,看着銅鶴香爐裏生出來的袅袅煙氣,默默地想:但願雲崖動手再快點,魏太監多活一天,對自己對天下人都是一種惡心的摧殘!我實在是要忍耐不下去了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