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見孩子們喜歡吃,邵清儀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不一會兒,和邵清儀約好的兩個孩子也來了。
他們原本沒想着能來這兒拿到什麽好東西,只是好奇和拿報酬的興奮感驅使着他們前來。
在看看滿滿三大盆炸好的魚肉塊時,他們雙雙驚呆了。
而在試探着嘗了嘗之後,他們更是瘋狂了起來。
酥脆的魚皮,結實鮮美的魚肉,可以直接咬斷的魚骨,一口下去咔嚓咔嚓的,鮮美的滋味在口腔中回旋,久久不能散去。
這也太好吃了吧!這比他們平常用火烤的要好吃一百倍!一想到他們以往浪費了那麽多的魚,兩人都忍不住露出了心痛的表情。
邵清儀看着兩個大孩子的表情,覺得有些好笑,他一邊往他們帶的盤子裏裝炸好的魚肉,一邊問起了兩人的姓名和年齡。
“我叫高虎,今年七歲整。”穿着褐色短打、個子更為高大的男孩兒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回道。
“我叫王召,和高虎一樣是七歲。”叫王召的男孩穿了件青色的短打,吃相比起高虎斯文了一些。
邵清儀記得自己那便宜弟弟邵清成今年也就是八歲,但已經上學好幾年了,便疑惑地問道:“你們怎麽沒去上學呢?”
“我跟着父親學打鐵呢,沒工夫去學堂。”壯壯的高虎滿不在乎地說道,“而且學堂裏教的都是些沒用的,我也不準備出村讨生活,學會祖輩們傳下來的打鐵技術,就夠我吃喝一輩子的了。”
王召的回答也和高虎差不多。他家裏是釀酒的,學習祖傳的釀酒技巧就已經耗費了大量時間,沒精力也沒必要去學堂上課。
和他們玩在一起的那群小夥伴也大多是和他們相似的情況。他們不去學堂,但每天要學習的知識其實也不少。
今天也是難得空了下來,才在“大哥”高虎的帶領下玩兒。本來他們準備抓魚燒烤、玩過家家游戲的,卻沒想到看到了邵清儀,然後就發生了剛才的事情。
高虎和王召的說法,乍一聽有點“讀書無用論”的意思,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這個世界的社會形态與現代社會不同,像高虎他們這種情況在這兒不常見,但也很正常。
Advertisement
邵清儀記得原書作者曾提到過,本書的社會背景架空,在這個名為梁國的國家,社會階級從高到低分別為皇族、世族、平民。
而在職業的社會地位排名上,與傳統的士農工商不同,這個國家很尊重工匠,反倒是讀書人的地位并不高。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世族當道,社會階層流動性很弱。
讀書人需要排除萬難,才有極小的幾率走上仕途,而大部分的讀書人只能白白地消耗家裏的資源,懷揣着當官的夢想,做一輩子農民罷了。
在十年前,這個國家的人才選拔機制還是單一的舉薦制。那個時候,只有世族才有學習治世之道的權力,也只有世族才能當官。
十年前,在先帝的推動下,人才選拔機制從單一舉薦制改為舉薦制、科舉制并存,平民可以去私塾、書院上學,學習治世之道以及其他知識,并通過科舉得到一官半職,那個時候,是天下讀書人的高光時刻。
但這種盛況在先帝去世之後就變了,現任皇帝偏好世族,雖然科舉依舊每年舉行,但能成功贏得皇帝青睐的平民很少,科舉更多的是成為了非嫡系世族子弟的晉升渠道。
平民學生本身能夠得到的學習資源少,讀書的投入産出比又這麽低,所以十年過去了,願意花大量金錢、精力送孩子去學堂的人依舊為少數。
而工匠則因為祖祖輩輩的傳承有着糊口的一技之長,地位比起普通農民和讀書人都高了一截。
這個時代的行業壁壘很高,工匠們的手藝以家族血脈的方式傳承給嫡長子,祖祖輩輩代代流傳,不存在師徒制,也絕不會把手藝傳給外人。
