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雲崖的藥方
朱由檢現在面對到的最大難題,最突出的表象就是財政危機,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收上來的錢越來越少,大明朝這家已經經營了将近三百年的公司,到今天終于開始要破産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糧,已經到達了崩潰的邊緣。
朱由檢費盡心力尋找解決辦法,但他過去學到的知識,不管是聖君修德,還是多作善事,統統沒用,什麽聖人之道,什麽帝王手段,落實到實際當中全都不能解決問題,沒錢還是沒錢。
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失态地痛哭出來,他感覺到無助,感覺到彷徨,不知道該怎麽做。
李雲崖跟他說:“所謂能救急救不了窮,我就算這次借給你錢渡過難關,用不了多久你還是缺錢,不但舊債還不上還會增添新債,總有一天會到了我也救不了的時候。”
朱由檢不是傻子,相反他還很聰明,這回情緒已經穩定下來,讓李雲崖稍等,叫太監端水進來洗臉淨手,重新穩定下來,聽李雲崖一番訴說,他站起來走到李雲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還望雲崖不吝賜教!”學的是古代明君請教聖賢的作風。
李雲崖樂了,讓他坐回去,耐心地講:“你沒有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大明朝立國近三百年,越來越多的土地都落到官紳手裏,而他們是不用交稅的。交稅的人越來越少,國庫自然越來越空。譬如這次後金入寇,京畿地區處處狼藉,死傷無數,很多滿門被殺,地主官紳乘機用各種手段吞食無主土地,我這幾個月都進賬了一百多萬畝,但我是不用交稅的,那些官紳也是一樣。”
朱由檢聽完默然不語,考得功名就不納糧,是開國就留下來的祖制,甚至是過去歷朝歷代留下來的傳統,他又有什麽辦法呢?聽李雲崖臉不紅氣不喘地說自己弄了一百多萬畝地,朱由檢更是郁悶,他的皇莊加起來都不如人家的一半多。
“第二個原因,是官員們欺上瞞下,這兩年朝廷裏有辭官潮,一個個老人家回到家鄉,搞書院辦學,培植鄉黨,又相互勾結,說朝堂上有我這個妖道作祟,他們絕不出仕,現在很多有志青年都寧願在民間一面苦讀聖賢書,一面大罵朝廷,我估計如果去年我沒有親自帶兵跟建奴打上一場,此刻他們早就起來要清君側了。”
“他們敢!”朱由檢怒道。
“他們有什麽不敢的?這班人跟地方政府沆瀣一氣,故意虛報災荒,或是從中截留,交上來的錢糧越來越少。你派人下去,也因為他們盤根錯節,回來告訴你的也是虛假消息。我聽說還有一部分士子甚至是官員已經投靠了流寇,現在的高迎祥、張獻忠等人身邊都有人輔佐,這些人幫他們宣傳,說大明朝氣數已盡,高迎祥身上有龍氣是真命天子,張獻忠更是天神下凡,懲治明朝這條赤焰孽龍……”
“砰!”朱由檢狠狠捶了一下桌子,氣哼哼地沒有說話,這會外面的太監學乖了,沒有再冒失失地跑進來。
“不然你以為西北那些流寇怎麽會發展的這麽快?高迎祥甚至打出了占據關中,守潼關稱帝的旗號,張獻忠也要入川,賀人龍他們幾個打得那麽艱苦,連洪承疇跟曹文诏也有些穩不住局面,主要是就在于,流寇們的性質已經變了,若前段時間打下長安城,此時已經稱王稱帝了。”
朱由檢氣鼓鼓的:“雲崖想必已經有了對策了?”
“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用一個辦法,設立公安部。”
“公安部?”朱由檢聽這個詞感到新鮮,“可是跟六部一樣的?”
“是在六部之外,既然六部這個體質已經完全爛到根了,索性就在六部體系外另設一部,所謂公安,即為公共安全,以我軍校出來的軍人為主,以你錦衣衛的人為輔,再加上一部分地方的捕快,中央設立公安部,各布政使司設立公安廳,州府設立公安局,縣設分局,鄉鎮設派出所。主要職能負責普查人口,偵辦破案,緝拿要犯,等穩定之後,讓他們收稅。”
Advertisement
“讓他們收稅?”