所以這個國家的工匠數量占總人口的比例也很小,邵清儀粗粗估計,梁國工匠的比例應該不會超過百分之一。
但這小小的水彎村,倒是個有趣的例外。
在與高虎和王召的交談中,邵清儀了解了另一個模樣的水彎村。
這個村子是這個年代少有的異姓村,村子裏僅有五十幾戶人家,卻有着三十多個姓氏。這五十戶人家中,有二十幾戶都有着除了種田以外的營生,例如高虎家會打鐵、王召家能釀酒,還有會織布的、做裁縫的、打錫器的、做木匠……
小小的一個水彎村,囊括了這個時代有的大部分職業,産業鏈如此齊全,怪不得這個村子即使不與外界交流也能活得很好。
不過即使都有着其他手藝,這些村民們還是以種田為主業。畢竟水彎村的村民都不喜歡與外界溝通交流,也懶得将自己的手藝變現,種田是他們獲取食物的主要途徑。
意外從這兩個孩子口中得知了關于水彎村的這些信息,讓邵清儀對自己的縣城之旅也有了更多的計劃。
不過這計劃還只是個雛形,他還需要獲取更多的信息之後才能形成更完善的方案。
讓高虎和王召把裝滿了炸魚塊的盤子帶回家,邵清儀又另外盛了一盤,給鄰居的黃大媽黃大爺送了去,以示感謝。
黃大媽收到邵清儀的炸魚塊,驚訝得不得了。
她像是第一天認識邵清儀似的,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會兒,最後才接過那一盤炸魚塊,又給了他一些自家種的蔬菜,算是回禮。
邵清儀也沒推辭,帶着黃大媽給的蔬菜回了家。
炸好的魚塊可以保存很久的時間,邵清儀拿出一盤作為中午的菜,剩下的則是用籃子裝着吊了起來。
今天的主食依舊是餅,不過不是蔥油餅,而是普通的白面餅。
邵清儀熟練地和面、切塊、幹鍋攤餅,待攤到麥香四溢、餅皮有了些微黃色就出了鍋。
攤了足夠數量的餅之後,邵清儀開始煮起了魚湯。
用炸魚塊煮魚湯非常簡單,放幾塊炸魚,加水沒過,大火燒炖,接下來就只需把炸魚塊煮得軟爛就可以了。
竈臺裏的火一時間是不會滅的,邵清儀也不需要守着,他幹脆走出廚房,看看許久沒動靜的兩個孩子們在做什麽。
這一看,邵清儀就驚訝了。
兩個孩子竟然拿了本書在看?
邵清儀走過去,仔細一看,真的是書,上面密密麻麻地寫着他不認識的方塊字,而成平成安竟然都能看得懂,還能互相讨論其中的內容?
這個發現,讓邵清儀又驚又疑:“成平成安,你們能看懂字?”
成平成安點了點頭:“對呀。”
“是誰教你們的呀?”邵清儀繼續問。
“是阿爹教的~”成平成安軟軟地回答。
邵清儀已經有所猜測,但确認了這個訊息之後,他還是吃了一驚。
他還當賀長季不關心孩子們的成長,實際上人家都已經教會兩個五歲的孩子識字了!
他對賀長季的所有認知都來自于小說。但這本小說中,賀長季和邵清儀都不是主角,他所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也對,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賀長季怎麽可能僅僅只是小說中所表現出來的那麽平面呢?
邵清儀意識到自己得好好審量審量賀長季,也得好好思考之後如何和他打好關系了。
不過當下,邵清儀更想做的事情是——
“乖孩子,你們能教姆父認字嗎?”邵清儀厚着臉皮向兩個孩子請求并可憐兮兮地說道,“姆父從小就沒機會上學,長這麽大了,都認不全字呢。”
“啊?姆父竟然不識字嗎?”先前兩個孩子都害怕姆父,所以與他并不親近。
聽邵清儀這麽一說,他們這才知道,原來他們的姆父竟然連字都不認識!
不識字,那不是連故事書都看不了了嗎?
姆父真是太可憐了,怪不得他以前看到他們看書總是兇兇的,原來是因為他自己看不懂啊!
“好呀好呀,姆父我們來教你!”腦補了許多的成平、成安立馬答應道。
兩個孩子得了這個做小老師的機會,很是高興。
他們把那本故事書收了起來,拿出來另一本字數更少的書,然後像模像樣地給邵清儀教了起來:“識字要先從描紅開始,姆父你先練習筆畫吧!”