“對,不經過戶部,收上來的錢直接給你。”
“此事關系重大,恐怕……”朱由檢滿臉為難。
“我知道你擔心什麽,可以先不收農稅,各地田賦仍然給戶部收,咱們共公安系統只收商稅,凡各地坐商,按規模和營業利潤分成五等,各自繳納一定數目的商稅,否則不得開張營業。”
朱由檢深吸了口氣:“萬歷年間張居正時曾經有人提過要收商稅,被朝臣群起攻之,說是與民争利,此法一出,恐怕天下動蕩,造反從賊之人更多。”
“不可能的。”李雲崖笑道,“就拿我現在名下的産業威力,我一個瓷器店,每個月能掙上萬兩銀子,但是有很多當地的地痞流氓,縣衙差役,等上門卡要,當然他們不敢跟我的買賣勒索,但一般這樣規模的店鋪都會交出數百兩銀子不等,咱們成立公安部,就是想要這份錢,每個月收一百兩,然後嚴厲打擊一切勒索強要,他們會很願意給的,而且,交錢的商戶就發給他們一張營業文書,不需要再向任何人繳納任何無關費用,你想想,天底下有多少家商戶,比我那瓷器店更大的也有,如果這些錢全能收上來,你就再也不用為錢糧發愁了。”
朱由檢怦然心動:“那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呢?”
“那也簡單,就用攤丁入畝,以及官紳一體納糧!”
“官紳一體納糧?”朱由檢雖然有預感他會說出這樣的話,但當真正聽到之後,也還是感到有點接受不了,畢竟不納糧是士大夫階層的福利,不只是明朝,往前的宋朝、唐朝、甚至更古老沒有科舉制時候的其他朝代,士大夫們也是不納糧的。
李雲崖說:“首先是攤丁入畝,過去咱們收人頭稅,按人收稅,但很多人的地已經賣掉了,他沒有土地了,仍然要交稅,而很多大地主擁有無數土地,卻又只交一個人的賦稅,所以要改革稅制,不再收人頭稅,改收土地稅。至于說官紳一體納糧,譬如我名下有一百多萬畝土地,按三分之一繳納公糧,一年也能給你八十多萬石糧食,夠你養活多少軍隊?夠你赈濟多少災民?這還單是我一家,整個北京城裏有多少比我地更多的高官顯宦,王公貴胄,說句不好聽的,國家危難時,他們就不能出一把力嗎?”
攤丁入畝在明朝時已經在搞了,只是進展不大,要到清朝康乾年間才落實,至于官紳一體納糧是雍正皇帝主推的,當時清朝財政緊張,雍正排除萬難落實下去,也正因為這點,雍正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罵名,得罪了掌握話語權的士大夫階層們,連皇帝都別想有好名聲。
朱由檢到底有沒有後世雍正的魄力?李雲崖把決定權交給他自己,反正藥方自己是開出來了,你不吃別人也沒辦法。
最終,朱由檢只答應他組建公安部,至于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他還要再斟酌斟酌,等日後再決定要不要推行。
李雲崖回到京營,立即開始抽人,挑出一萬名素質還算不錯的,再去錦衣衛調了五千人,共一萬五,明朝錦衣衛和東廠在魏忠賢手裏得到迅猛發展,人數激增,全國各地特務遍地,到了崇祯朝被朱由檢各種打壓,人數也下來了,而且遠沒有當年威風,一個個都得夾着尾巴做人。
李雲崖從中央到地方,整個錦衣衛系統裏面抽掉了五千名歲數合适的年輕人,把他們混編在一起,然後散放到全國各地。
先在北直隸做樣板,李雲崖親手設置構架,先于北直隸設公安廳,順天府、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等設公安局,下面大興縣、宛平縣等設分局,再下面的鄉鎮設派出所。
所有的廳長、局長等掌管都是軍官學校出身,下面的分局長、所長大部分是京營才接受了一個多月訓練的士兵,也有一少部分是錦衣衛,他們在州縣裏面挑選适齡的衙役和捕快,合起來統一稱為警察,主警示巡察之意。
這些人大多沒念過什麽書,但是他們年輕、熱血,他們還沒有被社會大染缸腐蝕過,李雲崖不要求多,只要求自己的命令,他們能夠不打折扣低照辦,他連夜拟出一份最簡單的警察行為守則,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遇到問題怎樣處理等等,他精力有限,只能手把手建立一處順天公安局,一處大興分局,其他的靠他們自己照貓畫虎去搞,他再抽出時間到各處巡視,有不對的立即糾正,忙活了兩個多月,才搞得差不多了,然後把這些人散出去,以老帶新,将這套公安系統擴大到山東、山西、河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