邵清儀是真沒想到,自己長這麽大,竟然還有一天需要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學習描紅。
這個世界的文字和漢字一樣都是方塊字,但是筆畫、結構卻略有不同,他的确也得先從描紅開始,學會分解每個字的筆畫,然後才能真正地去了解每個字的含義。
而在邵清儀認真學習的時候,高虎和王召帶着炸魚塊各自回了家。
“嗬,你拿的這是什麽?”高虎的父親高岳和高虎的五官極為相似,身材更為高大強壯,剛從打鐵房出來的他光着膀子,穿了件皮質的圍裙,腱子肉上滿是汗水。
“這是炸魚塊。”高虎回道,“很好吃的!”
“哦?油炸的魚嗎?哪兒來的?”高岳随口問道。
“賀家夫郎給的。”高虎回道。
“賀家?哪個賀家?”高岳聞言愣了一愣,“賀老大?”
“不是,是那個……就是那個大家都說是懶夫郎的!”高虎解釋道。
“賀老二家的?”高岳驚疑地看着高虎,“不是吧?那個懶哥兒?等等,這玩意兒不會有毒吧?”
高虎聞言漲紅了臉:“沒有毒,真的很好吃的!我剛才已經嘗過了!”
為了增加可信度,高虎又把這個炸魚塊的來歷與父親詳細說明了。
聽到自家兒子竟然拿石子去砸人,高岳不明狠狠地給了他一個爆栗:“好小子,翅膀硬了呀,竟然想出這種壞點子!得虧人家氣量大,不然你可就遭殃了!”
高虎痛得“哇”了一聲,然後委屈道:“我知道錯了嘛……”
“行吧,讓我嘗嘗這炸魚塊,到底有沒有你說得那麽好吃吧。”說着,高岳就直接從高虎端着的盤子裏拿了一塊炸魚塊嘗味道。
而另一邊,邵清儀則依舊認真地向兩個孩子學習。
他發現,成平、成安這兩個孩子,是真的聰明,智商很高,甚至可以說是小天才。
從他們的描述中,他知道賀長季其實也沒多細心地教導,他只是随便給了本描紅本和類似字典的小本本,讓兩個孩子自己學。
他們便自己看自己學,有不懂的互相讨論,還是不懂的就去問阿爹,像是玩樂似的把這些字的認全了。
而邵清儀顯然沒有兩個娃這麽強的學習能力了。
倒也不是說他學不進去,只是他的腦子裏還裝了太多上輩子的知識,很多觀念和思想沒法立刻轉換過來。
語言是文明的鑰匙,每個文明都有着自己獨特璀璨的部分,而這部分既可能與其他部分共通、也可能相沖突。
而邵清儀現在就遇到了很多沖突的地方。
所以他的學習進度,必然會比較慢。
幸好他的兩個小老師并不在意,對他們來說,教邵清儀識字就是跟過家家一樣的游戲。難得能和姆父一起玩這種游戲,他們心裏可開心了,完全沒有學生太笨教不下去的感覺。
邵清儀記挂着廚房裏的魚湯,雖然還想繼續暢游于知識的海洋,但他還是先結束了本次學習,并約定晚上再和孩子們一起“玩耍”。
經過長時間的熬煮,魚湯變成了濃濃的乳白色,炸過的魚肉吸滿了湯汁,也變得十分酥軟。
邵清儀把魚肉盛出來裝了個大碗,然後又盛了三碗小碗的魚湯,最後則是端着餅一起,放到了餐桌上。
這魚湯一出來,兩個孩子的視線就沒移開過。
他們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但他們還記得這個魚湯是給阿爹的,于是提醒邵清儀道:“姆父,要給阿爹剩一些哦!”
邵清儀微笑:“鍋裏還有不少呢。”
聽邵清儀這麽一說,他們就放心了,安心地吃起這頓美味的午餐來。
很快兩個孩子的眼睛就又開始亮閃閃了起來的,煮過的魚湯,比炸魚塊還好吃!
“慢點吃,小心魚刺。”看着兩娃吃得開心,邵清儀的心情也跟着上揚,他一邊出聲提醒,一邊則是撕了塊餅泡進了魚湯裏。
兩個孩子見邵清儀用魚湯泡餅,也學着泡餅吃了起來。